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歲的劉雪麗小姑娘張嘴結舌“姑姑,她是誰?”
七歲的劉雪梅已經反應過來“余寶!你是余寶?”
四歲不到的劉雪蓮睜著好奇無辜的大眼楮看著眼前華麗暖和的小女娃。
余寶定定看著她們,兩個大一點的小姑娘臉上都有點扭曲有點嫉妒。
小的那個還啥也不懂,傻兮兮跟著。
四人往村中間靠北邊兒走去。
他們家的房子在官道邊的上方,一個寬敞的院落,里面有正房三間,有樓,然後東西廂房又各三間,也都有樓,廂房的樓低一點,山牆後面還有院子,後院靠小河邊有一排倒座房,共七間。
倒座房里面放的是一些農具和沒精細處理過的粗糧。
人全部都住在樓上,只有正房樓上三間和東廂房住了自家人,西廂是三間客房,布置得華貴典雅,在村子里已經算是一等一的好了。
余寶當然看不到這些,她現在跟著那三姐妹來的位置是家里的廚房門外。
廚房是單獨的。
劉知意正在廚房里忙碌,听到小姐妹們回來的聲音,就在屋子里問起來“你姑姑過不過來吃飯?”
劉雪麗無聲,劉雪梅大聲叫“爹,你自己出來看看吧。”
劉知意笑著出來,手里還提著菜刀和一坨羊肉“又咋了?啊!這小姑娘是哪家的?”
劉雪梅翻了個白眼“自家女兒不會看不出來吧?”
劉知意好一陣才問“你小姨媽也來了?”
劉雪蓮道“沒有,這人剛才我們去的時候在姑姑家,不知道她是怎麼知道姑姑回來的。”
劉知意問余寶“余寶你自己說,你咋知道你姑姑回來了呢?”
余寶道“這些天我一直跟姑姑在一起啊,奶奶被抬上山以後,大雪天姨爹姨媽逼著我去河里洗菜,因為河邊的石子太滑我就掉到水里了。
是姑姑要去姨媽家看我,發現了河里的我所以把我帶走了。”
劉雪麗哼了一聲“這麼巧?如果不是哭著鬧著要跟姑姑走,賴上了她,她怎麼可能帶你走?
我們這麼大了也沒見她把我們帶走,滿口的胡言亂語。”
余寶沒理她,這姑娘身上是不是有手機上說的超雄體質,動不動就要懟一番?
劉知意默默地回到廚房繼續做菜,大王氏在雪地里刨著青菜,听到這邊的動靜已經走了過來。
她目不轉楮的看著余寶“那你知不知道你一句話都不說跟著姑姑走了,你小姨媽一家會不會著急?你怎麼這麼沒良心呢?”
余寶冷淡的問“那麼,他們著急了沒有呢?”
大王氏怔了怔,要不是現在余寶就站在這里,他們一家人都還不知道余寶跟著自己姑姑走了。
本來平時就不怎麼通消息,除了那兩口子來他們的鹵肉店里來拿東西,兩邊並沒有多余的話說。
這樣寒冷的天氣,上下行走不方便,斜坡那一家來的更少了,這些天是因為要過年了才經常來,他們也沒說過余寶不在斜坡。
大王氏心里有了一點小小的不舒服,自家女兒寄養在斜坡,吃穿用度讓他們夫妻帶上去不少,這小孩不見了,也沒見他們來說。
劉知意臉拉得長長的炒著菜,問“你們姑姑沒來?我不是讓你們叫她來吃飯的嗎?”
劉雪麗生氣道“有本事你自己去叫,她不來我們有什麼辦法,她說她忙著掃塵。
還有呢,她家有幾個丫鬟,都穿紅著綠,講究著呢,所以余寶是糠籮跳進米籮,享福了。”
劉知意怒氣沖沖“她享福不是應該的嗎?你們都已經享了多年的福了,她才兩個月。怎麼?自家親姐妹享福你們也不舒服?
你們是不是都狼心狗肺,巴不得余寶死了,或者永遠在山里不回來?”
他突然就想明白了,自家妹妹把這個三女兒帶走也挺好,各人有各人的緣分,能帶走一個是一個。
過了年,或者叫妹妹把另外兩個大的也帶走,要是不願意的話就讓她們姐妹自己去,大的已經十二歲了,應該有了一些應變能力了。
他這麼想著就高興起來,讓自家媳婦“你親自去老屋叫阿安過來,小孩子不妥當,你自己跑一趟吧。”
劉知意做飯還是挺好吃的,因為他是家里的大哥,曾經父母忙碌的時候都是他做飯。
大王氏自小家境貧苦,沒吃過細致菜精品菜,所以也不會做菜,平時就是把菜放在鍋里倒上水煮一煮,熟了撒點鹽就開吃。
劉知意無比厭惡大王氏做的菜,是以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做飯做菜,無論怎麼忙他都要親自動手。
劉雪麗是大姐,小的兩個剛才去看熱鬧已經看夠了,都是兩個自由自在的娃,自然不願意再舍命陪君子。
大王氏知道小姑子不待見她,必須把大女兒叫上,這樣才好意思去叫人,娘倆一起顯得不那麼太尷尬。
劉雪麗只好再次陪著大王氏去老宅叫姑姑過來吃飯,她有點靦腆,有點忐忑的站在院外“姑姑,去我家吃飯吧,我爹炖了羊腿,做了茴香魚,專門為你做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你不去我們不好交代,我爹不高興了,會罵我們,還會發酒瘋……”
大王氏一聲聲呼喚“阿安,阿安,走吧,去吃飯吧。你哥哥昨個晚上听到你回來,一早就開始準備晌午飯了。
媽不在了,大哥大嫂那里就是你的家,家里也沒有個多余的,一家子骨肉要親近一點,回來了總要過去吃頓飯。”
劉瑞安出來,靠在門框上“哦!沒有多余的,余寶為什麼會叫余寶?難道不是因為你們嫌她多余嗎?”
大王氏腆著臉笑“那不是都已經過去很久的事兒了,余寶如今跟著你,才是她的福氣呢。
我听你哥說你在外面不是給人家幫工,是在做道姑,也難怪不成親了,之前我是真的不知道。”
劉瑞安腦仁突突直跳,這個大嫂究竟是怎麼想的,誰告訴她自己是個道姑了?
大王氏懷疑小姑子在外頭賣身賣笑,倚門而立的那種。
劉知意當然不可能這麼說,但是他打的比方就是這樣說的“阿安她不是你們想像的那樣賣這賣那的,人家是修仙的,修仙懂不懂?
就有點像和尚和道士,晚上修煉白天種地賺錢,根本不是你們平時說的那樣……”
大王氏自動理解成,劉瑞安是個女道士了,每次回家不過是換上了便裝,這樣才不會被村子里的人嘲笑家里有了個出家人。
在鄉下婦人的觀念里,女出家人就是嫁不掉的代名詞,或者是歷經坎坷出了什麼問題,沒辦法出嫁正常過日子了才會出家。
喜歡認親失敗去修仙請大家收藏︰()認親失敗去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