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精神文明建設
2042年的冬天,中原大地的農村被一層薄薄的霜雪覆蓋,清晨的陽光灑在田野上,泛出清冷的光。我站在村口,望著這片熟悉又充滿希望的土地,心中感慨萬千。作為一名鄉村振興的參與者,我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奮斗了好些年頭,見證著這里的每一點變化。
這些年,鄉村的發展有目共睹。醫療改革的順利推進,讓村里的老人孩子看病不再是難題。新建的村衛生院設備齊全,醫生們也都專業負責。村里的老人常說︰“現在政策好啊,看病報銷得多,咱也看得起病了。” 這話一點不假,曾經因為一場大病就能拖垮一個家庭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村里人的健康水平大幅提升,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然而,就在這看似一片祥和的景象中,我卻發現了一個不好的現象。每到過年,這個本應充滿歡樂和溫馨的時刻,村里卻彌漫著一股賭博的風氣。一到傍晚,不少村民就聚集在村里的空房子里,煙霧繚繞中,賭桌上的籌碼你來我往,吆喝聲、爭吵聲不斷。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今日子好了,物質生活豐富了,可精神生活卻如此匱乏。我意識到,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刻不容緩,必須要提上日程了。
這天,我吃過早飯,就去找老王支書。老王在村里干了幾十年,對村里的情況了如指掌,威望也高。我到他家的時候,他正坐在院子里曬太陽,看見我來,熱情地招呼我坐下。
“老王叔,我來找您商量個事兒。” 我開門見山地說。
“啥事兒啊,這麼嚴肅?” 老王支書笑著問我。
我把過年期間村里賭博成風的現象跟他說了,老王支書听後,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唉,這事兒我也知道,每年過年都這樣,咱也管過,可效果不大。” 老王支書無奈地說。
“我想了想,咱們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加強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設。” 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你有啥具體的主意沒?” 老王支書看著我,眼神里充滿了期待。
“我有三點建議。” 我清了清嗓子,認真地說,“第一,咱村里籌款辦個村民圖書館。現在大家閑下來就賭博,要是有個圖書館,大家可以去看書學習,增長知識。”
老王支書點了點頭,說︰“這主意不錯,可這錢從哪兒來呢?”
“咱們可以發動村里的企業捐款,還有在外打工的鄉親們,大家肯定都願意為村里的建設出份力。另外,政府也有相關的扶持政策,咱們可以申請一下。再加上咱們的鄉村振興基金足夠了。” 我把自己的想法詳細地跟老王支書說了。
“行,這事兒我看行,你接著說。” 老王支書對我的提議表示贊同。
“第二,村里成立文化興趣活動小組,定期舉辦娛樂運動活動,像放電影、組織棋牌比賽之類的。這樣既能豐富大家的業余生活,又能把大家從賭桌上拉回來。” 我接著說。
“這個好,以前咱村里也偶爾放放電影,大家都可喜歡了。成立興趣小組,讓大家自己參與組織,肯定更有意思。” 老王支書臉上露出了笑容。
“還有第三點,定期培訓村民農業、手工業、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識。現在鄉村振興,咱得讓村民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收入,這樣大家也更有積極性。” 我把最後一點建議也說了出來。
老王支書听後,沉思了一會兒,說︰“你這三點建議都很好,不過實施起來可能有點難度。但是只要能讓村里變好,再難咱也得試試。”
“是啊,只要咱們齊心協力,肯定能把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設搞好。” 我信心滿滿地說。
接下來的日子,我和老王支書就開始為這三件事忙碌起來。我們先是召開了村民大會,把我們的想法跟大家說了。一開始,有些村民不太理解,覺得看書、參加活動有啥用,還不如打打牌來得自在。
“讀書有啥用啊?咱莊稼人就靠種地吃飯,讀再多書也變不出糧食來。” 村里的李大叔第一個站起來反對。
“李大叔,您這話可不對。” 我耐心地解釋道,“讀書可以讓咱們學到更多的種植技術,提高糧食產量。而且,多讀書也能開闊咱們的眼界,讓咱們的日子過得更有滋味。”
“就是啊,李大哥。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咱不能光想著眼前這點樂子。現在你看大城市里面都是人工智能機器人。說不定再過兩年咱們村也會用上機器人,全自動化農機設備,坐在家里操控下機器就把地種了。你說咱們得學不學技術,讀不讀書?” 老王支書也在一旁幫腔。
經過一番解釋和勸說,大部分村民還是表示支持。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
