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三炮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往藥道典籍館走時,驗藥箱里的《藥道典籍總目》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面是用藏經紙托裱的,邊角用藍布包著,內頁用工筆抄錄著歷代藥道典籍的目錄漢代《神農本草經》的 365 種藥物分類、唐代《新修本草》的圖文對照體例、明代《本草綱目》的 16 部 60 類編排…… 每部典籍旁都標注著 “成書年代”“版本源流”“學術價值”,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校經筆”,筆桿刻著 “傳經弘道” 四字,筆尖因常年批注校勘已磨得圓潤,此刻在典籍館的墨香里泛著沉靜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里,本源珠正與一頁宋代《本草圖經》的殘頁共鳴,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淡金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拍賣師喊價聲 —— 那是古籍競拍的競價聲。兩人剛推開刻著 “薪火相傳” 的木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心頭震顫原本陳列著線裝古籍的書櫃,如今被改成了豪華展櫃,玻璃罩里的元代《飲膳正要》孤本旁擺著 “起拍價千萬” 的牌子,穿西裝的競拍者舉著號牌互相較勁,而角落里的 “校勘室”(校對古籍的書房)被改成了 “古籍修復作坊”,桌上的朱砂墨被換成了化學膠水,旁邊的 “典籍保護守則” 木牌被踩在腳下,牌上的 “敬惜字紙,妥善保存” 字樣沾著墨污。
“爺爺你看,他們把老祖宗的智慧當成發財的寶貝了!” 小家伙指著最顯眼的 “秘本藥方” 展台,所謂的 “宮廷秘方” 其實是用舊紙偽造的,上面的 “長生不老方” 竟寫著 “朱砂三錢,鉛粉五錢”,明顯是害人的毒藥,“這哪是傳經,是禍害人啊!” 典籍館中央的 “誦經台”(誦讀藥道典籍的石台)被換成了 “鑒定台”,所謂的 “古籍專家” 正拿著放大鏡對著一本清代刻本裝模作樣,台邊的 “抄經案”(抄寫典籍的木案)上,堆著印著篡改後藥方的 “珍本復刻”,案角的裂縫里還卡著半張被撕碎的校勘記錄。更刺眼的是拍賣手冊上的字“古籍拍賣,收藏首選 —— 一頁宋版,一兩黃金,投資升值”。
黃三炮走到被冷落的《本草綱目》刻本前,伸手拂去上面的灰塵 —— 這部清代光緒年間的刻本保存完好,書頁間夾著當年讀者的批注,“何首烏忌鐵器” 的字旁畫著小小的鐵鏟圖案,天頭地腳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校注。他從驗藥箱取出一套自己手抄的《千金方》,蠅頭小楷工整秀麗,疑難處還用朱筆標注了釋義“這叫‘傳抄’,” 他往校勘室的舊址上一放,“得逐字逐句核對,有錯就改,有疑就注,哪能用假藥方糊弄人?” 說話間他已研好一碟松煙墨,拿起校經筆蘸了蘸“你看這墨色,沉靜溫潤,寫出的字能保存百年,那些化學墨水哪有這股子書卷氣?”
典籍館老板典伯穿著唐裝走來,手里拿著個裝著古籍殘頁的錦盒,賬本上記著 “宋版殘頁,成交價五十萬”。他踢了踢旁邊的活字印刷版“黃師傅別太迂腐了,現在誰還耐著性子抄書?我這拍賣能讓古籍‘體現價值’,一本孤本夠你抄一輩子!”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成交記錄,“看見沒?這月拍了兩千萬,夠你買十套《四庫全書》!”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偽造宮廷秘方” 展台前一放。老鱉似乎嫌紙張的霉味刺鼻,猛地對著藥方噴出股清水,紙頁被泡濕後,上面的 “乾隆御筆” 印章竟暈開了,露出下面的 “現代仿刻” 字樣,墨跡里還混著打印機的墨粉。“大家快看!” 小家伙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這是用電腦偽造的假藥方!爺爺說真典籍得有傳承,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手抄的《千金方》,展示著上面的朱筆批注,引來幾個老學者的點頭。
新出現的老典籍校勘師經伯背著個藤編書箱走來,箱子里裝著校勘的工具各式版本的藥道典籍、朱砂墨錠、校勘用的夾簽,還有一本泛黃的《校經札記》。老人翻開札記,里面記著幾十年的校勘心得“校《本草衍義》,見‘細辛’條,宋本雲‘無毒’,明本增‘有毒’,查《證類本草》,確系後人增補,當注‘宋本無此說’。”“當年我師父教我校書,第一樁事是學嚴謹,他說‘一字之差,可能害命,半點馬虎不得’。” 他指著被篡改的藥方,“這味藥的劑量從‘一錢’改成‘一兩’,輕了是治病,重了就是殺人,哪能隨便改?”
