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個月,接連送走兩位長輩的楚秀,眼神都變的渾渾噩噩。
他沒有接過遺書,而是死死攥緊孫嘉茂的手,痛哭流涕道︰
“叔公,你睜開眼楮看看我。”
回應他的只有蒼白的臉龐。
門外一眾守護的鎮西王府官員紛紛下跪,齊聲道︰
“恭送王爺。”
金蓮和劉安振對視一眼,不約而同松了一口氣。
只有他二人知道,何以崇和孫嘉茂之死,看似正常死亡,實則一直都是金蓮暗中動的手腳。
楚秀像是丟了魂一般,拿著遺書走出房間,交給一旁的老奴。
老奴當即展開,對著鎮西王府所有重臣念道︰
“本王死後,有太子之子楚秀接管鎮西王府。”
“通州將軍劉安振為三軍統帥,羅時全為輔政大臣........”
宣讀完任命之後,台階下 寂靜無聲。
幾家歡喜幾家愁,當然更多的是對劉安振後來居上表示不服。
畢竟在鎮西王府四州所有將軍中,劉安振的資歷是最淺,怎麼論也輪不到他來擔任三軍統帥。
未等有人站出來異議,楚秀便直接封死了所有人的口。
“此乃叔公最後之意願,若是有人不服,便是不遵叔公之令。”
如此大的一頂帽子蓋下來,誰也頂不住。
何況當下劉安振一手拿捏通州軍政,當下王府支出,都要仰仗通州鐵礦。
這些重臣猛然驚覺,劉安振已經成了他們不可輕易招惹的存在。
鎮西王府異變之時,長安城外已經是秋風蕭瑟,鐵蹄陣陣。
陳子岸大軍已經殺到長安城東城外。
緊隨其後,門閥聯軍在劉嵩率領之下,也抵達長安南城下。
李滄瀾從辰州回撤大秦,馳援吳州城時,分出三萬大軍由馮間統帥,化作門閥聯軍,一並北上。
他們給門閥的理由是救出大秦使團。
憑空多出三萬大軍,本就缺兵少將的門閥聯軍自是樂意至極。
何況長安乃是北玄腹地,三萬兵馬也成就不了什麼大事。
待安定之後,無論是驅除,還是吃掉,皆是易如反掌。
當下,這長安城外,相當于有三方勢力。
長安這座千年古城,此刻如同飄零的落葉,隨時都有可能顛覆在 狂風之中。
門閥聯軍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要求處死陳子銘,否則就要攻破長安。
明眼人都知道,無非是陳子銘觸及了門閥的利益,他們方才選擇狗急跳牆,打著‘清君側’名號,要陳子銘死。
正當劉嵩準備發起進攻之時,城門卻是緩緩打開了。
禮部尚書胡為仁身軀筆直,坐在馬車上,向著門閥大軍而去。
一輛孤獨的馬車緩緩停在已經擺開進攻陣式大軍面前,好似要孤身對抗千軍萬馬一般。
胡為仁慢慢走出馬車,看向令人膽寒的軍陣,高聲道︰
“本王禮部尚書胡為仁,求見劉將軍。”
劉嵩看著一身氣勢絲毫不輸武將胡為仁,不由皺了皺眉頭。
隨後不顧眾人反對,驅馬上前,徑直來到胡為仁面前,翻身下馬道︰
“胡大人好膽量,就不怕被我身後的千軍萬馬碾成肉泥?”
胡為仁看著劉嵩,氣勢絲毫不弱,倒有幾分陳子銘當年的風采。
“本官有聖後之命在身,縱使怕死,也不得不來。”
他開門見山道︰
“劉將軍,還請退兵。”
胡為仁突如其來的話,倒是將劉嵩整不會了,愣了片刻之後,忍不住哈哈大笑道︰
“胡大人當我是三歲小孩子吶?”
“你一句 退兵,我就要退兵嗎?”
“還請給我一個理由。”
胡為仁不慌不亂道︰
“因為劉將軍是清君側,而不是造反。”
“若是你真的 攻打了長安,便會如同陳子岸一般,坐實反賊之名。”
“你身後那些門閥大儒,最是注重的便是名聲。”
劉嵩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听出了胡為仁的言外之意 。
他不過是一個傀儡,攻下長安之後,門閥士族說不得會犧牲他來洗白。
莫看他現在是統帥三軍的大帥,可于震便是最好的例子,一旦失去了作用,有大把人的可以接替自己。
“胡大人,與我說這些,有何用?”
“退兵不是我想退便能 退的?”
胡為仁笑道︰
“所謂上善伐謀,下善伐兵 ,達成目標,並不一定要用兵。”
“我這里有兵不血刃,讓劉將軍接管長安的方法,不知劉將軍願不願意听?”
劉嵩被胡為仁弄得一頭霧水,實在不知胡為仁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還望胡大人指點迷津。”
胡為仁直言道︰
“聖後想要見見甦老,以及幾大士族的話事人。”
“本官覺得等到聖後與他們見過之後,在決定是否用兵也不遲。”
思慮片刻之後,劉嵩還是心神不安。
“我想知道朝廷究竟有何誠意?”
胡為仁沒有隱瞞。
“廢除新政,陳子銘可以交給你們,甦老可以接任首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前提是你們能答應聖後的條件。”
“至于什麼條件,便只有聖後知道了。”
劉嵩眯了眯眼楮,笑道︰
“光憑胡大人幾句話,就想讓這十幾萬大軍後撤,也未免太容易了。”
胡為仁處變不驚,看向南方。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下官城丟失消息,馬上就傳到劉將軍這里了。”
劉嵩心中一驚,若是下官城丟失,無異于切斷了南回之路。
若是遲遲攻不下長安,楊建安回過頭來,自己的大軍便會成為甕中之鱉。
“下官城易守難攻,沒有十天半月,壓根不會被攻破,胡大人莫要恐嚇末將。”
他的話音剛落,便有斥候送來密函,看過之後,臉色頓時變成了豬肝色。
下官城確實丟了,而且丟的干淨利落。
當初楊建安之前撤兵時,提前在下官城內挖了上百暗道。
攻城之時,楊建安的軍隊如同鬼魅一般出現在下關城中,趙世通的守城大軍頓時亂作一團。
里應外合之下,趙世通只能率軍投降。
劉嵩不由想起了于震不可小覷楊建安的忠告,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高聲道︰
“大軍後撤二十里,安營扎寨。”
眾將不明所以,但也只能往後井然有序的撤兵。
並非劉嵩不想用兵,而是他知道甦家和一眾門閥士族的秉性。
起兵只是為了在朝中爭取更大的利益,一旦聖後能給他們足夠的利益,他們絕對會向朝廷妥協。
喜歡霸業王權請大家收藏︰()霸業王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