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鐵礦坍塌的煙塵尚未散盡,陳硯秋攥著銀針模具在官道上疾奔。模具內殘留的冰藍液體滲入指縫,在掌心烙出北斗七星狀的灼痕。遠處山脊上,三百六十五支火把正排成紫微垣星圖,最亮的七簇火焰對應著陰陽刀刺入工匠後頸的位置。
\"轟——\"
悶雷般的鼓聲自火把陣中傳來。陳硯秋閃身躲進道旁廢棄的茶馬司驛站,房梁上垂落的緝私鐵鏈掛著半具骸骨——骨殖表面布滿針孔,胸肋內側刻著\"茶馬司陸\"三字。
懷中的魚鱗箋突然發燙。陳硯秋掏出來,發現最早那片太平興國三年的記錄正在滲血。血珠沿紙緣滾動,在霉斑處凝成\"銀鞘\"二字。他撕下《骨相考》空白頁裹住模具,麻紙接觸冰藍液體的剎那,竟浮現出川蜀地圖——七條紅線上全標著\"戎\"字,交匯處正是成都府衙。
驛站馬槽下傳來 聲。陳硯秋握刀逼近,槽底蜷縮著個渾身潰爛的驛卒,懷中緊抱燒焦的郵筒——正是麥積山石窟外那個驛卒的同款。
\"銀鞘賬冊......\"驛卒潰爛的手指摳著地面,\"被韓樞密......\"
他突然劇烈抽搐,撕開衣襟露出胸膛。皮膚下凸起的銀針正游向心口,針尖挑破表皮時帶出冰藍血珠。陳硯秋用陰陽刀截住銀針,發現針身刻著\"慶歷六年謄錄院\"字樣。
\"他們在......重造......\"驛卒的瞳孔開始擴散,\"三百六十五把......\"
一支弩箭穿透他的太陽穴。陳硯秋滾到馬槽後,看見三個戴青銅面具的騎士沖進驛站。為首者腰間掛著鎏金匣子,匣縫滴落的黑水將地磚蝕出\"骨相\"二字。
陳硯秋將模具塞入懷中,砭石針滑入袖筒。騎士們下馬搜查時,他注意到領頭者的靴筒露出桑皮紙一角——正是茶馬司專用的賬冊用紙。
\"嗖!\"
砭石針激射而出,精準挑開那張桑皮紙。紙張飄落的瞬間,陳硯秋看清上面記載著︰\"丙戌科墨池會銀三千兩,折冰片二百斤,醒神丸......\"
騎士暴怒轉身,青銅面具在月光下泛著寒光。陳硯秋抓起燒焦的郵筒擲向油燈,火焰轟然騰起。借著混亂,他撞破後窗躍入河道,冰涼的河水讓懷中模具再次發燙——魚鱗箋上的血跡正與冰藍液體交融,形成新的路線圖︰從秦州經大散關入蜀,沿途七個紅圈旁全標注著\"銀鞘\"二字。
五更時分,陳硯秋爬上褒斜棧道。崖壁鑿痕間嵌著未燃盡的試卷殘片,他隨手摘下一片,發現是景佑四年的策問題,破題處被朱砂改成\"祀\"字。殘片邊緣的牙印與嶺南鬼貢院所見如出一轍。
棧道拐角處躺著具新鮮尸體。陳硯秋翻過尸身,認出是成都府見過的禁軍統領!他後頸的風府穴插著銀針,針尾翡翠刻著\"璇璣\"而非\"韓\"。更蹊蹺的是他懷中藏著的茶馬司密賬——記載著用銀鞘夾帶冰片的詳細記錄︰\"每鞘藏冰片二十斤,鞘壁夾層刻試題密碼......\"
\"原來銀鞘案是這樣......\"
陳硯秋的喃喃自語被山風吞沒。他撬開尸體緊握的左手,掌心攥著半片翡翠——與趙明燭在秦州驛館給他的一模一樣。翡翠內壁這次刻的是微型貢院,明遠樓位置標著\"陸\"字。
棧道前方傳來駝鈴聲。陳硯秋隱身岩縫,看見西夏商隊正押送滿載的銀鞘。為首的黨項人脖頸後插著銀針,針尾拴著冰藍絲線,線另一頭連著頭駱駝背上的鎏金匣子。
當商隊經過岩縫時,陳硯秋突然出手。陰陽刀斬斷絲線的剎那,黨項人慘叫倒地,銀針從後頸激射而出。駱駝受驚掀翻貨箱,銀鞘裂開處露出夾層——里面不是冰片,而是刻滿西夏文密碼的青銅板!
\"宋才夏用......\"黨項人臨死前獰笑,\"韓樞密答應......\"
陳硯秋用砭石針挑開青銅板。板背陰刻著《論語》章句,但每個字的筆畫都由更細的西夏文組成。最駭人的是板角鈐印——\"墨池會丙戌科\"的朱印下,壓著個翡翠色指痕,與成都府郵筒上的如出一轍。
商隊護衛的弩箭逼得陳硯秋退入古墓。墓室壁畫描繪著科舉放榜場景,但金榜上的名字全被銀針釘穿。他懷中的模具突然劇烈震動,冰藍液體溢出,在壁畫某處暈染——那是個戴青銅面具的考官,正在用銀針修改考生畫像的鼻梁。
\"砰!\"
墓門被撞開。陳硯秋轉身時,看見七個穿謄錄院服飾的人持刀逼近——正是礦洞里被陰陽刀刺中的工匠!他們後頸的傷口汩汩流出冰藍液體,每走一步,地面就多出個腐蝕的腳印。
\"還差七根......\"為首的工匠嗓音沙啞,\"補全三百六十五......\"
陳硯秋抓起青銅板擲向壁畫。板角翡翠指痕接觸冰藍液體的剎那,整面牆突然浮現血字︰\"凡改文曲星位者,當以銀針三百六十五,刺骨相合者風府穴。\"
工匠們突然跪地哀嚎。他們體內的銀針從七竅激射而出,在墓頂組成殘缺的紫微垣星圖。陳硯秋趁機沖出墓室,背後傳來坍塌的轟鳴。
黎明前的嘉陵江泛著血光。陳硯秋剖開銀鞘夾層,取出七塊青銅板拼合——板縫間滲出冰藍液體,在江面凝成完整的川蜀地圖。所有標注\"銀鞘\"的位置連成線,正是茶馬司的走私路線!
江心突然浮起具尸體。陳硯秋撐船靠近,發現是陸巽之子!少年胸腔插著七把銀針,針尾拴著冰藍絲線,線另一頭系著燒焦的《金剛經》殘頁——正是趙明燭在秦州驛館給過他的同款。
經頁遇水顯形,浮現出成都府衙的密道圖。某個暗室被朱砂圈出,旁注︰\"三百五十八鞘在此,缺七。\"
陳硯秋抬頭望向成都方向。天際泛白處,三百六十五支火箭正升空組成星圖。最亮的七支火箭拖曳著冰藍尾焰,墜向地圖標注的七個\"戎\"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