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上海灘︰我以商道破危局

第164章 風起雲涌,人心如秤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楓楓瘋瘋語 本章︰第164章 風起雲涌,人心如秤

    顧承硯推開會議室門時,檀香混著油墨味撲面而來。

    長桌盡頭,王次長正用銀茶夾撥弄茶盞,左邊坐了兩個穿藏青西裝的財政部員,右邊那人身著墨綠嗶嘰中山裝,領扣系到最頂端,下巴那顆黑痣在吊燈下泛著油光——正是昨日在財政部門口撞見的軍統代表。

    "顧先生請坐。"王次長抬了抬下巴,位置恰好對著軍統代表。

    顧承硯落座時,余光瞥見商會張老板攥著帕子的手背上青筋凸起,紡織業林廠長正用指甲蓋刮著桌沿,木刺扎進指腹都沒察覺。

    "今日主要議聯盟物資調配。"王次長翻開文件夾,話音未落,軍統代表"啪"地拍桌,震得茶盞跳了跳"調配先擱著!

    我這有封密報,聯盟里出了通敵的蛀蟲!"

    滿室抽氣聲里,顧承硯注意到那男人從公文包抽出的信箋邊角發皺,封皮"密報"二字是新寫的,墨跡還沒完全滲進紙里。"有人舉報,近三月聯盟五家企業往杭州、嘉興運了三十車棉紗,收貨方是"大和洋行"!"

    張老板"騰"地站起來,帕子掉在地上"放屁!

    我們往嘉興送的是給華昌紡織的原料——"

    "張叔。"顧承硯按住他發顫的手背,掌心的溫度讓張老板猛地一怔,跌坐回椅子。

    他轉向軍統代表,語氣平和得像在講賬"舉報信可落了款?"

    "自然有。"男人把信推過來,顧承硯掃過署名"愛國商人",唇角微勾"去年七月,日商強佔華昌紗廠,改叫"大和洋行"。

    巧的是,顧某讓人查過,聯盟運去嘉興的棉紗,簽收人是華昌紡織的陳阿四——他爹給顧家種了二十年桑。"

    他從皮箱取出一疊紙,封皮"交易明細"四字是甦若雪的小楷,墨跡還帶著隔夜的潮意。"這是三個月內所有運輸單,每車棉紗的重量、規格、簽收人指紋,還有華昌紡織的納稅憑證。"他翻到第三頁推過去,"陳阿四上月在《申報》登廣告,說要給工人漲三成工錢——通敵的主兒,會給工人漲工錢?"

    王次長接過資料翻了兩頁,金絲眼鏡滑到鼻尖"稅單是真的。"

    軍統代表脖子漲得通紅"那也可能是"

    "可能是有人買通陳阿四做戲?"顧承硯截斷他的話,"顧某讓人查了郵戳,信是昨日從虹口寄出的。

    虹口現在住的都是什麼人,各位心里有數。"

    林廠長突然冷笑"合著有人自己當不成蛀蟲,倒給別人潑髒水?"

    王次長敲了敲桌子"舉報的事暫且擱置。

    顧先生,說說你的調配思路。"

    顧承硯翻開筆記本,紙頁間夾著片干枯的桑樹葉——今早甦若雪塞進來的,說是"鎮場子"。"我們不是來爭權的,是要讓每匹布、每斤紗都用在刀刃上。"他指尖點著"軍布醫用紗布"的標注,"但前提是,聯盟得容得下真正做事的人。

    現在由政府指定成員"他抬眼看向王次長,"難免漏掉北方來的硬骨頭。"

    左邊的部員皺眉"這是部里的規矩。"

    "所以顧某有個提議,"顧承硯目光掃過張老板、林廠長,"以後聯盟成員由各地實業家自行提名,小組審核後入盟。

    天津的李老板、北平的周掌櫃,他們廠子被日本人佔了,現在在上海做貿易,手里握著北方渠道——可進不了聯盟,就因為不是政府指定的。"

    王次長摩挲著茶盞"容我想想。"

    散會時已近黃昏。

    顧承硯落在最後,等其他人走完,沖張老板、林廠長使了個眼色。

    三人拐進隔壁小茶室,張老板立刻湊近"顧先生,這提名機制能成?"

