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軍隊列中射出的箭矢停止後,王家軍隊伍的前方,躺著一片的尸體。
前後不過幾個呼吸的時間,王家軍的陣型便薄了幾分,膽寒之人更不在少數。
左先鋒王六,在看到前方這一幕後,瞬間目眥欲裂。
隸屬于他帶領的隊伍,竟被對方的弓箭,造成了近兩成的傷亡。
他能成為王二手下四大得力干將之一,手下的這一千八百多人,便是他的最大依仗。
而且,他手下的隊伍,比起王二手下其他三名得力干將的隊伍,要強上那麼一些。
憑著手下的“強軍”,他在王家軍的威望逐漸拔高,以後他就未必沒有取王二而代之的機會。
然而現在,都還沒與敵人真正交戰,他的直屬隊伍便傷亡慘重。
這會極大的影響到他在王家軍中的威望,說不得已經感受到他異心的種光道,會借機唆使王二降他的職位。
想到這兒,王六立時對著手下將官大吼︰“對方沒有弓箭了!李三娃,吳大,帶人殺上去,誰敢後退,給我砍了他!”
“沖,快沖,給我沖上去搏殺!”
王六手下的將官,大聲吶喊,催促被嚇的止步的隊伍繼續進攻。
在李三娃、吳大砍了幾個躊躇不前的人後,隊伍終于是再度發起沖鋒,但速度遠不及先前。
“唉,怎麼就不知進退呢?”看到王家軍繼續沖鋒,騎在馬上的章騰輕嘆一聲,隨即下令道︰“傳令給李把總,讓他們火銃隊弄出點動靜來!”
他口中的火銃隊,所使用的火器,是在合陽縣境內擊敗黃乾後,繳獲而來。
火器共有三百多件,但種類不一,如三眼銃、四眼銃、火銃這些。
不過,三百多件火器,被嬴慶將管壁不夠厚的、有炸膛風險的一百多件,交給讓工匠熔了。
留下的火器,有一百多支質量還算不錯的火銃,幾十支三眼銃、四眼銃這交給了夜不收使用。
繳獲的火器中,還有兩門陳舊火炮,管壁內有輕微的裂痕,當時被嬴慶下令掩埋了,攜帶行軍會拖慢速度。
“是!”傳令兵答應一聲,立即跑向前去傳令。
帶隊處于弓箭手後方的李把總,在接到章騰的命令後,立即指揮著手下的一百多名火銃手,與弓箭手互換了位置。
早已裝填好的、點燃了火繩的火銃,被第一排的三十六名火銃兵調整好火繩的長短,然後抬起瞄準。
“第一排,放!”李把總見手下隊伍準備完畢,直接下令。
“砰砰砰!”
火銃的銃口,噴出長長的火舌與硝煙,同時產生暴鳴。
填充在個銃管內的彈丸,被火藥爆燃產生的高溫高壓的氣體,沖擊的爆射而出。
雖然有三桿火銃未激發,但三十三顆鉛質彈丸,洞穿了空氣,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打向敵人。
彈丸在與空氣的摩擦下,雖然發生了些許偏移,但也敵方打倒二三十人。
被彈丸命中的人,血霧爆體而出,宛若瞬間綻放的花朵,是那麼迷人,卻又是那麼的淒艷。
“第一排退下裝填,第二排,上前!”李把總繼續下令。
發射完的第一排火銃兵,立即退下,開始裝填火藥彈丸。
同時,第二排的火銃兵上前,端起火銃瞄準。
王家軍中,也有投降的官兵,一听聲音便知是火器,當即止步,大喊道︰“火器,是火器,他們有火器!”
“他們太厲害了,我們打不過的!”
一些不知道火器的人,在見到身邊倒下的、死狀淒慘的同伴後,也是驚恐的大叫起來,停下了沖鋒,開始不自覺的後退。
然而,火銃隊的李把總,再度下令︰“放!”
听到發射命令後,三十多名火銃手,立即扣動扳機。
又是一陣暴鳴響起,帶著強大動能的彈丸,再度打出一片血霧。
“跑啊!”
王家軍中,也不知是誰喊了這麼一聲,前排隊伍瞬間轉身,拔腿就跑。
而前排的崩潰回逃,使得王家軍陣型大亂,踩踏事故不斷上演。
章騰見狀,立即下令︰“傳令,以把總為單位追擊,降者不殺!”
義軍隊伍開始以把總為單位,對王家軍展開追擊。
一場大幾千人的追逃場景,被南面山上的嬴慶等人看得清楚。
“王家軍敗的太快了,火銃隊一輪都沒有打完!”嬴慶有些遺憾的開口。
他讓章騰安排火銃隊露臉,就是想看看火銃隊在實戰中的表現,從而發現問題。
很無奈,火銃隊只有兩排士兵有機會打響火銃,他提出並帶領訓練的三段擊戰術,根本沒有發揮的余地。
他也沒想到,火器對王家軍的震懾力,會有這麼的大。
收起心中的遺憾,嬴慶看著追逃逐漸遠去的場景,下令道︰“傳令,鳴金收兵,不要趕盡殺絕!”
現在可不是王朝覆滅後的群雄爭霸,大明王朝還有幾分底蘊在,依舊屬于龐然大物。
所以,任何起義隊伍,不管強弱,那都是牽制、對抗明軍的力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著嬴慶的命令被傳達到位,義軍停止追擊,將降兵、俘虜帶回,然後打掃戰場。
義軍回到營地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經過清點,義軍此戰無人陣亡,重傷有二十多個人,是被流矢射中面門所致,輕傷五十多人,是追擊過程中,被反抗的敵人所傷。
義軍的繳獲,各類武器雖然有兩千多件,但質量說不上好,反正與明軍的制式武器沒法比。
倒是帶回來的降兵和俘虜,有一千二百多人,讓本想將人放回的嬴慶,都起了一些收編的心思。
但仔細一想之後,還是決定看看王二那邊的下一步動作。
而且,王家軍的軍紀並不怎麼好,打糧過程中,對普通百姓燒殺搶掠、奸淫侮辱之事常有發生,這種惡習不能帶到義軍中來。
所以,即便要收編,那也得配合棍棒來加強思想教育。
王家軍潰敗之後,王六和鄭彥夫兩部與王二等人走散。
而王二得知義軍停止追擊後,又帶著三千來人向北行了五六里,以防萬一。
隊伍實在走不動後,才選擇停了下來。
傍晚開始天降大雪,王家軍連藏身之處都沒有,只能匆匆收集些干柴,在山體的背風面燃起一個個火堆取暖。
此時王二垂頭喪氣的坐在火堆旁,沉默了許久,才對身邊的種光道開口︰“光道兄弟,我悔不該沒听你的勸,那姓嬴的,帶出來的隊伍也太厲害了些!”
種光道安慰道︰“王二兄弟,勝敗乃常事,今日之敗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