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河山

第378章 堿草圍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沙的古源天 本章︰第378章 堿草圍城

    慶歷七年臘月十五,環州城頭的烽燧在暮色中吐出青灰色煙柱。陸鴻漸趴在雪坡反斜面,齒間咬著半截浸過益智子汁的皮繩——這是防止吸入堿草煙的土法子。他眯眼望向三里外的西夏軍寨,只見數十名士卒正將成捆的堿草堆上烽火台,草葉間夾雜的曼陀羅粉被北風卷起,在殘陽下泛出妖異的虹彩。

    \"寅時點火。\"

    身後傳來秦州廂軍老卒的耳語。陸鴻漸順著他的目光看去,西夏人正在烽燧旁架設奇特的裝置︰七口鑄鐵大鍋呈北斗狀排列,鍋內沸騰的藍黑色液體正是堿草灰濃縮液。更詭異的是鍋沿懸掛的銅鈴——每個鈴舌都做成銀針形狀,隨著蒸汽升騰發出規律的\"叮叮\"聲,節奏與《禮部韻略》的\"陽\"韻完全一致。

    子時的梆子聲從環州城傳來。

    陸鴻漸摸出懷中的銅雀硯碎片,硯面針孔正滲出淡藍色液滴。這是墨娘子特制的偵毒器,遇曼陀羅蒸汽會變色。當液滴由藍轉紅時,西夏軍寨突然爆出陣陣歡呼——他們用長桿挑著柳條考籃,將燃燒的堿草捆拋向城牆。

    \"毒煙攻城......\"

    老卒的喃喃自語被一陣刺耳的銅鑼聲打斷。陸鴻漸看見西夏陣中推出七架改良過的拋石機,機括處竟用《禮部韻略》書頁包裹。當第一波燃燒的堿草團劃過夜空時,他清楚看見草捆中裹著銀針——針尾系著的冰藍絲帶在火光中組成\"滴血驗卷\"四字。

    堿草團砸中環州城樓的剎那,異變陡生。

    守城的宋軍突然集體僵直,有人開始用額頭猛撞雉堞,有人則脫去甲冑高聲背誦《春秋》義題。最駭人的是知州大人——他竟抽出佩劍在城磚上刻起策論,劍鋒與磚石摩擦迸出的火星里,隱約可見堿草灰凝成的殿試題目。

    \"醒神丸的原料......\"

    陸鴻漸從雪地里摳出半片未燃盡的堿草葉。葉脈中殘留的汁液散發甜腥,正是杜家藥圃特供的古柯葉與曼陀羅混合物。當他將草葉按在銅雀硯上時,硯台突然浮現出微縮的環州城防圖——西夏人竟在毒煙里混入了致幻的\"蜃樓散\"。

    丑時的北風突然轉向。

    陸鴻漸帶著老卒沿排水溝潛近城牆。溝底的冰層下沉著數十個考籃,籃中試卷遇水化開的墨跡,正是慶歷七年陝西鄉試的題目。更可怕的是冰面折射的光線里,浮現出用堿草灰寫的西夏文指令︰\"卯時三刻,取州學士子\"。

    \"看水門!\"

    老卒突然拽住他。環州西南水門的鐵柵欄竟被堿草灰溶液腐蝕出個大洞,洞邊掛著串冰藍絲帶——每根都寫著被俘宋軍工匠的名字。陸鴻漸鑽過水門時,指尖觸到牆根處密密麻麻的刻痕,借著堿草燃燒的藍光辨認,全是歷年被西夏擄走的宋儒留下的絕命詩。

    寅時的雪粒突然變成堿草灰。

    陸鴻漸用皮繩捂住口鼻,摸到州學廢墟附近。這里的情形比城頭更慘——生員們集體 癥發作,有人用銀針刺破指尖在牆上寫詩,有人則跪地模仿殿試唱名的禮儀。學堂正中的《禮部韻略》石刻已被砸碎,殘塊上滿是牙印,顯然有人試圖啃食石碑來\"吞題\"。

    \"堿草灰混了嶺南益智子......\"

