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洛河和渭河做文章?!”
听到種光道的話,嬴慶目光看向輿圖,仔細思量起來。
好一會兒之後,嬴慶笑著連連點頭“若是如此,我軍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大帥,正是如此!”種光道點頭,繼續說道“大帥,若是操作得當,還可大敗明軍!”
嬴慶再度點頭,開始思考要如何操作。
而帳內諸將,除了蒙憲連連點頭之外,其余人還完全摸不著頭腦。
“報~!”
就在這時,急報聲傳來。
緊接著,一名夜不收小旗進入帳中,拱手稟報道“報,大帥,一個半時辰前,藍田兩萬多明軍拔營,向東而行!”
嬴慶聞言,面色變得鄭重,對著夜不收小旗一揮手“再探再報!”
說著,他轉身回到帥案落座,看向帳中傳令兵“傳令袁春,對藍田方向的明軍大部動向,半個時辰一報;潼關衛出動後,也同樣如此!”
經過蒙憲的整改,夜不收對緊急情報的匯報速度,比以往要快上許多。
凡緊急情況,夜不收就會采取了驛站式的方法,在匯報路線上,每隔四十里安排一個半個小旗隱藏,並準備好馬匹。
當看到己方夜不收快馬趕來,則立即派人將馬匹牽往路上,等到換馬。
而之所以隔四十里,是蒙憲根據普通馬匹的情況,以及測試結果而定下的。
挽馬、馱馬拉貨物的耐力雖強,但快速奔跑情況下,速度和持久卻遠不如戰馬。
所以,夜不收並沒有完全按照驛卒的方式進行,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
“是,大帥!”傳令兵答應一聲後,立即去傳達命令。
嬴慶在思量一番後,對種光道開口“軍師,本帥的想法是吃掉來犯的明軍,繳獲更多的軍械強大我軍!”
秦義軍除了軍官之外,穿戴了布面甲、扎甲的戰兵,才九千來人,余者基本都是皮甲。
女營和少年營就更加不堪了,多為木質甲冑。
所以,他的想法是大敗兩萬多明軍,得到明軍的甲冑武器,增強秦義軍的戰斗力。
種光道聞言,盯著輿圖說道“大帥,半渡而擊的話,吃掉兩萬多明軍並不難,難就難在如何瞞過明軍!”
明軍肯定有哨探盯著秦義軍的動向,一旦他們往洛河或者渭河調動,明軍必然不敢輕易渡河。
如此,他們就沒有半渡而擊的機會,最多就是隔岸僵持。
嬴慶點頭,臉上浮現難色“得想辦法瞞天過海才行,軍師可有辦法?”
種光道依舊盯著輿圖,皺眉思考著。
良久,種光道才開口“大帥,不如明目張膽的分散兵力借糧,讓劉廣生看到擊敗我們的機會!”
嬴慶聞言,仔細思量種光道所言,片刻後笑著開口“軍師妙計!相關事宜,就全軍師來安排吧!”
“是,大帥!”種光道拱手,開始安排行動的各項事宜。
議事結束後,秦義軍開始動了起來,五軍只留中軍一個千總隊由嬴慶率領,其余都被派遣了出去,女營和少年營自然要留下。
秦義軍五軍分散,在同州各縣境內借糧行動,甚至有小股秦義軍進入了蒲城境內。
而秦義軍的動向,自然被明軍哨探斥候,稟報給了領兵的陝西巡撫劉廣生。
對于秦義軍的動作,劉廣生一開始並沒有太過在意,認為秦義軍是有想法圍困同州城,所以大規模的派出隊伍大量。
可當秦義軍連續三天都沒返回本營之時,劉廣生頓時看到了戰機,下令加速行軍,並派人通知潼關衛出動。
對于劉廣生的決定,他的幕僚提出過不同意見,認為秦義軍這般做法,定是有陰謀詭計。
劉廣生也不是不听勸的人,但根據哨探斥候送回的情報,秦義軍分散出去的兵力,與同州城下都相距六七十里,遠的相距百里。
只要他們適時發起進攻,秦義軍分散出去的兵力,定然來不及返回,即使返回,也是疲憊之軍,不足為慮。
面對如此誘惑,劉廣生怎麼可能不動心,仔細衡量之後,還是堅持自己的主張。
同州城下。
秦義軍中軍大帳中。
嬴慶听完夜不收的稟報,臉上的笑容愈發濃烈。
種光道也滿臉笑容的開口“大帥,按照明軍的行進速度,明日上午,劉廣義將在官池一帶搭橋渡洛河;潼關衛也將在明日上午,從公莊一帶渡渭河,進入朝邑縣以南的趙渡!”
嬴慶笑著點頭,隨即下令道“立即傳令嬴安、章騰、陳大、梁瑞,讓他們及時藏好錢糧物資,待天色暗下,便率軍急行軍回返,務必在明日天亮之前,趕到官池一帶的洛河對岸,對劉廣義部明軍半渡而擊!”
他略微停頓,繼續說道“傳令李同安,令他連夜率火器營趕到趙渡段渭河以北,阻潼關衛渡河;傳令袁春,讓他安排夜不收,在洛河各處層層設卡,務必全力攔截回返的明軍哨探斥候!各部若有延誤戰機,嚴懲不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是,大帥!”傳令兵答應一聲,立即離開中軍大帳。
很快,秦義軍營地中,有十數騎飛奔而出,往多個方向而去。
夜色降臨,在同州城各個方向數十里、乃至百里外的秦義軍各部,連夜急行軍回返。
明軍哨探探知秦義軍各部的動作,也立即回返,準備將秦義軍的動作稟報給劉廣生。
但是,秦義軍夜不收已經在洛河各處要道、小道,全力設卡攔截伏殺。
明軍哨探斥候想要從秦義軍夜不收的攔截下過洛河,要麼棄馬走山路,要麼繞道從蒲城縣段洛河或更上游通過,再要麼就是乘船順黃河而下。
不過,這種緊急軍情,一般都是由哨探斥候騎馬傳遞,否則是來不及的。
而明軍在同州地界的哨探,本不是很多,有馬匹的就更少了,又是夜間。
所以,秦義軍夜不收在各要道、小道的設卡攔截伏殺,完全就是堵死了明軍哨探斥候的回返之路。
這般做法,是很難引起明軍猜疑的,因為明軍的哨探斥候,夜間通常只會傳遞緊急消息。
而劉廣生率領明軍所部,行軍速度比嬴慶他們計算的還要快些。
在嬴慶下令讓秦義軍各部回返的當天晚上,便有先頭部隊連夜抵達官池段洛河,並連夜尋找木材、船只等物搭橋。
五更初時(清晨三點)左右,明軍開始埋鍋造飯,五更末時(清晨五點),明軍便開始了渡河。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