“還想繼續學嗎?”
躺在地上呲牙咧嘴的胡亥听到這話後,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和堅韌。
“學!”
秦明一愣,有些意外的看著躺在地上的胡亥。
這小家伙,還是有點兒意思的......
縱然另一個世界的歷史上,胡亥這小子被記載的多麼廢多麼的一無是處。
但現在他確實還是個孩子。
可塑性還很強。
所以秦明相信,在他的教導下。
胡亥這小子或許真的在將來會有所成就。
最不濟,也不至于會成為那個廢物秦二世......
于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秦明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
代地,是夾在北方匈奴與大秦之間的一塊土地。
趙嘉是趙王遷的兒子。
當年,秦國大軍攻破邯鄲,趙王遷包括一眾王公貴族被俘,趙嘉僥幸逃脫。
趙嘉暗中集結一部分依舊對趙國忠心耿耿的舊部逃到了代地。
趙嘉的代國政權,是趙國在邯鄲陷落後最後的倔強......
這個臨時拼湊起來的政權,控有代和雁門兩郡之地。
現如今,趙嘉的代國已經擁兵五萬。
趙嘉試圖效仿當年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以游牧騎兵對抗秦軍......
代地北依陰山,南阻原先的趙國長城,東接燕地,西連匈奴。
趙嘉在此屯墾戍邊,與匈奴暫時達成和解,甚至派使者聯絡燕王喜,試圖重建燕趙同盟......
憑借著趙國舊部的擁戴與一腔復國熱血,趙嘉自立為代王,苦心經營,意圖恢復趙國往日榮光。
代地的地理優勢確實曾讓秦軍躊躇,這也讓趙嘉過了幾年安穩的日子。
然而當燕國被滅,趙嘉再次直面秦軍的時候,他再次變得忐忑......
終于,在接到咸陽傳來的命令後。
王賁率領二十萬大軍從魏國北上,劍指趙嘉僅僅建立四五年的代國政權......
王賁深知,此次出征雖面對的是趙國殘軍,卻不可掉以輕心。
在小心謹慎,步步為營上,王賁深得王翦真傳......
代地地勢復雜,山巒起伏,關隘眾多,易守難攻,且代軍在此經營數年,早已熟悉地形,構築了堅固防線。
為了能夠用最小的代價拿下代地。
王賁戰前做了極為細致的準備,派出多支斥候小隊,深入代地打探消息,將代軍兵力部署、糧草儲備、將領特點等情報摸得一清二楚......
他仔細觀察代軍防線,發現代軍雖佔據地利,但兵力分散,難以形成強大合力。
王賁沒有直接進攻代地險峻的山地,而是先掃平了趙國舊地還在與趙嘉保持密切聯系的城邑,切斷代國與中原的糧草通道。
隨後,王賁決定采用聲東擊西之計。
他先派遣一支精銳部隊,佯裝主力,大張旗鼓地向代軍正面防線發起佯攻。
一時間,戰鼓擂動,喊殺聲震天,秦軍攻勢猛烈,好似志在必得。
趙嘉見狀,急忙調動主力部隊加強正面防御,全力抵擋秦軍進攻。
然而,就在代軍主力被吸引至正面戰場時,王賁親率秦軍主力,秘密繞道,奔襲代軍後方。
秦軍將士輕裝上陣,沿著崎嶇山路急行軍。
一路上秦軍避開代軍的巡邏哨卡,終于神不知鬼不覺地抵達代軍後方。
隨著王賁一聲令下,秦軍如猛虎出山般,向代軍後方營地發起突然襲擊。
代軍後方守軍毫無防備,瞬間陷入混亂,營帳被焚,糧草被奪,代軍士兵們再無抵抗之心,四處逃竄。
正面戰場上的代軍得知後方遇襲,軍心大亂。
王賁抓住戰機,下令正面佯攻部隊轉為真正的進攻。
秦軍士氣大振,如潮水般沖向代軍防線。
代軍腹背受敵,顧此失彼,防線迅速崩潰......
趙嘉見大勢已去,卻仍不甘心就此失敗,再次率領殘余部隊,試圖趁亂逃離代地。
這次,他打算去遼東之地,投奔同為天涯淪落人的燕王喜......
可惜的是,上天已經眷顧了他一次。
這一次,面對二十萬秦軍的包圍,他又怎麼可能像上次一樣輕易逃脫呢......
隨著趙嘉的被俘,趙國最後的殘余勢力徹底覆滅......
代國的孤立無援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悲劇的結局.....
戰後,王賁妥善安置代地百姓,穩定地方秩序,將代地納入秦國版圖。
趙國...從此徹底成為歷史......
當代地烽火燃起時,燕王喜便在遼東小朝廷瑟瑟發抖。
自太子丹派荊軻刺秦失敗後,燕王喜明面上為苟延殘喘,竟斬太子丹首級獻秦,卻終究沒能換來喘息之機......
燕王喜逃到遼東地區後。
秦軍因南攻魏國暫緩了攻打遼東。
但秦國拿下魏國後,沒有去打楚國,卻突然調轉箭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覆滅了代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最終,秦軍還是將兵鋒轉向這片苦寒之地......
此時,燕王喜已經徹底心灰意冷......
他已經沒有地方可以逃了,而他也早就受夠了這種亡國而逃的日子......
累了,毀滅吧......
燕軍的抵抗比代地更加脆弱。
這個曾經擁有樂毅五國伐齊輝煌的諸侯國,此刻只剩下萬余老弱。
襄平城下,王賁的攻城器械發出震天轟鳴......
那些曾攻破邯鄲,薊城的重型武器,在遼東之地同樣勢如破竹......
城破之日,燕王喜躲在王宮地窖中,被秦軍士兵用戈矛挑出時,身上還穿那身燕王的衣服。
而他終究沒能像祖先召公𠺖那樣在北地開創百年基業......
趙國殘余勢力和燕國在北方邊境地區長期與秦國對峙,對秦國邊疆安全構成威脅。
消滅這兩股勢力後,秦國北方邊境得到穩定,有利于大秦集中防御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侵擾。
代地和遼東地區有著豐富的資源。
納入秦國版圖後,秦國的人力、物力資源得到進一步補充。
增強了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為秦國開展大規模的工程建設、軍事行動提供了更充足的支持......
這些,就是秦明決定先對代地和遼東動手的原因。
秦明想著先把北邊安穩下來,讓李牧可以集中精力更好的預防匈奴的騷擾。
這樣,秦國便可以暫時毫無顧忌的針對楚國了......
喜歡我在大秦長生的日子請大家收藏︰()我在大秦長生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