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石窟的晨霧裹著赭石粉末,將第七窟的棧道染成血色。陳硯秋貼著崖壁前行,靴底碾碎的冰片發出細碎脆響。昨夜從錦江漂至秦州,懷中七把陰陽刀始終泛著詭異的溫熱,刀柄翡翠在月光下曾顯出三百六十五個光點——此刻那些光點正隨著他的腳步逐一熄滅。
\" 嚓。\"
棧道木板突然斷裂。陳硯秋抓住岩縫里的鐵索,指腹觸到冰冷的刻痕——是黨項文的計數符號,每個凹槽里都殘留著黑褐色的血痂。抬頭望去,第七窟的甬道口懸著青銅鈴鐺,鈴舌竟是半截砭石針。
窟內傳來滴水聲。陳硯秋彎腰鑽進低矮的甬道,膝蓋碾過滿地碎骨。骨片上的割痕與陰陽刀完全吻合,最近處還有未干涸的血跡——有人剛來過。
\"滴答。\"
水珠從窟頂滴落,在石台上積成淺窪。陳硯秋蹲下身,發現水窪旁散落著嶺南特產的益智子果殼。他掏出懷中銅雀硯碎片,將碎片邊緣浸入水中——水面立刻浮起淡紫色煙霧,煙霧中現出個模糊的人影,正用銀針挑破指尖,將血滴入某種冰藍色晶體。
\"冰片......\"
陳硯秋的喃喃自語在窟內激起回聲。紫煙突然扭曲,幻化成汴京貢院的明遠樓輪廓。樓頂站著個戴青銅面具的人,手中捧著的正是完整銅雀硯。硯台盛著鮮血,血面上漂浮的冰片組成\"陸巽\"二字。
\"砰!\"
窟外突然傳來重物墜地聲。陳硯秋握緊陰陽刀轉身,看見個渾身濕透的少年倒在甬道口。少年後背的衣衫破碎,露出尚未結痂的刺青——與成都府河邊見過的星圖一模一樣,只是文曲星位置標的是\"陳\"字。
\"救......\"少年嘔出黑血,\"冰片......有毒......\"
他顫抖著遞來半片翡翠。陳硯秋接過細看,翡翠內壁刻著微縮的《璇璣錄》片段︰\"凡驗血冰鑒真偽,當取蜀地冰片置于銀鞘......\"
少年突然劇烈抽搐,撕開前襟露出胸膛——皮膚下凸起無數細長物體,隨著心跳在血管中游走。陳硯秋用陰陽刀挑破他鎖骨處的皮膚,鑷出半根銀針。針尖沾著冰藍色粉末,正是嶺南鬼貢院特供的\"醒神丸\"原料。
\"他們......在銀鞘里......\"少年瞳孔開始擴散,\"摻了西夏......鷹房的......\"
窟外腳步聲逼近。陳硯秋將少年拖到石台後,發現他腰間別著茶馬司的銅牌——背面刻著\"陸\"字。石台上的水窪突然沸騰,浮出更多畫面︰某個與少年相貌相似的中年文士,正在貢院號舍內吞服冰片;而同一時刻,嶺南鬼貢院的林氏用砭石針蘸取某種黑色液體,在試卷裱糊層寫下\"陸巽黜落\"。
\"爹......\"少年瀕死的手抓住陳硯秋,\"銅雀硯在......\"
一支弩箭穿透他的咽喉。陳硯秋翻滾避到石佛背後,箭尾拴著的翡翠鈴鐺叮當作響。鈴音在窟內形成詭異的回聲,震得窟頂冰錐簌簌墜落。
\"出來吧,陳待詔之子。\"
嘶啞的女聲帶著嶺南口音。陳硯秋從佛掌縫隙望去,看見個披頭散發的婦人站在石台前——她左腕的銅雀刺青已潰爛化膿,右手持的正是陰陽刀中最短的那把。
\"林姑姑?\"陳硯秋試探著喚道。
婦人突然狂笑,笑聲震碎水窪表面的幻象。她扯開衣領露出鎖骨——那里烙著\"犯官眷屬\"四字,但烙痕下還藏著銀針拼成的\"韓\"字。
\"滴血驗卷術早被冰片所破。\"她用刀尖劃破掌心,血滴入水窪竟變成冰藍色,\"就像當年你爹的砭石針,永遠驗不出韓琦門生的血......\"
