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朱由校驚詫于皇後張嫣所言,他自是了解張嫣的,不會誆騙于他。
思量片刻之後,他態度又有所轉變︰“忠賢向來忠心于朕,此事必有緣由,然江山傳承不可有誤……”
他又思忖少許,言道︰“寶珠兒,朕若不測,祖宗江山當有人承襲……”
“聖上何出此言?”皇後張嫣急呼。
皇帝朱由校握緊皇後張嫣的手︰“朕憂心于此,皇後需上心才是!”
皇後張嫣淚流不止。
抬手抹去張嫣臉頰淚珠,皇帝朱由校繼續說道︰“朕若不測,皇族宗室,可有符合祖宗成法,又德配神器者?”
皇後張嫣一邊哭泣,一邊思忖,良久才言︰“臣妾听聞,皇五弟信王,德才兼備!”
這是她給出的答案。
皇帝朱由校聞言,仔細思考起來,隨即說道︰“五弟有德才,朕亦知曉,然其行事向來急躁,也多有疑性,恐有不妥?”
皇後張嫣連忙說道︰“聖上,皇五弟乃先皇之血脈,與聖上為親兄弟也!雖性格有缺,或可遣大臣輔改!”
皇帝朱由校認可張嫣所說︰“既是如此,讓五弟入宮來見!”
皇後張嫣聞言,連忙遣人通傳信王朱由檢入宮面見皇帝。
約莫半個時辰,信王朱由檢被小黃門領到皇帝寢宮。
在寢宮伺候的太監稟報︰“皇爺,皇後娘娘,信王到了!”
“寶珠兒,扶朕坐著!”皇帝朱由校道。
皇後張嫣連忙將皇帝扶著坐起,然後找來靠枕墊著。
皇帝朱由校呼順了氣,才對寢宮中的太監宮女擺手︰“讓五弟進來,其他人都退下!”
太監宮女都離開寢宮,皇後張嫣也退到屏風後暫避。
信王朱由檢進入寢宮,在外間對著龍榻方向拱手行禮︰“臣弟由檢,拜見皇兄,問皇兄安!”
“五弟來了,近前來說話!”皇帝朱由校對著外間招了招手。
听到皇帝發話,信王朱由檢低著頭走進里間。
還不待他繼續問安,就听皇帝再度說話︰“五弟,再近前來!”
信王朱由檢只得听命,走到龍榻旁,忽見皇帝病態之重,驚憂俱顯︰“皇兄,何故病重至此?可是太醫未盡全功?臣弟這就問罪去!”
“五弟回來!”皇帝朱由校叫住信王,繼續說道︰“朕病重至此,實乃天意,太醫縱然有妙手回春之術,也難違天道,勿要隨意猜忌,以後行事切忌急躁。”
“皇兄……”信王朱由檢還想說什麼,但見皇帝說的懇切,便壓下心中言語,拱手回應︰“臣弟謹記皇兄教誨!”
“來!”皇帝朱由校抬手要抓信王的手。
信王朱由檢連忙來到龍榻旁,伸手與皇帝的手握在一起,他只感覺回到少時,兩兄弟經常手拉手在宮中玩耍。
皇帝朱由校打量一番信王,似有仁君之象,滿意的點了點頭︰“吾弟,當為堯舜!”
信王朱由檢听到此言,頓時大駭,連忙跪地請罪,連連磕頭︰“這這這……皇兄何出此言?臣弟應萬死!”
他深知皇兄這句話有多嚴重,關乎他的性命,也很擔心這是皇兄的試探。
就算不是皇兄的試探,事情一旦被傳出去,也定然惹來殺身之禍。
如今的魏忠賢,那可是稱做“九千歲”,權勢滔天,若知曉他可能染指神器,必有陰謀詭計加于他身。
見信王如此模樣,皇帝朱由校連忙說道︰“五弟!起來說話!”
“皇兄,臣弟惶恐!”信王朱由檢額頭貼地,絲毫不敢听從皇帝的意思起身。
皇帝朱由校只得一手強撐在龍榻邊緣,一手將信王拉起︰“五弟不必惶恐!皇兄登基七年,德涼功寡,福薄無嗣,不得上天庇佑,皇兄若有不測,五弟之德才當可托起祖宗江山,中興大明!”
信王朱由檢惶恐的說道︰“皇兄仁聖寬德,龍體定能康建,臣弟無德無才,如何擔的起江山?皇兄,萬萬使不得啊!”
