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在布滿細塵的空氣里切割出明亮的光柱。沈星晚站在顧言工作室那巨大的書架前,仰頭望著那些壘得高高的、紙頁泛黃脆弱的線裝古籍和一卷卷用棉繩系緊的厚紙圖紙,心髒沉甸甸地跳動著。
昨夜顧言那句“隨你用”和“可以來問”還清晰地回響在耳邊,如同打開了一座塵封寶庫的鑰匙,此刻真切地握在她手中。興奮與忐忑交織,更多的是一種近乎虔誠的敬畏。
她深吸一口氣,空氣中濃郁的古紙和墨香混合著木料的氣息,令人心神沉澱。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尖拂過那些古籍的書脊,上面的字跡多是毛筆手書,墨跡浸染了歲月,有些已經模糊難辨——《魯班經》、《營造法式》、《園冶》……還有一些她根本看不懂名字的孤本殘卷。
每一本,都仿佛沉睡著數百年的智慧。
她最終沒有先去動那些看起來最高深莫測的古籍,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旁邊那一卷卷圖紙。她記得顧言修復古物時,時常會參考這些。
解開一卷圖紙的棉繩,動作輕緩得如同在解開一件珍寶的襁褓。圖紙緩緩鋪開,沉重而柔韌,上面是用極其精準的墨線繪制的復雜建築構件圖——一座亭台的斗拱仰視圖、一架屏風的榫卯分解圖、甚至還有一整座樓閣的架構透視……
線條流暢如行雲流水,結構精妙似天工開物,旁邊密密麻麻標注著細小的楷書和獨特的符號。這些圖紙本身,就是一件件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
她看得目眩神迷,心神完全被吸入那個由線條和結構構成的、充滿力學之美和無限巧思的世界。她試圖去理解那些復雜的結構關系,卻發現遠比她想象的要難。許多符號她根本不認識,一些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比例尺度也讓她困惑不已。
她拿起另一卷,又是一座從未見過的、結構奇特的橋涵圖紙。再換一卷,是某種早已失傳的木質機械傳動裝置……
挫敗感如同潮水般一點點漫上來。她原本以為自己經過這段時間的苦學,已經摸到了一些門道,此刻站在這浩瀚如煙海的傳承面前,才驚覺自己不過是剛剛看到了冰山一角,甚至連門徑都還未真正踏入。
知識的重量,歷史的厚度,技藝的深淵,沉甸甸地壓在她的心頭,讓她幾乎有些喘不過氣。她之前做出的那個斗拱、修復的那個插屏,與這寶庫中所蘊含的智慧相比,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她怔怔地站在原地,手指無意識地蜷縮起來,昨日的興奮和自信被一種巨大的茫然和自我懷疑所取代。
就在這時,身後傳來沉穩的腳步聲。
顧言走了進來。他依舊是那身洗得發白的粗布衣,身上帶著剛從院子里勞作完的清新空氣和淡淡木屑味。他的目光掃過桌上攤開的圖紙和沈星晚那顯得有些無措和沉重的背影,腳步未停,走到工作台另一邊,開始處理自己的事情,似乎並未在意她的存在。
但他的到來,本身就像一種無聲的定力,悄然驅散了些許沈星晚周身的迷茫。
沈星晚深吸一口氣,努力壓下心頭的震蕩。她不能辜負這份信任,更不能被這浩瀚的知識嚇倒。路要一步一步走。
她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最初打開的那張斗拱圖紙上,選擇了其中一個相對獨立的、看起來像是昂的構件,試圖先讀懂它的三視圖和標注。
她看得極其緩慢,用手指比劃著線條的走向,推斷著結構的關系。遇到完全不認識的符號和明顯是行業內部代稱的古語標注,她就拿出紙筆,小心翼翼地將它們臨摹下來。
時間在絕對的安靜中流逝。
顧言在一旁打磨一個木件,發出均勻而富有韻律的沙沙聲。
沈星晚卡在了一個復雜的節點標注上,那似乎是一個表示受力方向的特殊符號,她反復揣摩,卻不得其解。眉頭越蹙越緊。
她下意識地抬起頭,目光投向顧言,嘴唇微張,卻猶豫著沒有立刻問出口。她怕問題太過淺顯,浪費他的時間,也顯得自己愚笨。
顧言仿佛背後長著眼楮,在她抬頭的同時,手中的動作未停,低沉的聲音卻響了起來“問。”
只有一個字,干脆利落,沒有任何情緒,卻像是一道明確的許可。
沈星晚心中一顫,不再猶豫,拿起那張臨摹了符號的紙,走到他身邊,指著那個符號,聲音帶著一絲不確定的怯意“顧老師,這個……是什麼意思?”
