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了!”多爾袞站起身,身上的甲冑發出輕微的踫撞聲,“本帥再說最後一次,行軍之事,由本帥全權做主!誰敢再私下議論,或是質疑本帥的決策,休怪本帥以軍法處置!”。
他眼神銳利如刀,掃過兩人,“岳托,念在你是宗室子弟,今日便不與你計較。若再有下次,休怪本帥不講情面!”。
岳托緊緊攥著拳頭,指甲幾乎嵌進肉里,他看著多爾袞冰冷的眼神,知道今日再爭辯下去,也只會自討沒趣,甚至可能被安上“擾亂軍心”的罪名。
他重重哼了一聲,轉身便朝帳外走去,帳簾被他甩得“啪”地一聲作響,滿是不甘與憤恨。
薩哈廉見狀,忙又向多爾袞躬身行了一禮,低聲道“叔父,那佷兒便先告退了,定會好生勸勸岳托貝勒”。
說罷,也匆匆跟了出去。
帳內恢復了安靜,多爾袞重新坐回案前,卻再無心思把玩玉扳指。
他看著案上的行軍圖,目光落在港口據點的位置,眼中閃過一絲復雜,他並非真的怕了夏軍,只是現在的後金,表面強盛,實則內部暗流涌動。
皇太極對他的猜忌日益加深,其他宗室也在暗中覬覦權力,若是此次大戰打贏了,功高震主,怕是會引來更多猜忌。
這一切都是權力使然,皇太極對多爾袞兄弟的處置並非簡單打壓,而是圍繞“恩威並施、分化制衡”展開。
既借助他們的軍事才能為後金效力,又通過一系列手段削弱其潛在威脅,雙方矛盾的根源,本質是後金早期“汗權與旗主分權”的結構性沖突,以及努爾哈赤晚年皇位繼承風波埋下的舊怨。
努爾哈赤去世時未明確繼承人,僅確立“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制度,多爾袞三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因母妃阿巴亥受寵,不僅掌控當時地位最高的兩黃旗,還擁有“共議國政”的核心權力,是皇位的重要競爭者。
皇太極登基後,為消除這一威脅,先聯合代善、阿敏等年長貝勒,以“阿巴亥殉葬”為由逼死其母,隨後通過“黃白互換”,將象征汗權正統的黃旗收歸自己與長子豪格麾下。
三兄弟的勢力從兩黃旗降為兩白旗,權力基礎首次被削弱,這成為雙方矛盾的。
為進一步制衡,皇太極首先著手拆分三兄弟的旗權紐帶阿濟格作為長子且手握瓖白旗旗主之權,性格魯莽卻具實權,天聰四年,皇太極以其“未經請示為多鐸聘娶蒙古女子”為由,罷免其旗主之位。
改由年僅十四歲的多鐸接任,既拆解了三兄弟中最具行動力的長兄力量,也讓年幼的多鐸更易掌控。
同時還通過“重新編旗”,逐步將兩白旗中的部分牛錄劃歸其他貝勒,或析出蒙古牛錄編入蒙古八旗,稀釋三兄弟的兵力佔比。
在具體行事中,皇太極常借“小過錯”敲打二人,既打壓氣焰又留有余地天聰七年多爾袞招降孔有德、耿仲明立下大功,卻因“未及時報備招降細節”被罰銀千兩、馬十匹,實則提醒其“功高不能蓋主”。
天聰八年多鐸因“放縱士兵劫掠、延誤進軍”被當眾斥責,罰銀五百兩並削去兩個牛錄,既是懲戒也是向其他旗主傳遞“汗權高于旗權”的信號。
此外,皇太極還刻意扶持與多爾袞兄弟有矛盾的勢力形成制衡他抬舉長子豪格,讓統領正藍旗的豪格多次與多爾袞共同領兵,利用二人因“黃白互換”結下的舊怨制造權力競爭。
同時拉攏手握正紅旗、瓖紅旗且威望極高的代善父子,在議事時若多爾袞主張激進,便借代善父子“糧草不足、需穩扎穩打”的意見壓制其話語權。
說到底,皇太極對多爾袞兄弟的這些動作,並非單純個人恩怨,而是後金從“部落制共議”向“中央集權帝制”轉型的必然選擇。
努爾哈赤留下的“八貝勒共治國政”本質是旗主分權,汗權虛弱,皇太極登基後的核心目標是強化汗權。
而手握兩白旗且有“努爾哈赤遺脈”正統性的多爾袞兄弟,正是“分權勢力”的核心代表,打壓他們就是削弱旗主分權、為清朝皇權獨大鋪路。
但皇太極也清楚二人是八旗中最具軍事才能的力量,不能徹底廢黜,只能選擇“制衡而非消滅”。
多爾袞越想越煩躁,他知道夏軍的厲害,若是這次打輸了,他的正白旗也將萬劫不復,緩行,不過是他在夾縫中,為自己爭取的一點時間罷了。
而且這次出征完全是皇太極又一次打壓其余旗主的手段罷了,岳托和薩哈廉這兩個蠢貨還看不穿。
想到這里多爾袞眉頭又是一皺,正藍旗旗主是豪格,這次居然沒有出征,而是讓薩哈廉代掌出征,這里面是不是有什麼
帳外的篝火依舊在燃燒,卻照不進帳內的幽暗,正如後金高層的勾心斗角,層層疊疊,不見天日。
韃子大軍依舊在雪原上拖著綿長的隊伍緩緩挪動,馬蹄踏過積雪的聲響沉悶而拖沓,仿佛連凜冽的寒風都吹不散這股行軍的慵懶。
但即便是這般緩進,大軍出征前的斥候先行卻半點不含糊——兩隊來自不同陣營的斥候,早已在這片無邊無際、白雪覆蓋的荒野上展開了無聲卻致命的廝殺。
韃子斥候多是自幼在馬背上長大的老手,擅長借著雪丘、枯樹隱蔽身形,射出的羽箭又快又準。
大夏這邊的斥候則更懂協同配合,常以小隊為單位設伏,短兵相接時的彎刀劈砍利落干脆,雪地上不時濺起的血珠,轉眼就被寒風凍成了暗紅色的冰粒。
為了在這場斥候較量中佔據上風,更重要的是摸清韃子大軍的虛實、伺機毀掉對方賴以攻堅的大炮,秦武下了血本。
他將禁衛軍麾下所有可用的戰馬,連同修羅衛中擅長奔襲的騎兵戰馬盡數集中,湊出了一支足足兩千騎的精銳騎兵隊伍。
這支隊伍人馬皆披輕便的御寒甲冑,馬背上除了必備的弓箭、彎刀,還馱著專門用來破壞火炮的火油與炸藥,既是偵查敵情的“千里眼”,也是暗藏殺機的“手術刀”。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