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之上,那人眼神銳利,望著對面威武的秦軍騎兵,毫無懼色,反而自信滿滿地舉起長槍。
“不管你們是何方神聖,要想過此路,留下家人和財物!”
山賊頭目盯著秦軍,一眼便認出了張晨。
“你是沛縣的張大人?”
張晨一愣,李穆也望向巨石之上,看清攔路之人後,震驚之余,拔出佩劍。
“雍權,你居然淪落到做山賊的地步了!”
雍權?
張晨也凝視著那人,凌亂的發絲下,終于看清了他的模樣,這不正是沛縣的大仇人雍權嗎?
雍權也注意到了張晨身邊的李穆,臉色瞬間凝重。畢竟,雍權與劉邦的沛縣集團有著深重的仇恨。
雍權同樣出身沛縣,與沛縣豪門王陵相似,是沛縣內極具勢力的強頭之一。劉邦起兵反秦後,在張晨等心腹的協助下攻佔了沛縣,雍權不甘心地歸順了劉邦。但雍權一直瞧不起劉邦的出身。
後來,泗水郡郡監率秦軍征討劉邦,劉邦將豐邑交給雍權鎮守。豈料雍權竟反叛劉邦,投降魏國。劉邦得知後大怒,率軍攻打雍權,兩次都未能成功,第三次在景駒大軍的協助下才奪回豐邑,但雍權早已逃之夭夭。
冤家路窄,兩人相見,眼中皆冒火光,李暮與趙風緊盯著陳鋒,恨不能立刻將其擒獲。陳鋒亦是怒火中燒,憶起背叛李晨後,李晨竟三次發兵追討,無奈之下,他只得一路北逃,直至鄰近的安城地帶。
起初,依靠潰散的士兵,陳鋒接連攻佔了安城周邊諸多小城,聚集起數千兵馬,正準備大展拳腳,不料張凱突然揮師北上,一戰便滅了魏、齊兩國的君主。
聞得張凱派手下將領韓忠收復魏地各城,陳鋒只好領著部下遁入山林,落草為寇,干起了搶劫的勾當,若非李晨窮追不舍,他又怎會落得今日這般田地。
思緒至此,陳鋒自石塊上一躍而下,手中長矛直指趙風。
“哈哈哈哈,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今日,我陳鋒正好可以報仇雪恨了!”
趙風听後,一臉憤慨。
“呸,你這個無恥之徒,陳鋒,你可知道,大哥和我們這些兄弟,恨不能將你剝皮抽筋,大哥那般器重你,你竟在背後捅刀子,怎麼,現在淪落到做強盜的地步了吧,真是報應不爽。”
趙風一臉鄙夷,陳鋒氣得臉色鐵青,怒不可遏,持矛便沖向趙風。
前方的秦軍騎兵正欲上前,趙風大喝一聲。
“我來!”
趙風翻身下馬,手持長劍直取陳鋒。
“呀!”
陳鋒揮矛橫掃,趙風側身閃避,一劍劈向陳鋒,攻防之間,兩人斗得難解難分。
李暮緊盯著陳鋒,只見他手中長矛舞動如飛,未曾想陳鋒武藝竟也如此高強,李暮仔細觀察著二人的激戰。
“鐺!”
“鐺!”
陳鋒長矛直取趙風下路,趙風手中長劍受制,一時被陳鋒逼得連連退卻,逐漸顯出敗勢。
“不好,這陳鋒武藝明顯高于趙風,如此下去,趙風必敗,我得想辦法。”
李暮望著戰局,心中盤算,前方道路被陳鋒部眾阻攔,人數不下數千,盡管這數百秦軍騎兵皆是張凱的親信,個個以一當百,但此地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要陳鋒擋在路中,他們難以突破。
正思索間,李暮見陳鋒逐漸佔據優勢,心中忽生一計。
“趙風,你快回來!”
趙風舉劍護住胸前,陳鋒長矛擊在長劍上,趙風胸口一陣劇痛,身形逐漸難以支撐,連連後退,听到李暮呼喊,趙風連忙抽身而退。
“哈哈哈哈,趙風,你小子還不是我的對手,趁早投降吧,我給你留個全尸!”
趙風回到李暮身旁。
“李大人,這陳鋒實在可惡啊!”
李暮拉住趙風。
“李信,你即刻前往雍丘尋找楊喜將軍,將這里的狀況如實稟報上將軍,告知他雍鋒此人勇猛非凡,請他盡快前來處置。”
李信聞言大驚,雍鋒可是個反復無常的不忠之人,心中暗想,張謀怎會有此打算?
“張大人,您沒弄錯吧,這可是雍鋒啊!”
張謀望著李信,笑眯眯地說︰“李信啊,雍鋒對我們來說或許無足輕重,但對楊喜將軍而言,卻大有用處。雍鋒歷來不服從主公,但面對威名遠揚的楊喜將軍,他不服也得服。我看他也是個勇猛的將領,不妨給他一個機會,至于楊喜是收納他還是處置他,那便是上將軍的決定了。”
李信听後,明白了張謀的用意,如今他們已脫離舊陣營,確實該換個視角看待問題了。
“可是張大人,我走了,您如何是好?”