顧言停下手中的活,側頭看了一眼她指著的符號。
“千斤線。”他回答得很快,幾乎沒有思考,“標主受力方向,示意此處榫卯需格外吃重,木材紋理須順此線走,不可逆戧。”
他一邊說,一邊隨手拿起一塊木料和炭筆,在木料上畫了一個簡單的示意圖,標注出受力方向和木材紋理應有的關系,動作流暢自然。
原來如此!沈星晚恍然大悟,一下子打通了之前的阻塞點!這個符號的理解,讓她對整張圖紙的受力分析都清晰了許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謝謝顧老師!”她由衷地道謝,眼楮亮了起來。
顧言沒應聲,繼續低頭打磨他的木件。
沈星晚回到圖紙前,感覺眼前的迷霧被撥開了一層。她沉浸在新的發現里,繼續鑽研。
然而,沒多久,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一個關于幾種不同榫卯在組合應用時的優先級選擇問題,讓她再次陷入困惑。書上只有圖,沒有說明為何在此處選擇此種而非彼種。
她再次抬頭,這次猶豫的時間短了些“顧老師,這個地方,為什麼用的是透榫而不是半榫?明明半榫看起來更隱蔽……”
顧言再次停下,看了一眼圖紙,言簡意賅“上承重,下拉力。透榫貫力更直接,半榫易 shear。”(shear剪力)
他又拿起一塊木料,用刻刀簡單演示了一下兩種榫卯在不同受力情況下可能出現的斷裂風險。他的演示毫無花哨,卻直指核心,清晰無比。
沈星晚再次豁然開朗!
一次又一次,她遇到問題,鼓起勇氣提問,顧言總是能在一兩句之間,用最精煉的語言和最直接的演示,劈開迷霧,直指本質。他從不贅言,從不解釋無關的東西,卻每一次都能精準地解答她最核心的困惑。
她漸漸發現,他並非如外表那般冷漠難以接近。在他那沉默寡言的表象之下,蘊含著對技藝深刻至極的理解和一種近乎本能的傾囊相授的意願——只要你問到了點子上,他便會給予回應。
而這種回應,效率高得驚人,價值更是無法估量。
桌上的臨摹問題的紙張漸漸堆高,又被一個個劃掉。沈星晚對眼前圖紙的理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加深。那些冰冷的線條和符號,漸漸在她腦海中活了過來,變成了力的流動,變成了木材的呼吸,變成了古人智慧的生動演繹。
她忘記了時間,忘記了疲憊,全身心都沉浸在這種高效的、不斷打通關竅的汲取過程中。
窗外日頭漸漸升高,又緩緩西斜。
當她又解決一個難題,興奮地抬起頭,想繼續追問下一個問題時,卻發現顧言不知何時已經離開了工作室。
她愣了一下,看向窗外,才發現已是黃昏。
桌上,不知誰在她專注時,放了一杯清水和兩個饅頭。
她看著那杯水和饅頭,又看向桌上被自己畫滿記號和理解注釋的圖紙,心中忽然被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填滿。
那是一種被引領著、在知識的海洋中破浪前行的踏實感,一種被信任、被認真對待的尊重感,還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微妙的暖意。
她拿起已經涼透的饅頭,咬了一口,慢慢地咀嚼著。
目光再次落回那些浩瀚的古籍和圖紙上,它們依舊深邃如海,卻不再讓她感到窒息和茫然。
因為她知道,那座沉默的山,就在不遠處。
只要她方向對了,提問對了,他就會在那里,用他獨有的方式,為她指引方向。
這感覺,讓她無比安心,也充滿了繼續前行的力量。
喜歡月光沉溺于星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月光沉溺于星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