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河山

第70章 皇城司終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南沙的古源天 本章︰第70章 皇城司終審

    保和坊的雕版余燼未冷,皇城司的朱漆牌票已遞到陳硯秋手中。那張楮皮紙異常厚重——里面夾著三百六十層落第考卷的紙漿,邊緣用磁粉勾勒出"同文樞密"的暗紋。

    "午時三刻,垂拱殿外。"傳令的班直嗓音嘶啞,他的喉結處釘著枚銅活字,隨吞咽上下滾動,時而露出"崇"字,時而顯出"寧"字。

    孟九皋的竹杖劃過牌票邊緣,帶起幾不可見的血絲︰"不是紙,是人皮。"

    薛冰蟾的璇璣匣第三層彈出一枚銅針,針尖刺入牌票的"司"字,帶出靛藍色粉末——這是樞密院密寫詔書的專用染料。許慎柔蒙著藥布的獨眼轉向皇城方向,茶枝從布縫鑽出,指向天空——十二只紙鳶正排成《活字禁約》的首行文字,每只鳶尾都拴著本屆落第舉子的絕命書。

    御街的青石板格外濕滑。

    不是雨水,而是剛刷過一層米漿——漿里混著磨碎的雕版木屑,踩上去隱約浮現出《元佑黨人碑》的殘字。陳硯秋的殘印蠟塊突然融化,蠟液滴在石板上,立刻被吸進縫隙,從地底傳出"  "的機括聲。

    "看石紋。"

    孟九皋的竹杖點向地面。那些看似天然的石紋,實則是陰刻的《同文種》咒語,此刻正隨著蠟液滲透逐漸顯形。薛冰蟾的冰刃插入磚縫,撬起的石板背面釘著七具風干的壁虎——每只壁虎背上都用金線繡著考官的名諱。

    午門的守衛格外森嚴。

    十二名金槍班直胸甲上鑄著《論語》章句,槍尖挑著黃綾——展開後是空白的聖旨,但綾面水印顯出《廢科舉詔》的輪廓。為首的班直突然摘下面具——他的臉皮是張硝制過的考卷,破題處批著"文理不通"四字。

    "韓相爺在垂拱殿等諸位。"

    班直說話時,面皮上的批語滲出黑血,將"不通"二字染成了"通達"。許慎柔的茶枝突然刺入班直咽喉,帶出的不是血,而是半凝固的墨汁——墨里游動著本屆進士的八字。

    垂拱殿前的廣場上擺著七口銅甕。

    每口甕內煮著不同的東西——左邊那口翻滾著活字,中間的熬著雕版殘塊,最右邊的炖著桑皮紙漿。熱氣在空中組成《三經新義》的章句,落地時卻變成《同文種》的咒語。

    "試驗場。"

    孟九皋的竹杖攪動左邊銅甕。杖底石犀殘片帶起三百六十枚活字,每個字都在沸騰的尸油里保持完整。薛冰蟾的璇璣匣吸起一張漂浮的考卷,紙背顯露出被反復使用的痕跡——慶歷年的策題、熙寧年的墨義、崇寧年的經疑,層層疊壓如同地層。

    殿門突然洞開。

    韓似道端坐在活字盤拼成的龍椅上,腳下踩著七塊《聖諭版》。他的朝服不是絲綢,而是用落第考卷粘連而成,朱批在走動時閃閃發亮。更駭人的是他的雙手——十指指甲都被拔去,換成微型雕版,此刻正"  "地敲擊著扶手。

    "今日請諸位見證。"韓似道的聲音像是從活字盤里擠出來的,"活字與雕版,孰優孰劣。"

    十二名宦官抬著兩塊巨版入場。

    左邊是活字拼成的《孟子》,右邊是整塊雕版的《論語》。當韓似道拍手時,活字版突然崩散,字粒如蝗群般撲向雕版——卻在觸及版面的瞬間被吸住,變成雕版上的凸字。

    "活字靈動卻難馴。"韓似道的指甲版劃過雕版,刻出新的批注,"雕版頑固但永固。"

    陳硯秋的殘印蠟塊突然飛向活字盤。

    蠟液在字粒間流動,將散亂的活字重新粘合成篇章。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些蠟字自動排出《活字鳴冤錄》的內容,將韓似道的批注擠出版外。

    "看地面!"

    孟九皋的竹杖重重頓地。杖底震起的波紋中,廣場地磚紛紛翻轉——每塊磚背都釘著具縮小的人尸,尸身皮膚上刻著歷代科舉改革的失敗記錄。許慎柔的茶枝刺入磚縫,帶出的不是泥土,而是壓縮的落第考卷——最老的一份竟是太平興國五年的。

    韓似道突然撕開朝服。

    他胸腹皮膚上刻著完整的《同文種》母版,字槽里填著本屆進士的骨灰。當他用指甲版劃破肚皮時,流出的不是血,而是半凝固的蠟液——液體內懸浮著三百六十個微型傀儡,每個都在模仿科舉考試的動作。

    "活字為變,雕版為常。"韓似道的聲音開始失真,像是千萬個活字在踫撞,"治國之道,在于將天下英才..."

    薛冰蟾的冰刃突然刺入韓似道咽喉。

    刀刃穿過頸骨時,發出的不是斷裂聲,而是活字跳盤的" 嗒"響。韓似道的頭顱滾落在地,卻還在說話——他的口腔里沒有舌頭,只有個微型活字盤,正自動排版出辯解之詞。

    垂拱殿突然震動。

    七塊《聖諭版》飛向空中,拼成"永廢科舉"四字。陳硯秋的蠟液迎上去,在字面蝕出《孟子》"得天下英才"的句子。孟九皋的竹杖插入地縫,杖底石犀殘片震出三百六十具尸體——都是歷代落第的才子,他們的顱骨內刻著未被采用的治國良策。

    許慎柔撕開全部藥布。

    她空洞的眼窩里噴出茶霧,霧中浮現太醫局《銅人圖》——但所有經絡都變成了活字運輸的通道。當茶霧籠罩韓似道的無頭尸身時,那具軀體突然爆裂——飛出的是無數微型雕版,每塊都刻著"同文永昌"四字。

    皇城司的鐘聲突然響徹臨安。

    十二道朱漆牌票從天而降,每張都印著不同的判決︰活字術永禁、雕版術官營、科舉改由韓氏門生主考......陳硯秋的蠟液卷起這些牌票,在火焰中熔成新的印版——版上文字既非活字也非雕版,而是三百六十個落第舉子用血寫的聯名狀。

    當最後一縷青煙散去時,垂拱殿的匾額突然墜落。"垂拱而治"的"治"字摔得粉碎,露出里面藏著的活字——那是畢翝最初試驗用的陶字,上面還沾著慶歷年間的墨香。

    韓似道的頭顱仍在說話。

    他的牙齒已經全部脫落,變成微型雕版在口腔里重組。但這一次,排出的不是辯詞,而是《活字鳴冤錄》的終章︰

    "文字本無骨,人心賦予之。"

    喜歡不第河山請大家收藏︰()不第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第河山》,方便以後閱讀不第河山第70章 皇城司終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第河山第70章 皇城司終審並對不第河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