李信擔憂起張謀來,張謀爽朗一笑,他深知雍鋒雖不服主公,且背叛改投他國,但對張謀本人,並無深仇大恨。見雍鋒如今落魄至此,張謀自信能說服他。
“你盡管放心,有這些秦軍護衛在此,雍鋒不敢把我怎樣。再說,他對我並無怨恨,你速速前去向楊喜將軍匯報吧!”
李信望了一眼不遠處的雍鋒,向張謀揮手告別。
“好,那張大人多保重,我一定盡早歸來。”
李信收起佩劍,躍上馬背,朝馬車隊伍後方疾馳而去。見李信離去,雍鋒心有不甘,欲沖入秦軍騎兵之中。
“雍鋒,且慢。”
兩匹戰馬讓開道路,張謀從容走出防御陣型。
望著氣度不凡的張謀,雍鋒放下了手中的長槍。正如張謀所說,雍鋒對張謀至少沒有太大的敵意。
“張大人,你把李信派往何處了?不會是去求援了吧?”
雍鋒審視著張謀,張謀繼續走向他,神色平靜,面帶微笑。
雍鋒當即長槍一指,張謀見狀,略顯驚訝地說︰
“我說雍鋒啊,你因不服主公而投奔魏國,雖與主公有大仇,但我張謀自問,在沛縣時,我可曾與你結怨?”
雍鋒放下戒備,長槍也緩緩垂下。不僅張謀未曾為難他,以往在沛縣,雍鋒多次闖禍,皆是張謀從中調解。張謀在沛縣百姓中威望極高,深受愛戴,雍鋒也不例外。
“張大人言重了,我雍鋒再忘恩負義,也不會忘了張大人的恩情。”
張謀大笑,走到雍鋒面前。
“看來,你在魏國過得並不如意啊!”
聞听項雄親臨,李樂心中滿是驚喜。
他雖出身于軍旅世家,但項雄如今的聲望,已與昔日的白起、李牧相提並論。此番項雄又除去奸臣趙崇,扶持新君登基,名聲震動整個大秦疆域。
李樂一直渴望親眼目睹這位立于帝國巔峰的人物。
在大堂之中,項雄端坐上首,李樂與潁川郡守將陳武一同恭敬地站在堂下。
“拜見大將軍。”
李樂身著戰甲,頗有儒將之姿,而陳武則顯得孔武有力,是典型的武將風範。
“兩位將軍免禮,請坐。”
李樂和陳武望著項雄,心中激動難抑,這可是統領大秦三十萬主力的項雄,歷經百戰的名將啊。
“久聞大將軍威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自大將軍臨危受命,率領刑徒軍迎戰敵軍後,屢戰屢勝,我在關中時常听聞大將軍的赫赫戰功,打得敵人四處逃竄。不久前更是一戰滅趙燕兩國,威震四方。今日得見,實乃榮幸之至!”
李樂如同見到偶像一般,對項雄贊不絕口。
“哈哈哈哈,李樂將軍過獎了,這都是麾下秦軍將士奮勇殺敵的結果,本將軍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李樂繼續恭維道︰“大將軍太過謙遜了。除去奸臣趙崇,極大地鼓舞了關中百姓的士氣,大家都為大將軍的義舉拍手叫好。是大將軍拯救了大秦啊!”
項雄連連擺手,一番客套後,言歸正傳。
“李樂將軍,本將軍此次前來雍丘,有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不久後,本將軍將率領主力對付項羽大軍,對于河洛一帶的防御,本將軍恐怕無法兼顧。
目前劉辰將軍在咸陽任職,對于潁川郡、三川郡、河內郡以及南陽郡的防御,我尚有些擔憂。”
听聞項雄所言,李樂立刻表態︰“大將軍請放心,如今的四郡之地相對安穩,這都是此前項雄將軍命麾下吳鉤、韓信兩位將軍平定三郡的成果。大將軍可安心在前線作戰,末將一定守衛好這三郡之地,確保咸陽無虞。”
陳武也隨即附和道︰“李樂將軍所言極是,大將軍大可放心,我們一定守衛好這三郡之地。”
項雄起身走到地圖前,對于四郡內的反賊勢力,他並不擔憂,唯獨擔憂的是從南陽到武關,再由武關到幂關,這條直逼咸陽的西路。
對于從洛陽到函谷關的那條路,項雄並不擔心,唯獨對這條西路有些憂慮。畢竟,歷史上,劉邦曾率領沛縣子弟兵,正是從南陽武關一路打到咸陽城下。
彼時,秦軍在河洛之地布有李威與張豹的部隊,但在劉元麾下文臣武將的合力之下,此二人屢戰屢敗,終致劉元順利奪取了武雄關。
張恆慮及楚莊王已復位,楚軍或分兵兩路,重演“先入關中者為王”之計,一路牽制張恆,一路突襲咸陽,形勢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