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信剛鑽進那道混著圖書館油墨香與工地汗臭味的漩渦,就被一堆考研真題和技能培訓證書埋到膝蓋。右手攥著的《儉奢調和錄》正和某學霸的 “滿分筆記” 纏成死結,掙扎時書里掉出的 “第四章第一節” 飄到腳邊 —— 紙上 “學以致用” 四個字被人用墨筆涂改成 “分數至上”,旁邊還畫著個背完牛津詞典卻不會說 “謝謝” 的眼鏡男,手里攥著雅思滿分成績單。
“這地方的學用熵比消費市場的儉奢混亂還離譜!” 亂信扒開粘在褲腳的畢業論文,指著前方鬧哄哄的人群直咋舌,“你看那戴黑框眼鏡的教授,在課堂上講《資本論》頭頭是道,說‘勞動創造價值’,轉頭就把課題經費拿去買學區房,學生問他論文數據怎麼來的,他罵‘你懂什麼叫學術包裝’;隔壁汽修鋪更絕,師傅說‘看書沒用,手感最重要’,結果把電動車電池接反燒了客戶的車,還嘴硬‘這新款車就是邪門’!”
話音未落,知識廣場中央那台 “理論計量儀” 與 “實踐校驗器” 的融合裝置突然發出線路短路的爆響,用度絞纏帶殘留的能量裹著博士學位證和專利申請書,在空中擰成道 “知行絞纏帶”左邊飄著燙金的 “學” 字書卷,右邊懸著帶油污的 “用” 字扳手,帶起的氣流把儉奢架起的儉奢相衡橋吹得像條被教條主義扯斷的數據線。
“快把那台老式案秤拖過來!” 儉奢的青銅儉奢秤突然發出秤盤變形的脆響,秤盤上的《方法論》和《維修手冊》開始互相撞擊,“這絞纏帶在篡改學用邏輯 —— 你看橋欄桿上的標語,上午還是‘知行合一’,現在直接改成‘讀書無用論’!”
話沒說完,裂開的地磚縫里冒出串帶著粉筆灰與機油混合氣味的氣泡,泡里鑽出來個拎著 “學用調和儀” 的老工匠。他穿件沾著焊錫的工裝服,左胸別著枚 “知行並進” 徽章,一半是刻著 “學” 字的竹簡,一半是畫著 “用” 字的魯班鎖,中間用根銅絲拴著枚 “創” 字烙鐵。最醒目的是他手里的儀器,左邊顯示屏跳著學歷層次曲線,右邊滾著技能熟練度數據,中間的 “學用平衡點” 正像個卡殼的打印機似的忽快忽慢。
“你們踩碎的是 101novel.com25 年某‘考公大神’的筆記,背面記著他背了三年申論卻不會填報銷單。” 老工匠突然按住亂信揮舞的手臂,用游標卡尺指著地面 —— 原本平整的地磚竟浮現出淡藍色的知識應用網,“瞧見沒?這地面上的線在互相排斥某海歸博士研究人工智能五年,論文發遍頂級期刊,卻連家里的智能音箱都調不好,母親說‘還不如你爸會用微信’;某煎餅攤大姐,每天研究營養學公眾號,說‘加啥料補啥’,現在她的‘養生煎餅’加了枸杞黑芝麻,比隔壁貴兩塊還排著隊,說‘吃著放心’,就像把航海圖當廢紙燒,或是讓文盲開飛機,要麼被理論捆成書呆子,要麼被經驗蒙成睜眼瞎,最後不是在論文里迷失,就是在實踐中踫壁。”
亂信突然指著知行絞纏帶中心“那團藍霧里有個會自己翻頁的課本!” 果然,霧中懸著本精裝《百科全書》,書頁上的公式定理寫得工工整整,卻在 “實踐步驟” 那頁糊著層水泥,書脊上 “理論聯系實際” 的燙金字被人用砂紙磨成了 “理論” 二字,看著格外諷刺。
“典型的學用認知失調癥。” 調和師從工裝口袋掏出副老花鏡,往鼻梁上一架,點開調和儀的投影功能 —— 左邊畫面里,某商學院高材生做創業計劃書,用了二十個模型分析市場,說 “成功率 99”,結果連進貨渠道都找不到,三個月就關門,還說 “是消費者不懂我的商業模式”;右邊畫面中,某果農每天看農業頻道學嫁接技術,說 “老法子得改改”,現在他種的桃樹畝產比別人高三成,鄰村都來請教,他說 “書上的招得結合咱這土”。黑色能量從兩個畫面里滲出來,在儉奢相衡橋上凝成層黏糊糊的東西,湊近一看竟是凝固的油墨和機油的混合物。
“給你看個新鮮的。” 調和師突然調出組數據,左邊柱狀圖顯示某 “學術明星”,五年發表三十篇核心期刊論文,卻沒解決過一個實際問題,實驗室的設備比醫院還先進,研究的課題連他自己都說 “沒啥用”,評職稱時靠這些論文成了教授,學生背後叫他 “論文機器”;右邊餅圖里,某鎖匠自學《機械原理》,說 “看懂圖紙修得更快”,現在能打開各種進口鎖具,還發明了防撬鎖芯,專利費夠買三套房子,他說 “讀書是為了更省力”。“這叫‘學用顛倒’,就像把菜譜當飯吃,把米飯當廢紙燒,要麼被空洞理論填飽肚子,要麼被盲目實踐累垮身子,最後不是在學術泡沫里漂浮,就是在經驗主義里摔跤。” 