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歷七年六月十五,汴京驛館的芭蕉葉在夜雨中沙沙作響。陳硯秋伏在屋脊的鴟吻後,銅雀硯在袖中劇烈震顫,硯台內層鎏金的蜂蠟正滲出藍綠色液體——與嶺南蠟尸心口匣中的堿草灰如出一轍。驛館正廳內,遼國使臣蕭翰的鎏金護甲正敲擊著案幾上的珊瑚枝,枝干中空處隱約可見卷起的黃麻紙。
\"第三枝珊瑚。\"趙明燭的朱砂筆在瓦片上劃出淡紅痕跡,他的虹膜在黑暗中泛著金紅色,倒映出廳內七名泉州蒲氏商人的綢緞暗紋,\"空心處藏的是秋闈試題。\"
十二名戴青銅面具的皇城司親從官正在廊下巡視。他們手中的鐵尺纏著冰藍絲帶——與嶺南衙役、西夏鐵鷂子的裝束毫無二致。為首的親從官突然仰頭,面具下傳出蜂蠟受熱的 啪聲。
許慎柔的銀針悄然刺入屋脊。針尖帶出的碎屑在雨中泛著堿草灰特有的藍綠色熒光。當她翻開《璇璣錄》殘簡,竹簡上\"七音鎖魂\"四字突然滲出黑血,將瓦面腐蝕出北斗七星的排列。
\"北珠換題引......\"陸鴻漸的茶刀輕挑開一片青瓦,刀身映出廳內蒲氏商人打開的錦匣——里面整齊碼放的北珠每顆都刻著微縮的鼻骨圖案,\"遼國也在收集骨相!\"
銅雀硯突然自行分解。七塊碎片如流星射向驛館四周的排水孔,黑水從斷面涌出,將雨水染成墨色。湍急的水流沖開地磚縫隙,露出下面埋藏的鎏金蜂蠟匣子——匣中正是往年秋闈被黜落者的鼻骨標本!
親從官的鐵尺突然齊齊指向正廳。
為首的親從官掀開面具,露出崔台符那張被堿草灰腐蝕的臉。他的喉結處嵌著塊銅雀硯殘片,殘片上用契丹文刻著\"科舉換防\"。
\"陳待詔的縫榜針......\"崔台符的聲音像是從蜂蠟里擠出來的,\"......遼人出價更高。\"
他的鐵尺重重敲擊廊柱。所有蒲氏商人突然解開錦袍,露出內襯上密密麻麻的交子密押——正是川蜀十六家交子鋪聯合發行的特殊票據!蕭翰大笑著掰斷珊瑚枝,取出的黃麻試題背面,赫然蓋著知貢舉韓絳的私印。
趙明燭的虹膜血色暴漲。
他的視線穿透雨幕,看清試題邊緣的異樣——那里用堿草灰寫著微縮的西夏軍鎮布防圖。當他的朱砂筆點向圖紙,筆尖突然自燃,火焰中浮現出遼國與西夏約定的\"科舉換防\"計劃。
\"攔住交易!\"
崔台符突然撕開官服,胸膛上刻著的倒置星圖正在滲血。七根銀針從星圖文曲位射出,針尾拴著寫有遼國官職的冰藍絲帶。最中間那根針的尾部,赫然連著蕭翰的鎏金護甲!
銅雀硯碎片在空中劃出北斗軌跡。
黑水與銀針相撞的剎那,整座驛館突然劇烈震動。所有蒲氏商人的錦匣自動彈開,里面的北珠騰空而起——每顆珠子都在雨中投射出被黜落考生的骨相分析圖!
陳硯秋縱身躍下屋檐。
銅雀硯的黑水自動涌向蕭翰手中的試題,將隱藏的堿草灰密圖沖刷出來。發黃的紙頁在雨中展開,露出遼國\"宋才遼用\"計劃的細節——他們重金購買的不僅是試題,更是\"鼻若懸膽\"考生的籍貫信息。最駭人的是文末批注︰\"依韓大人示,以交子結算\"。
\"遼國在效仿西夏......\"許慎柔的銀針釘住一顆下墜的北珠,珠內用堿草灰寫著小字︰\"一題換一城\"。
崔台符的身體突然爆開。
三百六十五根銀針裹挾著蜂蠟射向陳硯秋,每根針尾都拴著半張交子票據。銅雀硯的碎片自行聚攏成盾,卻仍有五根銀針穿透防線——針尖正釘在蕭翰手中的珊瑚枝上!
趙明燭的朱砂筆突然折斷。
筆管中掉出半頁蒲氏賬冊——記載著韓琦心腹收受北珠的記錄,每顆珠子都對應一位被販賣的寒門考生信息。
\"原來如此。\"陸鴻漸的茶刀劈開飛來的銀針,\"交子鋪是骨相買賣的中人!\"
刀風掀起的賬頁中,陳硯秋看到更恐怖的交易︰遼國用三顆北珠換一個\"懸膽鼻\"考生的籍貫,五顆換完整的骨相檔案。而最大的一筆交易,竟是用三百六十五顆北珠購買景佑三年全部黜落者的族譜!
銅雀硯突然自行翻倒。
黑水在賬冊上沖刷出隱藏的交子流向圖——資金最終匯入的,正是慶州鎖文塔的修建賬戶。而文曲星的位置,標記著\"七月初七銀針歸位\"的字樣。
\"遼使購題是為七音陣......\"趙明燭的虹膜滴出血珠,\"他們在幫韓氏籌集鎖文塔的銀針!\"
他的血珠落在蕭翰的護甲上,鎏金表面突然浮現出西夏文字——正是嶺南血榜背面的黜落咒。
許慎柔的《璇璣錄》殘簡突然發燙。
簡上\"五音姓利\"四字正在燃燒,火光照亮了蒲氏商人腰間懸掛的蜂蠟匣子。當灰燼飄到\"商\"音位置時,陳硯秋懷中的銅雀硯突然飛出——
硯台重重砸在蕭翰的護甲上。
黑水滲入鎏金的剎那,護甲轟然碎裂,露出內層用堿草灰保存的《遼國科舉改良方略》——其中\"骨相取士\"章節,赫然抄自韓琦獻給遼主的《璇璣錄》抄本!
\"是韓氏通敵的鐵證......\"許慎柔的銀針突然自行彎曲,\"他用大宋的科舉秘術換取邊境安寧!\"
親從官的青銅面具同時炸裂。
他們的臉全都像蠟一樣融化,露出內層用堿草灰填充的頭骨。十二具骷髏整齊劃一地甩動鐵尺,尺面飛出銀針——每根針尾都拴著與遼國交易的賬冊殘頁。
銅雀硯的最後一塊碎片突然飛向陳硯秋眉心。
黑水滲入皮膚的剎那,他看到了最恐怖的畫面——慶州考場明遠樓下,遼國工匠正在參與鎖文塔的修建。三百六十五根銀針的針尾,全都刻著契丹文的\"永鎮\"字樣。
而塔頂懸掛的,正是用三百六十五顆北珠拼成的文曲星圖。
\"截住珊瑚枝......\"
蕭翰的驚呼聲被雨聲淹沒。陳硯秋低頭看去,發現銅雀硯底部完全剝落,露出內層蜂蠟封存的《交子密押圖解》。
圖解末尾,赫然是韓琦的親筆批注︰
\"北珠抵銀針,遼夏俱入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