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

第356章 鐵模鑄炮法的難點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香煙 本章︰第356章 鐵模鑄炮法的難點

    嬴慶來到火炮鑄造工坊,造炮坊管事趙菘立即迎了上來,恭敬行禮拜見。

    趙菘是從府谷黃甫川堡招募的造炮工匠,也是秦義軍第一位懂造炮技藝的工匠,主要使用熔模法和泥模法鑄造火炮。

    這兩種鑄炮方法,是當下最為常見的鑄炮之法,工藝成熟也較為成熟。

    失蠟法鑄炮,需先用泥模填充大炮內芯,干透後抽出。

    再用蜂蠟一層層涂抹在泥模上,形成大炮的模型,外面在涂上泥模,形成外形。

    等兩層泥模都干透後,在將泥模加熱烘烤,使蜂蠟全部融化流出,如此便形成空模。

    往空模中澆灌鐵水,便鑄成了大炮。

    不過,失蠟法一般只能在冬天使用,春夏秋氣溫高,不等泥模干透,中間的蜂蠟就會融化,導致鑄模失敗。

    而泥模法,是用舂至熟透的黏土,制成模具後慢慢陰干,或者用炭火徐徐烘烤。

    只是,此法鑄模的時間,至少一個月的時間,若讓鑄模自然陰干,那可能需要數月之久。

    而且,泥模法都是一模一炮,無法重復使用,極大限制了火炮的量產效率。

    最為糟糕的一點,就是一旦模具未干透,或者黏土未舂熟,就會鑄造出殘次品。

    如產生氣泡、裂紋甚至炸模,導致整門火炮報廢。

    所以,嬴慶才將鐵模鑄炮法的想法告知趙菘。

    鐵模鑄炮法,鑄模可一模多用,省卻泥模陰干時間,成本低,減少表面清理、鏇銑內膛的工作量,鑄型不含水分,少有氣孔。

    用完之後,鑄模容易收藏維護,戰事緊迫之時,能很快投入生產

    嬴慶在造炮防坊內巡視,一邊開口問道“趙管事,鐵模鑄炮法可有進展了?”

    趙菘尷尬的撓了撓頭,苦笑道“回大帥,造鐵模倒是不難,戰國之時,便有用鐵模來生產農具,可這鐵模鑄炮……小的數月來,一直不得要領!”

    他將問題歸咎于自己,沒有直說嬴慶提出的鐵模鑄炮法不行。

    嬴慶一听,便知趙菘遇到了鐵模鑄炮的難題,當即問道“什麼問題?”

    “回大帥,小的以鐵模鑄造了十多次火炮,但火炮皆為白口鐵,極易炸膛。如此,便只能加厚炮管,火炮就會很笨重!”趙菘說出了遇到的問題。

    聞言,嬴慶明白了其中問題所在,乃是冷卻問題。

    鐵水澆鑄後,外層冷卻過快,內層收縮不均,導致炮身脆硬,形成白口組織。

    此癥結在于鐵模導熱過速,致使鐵水中的滲碳體來不及析出。

    因此,鐵中的滲碳體主要以碳化鐵的形式存在,也即是白口鐵。

    白口鐵相較于灰口鐵來說,硬度極高但脆性極大,抗沖擊能力極差。

    使用時,容易震裂炮身,炸膛風險更高。

    而解決這一問題,後世有不少方法,但適合當下使用的,卻是不多。

    鐵模預熱到一定溫度,倒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可以降低鐵水的冷卻速度,使鐵水中的滲碳體,有足夠溫度和時間析出,形成灰口鐵。

    但這種方法,會讓鐵模的使用壽命大幅縮短。

    將鐵水二次或多次熔煉,且高爐溫度要足夠高,以此提升鐵水的純淨度與碳含量穩定性,可改善許多。

    但耗時增加,燃料消耗巨大,也不是長久之法。

    至于內模水冷法……對水冷卻速度的參數控制極為嚴苛,現在還沒法實現精準掌控,一旦冷卻不均,反致炮身應力集中,隱患更甚。

    嬴慶沉思片刻,開口說道道“形成白口鐵的原因在于鐵水冷卻過快,你們可以從預熱鐵模、提升煉鐵爐溫度、多次熔煉鐵水幾方面嘗試一下,或者結合一起嘗試,又或者你們嘗試其他辦法,不必急于求成!”

    以目前的生產工藝,他著實想不到一勞永逸的辦法。

    技術的進步,在于累積,厚積薄發。

    “是,大帥!”趙菘拱手回應。

    嬴慶想了想,勸慰道“本帥選出你們幾個來鑽研鐵模鑄炮,也只是讓你們往這個方向走,其他鑄炮工匠,還是用之前的辦法鑄炮便是,有數百人給他們打下手,到開春之時,火炮也當能有千余門,暫時足夠夠用!”

    趙菘听完,心中稍安,當即再度拱手“謝大帥體恤,小的們定當竭盡全力琢磨鐵模鑄炮的要領,不負大帥所托!”

    “本帥自己再看看,你沒什麼事的話,就自己去忙吧!”嬴慶拍著趙菘的肩膀說道。

    趙菘剛準備退下,忽又想起一事,連忙拱手說道“大帥,您之前說要將炮膛縮小,小的以為還是不要這般做,至少暫時不要這麼做!”

    “怎麼說?”嬴慶問道。

    趙菘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帥,小的听說大軍會在開春後離開此地,那工匠們就沒有太多時間來制造炮彈,以及火銃使用的彈丸,而從明軍手中繳獲的炮彈和彈丸又無法配備使用,如此便……”

    他沒有將話說完,但意思已經十分明了。

    嬴慶听完,連連點頭“你提醒的很好,那就按照明軍常見的炮彈大小鑄造火炮,以後有什麼問題,可直接提出與本帥提出,你們才是內行!”

    “是,大帥!”趙菘拱手回應,然後退下。

    嬴慶目光看向跟在身邊的王成福,吩咐道“你去通知火器工匠,按照明軍常見的炮彈和彈丸大小,來打造炮管和銃管,以及炮彈和彈丸!”

    他只想著行軍的便捷性,忽略了補給問題,終究是他考慮的不夠周全。

    行軍打仗,應該考慮到繳獲與補給形成閉環,才能持久作戰。

    “是,大帥!”王成福聞言,立即拱手回應,然後匆匆而去。

    嬴慶巡視一圈造炮坊後,便去了木匠坊。

    在兩個月的作戰當中,秦義軍的輜重隊伍,走的很艱難。

    路面的雪踩化後,又經車輪反復碾壓,道路泥濘不堪,車輪深陷,致使行軍速度大減,輜重難以跟進。

    所以,嬴慶讓木匠改良板車,如將車輪加寬、造四輪板車等。

    似這種情況,如果沒有親身遇到,很難想到會出現這種問題,更別說去改良板車之類的了。

    將車輪加寬,對木匠而言並不難,嬴慶想看的是四輪馬車。

    看看在沒有他的指導下,能否造出實用好用的四輪馬車來,又與後世西方流行的四輪馬車有什麼區別。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第356章 鐵模鑄炮法的難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第356章 鐵模鑄炮法的難點並對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