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到江瑤的話之後,嬴慶和種光道都是瞬間明白,覺得江瑤的計策妙不可言。
而帳篷內的其他將官,卻是一臉茫然的相互對視,大眼瞪小眼。
陳大忍不住開口︰“大帥,修什麼道路,搶什麼糧倉?到底在說啥?”
嬴慶笑道︰“陳游將,以後還是要讀點書,不然以後中了敵人詭計,都不知道敵人用的是什麼計!”
最近,他開始讓人教習一眾將領識字,陳大是最不認真的一個。
半個多月時間,就會寫個他自己的名字,還是“瑟瑟發抖”的那種字跡。
辨識度倒是很明顯,就是一般人只認識那個“大”字!
輕微數落一句後,嬴慶說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典故,是指楚漢爭霸初期,勢弱的劉邦,為了騙項羽表示無爭奪天下之心,采取兵仙韓信的計策,將前往漢中的棧道燒毀,然後只派少量的人去修復棧道,吸引項羽的注意,暗中率部繞道偷襲陳倉。明修棧道為掩人耳目,暗度陳倉為奇兵偷襲!”
他解釋的這麼清楚,是因為帳內大部分人,以前都是沒讀過書的。
剛才他明面上是在數落陳大,其實也意在含沙射影其他不認真讀書識字的人。
陳大連忙說道︰“項羽我知道,就是那個在黑江邊上用劍割喉的!”
“是烏江自刎~!”嬴慶無奈的糾正,就差翻白眼了。
他想起了讀書的時候,似乎教師對他這個差生,就是當下的這般無奈。
“一個意思,一個意思!”陳大干笑著撓頭。
嬴慶懶得多說了,回歸正題︰“說正事兒!今晚前、後、左、右、中五軍,各自抽調一個營出來藏在後營,其余各部明天開拔,只攜帶一天的糧草,離開黃龍山後緩慢行軍,若官府那邊不準備糧草,我們就自行打糧!”
他略微停頓,繼續說道︰“另外,在我率軍離開黃龍山後,留下的五個營由嬴安率領,摘去秦義軍的特征,打出王左掛部的旗號,到澄城以北和朝邑縣境內借糧,速度要快,千萬不要攻堅,以防同州城守軍出動!”
說到這兒,嬴慶看向種光道︰“軍師可還有要補充的!”
種光道略微思忖後開口︰“大帥,夜不收營需分為三部,一部隨大軍而行,仔細查探前路;一部隨借糧隊伍,尋找富戶和探查軍情;一部分散到黃龍山附近各縣打探消息,以防明軍有調動!”
嬴慶點頭,目光看向袁春︰“袁千總,你們夜不收營,按照軍師所言分為三部。”
“是,大帥!”袁春拱手答應。
種光道繼續說道︰“後營也要有所動作,安排一批婦人、孩童做出遣散返鄉的樣子,實則從各個方向繞道深入黃龍山躲藏,這也是與大帥商量過的,後營都要轉移過去!”
嬴慶再度點頭,目光看向江瑤︰“瑤兒,後營這邊由你來安排,少年營交由瑤兒帶領,讓劉浩安排少年營人手,給後營各個隊伍帶路,我等會兒將躲藏地點告知于你!”
他略微停頓,補充道︰“另外,錢糧物資的轉移,也交由少年營負責,糧食如何存放,我等下與你細說!”
江瑤點頭︰“好!”
嬴慶看著江瑤那隆起的肚子,提醒道︰“瑤兒,你將大部分事情交代給劉浩便是,莫要太過勞累!”
江瑤已經有了第二胎,目前已滿四個月,肚子隆起還是很明顯的。
听到嬴慶的關心,江瑤微笑著點頭︰“我知道輕重,夫君放心便是!”
嬴慶接過江瑤抱著的、八個月大的嬴德順,目光看向種光道︰“軍師,繼續說!”
種光道繼續補充︰“大軍開拔後,大帥還需安排零散隊伍去做一些事情,如營中飲酒、耍賭具、半夜離營、帶女子在軍中玩樂等,要將軍紀渙散,表現給那些官府監督人員看,莫要讓對方看了我們的虛實去……”
嬴慶听著種光道所說,頻頻點頭,後者將行動的細節,進行了一番仔細的補充。
事情定下之後,眾人散去。
到傍晚時,嬴慶帶著一些酒量好的將官,給那些留下來的官府監督人員“接風洗塵”。
直言明日便將拔營起寨,出發前往固原,真正目的是讓對方放松警惕,然後進行灌酒,從而讓各部方便行動。
中軍大帳中,雙方相互敬酒,喧鬧異常。
在烈酒的作用下,十幾名官府監督人員很快就酒勁上頭,說話都是大舌頭。
見這種情形,在帳外的種光道,立即傳令各部開始行動,五個營被調去了後營當中。
翌日,官府監督人員忍著胃中的難受,早早起來,第一時間派人與外界聯絡。
走出營帳後,官府監督人員果然見到秦義軍開始拔營,準備撤離之事。
而後營方向,不斷有婦人孩童組成的隊伍,背著包袱從各個方向離開,一副遣散的景象。
在看到這些後,官府的監督人員,這才真正的放心下來,昨晚嬴慶果然沒有騙他們。
午飯過後,嬴慶帶領三千人左右的隊伍啟程,向西而行。
官府的監督人員,自然全員跟隨大軍而行。
于傍晚,嬴慶率軍抵達黃龍山外的梁家山附近,並擇地安營。
然後,嬴慶事先安排的、各種“軍紀渙散”的事情開始上演,以掩藏實力,迷惑官府的監督人員。
與此同時,嬴安帶著藏在後營中的五營人馬,連夜出了黃龍山。
于翌日清晨,他們打著王左掛部的旗號,大張旗鼓的出現在合陽縣境內。
隨後,嬴安帶著隊伍快速進入澄城縣以北,開始殺士紳搶富戶,一路往朝邑縣境內而去。
黃龍山內的少年營,一面組織後營的老弱婦孺,往嬴慶安排好的躲藏點撤離;一面將錢糧物資、軍械輜重等物,用牛馬騾驢載馱著轉移。
接下來的時間,嬴慶帶著隊伍,每日半晌午啟程,申時中下午四點)就開始安營扎寨,埋鍋造飯。
糧草吃完了,嬴慶便下令就地安營,然後派遣隊伍出去借糧,往往在原地一待就是一兩天時間。
而且,借糧隊伍,是打著明軍的旗號,也不大開殺戒,只借錢糧物資,然後留下一句︰“我們是三邊總督楊鶴手下的兵馬,搶你們的錢糧,是我們總督大人看得起你們!”
富戶鄉紳們,那是敢怒不敢言,只能等借糧隊伍走後,各自找門路狀告楊鶴。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