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河山

第110章 墨池輪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沙的古源天 本章︰第110章 墨池輪回

    護城河的水流將陳硯秋沖到了廢棄的漕運碼頭。懷中的薛冰蟾已經沒了氣息,腹部的傷口被河水泡得發白,那根刻著"慶歷四年冬"的腿骨仍嵌在血肉里,骨面上的刻痕正在慢慢溶解。

    天邊泛起蟹殼青時,陳硯秋在碼頭木樁上發現了半截朱砂繩——與國子監墨池畔那截一模一樣,繩頭拴著片桑皮紙殘角。紙上的礬水字跡遇晨露顯現,是趙明燭的筆跡︰"真題引未成,朱衣宴已散,速尋刻童。"

    "刻童"二字讓陳硯秋渾身一震。三年前在江南貢院,他曾听老儒生孟九皋提過這個神秘組織——專收十歲以下聰慧孩童,教他們在骨頭上刻字的"刻字童子"。最蹊蹺的是,這些孩子刻的全是歷代科舉落第文章。

    薛冰蟾的尸身突然動了動。陳硯秋低頭看去,發現她腹部的腿骨已完全融化,在傷口處形成個金色的"冤"字。更詭異的是,這個字與趙明燭、溫如玨胸前的疤痕不同,"心"字底的那一點是空缺的。

    碼頭廢棄的倉庫里傳來"篤篤"的刻鑿聲。陳硯秋循聲走去,推開霉變的木門,看見十幾個總角孩童圍坐在燭光下,每人膝上放著塊骨頭,正用特制的細針在上面刻字。他們身後站著個穿褐色短打的老者,手里捧著本《景佑題名錄》。

    "來了?"老者頭也不抬,"北齋的刻童等你多時了。"

    陳硯秋的銅號牌突然發燙。牌面"景佑三年冤"五字已經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個滴血的"北"字。當他舉起號牌時,所有孩童同時抬頭——他們的眼白上都浮著細小的黑字,像是有人用針尖在角膜上刻了經文。

    最年幼的女孩捧起一塊指骨︰"這是周硯奴姐姐的"弭"字骨,昨夜剛從墨池撈出來的。"骨頭上密密麻麻刻著同一段話的變體,全是關于"弭兵之會"的策論,最早的筆跡可辨出是景佑三年的風格。

    老者從懷中取出個魚鰾制成的薄囊,展開後可見里面排列著三百四十九枚骨片︰"真題引的殘本。每屆科場都要補上新死的冤魂骨,溫如玨本想湊齊三百五十之數......"他忽然掀開衣襟,心口處赫然是個殘缺的"冤"字,與薛冰蟾腹部的字形一模一樣,"可惜他忘了,第一個"冤"字該刻在自己身上。"

    倉庫角落的草席突然掀起。陳硯秋握緊從薛冰蟾傷口取出的金箔,看見下面躺著個奄奄一息的男孩——正是溫府失蹤的第八位題奴。孩子的肋骨根根分明,每根上都刻著字,最新的一道還在滲血︰"今科真題引盡,墨池九竅初開"。

    "北齋的規矩。"老者將魚鰾囊遞給陳硯秋,"每代只留一個活刻童,其余的要沉入墨池做引子。"他指向男孩,"這孩子吞了溫如玨的朱筆頭,看見了不該看的東西。"

    男孩突然劇烈咳嗽,吐出一團青黑色的黏液。液體在地上蠕動,漸漸形成個微縮的貢院模型,明遠樓的位置插著半截琉璃筆——正是趙明燭那支爆裂的殘片。

    陳硯秋的肋骨又開始隱隱作痛。他解開衣衫,發現皮膚下的文字正在重組,不再是《春秋》考題,而是一段陌生的策論︰"論科舉取士之弊"。每個字都帶著倒刺,像要從內而外將他剖開。

    "真題引活了三百四十九年,該換個模樣了。"老者從袖中取出把造型古怪的刻刀——刀柄是半截人指骨,正是溫如玨在宴會上展示的那截,"把你的"弊"字刻進骨頭里,它就是下一屆真題引的種子。"

    屋外突然傳來整齊的腳步聲。透過門縫,可見皇城司的緹騎正在沿河搜索,為首的官員手里捧著個白玉匣子——與溫如玨裝眼球的那個匣子一模一樣,只是匣面多了道血痕。

    "是崔尚功。"老者冷笑,"來收漁翁之利的。"他忽然將刻刀刺入自己心口的"冤"字,挖出塊帶著金粉的骨頭,"景佑三年,崔家祖上靠骨箋案上位;慶歷四年,該輪到他們當祭品了。"

    骨片落入魚鰾囊的瞬間,所有刻童突然齊聲背誦起來。他們念的不是經文,而是歷代科舉落第者的名字,每個名字後面都跟著死因︰"周鐵筆,投河;沈墨白,蠟封;周硯奴,剝皮......"

    陳硯秋的銅號牌裂成兩半。夾層里飄出片薄如蟬翼的皮紙,上面用血畫著幅地圖——七個墨池的位置連起來,正是北斗七星。第七個"搖光"池的位置標著個小字︰"北"。

    "北齋下面是最後一處墨池。"老者將刻刀遞給陳硯秋,"池底沉著三百四十八塊冤骨,只差一塊就能喚醒真正的"朱衣判官"。"

    男孩突然掙扎著爬過來,抓住陳硯秋的衣角。他張開嘴,舌頭上刻著個血淋淋的"冤"字,字心那一點正是空缺的︰"點...楮......"

    院門被撞開的巨響中,老者將魚鰾囊塞進男孩嘴里。孩子喉頭滾動,皮膚上立刻浮現出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完整的《科舉弊論》,字跡與陳硯秋肋骨上的如出一轍。

    "記住,真題引從來不是題目。"老者迎著破門而入的官兵走去,突然扯開衣袍——他的胸腹間有個巨大的空洞,內髒全無,取而代之的是塞滿的桑皮紙,"是三百四十九個冤魂的......"

    崔尚功的玉匣砸碎了老者的天靈蓋。陳硯秋抱著男孩撞開後窗,在箭雨中滾入護城河。冰涼的河水淹沒頭頂時,他看見男孩胸口的"冤"字正在發光,那空缺的一點由自己的血填補完整。

    河底突然亮起七個光點,排成北斗形狀。最亮的"天權"光點處,一具青銅棺緩緩開啟,棺中伸出的不是枯骨,而是一支沾著新鮮墨汁的朱筆......

    喜歡不第河山請大家收藏︰()不第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第河山》,方便以後閱讀不第河山第110章 墨池輪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第河山第110章 墨池輪回並對不第河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