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河山

第391章 都江堰星陣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沙的古源天 本章︰第391章 都江堰星陣

    卯時的霧氣在都江堰魚嘴處聚散不定,陳硯秋指尖撫過冰涼的鐵券表面,昨夜沉入江心的鎏金鐵函仍在記憶中泛著幽光。寒林社眾人正在清理祭壇殘留的砭石碎屑,老河工突然指著江心驚呼︰“金砂又浮起來了!”

    只見漩渦中心再度泛起昨夜那種靛藍色的泡沫,數以萬計的金砂在陽光下排列成《天文分野圖》的星官軌跡。陳硯秋俯身掬起一捧,砂粒竟在掌心自動重組為昴宿星圖——中央天苑星官的位置赫然缺了一角。

    “是陣眼未穩。”崔月隱的聲音從竹索橋傳來,他提著司天監的銅制雨量器,青衫下擺沾滿泥漬,“韓似道用窺天儀改動了亢宿角度,西北星力正在反噬。”

    眾人聞言色變。陳硯秋急步走向魚嘴分水處,看見昨日沉下的砭石釘正在江底微微顫動,系著的冰藍絲帶糾纏成亂結。最致命的是代表陣眼核心的那根主釘——此刻竟偏離星位三寸七分。

    “需用南唐舊法校正。”墨娘子從懷中取出個犀角筒,倒出泛黃的《璇璣錄•水利篇》殘頁,“寶瓶口下藏有李冰留下的定水石樁,按景佑三年重測的星圖,該石樁正對應昴宿中星。”

    十余名寒林社成員立即潛入刺骨的江水中。辰時的日光穿透水面,隱約照見江底那些排列如星宿的古老石樁。社眾按殘頁記載的“七星探樁法”,用特制的銅尺測量石樁間距,每次調整都引發江流微妙變化。

    巳時二刻,水面突然升起柱異樣的水汽。陳硯秋認出這是《河防通議》記載的“龍門柱”——當年李冰治水時埋設的鎮水寶器。柱身鐫刻的古篆遇水發光,竟與《璇璣錄》記載的星力校準公式完全吻合。

    “取砭石針來!”陳硯秋躍上竹筏,用銀針在柱頂刻下新推算的星位坐標。當最後一筆落下時,江底所有砭石釘突然齊鳴,系帶的冰藍絲帶自行解開,在漩渦中重組為完整的太微垣星圖。

    午時的烈日下,奇異的天象開始顯現。西北方的亢宿星官明明隱沒在白晝中,卻能在江面倒影里看見其星芒正在減弱;而東南方的昴宿星官雖不可見,其投射的星力卻通過都江堰水系形成可見的光折射——七色彩虹從寶瓶口直射雲霄,虹光中隱約現出汴京貢院的輪廓。

    “星力通道成了!”崔月隱激動地記錄著渾儀數據,“虹光指向正是江南貢院所在方位,今歲秋闈的星象干擾可解矣。”

    然而未時的暴雨突如其來。豆大的雨珠砸在江面上,剛剛成型的虹光瞬間破碎。更可怕的是雨水泛著詭異的銀灰色——崔月隱用試銀棒探取雨水,棒身立刻浮現黑斑。

    “是暹羅金剛石粉。”墨娘子嗅了嗅雨水的味道,“韓似道動用了官倉儲備的寶石粉末,通過人工降雨干擾星力。”

    暴雨中砭石釘再度紊亂,系帶上的考生姓名被沖得模糊不清。陳硯秋望著逐漸失控的陣眼,猛然想起《南唐星隕錄》的記載︰保大十二年也有過類似的天象,當時南唐司天監是用“血硯定星”之法破解。

    他毫不猶豫地割破手腕,將鮮血滴入銅雀硯殘片。血水與硯台中殘留的砭石粉末混合後,竟在暴雨中凝而不散。寒林社眾人紛紛效仿,三百六十五人的鮮血匯入特制的青銅量杯。

    申時的雷聲震耳欲聾。陳硯秋將血硯混合物倒入江心主陣眼,血液遇水立刻形成巨大的漩渦。奇異的是雨水再也無法滲入漩渦中心,反而在江面形成個透明的半球形屏障。屏障內的江水突然平靜如鏡,清晰映出夜空星象——盡管此刻仍是白晝。

    “是璇璣鏡陣!”崔月隱驚呼,“想不到《周髀算經》記載的‘白晝觀星術’真的存在!”

    透過這片神奇的水鏡,眾人清楚看見西北方的亢宿正在持續暗淡,而東南方的昴宿愈發耀眼。更令人震驚的是,在水鏡倒影的星圖中,突然浮現出西夏興慶府的地形圖——某處標注著“文運庫”的建築正在冒起黑煙。

    酉時的晚霞染紅江面時,暴雨驟然停歇。寒林社成員從江底撈起個意外的收獲——只密封的錫筒,筒身刻著西夏文“梁太後密令”字樣。筒內羊皮卷記載著令人心驚的陰謀︰西夏計劃在江南秋闈時,通過買通的漕官在貢院飲水井中投放“堿草煙”。

    “乙巳年八月初三...”陳硯秋念出羊皮卷上的日期,正是江南鄉試首日,“必須阻止這場禍事!”

