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店的名頭,多位領導到場祝賀的名頭,加上報紙的報道。
長春飯店毫無意外地火了。
現在長春飯店的名氣一口氣超越了仿膳,全聚德等老牌飯店,一口氣成為了四九城最有名的飯店。
雖然這只是一時的流量,但這潑天的流量全部砸在長春飯店一家店頭上,哪有不發財的道理?
長春飯店的定位基本上是中檔餐館,一般老百姓想改善伙食進去炒兩個菜,價格上不會太有負擔。
而如果有些人有重要的事情要慶祝,比如生日,比如過年,在長春飯店擺幾桌席面,那長春飯店的環境和裝潢也不會顯得跌份。
因為現在私營經濟開始發展還不到一年,大家都是賺點小錢,有錢人還不多,這種中檔定位的飯店還是比較符合目前國民的消費需求的。
再等過兩年之後,國內做生意的第一批人真的發財了,那時候定位更高的豪華酒店才會有需求。
而長春飯店開業第一天就徹底爆滿,從開業到晚上關門,整個飯店上上下下都沒有任何一點休息的時間。
第二天整個四九城到處都是討論長春飯店的聲音。
有人在商量一起湊錢去長春飯店吃飯,看看口味是不是真的那麼好。
更多的人則是在打听長春飯店一天到底賺了多少錢。
畢竟自從開放生意開始,隨著擺攤的人數越來越多,相互之間打听今天賺了多少錢已經成了不少人的生活愛好了。
雖然擺攤生意做得參差不齊,但現階段大部分人都是賺錢的,少的一天賺幾毛,厲害的一天能賺十幾塊,比一個工廠的廠長賺得還多,這樣的人儼然已經成了民間的一個賺錢的神話。
而擺攤這種小生意都能賺那麼多,那長春飯店這樣正兒八經的生意呢?
這麼大的店面,這麼多的人手,這麼多的客人,一天得賺多少?
有人說起碼二十塊,有人說長春飯店一天能賺一百,抵一個八級工一個月的,有人說一天能賺三百。
雖然猜測的數字越來越夸張,甚至漸漸超越了很多人的常識範疇,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長春飯店一定賺到大錢了,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在長春飯店火爆生意的刺激下,很多有開店想法的人不再觀望。
長春飯店開業的第二天,三商局發下去的營業執照就超過了八十張,第二天更是超過了兩百張,四九城各處許多店面都迎來了裝修和翻新,開店的人有的甚至不惜開出多一倍的價錢讓工人趕工,就是為了盡快開店搶先賺錢。
現在長春飯店已經領先所有人一大步,其他有開店想法的人已經不願意再落後了。
開店生意熱火朝天,三商局的工作自然也忙碌起來,三商局的辦事員每天收集無數的信息匯總到局里,所有人幾乎都忙得腳不沾地,連白萬里的案頭都漸漸堆積起了來不及處理的文件。
“萬里,現在經濟狀況火熱,各處新開店的情況你都派人去盯著,現在局里的人手已經有點忙不過了,你看這個問題該怎麼處理?”
“別擔心,我已經跟上面報告過了,現在私營經濟規模擴大,三商局也要跟著擴大,接下來會招更多的人進來,緩解人手的問題。”
——————
在四九城各地都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閆家的生意也有了轉變。
因為花生米的生意毫無技術,容易模仿,很快就在軋鋼廠門口形成了激烈的競爭。
閆解曠光在軋鋼廠門口賣花生米賣不完,只能背著籮筐走到更遠的地方去賣,因為競爭越來越激烈,閆解曠這段時間為了賣花生也走得越來越遠,為了賣花生賺錢,每天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晚。
這天閆解曠回到家里已經七點多了,進了門就把籮筐往地上一扔,然後咕嘟咕嘟地開始給自己灌涼水。
楊瑞華心疼兒子,在一邊說︰“解曠今天辛苦了吧,一會兒多吃點魚,好好補補身子。”
“魚?”
本來累得不行的閆解曠听到這詞兒立刻來了精神︰“那煙燻魚終于好了,能吃了嗎?”
閆家之前就發現了花生米的生意沒辦法一直做下去,所以打算賣孫小青家鄉特產的煙燻魚,計劃是這麼計劃的。
不過煙燻魚做起來比花生麻煩得多,魚殺好之後要先用調料腌入味,然後放在灶台上方每天用煙燻,將魚徹底燻干,這樣才好保存,也才能有濃郁的煙燻風味。
加上四九城的環境跟孫小青老家的不太一樣,孫小青也琢磨了一段時間,這前前後後弄了都有一個月了,這煙燻魚才到可以上桌嘗味的階段。
“早在鍋里蒸熟了,熱一下就能吃了,你先坐著。”
楊瑞華轉頭往爐灶里塞了一把柴火,孫小青蹲著扇風,很快把火燒旺了起來,隨著蒸汽慢慢溢出,一股帶著濃郁煙燻風味的香氣也散了出來。
閆解曠立刻回想起了自己下鄉時候嘗過的美味,勞碌了半天的他直吞口水,就等著蒸魚上桌。
沒一會兒楊瑞華就把蒸魚端到了桌上,蒸魚的配料就只有一點辣椒,配菜則還是棒子面窩頭。
蒸魚一上桌,閆解曠就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魚肉,沾滿了碗里的湯汁然後放在窩頭上,等湯汁浸透了窩頭,再咬了一大口,將窩頭和魚肉一起吞進嘴里。
窩頭雖然還是那麼粗糙難咽,但魚肉的口感可比現在一般的做法好吃多了,味道濃郁,不帶一點土腥味,還帶著很濃的煙燻風味和一絲絲辣味,相比平常寡淡的飯菜,這樣味道濃烈的菜肴對閆解曠來說簡直是珍饈美饌。
“就是這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