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信踩著芝麻嶺的黃土路往里走時,晨陽正從晾曬的芝麻堆上折射,在 “聚粒場” 的青石板上投下細碎的金斑。穿青布衫的芝麻錢蹲在竹匾旁,手里的木刮板輕輕推攏芝麻,每粒芝麻在板下滾動的軌跡都均勻如線“初曬揚殼,二曬去秕,三曬聚實,少曬一日帶潮氣,多曬一日失香氣 —— 就像攢信譽,少一分是虧欠,多一毫是虛浮,粒粒較真才叫誠信。” 他身旁的陶缸按品級分三排,前排標 “統貨三級”(含 5 秕粒),中排標 “精選二級”(含 2 秕粒),後排標 “特選一級”(秕粒率<05),缸沿的雜質檢測儀顯示 “03”,“這純度的芝麻不摻沙粒,就像咱的誠信賬,一厘一毫都清白。”
芝麻嶺的 “晾曬誠信監測站” 設在老芝麻地旁,石台上嵌著塊清代的 “聚粒碑”,碑上刻著 “芝麻三曬法”“一曬竹匾攤一寸厚,二曬每日翻五次,三曬日落前收倉”。某網紅舉著攝像機拍攝“這碑的石紋里,藏著八代人的顆粒故事 —— 就像咱的艾草葉,每道紋路都記著多少的賬。” 她兒子正幫芝麻錢的孫子掛 “晾曬質檢牌”,每個牌子都寫著 “晾曬時長、秕粒佔比”,“張奶奶剪的‘揚芝娃娃’說了,少揚一次風是偷懶,篩後混級是欺瞞,聚粒歸倉才是誠信樣。”
老茶農的茶園在芝麻地東側拓了片 “茶芝共生區”,茶樹上的認養牌多了行小字“每采一斤茶,幫芝麻地撿一兩秕粒”。茶農的兒子正教城里來的認養家庭分辨“這粒芝麻飽滿帶淺黃,是自然成熟的;那粒發黑干癟,是未熟采摘的 —— 就像看人,不起眼的實在,比浮夸的光鮮強。” 穿旗袍的阿姨捏起一小撮特選芝麻,指尖捻動間香氣撲鼻“這香味多純正,不像上周糧油店買的,說是‘新芝麻’,其實混了陳貨,嚼著發苦。” 芝麻錢的孫子突然指著她的指甲縫“阿姨指甲里有芝麻黃,您也愛做芝麻糊?真正的好芝麻,磨成粉不結塊,就像靠譜的人,做事不打折扣。”
突然聚粒場傳來爭執,戴鴨舌帽的油坊老板踢著陶缸“特選級里混了三粒秕的,最多給十六塊一斤!” 芝麻錢的木刮板往缸沿一磕,震得芝麻粒簌簌作響“101novel.com19 年你收的芝麻,回去摻了兩成油菜籽榨油,現在還好意思挑刺?” 他掀開《聚粒黑名單》,泛黃的紙頁上貼著老板的簽字畫押,旁邊標著 “101novel.com19 年,摻假榨油,禁入嶺四年”。那老板的臉漲成芝麻色,突然從貨車里搬下台色選機“我賠罪!免費幫選三天,選出一粒秕的,我就把這機器吃了!”
