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鶴看著策馬遠去的嬴慶等人,心下很是無奈。
今日不僅沒能將嬴慶勸降,反而在言語交鋒之下,處于絕對的下風。
嬴慶此人的表現,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在他讓人收集過嬴慶此人的信息,後者出生于澄城縣南乾莊的一戶窮苦百姓之家,起義前未曾讀過書,雖有些小聰明,但也達不到精明的地步。
然而,他剛剛接觸過後,發現嬴慶此人眼界不凡,言語間也能听出,嬴慶是讀過書的。
听到洪承疇發問,楊鶴收回目光,長嘆道“唉~!此人勸降不得!”
洪承疇聞言,皺眉說道“大人,難道一鎮總兵都滿足不了他的胃口?他還想封侯不成?”
“封侯?呵呵……”楊鶴搖頭苦笑“他若是有條件,本督倒也有周旋的余地!”
洪承疇愕然“這……他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楊鶴略顯無力的說道“他說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是窮苦百姓出身!”
聞言,洪承疇瞬間瞪大了眼楮。
他萬萬沒想到,嬴慶此人,手中兵馬不過萬余,竟真的敢做這種改朝換代的美夢!
“當真是狂妄之徒!”洪承疇忍不住的開口譏諷。
大明建國以來,想要造反當皇帝的,也不是沒有,但最終都被朝廷大軍剿滅。
”楊鶴開口問道“彥演,如今我們收攏了劉應遇部潰兵,與慶賊交戰的勝算有多少?”
洪承疇仔細思量一番,開口說道“大人,我們現在雖有九千多兵丁,但收攏的一千多潰兵,士氣低迷,難堪大用……”
楊鶴抬手打斷“彥演,本督不想听這些,你直說勝算有多少?”
洪承疇說道“若正面而戰,當有五五之數!”
他們已經讓哨探摸清楚了秦義軍的大致情況,除了秦義軍本部,嬴慶手下還有女營和少年營,總兵力在一萬六。
但真正的戰兵,只有秦義軍本部八千余人,其中半數是這一兩個月聚集的青壯,訓練時間尚短,稱不上精兵。
女營和少年營也一樣,有半數以上是新兵,且女子與少年在戰場能有多大用處?
所以,他結合雙方的情況判斷,雙方正面而戰,當為勢均力敵。
楊鶴連忙問道“如果加上隨軍勞役一千多人,我們便有萬余兵力,勝算大于大于五五之數?”
洪承疇略微猶豫後說道“大人,勞役未經訓練,對付毛賊尚可,但與慶賊所部反賊作戰,用處不大!”
說到這兒,他連忙問了一句“大人,何必如此冒險?”
楊鶴解釋道“慶賊所部若不抑制,等勤王兵馬趕回,新加入的賊兵便會成為可戰之兵,說不得到時同等兵力的邊軍精銳,都奈何不得慶賊!”
洪承疇聞言,點了點頭,認同楊鶴所言。
他們明軍,先後有數部人馬敗于秦義軍手中,遺失的甲冑武器,足以讓近萬兵馬全副武裝。
如此規模的著甲大軍,縱然只是賊寇,也不可小覷。
要知道,明軍邊軍的著甲率,也就薊遼那邊高些,普遍達到八成以上,其中鐵甲佔據三分之一。
而其余各邊鎮的著甲率,普遍只有五成上下,其中鐵甲更是只有五分之一左右。
內地各鎮兵馬,著甲率更低,能達到三成的,少之又少。
也就是說,若秦義軍的著甲率,按照除薊遼之外的邊軍標準,將達到兩萬可戰賊兵。
見洪承疇點頭,楊鶴下令道“傳令,各部立即備戰,明日對慶賊所部發起進攻!”
他目光看向洪承疇“彥演,若慶賊正面接戰,由你全權指揮調度,本督從旁協助!”
洪承疇眉頭緊皺“大人,這……”
楊鶴抬手打斷“有什麼後果,本督一力擔之,你放心施為便是!”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洪承疇只好拱手領命“是,大人!”
見洪承疇答應,楊鶴翻身上馬,帶著眾人返回營地。
秦義軍這邊,看到嬴慶等人安全回來,所有人都是松了一口氣,就怕明軍有什麼陰謀詭計。
嬴慶回到中軍大帳,種光道立即聞訊尋來“大帥,情況如何?”
“與我們之前猜的一樣,楊鶴想要勸降!”嬴慶坐下後開口說道。
“明軍沒有必勝的把握,勸降是必然!”種光道開口,隨即話頭一轉“大帥,剛剛得到消息,楊鶴派人收攏了劉應遇殘部一千六百多明軍,上午會到了楊鶴營中!”
嬴慶聞言,點了點頭,開口問道“我們準備的如何了?”
自從知道楊鶴率軍往耀州而來,他們就開始了備戰,並制定了正面作戰的計劃與安排,如今已有四五日時間。
種光道拱手回道“回大帥,已經準備妥當!”
“報~!”
一名夜不收進入大帳內,拱手說道“稟報大帥,楊鶴等人回營後,明軍沒有拔營的動作,似乎還在備戰!”
“好!”嬴慶一拍桌案,站起身來。
種光道笑著說道“大帥,看來楊鶴是準備與我們正面一戰了!”
“明日就讓楊鶴好好喝上一壺!”嬴慶滿臉自信的笑容。
隨即,他對帳內傳令兵吩咐道“傳令,讓伙房多殺牲畜,今日讓軍中各部兄弟姐妹吃好吃飽,早早休息,今晚三更造飯,四更整軍,五更全軍出發,與明軍正面一戰!”
(ps一更天:戌時 19:00 21:00 二更天:亥時 21:00 23:00 三更天:子時 23:00 01:00 四更天:丑時 01:00 03:00 五更天:寅時 03:00 05:00)
說著,他目光看向種光道“軍師,你去安排各部,到時按照我們之前定下的排兵布陣之法整軍!”
“是,大帥!”種光道拱手領命,隨即匆匆離開大帳。
而明軍營地中,楊鶴也幾乎下達了同樣的命令,三更造飯,五更拔營。
三更時分,本該如同往日一般十分安靜,但秦義軍和明軍的營地中,確是一片忙碌。
伙夫生火造飯,士卒穿甲配刀。
黑夜之下,雙方的夜不收、斥候于兩營之間往返,不斷將敵方的動作匯報給己方將官,若是踫上,則是一場廝殺。
五更時分,秦義軍和明軍,似乎帶著默契般,同時離營,然後相互靠攏。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