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寶听完劉知意的話,才知道飛船與飛船之間的差距竟然這麼大。
劉知意興致勃勃道“我自己那條我也不要了,全部賣掉,買條新船。
之前我想的太簡單,感覺能用就行。現在想想還是買一個大的,對自己好一點。
短途的小船也行,長途就顯得捉襟見肘了,並不是很方便。”
父女倆談過話以後,余寶回了青石樓,之後鑽進了青玉境。
雖然天色已經很晚了,她還是去看了一眼那只無比貴重的小藍鳥。
抱了又抱親了又親“我還以為你最多值一萬兩銀子,萬萬沒有想到你比一個樓船還貴多了。”
余寶樂哈了一陣,把這次得來的東西,隨便扔在了自己睡房的門外。
她沒有把這些東西帶進房間,心里還是有點忌諱的。
那些舊衣裳,還沒來得及燒掉。
本來應該燒在人家墳前的,但當時把那些骸骨埋了就已經精疲力竭了。
當晚根本不敢在那個島上停留,多停一夜都害怕。
那些衣物都各成一堆的堆在那塊巨石上。
打算吃了晚飯就去燒。
但這會天還有點早,起碼要過九點才能燒東西。
余寶喝了一杯茶才出來,和王嬌嬌一起,將那些衣裳一份一份的帶到了海邊沙灘上。
劉家姐妹和她們的爹都跑出來看熱鬧,幫著畫線寫姓名。
這些人全部都是渡仙門的,每個人都有弟子銘牌。
弟子銘牌在他們的儲物袋里,輕輕松松就能區別開。
余寶和王嬌嬌先插香,每個圈子各插三炷香。
邊燒邊念其姓名,請其來領自己的衣物。
劉雪蓮看著因為空氣原因而旋轉的火苗,有點驚懼“他們不會真的跑到這邊來拿他們的衣服吧?”
劉知意道“年年有個七月半,前人做給後人看。
不管是不是真的還是要虔誠一點。
我覺得應該有,我二十二歲的時候見到過那玩意兒,到後面的山田里放田水,看到過。”
他自己都有一些不確定了,可能是時間有點久遠,他也不想相信。
大家很認真地做著事情。
劉雪麗還拿出不少紙錢和疊好的金銀寶,每個圈子里都燒了一些。
“我們長期在外行走的人,這些東西要經常備用,保不定就踫上了呢!”
余寶也帶得有,只有王嬌嬌像個憨貨,這些東西都沒帶。
因為衣物太多,起碼燒了一個小時,看著火徹底的熄滅了才離開。
余寶當晚還是住在了外面的方寸樓上,十分安心的入眠。
人多就是這點好處,哪怕不住在同一棟樓里,也特別讓人安心。
翌日,就是大年三十除夕夜了,幾個人商量著要好好的過個年,都沒有再去伐木。
盡可能的把自己身上覺得晚上會吃到的菜拿出來。
余寶拿出一捆菜心,用來煮長命菜的。一捆菠菜,幾坨豆腐,一捆青蒜苗,兩棵萵筍,一壇葡萄酒,一壇自釀老白干,美味堪比某國酒。
還有一壇雜果酒。
劉雪麗拿出半只羊。
劉雪梅拿出一大堆野蘑菇,還有一堆地蛋,一堆山藥,一只拔光了毛的雞。
劉雪蓮啥也沒出。
劉知意拿出一條魚和一堆蝦,以及一些別的海鮮。
王嬌嬌拿出一堆干果水果。
晚宴辦的相當的不錯,每個人都吃飽喝好了。
姑娘們覺得葡萄酒和雜果酒好喝,劉知意覺得老白干好喝。
這三種酒,都是余寶的仿生人們做的。
余寶愛喝雜果酒,比果汁多一點酒味,更多的香味,些許辣味,美酒入喉的一瞬間,天下別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浮雲。
吃喝過後,大家興高采烈地吹牛打屁,嘮嘮叨叨地說到凌晨,然後各回各樓休息。
翌日就不用干活了,叫花子還有三天年呢。
大清早吃了飯,姐妹幾個聚一起燒烤,燒烤的無非是肉,魚和臭豆腐,大蝦……
余寶吃了一條魚後,便回樓上,準備好好的休息一下。
都有一個半月沒有好好逍遙了。
她看了一眼裝在竹籃子里的東西,想了想,拎到椅子旁邊,坐下來慢慢的把玩。
無意之中看到了那只小巧的葫蘆,放手上左看右看。
放在手邊比劃了一下,覺得怪好看的。
心血來潮,往玉葫蘆上點上左手無名指的血。
玉葫蘆漸漸虛化,又突然間光芒大盛,一只巨大的葫蘆出現在眼前,洞大如門,瞬間將余寶納入其中。
葫蘆里是個小世界,寬廣,美麗,生機勃勃。
野牛野羊麂子……
各種動物們在草原上被狼群追得四散奔逃……
在余寶眼中,巨大的小世界將她驚呆了。
這個比青玉境還要大,周邊霧靄茫茫,森林廣闊,大海波浪翻滾,海邊矗立著幾棟小小的石樓房。
從小世界出來的余寶,激動得全身發抖。
這件事情肯定不能跟王嬌嬌說,而且當時分東西的時候,這玉葫蘆給人的感覺分明就是個凡物。
如今,那只葫蘆懸在余寶眼前,余寶心下詫異,這東西是不是能夠載人飛行?
余寶招了招手,葫蘆落地,人往葫蘆上一騎,余寶心想,去那邊的麥田看看。
葫蘆就飄起三丈高然後朝著前面飛去……
這葫蘆竟是可大可小,可浮于水面,飛于空中,簡直萬能。
最後,縮小之後還是一個不是很起眼的葫蘆,好像就是小娃娃們手腕上的一個小小的裝飾。
余寶目瞪口呆了好一陣,心里有點愧疚,覺得自己佔了王嬌嬌的便宜。
但是她實在沒有勇氣把這件事情說出去,她現在也不知道這個小世界能用來干什麼。
青玉境是家園,那小世界就是後山,因為它太寬廣了,不知道到底有多大。
“余寶,吃晚飯了。”
劉雪蓮的叫聲,又清脆又快樂。
晚飯非常豐盛,有一半頭天晚上的剩菜,又弄了一半新鮮菜,山珍海味應有盡有。
余寶想起來,玉葫蘆里有牛羊,野雞野兔也不少,讓小因小果改天去弄來。
“听說過年的菜至少要吃三天,叫有余有剩,所以魚是昨天晚上吃剩下的,我們家鄉有這種風俗。”
劉雪麗怕王嬌嬌嫌棄,還專門解釋了一下。
王嬌嬌點頭道“我們家鄉也是一樣的,也要這樣,做一頓至少要吃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