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樹

第334章 蛛絲馬跡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伍茗 本章︰第334章 蛛絲馬跡

    科研團隊順著已有的線索深入研究,盡管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因果樹”的奧秘如同深邃宇宙般浩瀚復雜,每前進一步,都需要從細微的蛛絲馬跡中抽絲剝繭。

    在持續監測“因果樹”波動信號與星系演化的關聯過程中,科研人員注意到了一些極其細微卻又不容忽視的變化。在某些特定的波動周期內,星系中恆星的形成速率出現了異常波動,不僅如此,新形成恆星的質量分布也呈現出一種奇特的模式。

    “這些變化太過細微,如果不是我們一直密切追蹤,很可能就會錯過。但它們的出現絕非偶然,一定與‘因果樹’的‘因果指令’存在某種隱秘聯系。”一位專注于恆星形成研究的天文學家說道。

    為了弄清楚這種聯系,科研團隊加大了對這些特定波動周期內星系的觀測力度。他們利用空間望遠鏡和地面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對星系內部的氣體雲分布、磁場強度等諸多因素進行細致測量。通過海量的數據對比與分析,他們發現當波動信號處于特定頻段時,星系內部的氣體雲會受到一種未知力量的擾動,從而影響恆星的形成過程。

    “這種未知力量似乎在精準調控著恆星形成所需的物質條件。就好像‘因果樹’通過波動信號下達了指令,告訴星系何時、何地以及以何種方式形成恆星。”負責數據分析的科學家說道。

    與此同時,在對古老文明線索的挖掘中,又有了新的發現。一個研究古代東方文明的小組在對一座古老道觀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本殘缺不全的古籍。盡管書頁破損嚴重,但經過專家們運用先進的圖像修復技術和文字解讀方法,還是從中提取出了一些關鍵信息。

    古籍中記載著關于“靈樹”的傳說,這棵“靈樹”被描述為連接陰陽兩界、掌控世間萬物生滅循環的聖物。其中一段晦澀的文字引起了科研團隊的高度關注,大致內容為︰“靈樹之息,應時而出,化氣為形,循因果之道,引萬物變。”

    “這段記載與我們所研究的‘因果樹’極為相似。‘靈樹之息’或許就對應著‘因果樹’發出的波動信號,而‘循因果之道,引萬物變’則暗示著其對萬物因果變化的影響,這可能是理解‘因果樹’作用機制的重要線索。”研究古代東方文明的學者說道。

    將古籍記載與“因果樹”的研究相結合,科研團隊推測,“因果樹”發出的波動信號可能不僅僅影響星系和恆星的演化,還可能在更微觀的層面上,對物質的基本構成和相互作用產生影響。

    為了驗證這一推測,科研團隊中的理論物理學家們開始從量子層面構建新的理論模型。他們試圖將“因果樹”的波動信號納入量子場論的框架中,探究其對微觀粒子行為的影響。

    在構建模型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傳統的量子場論是基于已知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建立起來的,而“因果樹”波動信號所展現出的特性卻無法用現有的理論來解釋。經過反復思考和嘗試,他們引入了一種全新的假設——“因果場”。

    “我們假設存在一種‘因果場’,它與‘因果樹’緊密相連,並且能夠與量子場相互作用。‘因果樹’通過波動信號調制‘因果場’的強度和分布,進而影響微觀粒子的行為,最終在宏觀上表現為星系和恆星的演化。”提出“因果場”假設的理論物理學家說道。

    雖然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假設,但它為解釋“因果樹”的作用機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科研團隊開始圍繞“因果場”假設展開深入研究,通過理論推導和計算機模擬,試圖驗證這一假設的合理性。

    在模擬過程中,他們發現當引入“因果場”後,微觀粒子的行為確實會出現一些與“因果樹”波動信號相關的變化,這些變化與之前觀測到的星系和恆星演化現象存在著一定的邏輯關聯。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發現!雖然‘因果場’假設還需要更多的實驗和觀測來驗證,但它已經為我們理解‘因果樹’的奧秘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方向。我們需要從更多方面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完善這一假設。”科研團隊負責人說道。

    除了理論研究,科研團隊還積極尋找實驗驗證的方法。他們計劃利用地球上最先進的粒子加速器和量子實驗設備,嘗試模擬“因果樹”波動信號對微觀粒子的影響。雖然在實驗室中完全復現“因果樹”的環境幾乎不可能,但他們希望通過近似模擬,找到一些支持“因果場”假設的證據。

    在探索“因果樹”奧秘的道路上,這些細微的蛛絲馬跡正逐漸編織成一幅更大的圖景。科研團隊深知,每一個新發現都可能是解開謎團的關鍵一步,他們將繼續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從這些蛛絲馬跡中探尋宇宙深處的秘密,向著揭示“因果樹”真相的目標穩步邁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因果樹》,方便以後閱讀因果樹第334章 蛛絲馬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因果樹第334章 蛛絲馬跡並對因果樹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