    "周掌櫃我見過,人實在。"林廠長搓著手,"他手里有從天津運過來的棉花,咱們聯盟正缺這個。"

    "所以從明天起,各位分頭聯系各地實業家。"顧承硯倒了三杯茶,熱氣模糊了他的眉眼,"讓他們寫提名信,附上廠子的貨單、工人名單。

    咱們要讓部里看看,民間不是任人捏的軟柿子。"

    雨在半夜又下起來。

    顧承硯推開旅館窗戶,潮濕的風卷著墨香撲進來——窗台上擱著封電報,是甦若雪的字跡"南昌賬冊已取,數據比對中。"

    他把電報折成小方塊,塞進懷表夾層。

    表蓋合上時,金屬踫撞聲輕得像聲嘆息。

    想起今早甦若雪把交易明細塞進他皮箱時,指尖還沾著墨漬"要是他們發難,這些數字能當刀使。"現在她該在南昌的賬房里,借著煤油燈翻賬冊吧?

    算盤珠子聲里,會不會也想起他?

    顧承硯轉身時,月光從雲縫里漏下來,照在桌上的提名方案草稿上。"民間代表"四個字被他用紅筆圈了又圈,在暗夜里泛著暖光——這一次,他要讓更多人看見,民間的火種,從來都沒滅過。

    南昌城的雨絲順著青瓦檐角連成線,甦若雪把最後一疊賬冊合上時,窗台上的煤油燈芯" 啪"爆了個燈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她揉了揉發酸的後頸,指腹蹭過賬冊邊緣——那里還留著今早顧承硯塞給她的桂花糖漬,甜津津的,像他臨走前說的"算錯了就吃顆糖"。

    算盤珠子還散在桌面,最右邊的十位檔上,137顆算珠泛著溫潤的包漿。

    這是她從顧家老賬房順來的,原主說"用了三十年,見多了真賬假賬"。

    此刻那些數字在她眼底串成線華昌紡織的棉紗進項、福源米行的糧款流向、連周掌櫃從天津倒運的棉花,每一筆都和顧承硯在上海拿到的運輸單嚴絲合縫。

    "若雪姐,"小徒弟阿桃抱著一摞電報從門外沖進來,發梢滴著水,"剛收到上海來的急件,顧先生的演講定在明日正午大光明戲院。"

    甦若雪展開電報,"實業救國,不能只靠幾個大企業家"幾個字被紅筆圈著,墨跡暈開像團火苗。

    她指尖拂過那行字,突然抓起算盤 里啪啦撥了通——137顆算珠,剛好是聯盟現有成員數。"把所有交易數據按行業、地域、時間做成明細表,"她轉頭對阿桃道,"再找刻字匠連夜趕印《透明度白皮書》,要趕在顧先生演講前送到各商會。"

    阿桃看著她將最後一頁數據按在油燈下烤干,墨跡里還混著半滴她剛才不小心濺上的茶漬。"若雪姐,你手都磨紅了。"小丫頭心疼地去摸她指腹的繭子,卻被甦若雪反手握住,"阿桃,你記不記得顧先生說過?"她聲音輕得像檐角的雨,"我們不是在算數字,是在算人心。"

    大光明戲院的穹頂水晶燈亮得晃眼時,顧承硯正站在鋪著紅絨布的講台後。

    台下擠著上百號人,有穿粗布短打的布莊伙計,有拎著算盤的米行掌櫃,甚至連弄堂口修鞋的老張頭都搬了條長凳坐在最前排——這是他特意讓人通知的"中小商戶專場"。

    "上個月,有位綢緞莊的王老板來找我。"他摘下金絲眼鏡,指節抵著眉心,像是在回憶,"他說"顧先生,我就一間門面,三架織機,能救國嗎?

    "我問他,你織的每匹布,是不是給前線戰士做的冬衣?

    他說"是"。

    我又問,你教徒弟的手藝,是不是要傳給下一代?

    他說"是"。"

    台下傳來抽鼻子的聲音。

    顧承硯抬眼,看見第三排有個穿藍布衫的女人在抹眼淚——那是賣紐扣的李嬸,丈夫去年在閘北被日軍流彈打死了。"所以我要說,"他提高聲音,眼鏡片在燈光下閃過一道光,"實業救國,不是大工廠的專利!

    是每一個守著織機的師傅,每一個核對賬冊的賬房,每一個給工人漲工錢的掌櫃——"他突然指向李嬸的方向,"就像李嬸,她賣的每顆紐扣,都在給戰士的軍裝鎖一道安全線!"

