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三炮順著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藥道濟世館走時,驗藥箱里的《辨證施治綱要》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面是用牛皮紙裝裱的,上面用金粉寫著 “對癥下藥” 四字,內頁記錄著歷代醫家的診療心得望聞問切的要點詳解、寒熱虛實的辨別方法、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 每條心得旁都標注著 “典型病例”“誤診分析”“用藥調整”,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診療守則”,上面用狼毫筆寫著 “審證求因,辨證論治,藥證相應,勿貪速效”,字跡是明代御醫集體手書,筆鋒里透著審慎,此刻在濟世館的藥香里泛著沉靜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里,本源珠正與一副清代的脈枕共鳴,枕面繡著 “三部九候” 的經絡圖,邊角已被無數患者的手腕磨得柔軟,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淡藍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歡呼聲 —— 那是粉絲追捧 “神醫” 的喧鬧。兩人剛推開刻著 “大醫精誠” 的木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心頭一沉原本擺放著脈枕、藥碾的診室,如今鋪著紅地毯,牆上掛滿 “神醫” 與明星的合影,而堂中央的 “診療台”(醫家望診、問診的地方)被改成了 “直播台”,台上的《傷寒論》被換成了 “打賞榜單”,旁邊的 “病例檔案櫃”(記錄患者病情變化的檔案)堆滿了 “神醫周邊”,櫃頂的電子屏循環播放著 “患者康復” 的劇本視頻,屏幕下方的垃圾桶里扔著沒開完的高價補藥,藥盒上印著 “人參皂 含量 01” 的小字。
“爺爺你看,他們把看病的地方變成戲台了!” 小家伙指著最顯眼的 “神醫簡介” 海報,上面寫著 “師從隱世高人,三天治愈癌癥,妙手回春”,一個留著長胡子的 “神醫” 正給患者號脈,手指搭在腕上不到十秒就說“你這是腎虛,得吃我這秘制補藥,一個療程三萬八!” 濟世館四周的 “醫家語錄牆”(刻著 “醫者意也,善于用意,即為良醫”)被噴上了 “掃碼關注,免費問診” 的二維碼,其中一塊 “華佗五禽戲圖解” 石碑被用來支起手機支架,碑上 “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 的字跡被鏡頭擋住。更刺眼的是門口的 led 屏“網紅神醫,專治疑難雜癥 —— 不用望聞問切,不用辨證分析,吃我的藥就見效”。
黃三炮走到被遺棄的脈診台前,伸手撫摸台面上的凹痕 —— 那是常年放置脈枕留下的印記,台側刻著 “道光年間,吳醫師在此坐診,日限診十人,每診必詳察”,字跡被香火燻得有些發黑。他從驗藥箱取出些診療信物一本 1965 年的診療日志(記著 “張某,男,30 歲,咳嗽半月,苔薄白,脈浮緊,屬風寒感冒,用麻黃湯三劑”)、一套診病工具(黃銅听診器、木制叩診錘,听診器上刻著 “細心听,耐心問”)、一沓處方底單(每張都寫著 “隨癥加減” 的批注),往脈診台上一擺“這叫‘診療本心’,” 他拿起听診器演示正確的使用方法,“老祖宗看病,講究的是‘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哪能靠裝神弄鬼騙錢?” 說話間他已翻開診療日志“你看這記錄,寒熱虛實寫得明明白白,那些連脈都不號的哪懂這辨證的重要?”
濟世館館主濟伯戴著金絲眼鏡走來,手里拿著份 “直播帶貨清單”,上面某補藥的利潤高達 90。他敲了敲脈診台“黃師傅別抱著本破日志裝行家了,現在誰還信慢慢看病?我這網紅經濟,能讓更多人‘看得起病’(其實更貴),你看這直播間在線人數,比你守著個破台子強百倍!”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月流水”,“看見沒?這月賺了五百萬,夠你買十車藥材,這才是懂行醫!”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秘制補藥” 的藥盒前一放。老鱉對著藥盒噴出股清水,盒上的 “秘制” 標簽立刻脫落,露出下面的 “普通枸杞粉” 成分表,說明書上的 “治愈癌癥” 字樣被水浸濕後變得模糊,“這是騙人的!” 小家伙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里拍到 “神醫” 的助理偷偷給患者塞止痛藥,讓他們說 “有效果”,“爺爺說真看病得望聞問切,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診療日志,展示著 “舌苔照片 + 脈象描述 + 用藥調整” 的完整記錄,引來幾個患者的點頭。
新出現的老中醫診伯背著個藥箱走來,藥箱里裝著他的診療工具一套銀針(針身光滑,用了四十年)、一本《臨證指南醫案》(書頁里夾著患者送的感謝信)、一沓體質辨識表(記錄著 “陰虛、陽虛、痰濕” 等不同體質的特征)。老人從箱底摸出塊 “行醫執照”,是 1980 年頒發的,上面貼著他年輕時的照片“這是我剛行醫時發的,” 他指著執照上的 “救死扶傷” 四字,“那時候看病,得把病情問透了才敢開藥,哪像現在這樣,三句話就賣藥?” 他當場給個患者號脈,手指輕按寸關尺“你這脈浮數,是風熱感冒,得用銀翹散,不能亂吃補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濟伯被說急了,從倉庫調來 “智能診斷機”,患者輸入癥狀就能自動生成 “秘方”(其實都是高價補藥)“看好了!這機器比你那套望聞問切高效,輸入‘疲勞’就推薦人參,輸入‘失眠’就推薦鹿茸,保證賺錢,你懂個屁的‘辨證’!” 他在機器上輸入 “頭痛”,屏幕立刻顯示 “肝陽上亢,需服秘制平肝丸(售價 2980 元)”,“等會兒讓你們看看,是你老辦法受歡迎,還是我機器診斷賣得多!”