說著,他又一頭磕在地上,金磚砰響。
屏風後的皇後張嫣,見信王始終推脫,也顧不得禮儀,急匆匆的從屏風後走出來︰“皇叔不要推辭!”
信王朱由檢一听是皇嫂的聲音,連忙對皇嫂磕頭行禮︰“臣弟見過皇嫂!”
皇後張嫣連忙虛扶信王起來︰“皇叔,宮中風雲變幻,奸人蠢蠢欲動,欲使宮外血脈竊取神器,若不防備,恐演‘新莽之于孺子嬰’事,大明江山有異主傾覆之危啊!”
“皇嫂,竟有此事?何人如此大膽?”信王朱由檢目瞪口呆。
皇後張嫣很想直說閹宦魏忠賢居心叵測,但看了一眼極其信任魏忠賢的皇帝朱由校,才婉轉開口︰“宮中自有野心之輩,外庭亦有罪惡之人!”
信王朱由檢還要推脫︰“皇嫂,臣弟只怕……”
皇後出聲打斷,苦口婆心︰“皇叔,你且答應,若聖上能夠康健,自會繼續執掌神器,倘若……到時皇叔當登大寶,守護大明江山!”
信王朱由檢看向皇帝︰“皇兄……”
皇帝朱由校誠心開口︰“五弟,你皇嫂所言在理,你我親兄弟,皇兄若不測,兄終弟及,合乎禮法,他人言說紛擾不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聞言,信王朱由檢低眉沉思,良久才道︰“皇兄,皇嫂,臣弟盼望皇兄康健!”
他沒有直接答應,但也沒有再推脫。
見信王態度轉變,皇帝朱由校點了點頭,還有事叮囑︰“五弟,寶珠兒與皇兄相伴七年,常常正言匡諫,皇兄亦獲益頗多,若今後年少寡居,當憐憫照顧一二,仍居中宮善事。”
“皇兄之囑,臣弟謹記!”信王朱由檢鄭重的回應。
皇帝朱由校思忖一二,說道︰“皇兄登基時,在朝中根基尚潛,政務盡掌于朝臣,皇兄難有作為,故重用內官制衡,五弟若即位,當也有此境難。忠賢等人為天家臣奴,忠心維護皇家權威,縱有臣奴不法,五弟于朝廷內外根基穩固之前,也萬不可輕易棄用。”
皇帝朱由校說了這麼多話,感覺很疲憊了,看了一眼信王後,擺手說道︰“牢記皇兄所言,回吧!”
“皇兄好生靜養,臣弟告退!”信王朱由檢叩拜,然後退後一段,轉身往寢宮外行去。
“五弟!”皇帝朱由校叫了聲。
信王朱由檢站住身子回頭︰“皇兄請說!”
“五弟,定要守護好大明江山!”皇帝朱由校再叮囑了句,隨即擺手示意信王離開。
“臣弟謹記皇兄叮囑!”信王朱由檢應了聲,轉身走出了皇帝寢宮。
天啟皇帝在召見信王後,身體情況並未好轉,身體浮腫愈發嚴重。
皇後張嫣讓多名太醫,日夜伺候在皇帝寢宮偏殿,以名貴藥材醫理。
然天啟皇帝元氣漸散,絕脈日顯,縱然奇方神藥,也難有起效。
天啟七年八月乙卯二十二日)申時,天啟皇帝駕崩,皇宮一片素白。
內官蠢蠢欲動,朝堂暗潮洶涌。
皇後張嫣哀痛之余,督促內閣起草遺詔︰皇五弟信王朱由檢,聰明夙著,仁孝性成,應奉《皇明祖訓》“兄終弟及”之文,繼承秩序,即皇帝位。
隨後,張嫣遣人出宮通知信王入宮,並暗中提醒信王,自備吃食入宮,不可食用宮中任何食物。
信王朱由檢按皇嫂提醒照做,自帶麥飯、清水入宮,對宮中一切保持高度戒備。
對于魏忠賢,朱由檢也多以溫詞寬慰,表示繼續任用之意,以安其心。
經過文武百官三次勸進,于天啟七年八月丁巳二十四日),信王朱由檢穿上袞冕,祭告天地,在皇極殿登基,受百官朝賀,成為大明新皇帝。
定年號崇禎,昭告天下。
喜歡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率先舉起義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