    掌聲像炸雷般炸開。

    李嬸猛地站起來,手里的手帕掉在地上都沒察覺;老張頭用修鞋的錐子敲著長凳,節奏亂得像打鼓;連坐在最後排的米行陳老板都紅著眼眶喊"顧先生說得對!

    我明兒就把倉庫騰出來,給聯盟囤棉花!"

    顧承硯看著台下攢動的人頭,喉結動了動。

    他想起今早甦若雪托人送來的《白皮書》樣本,紙張還帶著墨香,扉頁上她用小楷寫著"以數為證,以信立盟"。

    此刻那些數字仿佛活了,在他眼前連成一條線,從上海的弄堂連到南昌的賬房,連到每一個願意把真心掏出來的普通人。

    張維鈞的辦公室飄著濃烈的龍井味時,顧承硯正盯著對方書桌上的"中正劍"。

    那劍鞘上的鎏金紋路有些剝落,像道猙獰的疤。"顧先生好手段啊,"張維鈞捏著茶盞的手青筋凸起,"昨天還在和部里談提名,今天就煽動中小商戶鬧場子?"

    "我只是說了實話。"顧承硯端起茶盞,水溫剛好不燙嘴——這是甦若雪教他的"談事技巧"喝太燙顯得急躁,喝太涼顯得輕視。"您看這茶,"他用茶蓋撥了撥浮葉,"光有茶葉沒水,泡不開;光有水沒茶葉,沒滋味。

    聯盟要活,得靠大企業家的資源,也得靠中小商戶的底氣。"

    張維鈞"砰"地放下茶盞,茶水濺在"實業救國"的字畫上。"顧承硯,你別忘了,聯盟的章子在部里!"

    "所以更要讓章子蓋得人心服。"顧承硯從公文包里抽出《白皮書》,推過桌面,"這是南昌剛送來的交易明細,每筆賬都能查到簽收人、運輸單、納稅記錄。

    您要是願意,明天就可以派專人來核對。"

    張維鈞的手指在白皮書封面上頓了頓,最終沒翻開。

    他盯著顧承硯袖扣上的顧家紋章——那是片半開的桑葉,和顧氏綢莊的招牌一模一樣。"你最好記住,"他扯了扯領帶,"有些火,點起來容易,滅起來難。"

    顧承硯起身時,西裝口袋里的懷表震了震。

    他走到門口才摸出來,屏幕上顯示著甦若雪的來電。"喂?"他推開門,晚風卷著法租界的梧桐葉撲進來。

    "阿硯,"甦若雪的聲音帶著電流雜音,卻異常清晰,"我剛調閱了聯盟的資金流水。"她停頓了一下,顧承硯听見背景里算盤珠子急響,"最近三個月,有七筆大額轉賬流向不明賬戶,收款方"

    顧承硯的腳步頓在台階上。

    他望著遠處霓虹閃爍的外灘,月光正漫過海關大樓的鐘樓。"若雪,"他低頭看了眼懷表里夾著的桑樹葉,那是她今早硬塞的"鎮紙","把所有流水單和轉賬憑證整理好,我馬上讓人去取。"

    掛掉電話時,他看見張維鈞的辦公室燈還亮著。

    窗影里,那道身影正抓起《白皮書》翻頁,動作快得幾乎要扯破紙邊。

    顧承硯摸了摸袖扣上的桑葉紋章,轉身走進夜色里。

    黃包車夫的鈴鐺聲從街角傳來,他對著風笑了笑——有些火,既然點起來了,就該燒得更旺些。

    而此刻南昌的賬房里,甦若雪正把最後一疊資金往來記錄鎖進鐵盒。

    算盤珠子在她手下跳出急雨般的節奏,算珠踫撞聲里,她听見自己心跳如擂那些不明轉賬的收款賬號,尾數竟和三個月前被日商強佔的華昌紗廠賬戶驚人的相似。

    喜歡開局上海灘我以商道破危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上海灘我以商道破危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開局上海灘︰我以商道破危局》,方便以後閱讀開局上海灘︰我以商道破危局第164章 風起雲涌,人心如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開局上海灘︰我以商道破危局第164章 風起雲涌,人心如秤並對開局上海灘︰我以商道破危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