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靠于寨牆的十幾架長梯上,明軍士兵口中餃刀,一手持盾,一手扶著梯子,一步步的往上攀登。
義軍這邊沒有急著反擊,而是等明軍士兵攀爬到三分之二時,才從垛口處砸下滾木 石。
這是從進攻白水縣城中吸取的經驗,目的是防止對方無傷消耗他們的防守器械。
如此,即便明軍士兵為了躲避滾木 石而跳下長梯,但兩丈的高度,加上其身上二十多斤的布面甲,或許摔不死,可多半會造成扭傷、摔傷,形成戰斗減員。
滾木是從白水縣城運回來的,加裝了鐵錐刺,兩端捆了繩索,可收回重復使用,當下用于防御著甲官兵登寨牆,再適合不過了。
對于義軍來說,最令人頭疼的還是雲梯。
身穿布面甲的明軍,不斷從梯橋向寨牆沖鋒,有膽氣的士兵,在接近寨牆之時,直接起跳,躍向寨牆,能避開刺來的長槍。
明軍士兵跳上寨牆後,一個翻滾卸力,同時避開劈來的刀劍。
緊接著,明軍士兵背向垛牆,盾牌護在身前,手中長刀揚起,做出拼命的架勢。
義軍士兵,都是見過血的,一對一或許會害怕,但寨牆是義軍的主場,人數有著絕對的優勢。
所以,在明軍士兵站起的那一刻,義軍士兵直接圍殺了過去。
一桿桿長槍,從各個方向直刺明軍的身體,
不過,明軍身上是有布面甲的,長槍的力道小了,是難以破甲的。
明軍士兵仗著身上有甲冑,竟是不管不顧的殺向正面攻來的義軍。
義軍士兵的長槍,刺在明軍身體之上,發出了金屬相踫的聲音,雖然沒有造成傷害,但也直接抵住了明軍的身形。
這明軍顯然是老兵,面對這種情況,他身體略微扭動,手中盾牌對著抵在身上的槍頭一掃,將長槍盡數撥開,順勢將刀砍向一名義軍士兵。
義軍士兵中,一名刀盾手挺身而出,手中盾牌向劈來的刀擋去。
“啪嚓!”
盾牌被明軍手中的鋼刀劈成兩瓣,帶著慣性的鋼刀,落在了這名義軍士兵的手臂上。
好在義軍士兵手臂上是綁了厚實木片護臂的,加上盾牌承受了不少力道,鋼刀被順利擋了下來,不然的話,這一刀絕對會砍下他的手臂。
即便如此,手臂上綁著的木片,也是被刀鋒吃緊三分二,巨大的力道,將手臂砸的生疼。
擋下鋼刀攻擊的義軍士兵,也是有不少作戰經驗的,他在舉盾抵擋的同時,手中的刀已經斜向上劈,直指這名明軍臉龐。
他雖然沒穿過布面甲,但他們營總在戰前,用布面甲給他們講解了弱點所在,而面門就是其中之一。
明軍士兵剛剛大開大合的劈下一刀,身形還未來得及反應,刀鋒便往面門掃來,他頓時大驚失色,想要後退,但身後長槍抵住了他的身板。
刀光閃過,這名明軍臉上,多了一道刀傷,鼻骨斷裂,深入顴骨幾分,鮮血狂涌而出。
這明軍顧不得臉上的傷,連忙舉盾防止後續的攻擊,但鮮血從鼻子傷口反灌進呼吸道,讓他難以呼吸。
而得手的義軍士兵,也不敢托大,在這名明軍舉盾防御身前的時候,他身子下蹲,順勢看向這明軍的腳踝。
布面甲雖然有裙甲,對腳踝卻保護不到,是布面甲的弱點之一。
顯然,這麼名義軍士兵,在他們營總管講解布面甲的弱點時,有很認真的在听,並完全記下了。
這一刀力道並不是很大,卻讓刀身從這明軍的腳踝穿過,可見刀被磨的有多麼鋒利,連骨頭都輕易斬斷。
利刃照成的傷口,疼痛自然會稍微延緩了那麼一瞬。
這明軍只感覺腳踝有冰冷的東西踫了一下,然後左腳感覺斷了一截。
他視線略微向下,想要弄清楚怎麼回事,卻發現他的左腳掌與他的腿分離了。
“啊~!”
這明軍一聲叫,不是疼的,而是看到腳掌與腿分離後的驚叫,因為這意味著,就算他不死也會落得個終身傷殘。
他不死是不可能的!
連續砍傷這明軍的義軍士兵,趁其慌神之際,雙手持刀再度刺向這明軍的面門。
這一刺,正好刺中了這明軍驚叫時張開的嘴。
刀尖從後頸透出,這明軍一命嗚呼。
見狀,這名義軍士兵臉上浮現喜色︰“哈哈,二兩銀子到手了!”
說話的同時,他將手中的刀丟在一旁,將這明軍的尸體往寨內扔去,然後連忙撿起了這名明軍的鋼刀和盾牌。
明軍的裝備,可比他原本的武器要好,鋼刀自不必說,盾牌也是蒙了一層鐵皮的。
也就是脫甲穿甲費時間,否則他就將布面甲也一起扒了穿上。
旁邊的義軍士兵,臉上浮現出羨慕之色。
一旁的小旗官連忙呼喊道︰“都別分神,明軍又來了,抓住立功的機會!”
隨著這名小旗官一聲喊,義軍士兵再度全神貫注的投入防守。
明軍這邊,看到己方有人跳上了寨牆,也紛紛效仿,自然也有人成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有人起跳過後,迎面刺來槍尖和刀尖,在身體的重量下,連身上的布面甲都直接被刺穿。
而成功跳上寨牆的人,面臨義軍的圍殺,自有勇猛之人拼死了一兩個義軍士兵,但自己也很快被義軍斬殺。
梯橋上的明軍,接連的往城牆上跳,但義軍斬殺著甲的明軍,需要一點時間。
這就是使得寨牆上活著的明軍在緩慢增加。
一開始,明軍是跳上一個,義軍圍殺一個。
慢慢的就變成,義軍還在圍殺一個明軍,另一個已經跳上來了,然後演變成,義軍開始同時圍殺兩個、三個。
但明軍之間也是有配合的,又身穿布面甲,這就使得義軍圍殺的效率變慢,且義軍的傷亡在快速增加。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明軍竟然是佔住了架著梯橋處的寨牆,兩架雲梯處皆是如此。
如此,從梯橋沖向寨牆的明軍,除了被弓箭射擊,便沒有了其他威脅,可以順利的跳上寨牆。
當在寨牆上的明軍達到一定數量時,明軍開始主動沖殺,意圖將戰果擴大。
寨牆就這麼寬,使得義軍的人數優勢難以發揮,反而是身穿布面甲的明軍,殺的義軍節節敗退。
兩處架了雲梯的寨牆,情況相同,只十多個呼吸的時間,寨牆上便有三四十名的義軍傷亡,明軍傷亡卻是個位數。
這就是義軍與明軍的差距,或者說是裝備之間差距!
若是以往,箭樓上的弓箭手,能從側面放箭射殺攻上寨牆的敵人,但箭樓已經被投石車砸倒。
營總韓泰自然是看到寨牆上的情況,他連聲大喊︰“不許退,再退者皆斬,給我殺!”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