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下轄只有兩縣,分別是耀州縣和同官縣,耀州縣即州城所在。
同官城被賊兵包圍的消息,當天都被送往了耀州城中,耀州知州立即召集州官商議對策。
然而,面對能覆滅三千多明軍的這股反賊,耀州的守將、官吏,無一人敢率兵救援,都怕步了兵憲黃乾的後塵。
因為耀州城中的守軍,原定兵額為一個千戶,但貪冒之下,守軍不到七百人,還有不少老弱,戰力實在堪憂。
無奈之下,知州只能派人向西安府求助。
不過,即使西安府會派出援兵,那也是需要準備糧草軍械,且路程有兩百余里。
所以,單單行軍趕來,也需要三四天時間,再加上準備糧草軍械時間,最少需要七八天時間。
而同官城破的速度,遠遠超過這些州官的想象。
從秦義軍兵圍同官城的消息傳來,到同官城破的消息傳到,前後不過半個時辰。
嬴慶帶領隊伍兵圍同官城後,立即發起了佯攻。
城內的人果然上當,知縣在城中不斷催促百姓到幾面城牆幫忙,這就給了藏在城中的秦義軍士兵的機會。
秦義軍在城中的內應,直接是大搖大擺的來到了南面城牆之下。
兩個把總一分為二,一部上城牆準備奪取甕城城牆防御,然後放下吊橋;一部奪取兩道城門的控制權,迎秦義軍大部進城。
兩部就緒之後,同時動手。
在秦義軍內應的突然發難之下,無論是甕城城牆上的人,還是守城門的人,都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秦義軍很輕松的就佔據了甕城城牆,砍斷吊橋繩索,兩道城門也被控制,並打開了城門。
在南門城牆外的嬴慶,立即下令從城門沖殺進去。
秦義軍進城之後,立即殺向城牆,佔據甕城城牆的內應也在城牆上拼殺接應,很快就控制住了南面城牆。
緊接著,秦義軍從城牆上,殺向其他其他幾面城牆,並安排人打開城門。
守城之人,見大勢已去,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很快,秦義軍成功將控制了四面城牆。
一開始,從未被包圍的城門出逃之人,也被嬴慶安排的人手給抓捕了回來,這些大魚,嬴慶自然不可能讓其逃了。
接下來,就是與在白水城一樣的模式,殺進富戶家中,搜索錢糧財物,然後賑濟饑民難民,按戶籍給城中百姓銅錢接濟,公審貪官污吏和地主士紳等人。
城內外的百姓,一片叫好。
同官城雖然也只是個縣城,但其處于要道之上,商貿較為繁榮,因而富戶數量,不是白水、澄城所能比擬。
所以,秦義軍在同官城中,所獲金銀銅錢折銀二十萬兩有余,古玩字畫珍寶折銀超十萬兩,各類物資折銀十余萬兩。
所獲糧食,倒是與攻破白水城時相差不大,也是八千余石。
而秦義軍的傷亡,只有一百三十多號人,其中陣亡的六十三人,主要是在城中當內應的隊伍。
畢竟,進城當內應的隊伍,能將武器攜帶進來,已是不易,甲冑之類的就不用想了。
武器也非繳獲至明軍的、精鐵打造的制式武器,是民間常見的普通兵刃。
在攻破同官城的第四日,秦義軍準備轉移所獲錢糧物資,由于數量很大,是要分批轉移還是一次性轉移,嬴慶還沒拿定主意。
但夜不收的一則消息傳來,讓嬴慶決定一次性轉移。
在中部縣方向,有一支三千多人的明軍隊伍,正往宜君縣境內進發。
所打出的旗號,為延安兵備道,兵甲齊全。
這支明軍,正是先前將王二追殺進黃龍山的明軍同部。
秦義軍夜不守將探知到這個消息,是在一天前。
而根據這支官兵的行軍速度,如今已經進入了宜君縣境內。
“大帥,這股明軍來者不善啊!”種光道皺著眉頭開口,目光盯著掛起來的輿圖。
這輿圖是他在王家軍中時繪制。
之前,王家軍經常在延安府西、南以及西安府以北活動,他便將遇到的城池、鄉鎮、水路、官道等信息,繪制成了輿圖。
但這幅輿圖很是簡略,地形、地勢、明軍部署等重要信息,都未曾繪制出來。
不是他不想繪制,而是沒這個能力。
他連真正的軍事輿圖都沒見過,能按照自己的意思繪制出手中的輿圖來,已是他現在的能力極限。
而秦義軍中,也暫時沒有相關的人才。
嬴慶的目光,也落在輿圖之上︰“軍師,會不會是我們從黃龍山出來,引起了延安府的注意,這才調動兵馬防備?”
種光道想了想,說道︰“這倒是有可能,但我總感覺這股明軍的動向有些反常!”
“那我們不走延安府地界,從白水縣渡過洛河,進入澄城縣,再向黃龍山進發!”嬴慶手指在輿圖上指出一條路線︰“延安府與西安府雖然相鄰,但在軍事上卻有明確的劃分,延安兵備道的兵馬,不太可能進入西安府境內!”
種光道點了點頭︰“正常情況下,走大帥說的這條路線是安全的,除非明軍手中有調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明軍有調令的話,我們無論怎麼走,明軍都會咬上來!”嬴慶視線離開輿圖,目光變得犀利︰“到時只能與明軍打一場!”
“那麼多錢糧物資,如果不分批轉移,只怕會消耗我軍大量的力氣,與明軍作戰恐失利!”種光道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按照嬴慶計劃的路線,那可是兩百多里路程,跋山涉水的,
“用錢糧招力夫!”嬴慶說出了辦法︰“以我們的人手,一次性也運不走這麼多東西!”
種光道點頭︰“這倒是個好辦法,我們的軍隊跟著護送即可!”
這一招,嬴慶他們在澄城時就用過,只不過種光道當時還沒加入隊伍,所以一時沒想到。
嬴慶立即對縣衙外的值守士兵喊道︰“來人,傳令給章騰和陳大,讓他們招一批力夫,人數要足夠幫我們轉移錢糧物資進黃龍山,中午之前要完成,銀錢可以給高些!”
“是,大帥!”門外值守的士兵,答應一聲後,立即去傳達命令。
嬴慶繼續喊道︰“傳令袁春,讓他向宜君縣方向增派人手,盯住明軍動向,並用馬匹傳遞消息,最少半個時辰一報!”
在黃龍山的這段時間,他給夜不收配備了一百匹馬挽馬,用于傳遞消息所用。
“是,大帥!”門外又有人回應一聲,立即跑開。
午時之前,章騰和陳大以每人五兩銀的價格,從城中百姓和城外饑民難民中,招了兩千多人為力夫。
管了這些力夫一頓飽飯後,嬴慶率隊離開同官城。
傍晚時,夜不收再度傳來延安兵備道明軍的消息,明軍已經繞過了宜君縣城,繼續向南而行。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