陳硯秋懷中的銅雀硯碎片突然發燙。他假裝踉蹌跌倒,趁機將碎片扔進水窪。碎片遇水炸開,紫煙中浮現出完整銅雀硯的虛影——硯台背面刻著與父親畫像相同的星圖,但北極星位置嵌著塊冰片。
\"原來在這里!\"婦人撲向水窪。
陳硯秋抽出陰陽刀擲出。刀鋒穿透婦人右肩,將她釘在石佛掌心。她慘叫掙扎時,傷口流出的竟是冰藍色液體——那液體接觸石台後,竟蝕刻出與《骨相考》相同的文字︰\"凡鼻若懸膽者,當黜\"。
\"你服了醒神丸......\"陳硯秋逼近婦人,\"是西夏鷹房的細作?\"
婦人突然扯斷肩上的刀,傷口噴出的藍霧籠罩全身。霧氣散去時,她潰爛的左腕竟完好如初,銅雀刺青變成了展翅的獵鷹圖案。
\"三百六十五刀缺七,紫微垣傾。\"她念著與驛卒相同的讖語,\"你以為韓相為何要燒川蜀檔案?\"
窟外傳來整齊的黨項語呼喝。陳硯秋抓起剩余六把陰陽刀,刀柄翡翠映出來人火把的光——七個戴青銅面具的武士正沖進甬道,每人腰間都掛著銀鞘,鞘口露出冰片結晶。
婦人突然將短刀刺入石台。刀身翡翠炸裂,無數銀針從裂縫中激射而出。陳硯秋翻滾躲避時,發現銀針全釘在石佛背後的《金剛經》石刻上——針尾的冰片遇經文字跡融化,形成淡藍色液體順著筆畫流淌,最終匯成\"子時三刻\"四個大字。
\"銅雀硯在第七窟的......\"婦人聲音突然變得年輕,\"在你爹的......\"
弩箭穿透她的太陽穴。陳硯秋趁機撞倒最前面的武士,奪過他腰間的銀鞘。鞘中不是刀,而是卷冰藍色的《璇璣錄》殘頁——記載著用冰片偽造滴血驗卷的方法︰\"取嶺南益智子汁液混黑水,涂于銀鞘內壁,可亂血脈......\"
武士們突然停止進攻。他們齊刷刷割開左手腕,將血滴在窟內七處凹坑里。血液匯成的圖案,赫然是銅雀硯背面的星圖!
陳硯秋懷中的《骨相考》突然發燙。他掏出書冊,發現所有被黜落者的畫像都在滲血。血線沿著鼻梁輪廓蔓延,最終在書頁邊緣組成黨項文字︰\"冰片為引,銀針為路\"。
最年長的武士摘下面具,露出布滿紫色紋路的臉。他跪地捧出個鎏金匣子——與成都府焚燒檔案時見過的相同。匣中黑水沸騰,浮出塊帶血的冰片。
\"陸巽的血......\"武士的官話說得字正腔圓,\"當年就是用這個......\"
陳硯秋突然將陰陽刀插入地面。六把刀的翡翠同時發光,光斑在窟頂組成北斗七星。第七顆星的位置,正是石佛眉心——那里嵌著塊不起眼的冰片,此刻正映出麥積山全景圖。
冰片墜落的剎那,整座石窟劇烈震動。武士們驚慌後退時,陳硯秋躍上石佛肩膀,摳出佛眉心的冰片。冰片背面粘著半頁魚鱗箋,記載著最駭人的秘密︰
\"景佑三年七月七,真宗密詔︰凡鼻若懸膽者,其血遇冰片則藍,當黜。韓相命造三百六十五把銀針,針尖淬蜀地冰片......\"
窟頂開始坍塌。陳硯秋攥著冰片沖出甬道,身後傳來武士們痛苦的嚎叫——他們腕間的血不知何時已變成冰藍色,正順著皮膚爬上眼球。
棧道在腳下斷裂。陳硯秋抓住岩縫里的鐵索,看見山腳下出現大隊宋軍——為首軍官的玉帶扣,與嶺南駐軍統領佩戴的一模一樣。
冰片在掌心融化,滲入《骨相考》的書頁。所有被朱砂圈出的鼻梁輪廓,突然開始滲出冰藍色液體。陳硯秋這才明白,父親留下的不是星圖,而是一份被冰片標記的黜落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