    墨娘子立即調動寒林社在漕運系統的暗線,戌時三刻便傳來回音︰已有三艘載有堿草料的漕船抵達揚州碼頭。更可怕的是,根據漕幫賬簿記錄,這類特殊漕運竟已持續五年之久。

    亥時的都江堰響起緊急鐘聲。寒林社成員用剛穩固的星力通道向江南發送預警——通過砭石釘的共鳴振動,將信息編碼傳遞至江南貢院地下的同類石樁。子時未到,揚州分社已用鷂鷹傳回“堿草漕船已控制”的密信。

    然而丑時的觀測又發現新危機︰韓似道似乎察覺到星力通道的存在,正用窺天儀向通道發射干擾波。崔月隱通過水鏡看到令人窒息的一幕︰北斗七星的勺柄正在扭曲,這是星力通道即將崩潰的征兆。

    “用那個吧。”墨娘子取出一支南唐遺物——鎏金銅制“北斗杓”,這是當年李煜親制的星力放大器。眾人將銅杓安裝在魚嘴分水石上,杓柄正好指向北斗方位。

    寅時的星空格外明亮。當北斗杓開始自動調整角度時,江面水鏡突然放大星象圖景︰可見韓似道在窺天齋頂樓瘋狂推演星盤,七竅都已滲出血絲。原來北斗杓不僅放大星力,更將反噬力倍增作用于干擾者。

    卯時的晨光中,星力通道徹底穩固。寒林社成員卻在水鏡中發現更駭人的景象︰江南各州府的堿草污染遠不止漕運一路,就連官倉儲備的救災藥材中也都混入了致幻劑成分。

    辰時的都江堰迎來大批特殊訪客——各地被黜落考生的後代,帶著祖傳的試卷與血書前來助陣。當三百六十五份黜落試卷投入江心陣眼時,水鏡突然顯現出完整的《景佑三年金榜真相》︰每個被篡改的名字都重新閃耀金光。

    巳時的烈日下,陳硯秋在江心岩壁刻下最終調整公式。當最後一筆落下時,整個都江堰的水系突然倒流片刻,所有堿草污染物的流向都被逆轉——混入藥材的毒粉自動析出,投井的堿草料反涌回漕船,甚至已服食的考生也開始嘔吐出毒物。

    午時的鐘聲傳遍蜀地時,寒林社收到江南飛鴿傳書︰八月初三的危機已解,但韓似道自窺天齋頂樓墜亡,臨終前用血在星盤上寫下“星滅人亡”四字。

    未時的都江堰下起一場金色細雨。雨水中漂浮著無數微小的星芒,那是被淨化後的文運正在回歸天地。陳硯秋伸手接住雨滴,在掌心看見個微縮的汴京貢院影像——號舍中熟睡的考生們,眉宇間終于散去纏繞多年的黑氣。

    申時的彩虹再度跨越江面,這次虹光中清晰顯現出未來科場的圖景︰糊名謄錄制仍在,但謄錄用的朱砂里摻入了堿草解毒劑;閱卷官案頭多置了驗毒硯;甚至殿試的燻香也換成了解毒配方。

    酉時的暮色中,陳硯秋在定水石樁下發現韓似道的遺物︰半頁《窺天秘要》殘卷,記載著更駭人的真相——原來堿草計劃早在真宗年間就已啟動,目的是通過控制文運來平衡南北士族勢力。

    戌時的火光映照著寒林社焚毀殘卷的儀式。灰燼飄散時,江底突然浮起塊完整的銅雀硯——正是薛冰蟾當年拆解的那方硯台,不知何時被星力重塑如新。硯底隱隱浮現出血書公式的終極版本︰“文運自在人心”。

    亥時的星空格外澄澈,陳硯秋望著水鏡中倒映的銀河,突然明白真正的陣眼從來不在都江堰,而在每個寒門士子不肯屈服的脊梁里。子時的更聲中,他听見無數黜落者的誦讀聲穿越時空而來,與江濤共鳴成天地間最磅礡的章句。

    寅時的晨露凝結在銅雀硯上,映出三百六十五個星光璀璨的名字。那些被篡改的、被遺忘的、被埋葬的姓名,此刻都通過星力通道永遠鐫刻在文曲星宮之上。卯時的晨鐘響起時,陳硯秋在最後一滴露水里看見父親陳襄的虛影——那位永遠停留在景佑三年的落第士子,正在星光照耀下含笑研墨。

    辰時的都江堰迎來百年未見的文運虹霓,七色光華貫通天地。寒林社眾人仰望虹光中的幻象︰可見江南貢院丹桂飄香,汴京殿試金榜題名,甚至嶺南瘴癘之地也有寒門士子正在破土發芽。巳時的烈日曬不干人們臉上的熱淚,當《禮部韻略》的吟唱再度響起時,整個華夏大地的文脈都在共鳴震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第河山》,方便以後閱讀不第河山第391章 都江堰星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第河山第391章 都江堰星陣並對不第河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