監測站中央的 “顆粒誠信台”,老谷匠的銅秤與新添置的千粒重測定儀並排擺放。穿校服的小姑娘捧著電子秤“我測的特選芝麻千粒重 38 克,比標準高 02 克!” 她的面人攤擺在台側,捏的 “芝麻娃娃” 舉著 “不摻假” 的牌子,“木爺爺說,好芝麻不用吹,就像好名聲不用炒 —— 但粒粒歸倉比啥都強!” 某網紅的直播鏡頭前,價格牌格外醒目三級 8 元 斤,二級 12 元 斤,一級 101novel.com 元 斤,下方用紅筆寫著 “摻假一粒,賠償十斤”。
午飯擺在芝麻地的涼棚下,陶奶奶新燒的 “芝麻紋碗” 里盛著芝麻糊,碗底的 “粒” 字是木老根用芝麻殼拼粘的,筆畫間還沾著細小的芝麻粒。老醋坊的徒弟拎來壇 “芝麻醋”,酸香里裹著芝麻的焦香“這醋泡芝麻,解膩又養發,” 西爺往每個人碗里舀了勺,“就像聚粒能成倉,誠信能成事,點點滴滴才長久。” 芝麻錢的孫子突然指著碗底“爺爺,這字的稜角比您的聚粒碑還硬!” 錢老爺子笑出聲“木老根的刻刀,能在芝麻殼上刻花 —— 就像顆粒誠信,得細到骨子里才站得住。”
午後的 “選芝麻誠信賽” 笑料百出。小胖和芝麻錢的孫子比 “盲選特選級”,蒙上眼憑手感挑飽滿芝麻。小胖把五粒秕芝麻歸進特選級,摘下眼罩臉瞬間紅透,突然往對手手里塞個面人“俺認輸!這面人算學費,您得教俺摸芝麻辨好壞的訣竅。” 芝麻錢蹲在一旁捻著胡須“這叫‘認賬不丟人’,比硬撐著強 ——1989 年我跟王家叔比選芝麻,把半斤秕粒混進好芝麻里,最後賠了五斤特選芝麻才算了事。”
芝麻地角落的 “以芝易物處”,農戶們用芝麻換城里的物件兩斤二級芝麻換個榫卯小盒,半斤一級芝麻換本《顆粒故事集》。某網紅的兒子用個剪紙燈籠換了袋特選芝麻,燈籠面是剪紙張奶奶的新作 “千粒圖”,每個芝麻上都刻著 “信” 字。“張奶奶說,” 小男孩舉著燈籠晃了晃,“這燈籠照過的芝麻,黑心販子拿了會手癢。” 穿旗袍的阿姨用條繡著 “聚沙成塔” 的帕子換了斤特選芝麻,帕子被芝麻錢的孫子系在聚粒碑上,“這叫‘軟帕鎮硬碑’,提醒咱再小的信譽也得用心護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突然狂風大作,烏雲壓得很低。農戶們忙著往倉庫搬芝麻,城里來的認養家庭手忙腳亂。棗紅馬突然掙脫韁繩沖進聚粒場,用嘴叼起散落的竹匾往倉庫拖 —— 原來那匾里裝著剛選出的特選芝麻。趙社長拽著馬韁繩笑“這畜生比某些人還懂金貴,知道好東西得護著。” 亂信望著雨中互相傳遞竹匾的人們,口袋里的艾草葉仿佛在發燙,葉子的紋路里,芝麻地的田壟與社區的貨櫃正嚴絲合縫地對接。
離村時,芝麻錢往亂信包里塞了罐特選芝麻“這是今年頭茬的‘聚粒禮’,每粒都帶著陽光味 —— 別學那些販子,把陳芝麻混進新芝麻里,夜里睡覺都不踏實。” 他鋪開張 “顆粒誠信地圖”,紅筆圈著個叫 “葵花坪” 的地方“那兒的葵花籽靠旱地生長,就是缺個‘誠信篩選’的招牌,你去講講咱的聚粒故事,比請明星代言管用。” 某網紅的兒子往亂信口袋里塞了個面人“這是‘顆粒山神’,保佑您走到哪都遇著較真的實在人。”
返程的路上,車載電台正播農產品新聞“芝麻嶺特選芝麻通過誠信認證,進入高端商超,每斤售價較普通芝麻高 60,仍供不應求”。亂信摸了摸口袋里的艾草葉,葉子的紋路里,芝麻地的聚粒碑與社區的誠信展示櫃連成直線。他忽然明白,顆粒里的誠信就像芝麻的重量,攢得越多,分量越足,而那些散落芝麻地的較真故事,終將在城鄉之間攢成沉甸甸的信譽糧倉。
車過界河時,水面漂著個竹編小筏,筏上的芝麻罐印著芝麻嶺的二維碼,旁邊插著剪紙張奶奶剪的 “聚粒帆”。某網紅的攝像機對準小筏“這筏子要漂到社區超市,告訴城里人,山里人的誠信就像這芝麻,粒粒都實在。” 亂信望著漸漸縮小的芝麻地輪廓,突然覺得掌心的艾草葉紋路更清晰了,仿佛能數清每粒芝麻的脈絡。
回到社區時,菜市場的商戶們早等在門口。王主任舉著 “顆粒誠信聯盟” 的木牌,牌上刻著 “粒粒較真,聚成誠信”“芝麻嶺的特選芝麻明天上櫃,每個包裝都帶溯源碼 —— 芝麻錢特意交代,碼旁邊得刻個小簸箕,說‘簸箕篩雜質,誠信篩人心’。” 亂信把那罐 “聚粒禮” 放進誠信展示櫃,玻璃櫃里,芝麻與花生、杏仁、紅棗等物件排成整齊的行列,中間的剪紙寫著 “粒聚成倉,信聚成金”。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