典伯被說急了,從電腦里調出 “智能造偽系統”,屏幕上立刻生成一頁 “唐代藥方”“看好了!這系統能模仿古人筆跡,生成假古籍,連專家都難辨真假,比你一點點抄高效多了!” 他點擊 “生成” 鍵,系統立刻打印出一張泛黃的紙,“等會兒對比下,看你土法抄經和我這‘科技造偽’有啥不一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典籍總目》里翻出張 “校經五法”,上面用朱砂寫著 “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活校法”。他拿起校經筆,往《本草綱目》的 “麻黃” 條上一點“這叫‘辨訛’,” 他指著其中的 “去節” 二字,“後世刻本多漏‘去節’,實則麻黃節有毒,必須去掉,機器哪懂這一字千金的重要?” 說話間個戴老花鏡的老中醫湊過來說“我當年行醫,全靠對著古籍校勘,才沒開錯藥方,哪能讓這些假貨害人?” 黃三炮遞給他一錠朱砂墨“來,幫著校注這頁《傷寒論》,比競拍有意義。”
經伯突然往 “弘道石”(檢驗典籍真偽的奇石)上放了本偽造的藥方,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手抄的《千金方》,石面竟透出溫潤的紅光,還隱隱浮出 “真跡” 二字。“瞧見沒?” 老人用手指點著批注里的醫理分析,“真典籍的字里有醫道,假藥方的紙頁只有銅臭,這可不是系統能糊弄的!”
典伯臉色鐵青,突然按下總控台的紅色按鈕,所有展櫃的射燈同時亮起,烘托出古籍的 “珍貴感”“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大屏幕上開始播放 “古籍投資講座”,專家宣稱 “古籍漲幅超字畫,收藏就是賺錢”,“這是‘文化理財’,有錢人就認這個,不服氣?”
黃三炮將 “校經筆” 往誦經台的基座上一放,筆尖的青光與石台的紋路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典籍傳承圖》—— 畫面里的老學者在燈下校注,年輕人在旁抄寫,孩童在案前臨摹,每個人臉上都帶著 “敬惜典籍” 的虔誠。“這才是典籍館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競拍者說,“典籍是用來傳承醫道、救人活命的,不是用來炒作升值的,它們承載著先人的智慧,哪能用價格衡量?”
孫子突然想起什麼,從藥箱里掏出本源珠往弘道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偽造的古籍突然化作紙灰,而被改成鑒定台的誦經台竟自己擺上了蒲團,抄經案上也憑空出現了筆墨紙硯。幾個競拍者忍不住放下號牌,圍過來看黃三炮校注典籍,臉上露出愧色。
經伯趁機往眾人手里塞了本《藥道典籍選讀》“來,拿著學,這里面選了最實用的藥方,比如治感冒的‘蔥豉湯’,蔥白加豆豉,熬水喝就管用,那些天價拍賣的哪有這實在?” 他自己先拿起一本《本草備要》,大聲讀起了 “甘草,味甘,性平,能補中益氣”,引來幾個學生的跟讀。
典伯見勢不妙,想趁亂轉移那部元代《飲膳正要》孤本,卻被黃三炮用校經筆攔住手腕。“典籍館不是拍賣場,”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拍賣師的喊價聲格外清晰,“藥道典籍得‘傳經弘道,濟世救人’,不是用來牟取暴利的,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結晶,不是商業炒作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典籍館最高處的 “弘道旗”,旗面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敬惜典籍,薪火相傳”。隨著旗幟展開,所有拍賣設備的線路突然燒斷,而被冷落的書櫃竟自己排列整齊,陽光透過窗欞照在古籍上,泛著智慧的光暈。黃三炮往抄經案邊撒了把松籽,瞬間長出株翠綠的小松苗,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面匯成 “傳經”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里的本源珠正往西北方向飛去,那里隱約可見一片藥道制藥坊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古法坊’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傳承古法制藥技藝的工坊,突然想起經伯的話“典籍是藥道的根,字里行間都是救人的道理,丟了這些字,就丟了藥道的魂,保護它們,就是保住千萬人的命。” 他扛起校經筆,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毛筆劃過宣紙的沙沙聲 —— 那是典籍館久違的、屬于傳承的韻律。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