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遑論韃子對蒙古諸部的掌控早已今非昔比。
雖說漠北的喀爾喀部、漠西的準噶爾部仍保持著相對獨立,尚未完全臣服,但至關重要的漠南蒙古,早已落入韃子囊中。
早在崇禎元年,皇太極便派貝勒阿濟格與喀喇沁部會盟,聯手討伐察哈爾部的林丹汗。
到了崇禎八年,多爾袞、岳托更是親率大軍西進,一路追擊林丹汗的殘部,最終逼得林丹汗之子孛兒只斤•額爾孔果洛額哲捧著傳國玉璽出降。
自那以後,大蒙古國的汗位徹底斷絕,漠南蒙古的土地、部眾,盡數歸了韃子。
如今韃子能毫無顧忌地繞道漠南蒙古,從牆子嶺、青山口那些長城薄弱處突破,揮師入關劫掠明朝腹地,便足以證明他們對漠南蒙古的控制早已穩固。
這般勢力,絕非夏軍一次突襲便能輕易滅亡的。
秦武這時道,“我這里也就只是前進就是,吳將軍你的任務可不輕,不但要收拾韃子水軍,還要拿下皮島”。
皮島又稱椴島,位于鴨綠江口以東,今屬朝鮮,南北長約十里,東西寬約十五里。
毛文龍于天啟元年率部進駐皮島,此後以皮島為根據地,建立東江鎮,招撫遼東難民,發展軍事力量,不斷襲擊後金後方。
皮島的存在如同在敵後插入一把尖刀,迫使後金在進攻明朝時不得不分兵防御後方,極大地緩解了明朝關寧防線的壓力。
不過崇禎十年,也就是去年,清軍聯合朝鮮攻陷皮島,明朝在該島的軍事布局終結。
吳忠國此次跨海出征,肩頭扛著的第二樁重任,便是拿下皮島及附近的這片海域——不僅要徹底清剿仍在皮島及周邊島嶼游弋襲擾的韃子水軍,更要在島上構築起一座固若金湯的軍事基地。
要知道,夏國本土與韃子後方相隔千里,漫漫補給線本就難以為繼,唯有在此地扎下根基,才能效仿當年大明東江鎮的策略,像一把鋒利的尖刀,死死插在韃子的腹地後方,讓其首尾難顧。
若能更進一步,夏軍甚至有望在遼東的廣袤土地上開闢出一塊根據地,將流離失所的遼東漢民組織起來,與韃子形成長期對峙之勢,那便是再好不過的結果。
可這份設想終究面臨著現實的難題。夏軍的優勢固然在于武器裝備犀利,火器精良足以壓制韃子騎兵,但遼東之地遠離故土,糧草、彈藥的補給始終是懸在頭頂的利劍。
秦思源心中門兒清,他絕不會輕易把麾下精銳的禁衛軍投入到與韃子的近身肉搏中——那些經受過嚴格訓練、配備著先進裝備的士兵,是夏國的家底,怎能在這苦寒之地白白損耗?
海風帶著咸澀的涼意吹過,吳忠國望著遠處灰蒙蒙的海面,緩緩呼出一口氣,語氣中帶著幾分憂慮“要說韃子那點水軍,其實也不足為懼,他們的船只簡陋,兵士也多是臨時拼湊的烏合之眾”。
“我真正擔心的,是遼東這鬼天氣。咱們的士兵大多是南方人,打小在溫潤氣候里長大,哪經歷過北方這般刺骨的嚴寒?”。
“要是冬天一來,士兵們凍出病來,非戰斗減員太多,咱們倆可沒法向大王和秦先生交待啊!”。
一旁的秦武聞言,鄭重地點了點頭“將軍說得在理,不過眼下天氣還不算太冷,大王也早有預料,已經下令軍工廠日夜趕制棉衣、棉鞋,按路程算,應該能在寒冬來臨前送到咱們手上,想來是來得及的”。
“話雖如此,可防患于未然總是沒錯的”,吳忠國輕輕搖了搖頭,眼神里滿是謹慎,“我建議咱們沿途多收集些皮毛,無論是狐狸皮、羊皮還是兔皮,都先囤著以備不時之需”。
“這一路過來的凶險你也瞧見了,海上風浪、沿岸大明的攔截,哪一樣都可能耽誤事”。
“萬一後續的補給船沒能按時抵達,或是在半路遭遇海盜、韃子攔截出了差錯,咱們手里有這些皮毛,至少能讓士兵們少受點凍”。
“咱們身為將領,凡事都得考慮周全,不能只看眼前啊!這是大王講課時著重講解過的”。
吳忠國擔心的其實不是別的,就是大明的水軍,夏國大隊海軍過境還好,而補給艦隊戰力可不強。
雖然夏軍的補給艦隊也不懼已經稀爛的大明水軍,可萬一他們頭腦發熱就不好了,補給艦隊事關遠征的這幾萬人生死!
秦武听後,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重重頷首“吳將軍考慮得周到,是我想淺了,我這就吩咐下去,讓將士們留意收集皮毛”。
“而且這一路過來,少說也得走幾百里地,沿途肯定散落著不少韃子貴族的莊園和牧場,他們家里囤積的皮毛、糧食想必不少”。
“到時候直接搶了他們的,既能補充物資,又能拉起一支輔助軍,還能嘗試一下在這里建立根據地”。
次日天剛蒙蒙亮,海面上的晨霧還未完全散去,一萬八千夏軍便已在海岸邊的開闊地帶整裝列陣,甲冑的金屬光澤在微光中泛著冷芒,整齊的腳步聲踏碎了清晨的寧靜。
陣列排布得極具章法六千禁衛軍身著玄黑色戰衣,手持精良步槍與,與四千裝備著制式長刀、盾牌的丙種軍相互配合,組成第一座嚴整軍陣,陣形如虎踞般沉穩。
另一側,剩余的四千禁衛軍與四千丙種軍依樣列陣,兩支萬人規模的隊伍遙遙相對,氣勢撼人。
這般布陣自有深意——此次出擊的核心力量正是這一支萬人軍陣,他們將作為主力向遼東腹地推進。
而那支八千人的隊伍,則需拆分為數支精干小隊,分散前往皮島周邊區域,執行三項關鍵任務一是搜尋並突襲韃子貴族的莊園,凡遇負隅頑抗的韃子兵丁、貴族,一律格殺勿論。
二是將莊園內的糧食、皮毛、鐵器等物資盡數收繳,充作軍需。
三是尋訪收攏遼東漢民,向他們宣講夏國的主張,收攏人心,而後以夏國的練兵模式,將青壯漢民組織起來,組建起帶有夏國特色的民兵隊伍。
讓他們既能自保,也能協助夏軍守衛地方,如果建立不起根據地,這些人也會被帶走前往皮島,等待反擊的機會。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