    老卒從灰堆里扒出個藥缽。缽底殘留的粉末呈現詭異的紫紅色,正是醒神丸解藥與毒煙中和後的痕跡。陸鴻漸突然明白西夏人的算計︰他們先用毒煙誘發科舉 癥,再以解藥成分制造依賴性,最終讓宋人主動泄露科場機密。

    卯時的晨光照亮城中心的慘狀。

    州學明倫堂前,西夏文官正在舉行詭異的儀式。七名被俘的宋儒被強迫穿上衫,跪在堿草灰畫成的\"紫微垣\"星圖上。每個俘虜面前擺著方洮河硯,硯池里不是墨汁,而是剛從他們額骨黥印處取出的鮮血。

    \"滴血驗卷......\"

    陸鴻漸的銅雀硯突然發燙。硯台背面浮現出契丹文字,翻譯過來竟是︰\"西夏鷹房仿宋制,以血骨為硯,以神魂為題\"。他眼睜睜看著西夏人將血硯中的液體倒入特制銀針,針尾系上冰藍絲帶後,插進微縮的汴京貢院模型。

    \"午時取題!\"

    西夏統帥的漢話響徹州學。陸鴻漸看見侍衛押上個熟悉的身影——竟是慶歷四年被擄的環州通判!這老人須發皆白,舌面卻密密麻麻全是針眼,結痂的傷口拼出《春秋》三傳的破題要訣。當西夏人將堿草煙筒對準他口鼻時,老人突然流利背誦起慶歷八年殿試的預測題。

    \"是謄錄院的銀針傳題法......\"

    老卒顫抖著指向老人耳後。那里插著三根微型銀針,針尾的冰藍絲帶與遼國禮賢館發現的如出一轍。陸鴻漸突然想起鎖文塔廢墟的骸骨——這些被擄宋儒的顱骨內,恐怕都埋著用《璇璣錄》秘術處理的傳題銀針。

    未時的日晷影子突然分裂。

    陸鴻漸望著州學上空盤旋的鐵鷂子群,突然發現它們的飛行軌跡暗藏玄機。每七只機關鳥組成個\"娃\"字陣型,羽翼間抖落的磷粉在風中凝成《禮部韻略》的冷僻字。當第十七組鐵鷂子掠過時,磷粉突然自燃,在空中燒出\"珊瑚金匣已啟\"六個大字。

    \"韓似道在環州也有眼線......\"

    老卒從灰堆里扒出半張焦黃的桑皮紙。紙上殘留的筆跡與韓氏私宅的賬簿同出一源,記載著環州堿草田的產量分配。最駭人的是紙角處用銀針刺出的微縮地圖——標注著自環州經渭州直通汴京的\"題引\"運輸密道。

    申時的寒風送來駝鈴聲。

    陸鴻漸看著西夏人押送俘虜離開州學。那些 癥未消的生員被捆成串,每人頸後都插著銀針,針尾系著寫有家族姓氏的冰藍絲帶。隊伍最後是七輛囚車,車內關著的全是懸膽鼻者——西夏人竟按《璇璣錄》記載的骨相標準來篩選俘虜!

    \"他們在造活題庫......\"

    銅雀硯的蜂鳴聲中,陸鴻漸摸出最後一粒龍腦香丸。這是許慎柔用嶺南益智子特制的解藥,本該能抵御堿草煙。但當他將藥丸碾碎撒向風中時,粉末竟與殘留的曼陀羅成分結合,在空中凝成微縮的汴京貢院星象圖。

    酉時的雪掩埋了所有痕跡。

    陸鴻漸最後望了眼環州城頭的狼煙。那煙柱不再是警示外敵的烽火,而是西夏人焚燒《禮部韻略》的毒煙。灰燼里飛舞的鐵鷂子殘骸,正將大宋科舉最黑暗的秘密帶向興慶府的高牆。

    懷中的銅雀硯徹底冰冷時,他想起寒林社的誓言︰\"堿草灰里現青雲\"。但此刻的青雲之路,正被三國權貴用銀針與冰藍絲帶編織成鎖鏈,勒在每個寒門學子的喉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第河山》,方便以後閱讀不第河山第378章 堿草圍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第河山第378章 堿草圍城並對不第河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