黃三炮沒接話,從《辨證施治綱要》里翻出張 “診療三則”,上面用朱砂寫著 “問其發病之由,觀其現在之證,察其體質之異”。他拿起 “診療守則”,往脈診台前一立,守則竟透出藍光“這叫‘診療之魂’,” 他指著守則上的 “勿貪速效”,“老醫師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機器哪懂這循序漸進的道理?” 說話間個長期吃補藥的患者捂著肚子湊過來說“我吃了他的藥,上火嚴重,你能幫我看看嗎?” 黃三炮立刻拉他到診台前“來,我給你看看舌苔,這是補得太過了。”
診伯突然往 “醫道石”(檢驗診療真偽的奇石)上放了盒 “秘制補藥”,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診療日志,石面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對癥” 二字。“瞧見沒?” 老人指著日志里的 “李某,誤用補藥致上火,改用白虎湯而愈”,“真診療的字里有教訓,假行醫的藥盒只有暴利,這可不是機器能糊弄的!”
濟伯臉色鐵青,突然讓保安把質疑的患者趕出去“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請來的 “醫托”,“讓他們說吃了我的藥絕癥都好了,看你們還怎麼說,再不識相就報警抓你們!”
黃三炮將 “診療守則” 往濟世館的梁上一掛,守則的藍光與梁上的 “大醫精誠” 匾額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辨證診療圖》—— 畫面里的老中醫認真號脈,患者詳細描述病情,學徒在旁記錄癥狀,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專注的神情。“這才是濟世館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診療得‘辨證施治,對癥下藥’,既要治好病,更要體恤患者,哪能靠炒作、賣高價藥牟利?”
孫子突然想起什麼,從藥箱里掏出本源珠往醫道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 “秘制補藥” 突然變成普通藥材,智能診斷機顯示 “請辨證論治” 的提示,而被改成直播台的診療台竟自己擺上脈枕和醫書,病例檔案櫃里的周邊被換成真實病例,電子屏播放起《黃帝內經》的講解視頻。幾個患者忍不住離開直播區,圍過來看診伯辨證開方,臉上露出信任的神色。
診伯趁機往眾人手里發了《家庭常見病辨證手冊》“來,拿著學,這里面講‘感冒分風寒風熱,用藥大不同’,那些搞網紅診療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給患者開好處方“這叫‘回歸本分’,看病就是要找到病根,不能盲目用藥。”
濟伯見勢不妙,想趁亂卷走直播打賞款逃跑,卻被黃三炮用 “診療守則” 攔住去路。“濟世館不是斂財窟,”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歡呼聲格外清晰,“藥道診療得‘醫者仁心,普同一等’,是為了治愈疾病,不是為了發財,這是老祖宗傳下的行醫道,不是功利化行醫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濟世館最高處的 “仁心旗”,旗面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辨證施治,方為良醫”。隨著旗幟展開,所有直播設備突然黑屏,而被篡改的病例檔案自動更正,館里響起老中醫 “下一位” 的溫和聲音。黃三炮往院子里撒了把不同病癥對應的藥材種子(薄荷治感冒、黃連治上火等),瞬間長出片對癥的藥草,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面匯成 “診療”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里的本源珠正往西南方向飛去,那里隱約可見一片藥道典籍館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藏經閣’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收藏藥道典籍的場所,突然想起診伯的話“診療就像解繩結,得找到繩頭慢慢解,硬拉只會越纏越緊,丟了辨證,再貴的藥也治不好病,守不住這份細,藥道的診療根基就垮了。”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老中醫溫和的問診聲 —— 那是濟世館久違的、屬于仁心的韻律。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