為了籌集辦圖書館的資金,我和老王支書一家一家地去拜訪村里的企業老板,向他們說明情況。一開始,有些老板不太願意捐款,覺得這對他們沒啥好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老板,您看咱村里辦圖書館,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學到知識,以後村里發展好了,對您的企業也有好處啊。” 我誠懇地對村里最大的企業老板王建國說。
“話是這麼說,可我這企業也不容易,每年要交不少稅呢。” 王建國面露難色。
“王老板,您想想,要是村里的孩子們都能在圖書館里學到知識,將來考上大學,說不定還能來您的企業幫忙呢。這可是為村里培養人才啊。” 老王支書也在一旁勸說。
經過我們的一番努力,王建國終于被打動了,答應捐款。在他的帶動下,其他企業老板也紛紛解囊。同時,我們還在村里發起了募捐活動,在外打工的鄉親們也積極響應,很快就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
圖書館的建設工作也順利展開。我們選了村里一處閑置的土地,進行了施工建設。半年多的時間圖書館就建成了。書架、桌椅、書籍等也陸續到位。看著嶄新的圖書館,我心里充滿了成就感。
在成立文化興趣活動小組方面,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一開始,報名參加的村民並不多,大家都覺得自己平時忙慣了,沒時間參加這些活動。
“我每天都要忙地里的活兒,哪有時間參加啥活動啊。” 村民張大姐說。
“張大姐,您就當是給自己放個假,放松放松。而且參加活動還能認識更多的人,多有意思啊。” 我勸說著張大姐。
為了提高大家的積極性,我們決定先舉辦一場電影放映活動。那天晚上,村里的廣場上坐滿了人,大家一邊看著電影,一邊聊著天,氣氛十分融洽。電影結束後,不少村民都表示願意參加興趣小組。
就這樣,文化興趣活動小組順利成立了。我們根據村民的興趣愛好,分成了書法、繪畫、舞蹈、音樂等多個小組,定期組織活動。村里的文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在開展村民培訓方面,我們邀請了農業專家、手工業師傅、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人員等來村里授課。一開始,有些村民對這些培訓不太感興趣,覺得學了也沒用。
“這專家講的東西太理論了,咱也听不懂,能有啥用啊?” 村民趙大哥說。
“趙大哥,您別著急。我們會把理論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讓大家都能學會。而且學會了這些技術,您以後就能多一條增收的路子了。” 我耐心地解釋道。
為了讓培訓更有針對性,我們提前了解了村民的需求,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在培訓過程中,我們還設置了實際操作環節,讓村民們親自動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村民們逐漸認識到了培訓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培訓中來。村里的農業生產技術得到了提高,一些村民還利用學到的手工業技術和農產品加工知識,在家里做起了小生意,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隨著圖書館的開放、文化興趣活動小組的開展和村民培訓的深入,村里的賭博風氣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每到過年,村里不再是一片烏煙瘴氣的賭博場景,取而代之的是熱鬧的文化活動和溫馨的家庭聚會。
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不再只關注眼前的利益,而是開始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如何讓村子變得更好。村里的孩子們也有了更多的去處,他們在圖書館里看書學習,在文化活動中展現自己的才華,健康快樂地成長。
看著村里的這些變化,我和老王支書都感到無比欣慰。我們知道,鄉村振興的道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困難和挑戰等著我們去克服。但是,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不斷努力,就一定能讓這片土地煥發出更加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在這個2042年的冬天,我站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中原大地的農村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喜歡因果樹請大家收藏︰()因果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