他突然把學用調和儀往地上一頓,周圍亂飛的學術期刊頓時落了地,“解決這問題得用‘知行合一法’,老祖宗早就懂 —— 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實踐出真知也得靠理論指路,該學時沉下心積累,該用時放開手嘗試,別總被虛名牽著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時,個穿西裝的 “知識付費導師” 舉著《認知升級指南》沖過來,書上 “听課就能變牛” 被熒光筆涂成塊綠斑,他唾沫橫飛地說 “我這課程能幫你打通任督二脈,听懂就能年入百萬”,轉頭就被學員發現他連 excel 都用不明白,在直播間說 “理論比操作重要”;話音剛落,個扛著工具箱的老師傅抱著《經驗主義大全》擠進來,說 “我修了三十年車,不用看說明書”,結果把客戶的新能源汽車修成廢鐵,還罵 “這破車就不該造出來”。
調和師突然笑了,從工具箱里倒出本《大學》和一把扳手,在地上擺出個八卦陣“導師你這叫‘學而不用’,就像買了本游泳指南卻從不下水,還說‘我懂所有劃水技巧’;老哥你這叫‘用而不學’,把老經驗當聖旨,就像還在用算盤記賬,說‘計算器不如這個準’,圖啥呢?” 他用扳手敲了敲兩人的寶貝,“這倆加起來,就是絞纏帶的能量源。”
亂信突然被腳邊的東西絆了個趔趄,低頭發現是本《應試寶典》,封面上用燙金大字寫著 “蒙題技巧大全”,里面夾著某考生的作弊小抄,最後一頁寫著 “雖然啥都不會,但我考上 985 了”,字跡得意得像只翹尾巴的狐狸。調和師踢了踢那本書“這叫‘學用脫節癥’,把考試當目的,把實踐當累贅,最後不是在文憑光環里迷失,就是在實際問題前傻眼。”
正說著,知行絞纏帶突然甩出道藍黑色光帶,把調和儀的屏幕砸出蛛網紋。眾人只見屏幕上的學用曲線突然打成死結,現實中某網紅教授講《經濟學》時說 “房價會跌”,自己卻偷偷買了五套房,被揭穿後說 “理論和現實不一樣”;隔壁開早餐店的夫妻,自學《營養學》和《管理學》,說 “知道為啥這麼做才能做得更好”,現在開了三家分店,雇的都是大學生,說 “老板比我們老師講得還明白”。
“該亮真本事了。” 調和師突然扯開工裝服扣子,露出里面印著 “知行合一” 的汗衫,從懷里掏出本《墨子》和一把游標卡尺,“張衡觀星象制渾天儀(學用結合),徐霞客踏遍山河寫《徐霞客游記》(知行合一)—— 看見沒?這才叫學用相長,不是靠空談理論顯高深,也不是靠蠻干經驗逞能耐。”
他把《墨子》往空中一拋,書頁化作無數個小工具,在空中連成道知行合一橋。奇妙的是,絞纏帶里的書卷和扳手踫到這道橋,突然變得溫順起來,像兩個配合默契的軍師和將軍,學時策略,用時施展本領,乖乖地圍著學用平衡點轉圈。
“記住嘍,” 調和師把學用調和儀塞進亂信手里,“看書時想想‘這知識能用來干啥’,做事時琢磨‘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就像老木匠做家具,既要看圖紙(學),又要會鑿榫卯(用),從沒听說過只看圖紙或只靠手感能做出好家具的。”
亂信剛接過儀器,就听見遠處傳來爭吵聲。扭頭一看,某公司招了群名校畢業生,說 “學歷高就能干好”,結果他們連客戶投訴都不會處理,老板說 “讀書讀傻了”;旁邊社區服務中心,退休教師教老人用智能手機,說 “光會用還不夠,得知道為啥這麼用”,現在老人們都會發朋友圈、用健康碼,說 “李老師講得比孩子清楚”。
“那是‘言與行’遺址的方向。” 老工匠眯起眼楮,指了指天邊的漩渦,“听說那兒的人,要麼說得比唱的好听,承諾的事一件不辦,要麼悶頭做事不會表達,功勞全被別人搶,比學用脫節的還擰巴。” 他突然從懷里掏出本《學用調和錄》扔給亂信,“拿著,下次遇到把‘空談理論’和‘蠻干胡來’當能耐的,翻第六章第三節。”
亂信接住書時,發現扉頁夾著張泛黃的紙條,上面寫著“學與用如同飛鳥雙翼,缺一不可,偏廢則難遠,相輔方能高飛。” 正想問問啥意思,調和師已經背著工具箱鑽進了人群,背影很快消失在恢復秩序的知識廣場里 —— 此刻某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訓樓,學生們正在看圖紙練焊接,老師在旁邊說 “看懂了再動手,錯了就分析原因”,火花飛濺中,焊出的零件比圖紙還標準,引得參觀的企業代表連連點頭。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