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囂自陵安逃脫後,沿大道一路南奔,先是逃到汲縣,未及數日,又遇秦將李由率軍攻城,韓囂在亂軍之中再次脫身,一路南行,直抵項籍的營地。
豐邑之地,項籍大軍正欲北上,尚未啟程,便見韓囂前來求援。
項籍營地。
“韓囂,據說此人是韓王堂弟,名喚韓囂。”
“讓他進來。”
不久,一道魁梧身影步入營地。
“項將軍,在下韓囂,奉我家韓王之命,特來向項將軍求救,章 圍困陵安,破城只在旦夕,望項將軍速速發兵相救!”
韓囂躬身行禮,項籍抬手示意其免禮。
“韓將軍客氣了,我正欲率大軍北上,與章 決一死戰,請轉告韓王,務必再堅持一陣,待兩軍合圍章 ,其必敗無疑,陵安之圍自解。”
韓囂聞言大驚,未曾料到項籍已有北上之意,此行也算是完成了使命。
“項將軍果然高義,陵安城中尚有精兵八萬,糧草足以支撐半年,只要項將軍揮師北上,我韓國之危便迎刃而解了。”
韓囂不知,項籍此次的主攻目標是汲縣的李由大軍,至于能否及時救援陵安,還需項籍權衡利弊,畢竟,只有章 正面兵力受損,項籍從後突襲獲勝的機會才更大。
陵安城已被章 大軍圍困十余日。
城中不僅民眾,連眾多梁軍士兵隨著時間推移,士氣日漸消沉。有的軍營里,士兵目睹城外白起的秦軍威猛,心生投誠之意。
西城街道,數十名梁軍步兵手持兵刃,在沉重心理壓力下終于崩潰,百人沖至街頭,意圖直搗梁王宮殿,刺殺梁王,再攜其首級投奔白起。
“兄弟們,殺啊!”
街上人群四散奔逃,這些叛亂的士兵尚未行進多遠,負責鎮壓的梁軍騎兵迅速趕到,一番激戰,叛亂士兵盡數斃命。
騎兵首領收劍入鞘,不遠處,一名身著文士衣裳的人悄悄從巷口探出身來。
此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身著華麗服飾,正是聞名遐邇的張謀。
然而此刻的張謀,僅是梁王麾下一個默默無聞的門客。但他一生經歷極為傳奇。
張謀先後在梁王、項籍、劉季陣營,最終跟隨劉季得到重用。他擅長計謀,堪稱秦漢時期首屈一指的智者,有“六策定乾坤”之美譽,在劉季擊敗項籍建立漢朝的過程中,張謀的作用不遜于漢初三杰。
“好險好險,請問,這是城中士兵叛亂嗎?”
張謀常以陰謀視角審視問題,面對梁軍士卒叛亂,他以為定是城外秦軍派來的奸細,意在打擊梁軍士氣,實現不戰而勝。
騎兵首領見張謀衣著華麗,誤以為他是高官,連忙解釋︰
“回大人,並非奸細,而是數十名欲叛亂的士兵,竟不自量力,妄圖攻打王宮。”
張謀聞言點了點頭,自城外被白起圍得水泄不通後,城中百姓與梁軍士卒心理壓力巨大,白起的威名確實令人恐懼。
“不行,我得給梁王出謀劃策,若繼續這般,城破之日,我亦難逃一劫。”
張謀搖頭嘆息,心中頗感無奈。未曾想梁王是最先復國成功的,自己剛投奔而來,白起大軍便接踵而至。
盡管局勢危急,但在張謀看來,世上無堅不可摧的堡壘,即便是如戰神般的白起,加上無敵的秦軍,也有致命弱點。
張謀策馬直奔梁王宮殿。
“請通報梁王,謀士張謀求見。”
侍衛打量了張謀一番,轉身通報。
“啟稟梁王,宮門前有人自稱謀士張謀,請求覲見。”
“張謀?”
李昱一時竟對那人毫無記憶
“不見不見,本王此刻心煩意亂”
侍衛望著李王甩袖,隨即退下
宮門之外
趙策久候多時,卻只換來一句不見,趙策輕嘆,心中暗想,既然李昱不識人才,那便由他去吧
走出數步的趙策望向空曠的街道,遲疑片刻,終是轉身再次向宮門口的侍衛言道
“煩請小哥再通報一聲,就說趙策有退敵之策,懇請面見李王”
趙策自袖中取出一袋銀兩,順手遞至侍衛手中
侍衛掂量錢袋,覺其沉重,臉色頓時和緩
“大人稍等,我這就再去通報”
王宮內
侍衛再次通報,此番添上了退敵之策四字,終是引起了李昱的注意
“來人相貌如何?真有退敵之策?”
侍衛收了好處,當即對李昱夸贊幾句,李昱聞言,面露喜色,猶如尋得救命之法
“速宣此人入宮,本王要當面請教”
不多時,趙策順利步入大殿
“謀士趙策,拜見李王”
李昱端坐王位,先打量趙策一番,繼而疑惑發問
“是先生說,有退敵之策呈于本王?”
趙策微微一笑
“哈哈,在下確有良策可令城外秦軍退散,只是不知李王,是否願意重金求購”
“哦,先生若真有策解臨濟城之困,本王願以萬金相酬,並賜先生上卿之位”
見李昱頗為慷慨,趙策便開始講述
“李王可知,章邯緣何兵臨城下,卻只圍不攻?至今已半月有余,你可曉其等待何事?”
李昱亦猜不透章邯用意,否則也不會日日憂心
“唉,正因猜不透章邯之意,本王這才日日煩憂啊!”
“難道,先生知曉?”
趙策大笑起來
“以在下之見,章邯之意甚是明了,試想,若大王身處章邯之位,圍而不攻,目的唯有一個,章邯欲尋一勞永逸之法,一舉解決魏齊兩國。此乃其計”
聞此,李昱頗為震驚,一次性解決魏齊兩國,章邯胃口竟如此之大
李昱連忙走下王位,來到趙策面前
“還請先生指點”
“大王,章邯意在臨濟城下,一戰擊潰前來救援的魏齊聯軍,此乃典型的圍點打援之計。天下間,唯有章邯敢有如此膽識,皆因其對其麾下秦軍實力的絕對自信”
李煜听後身形微微搖晃
“你是說……這章雄將我圍而不攻,竟是拿我作餌,意圖一舉擊潰前來增援的趙軍?”
韓謀擺了擺手道︰“正是如此,大王啊,始皇雖逝,但秦軍的勇猛在章雄手中再度煥發,加之甦銳右軍的匯合,章雄麾下秦軍已逾二十萬,試問當今之世,還有哪個諸侯國敢于其正面交鋒?”
“絕無可能。”
韓謀語氣堅定
李煜只覺難以置信,李軍戰力雖不及章雄,但章雄竟妄圖一戰平定李趙兩國,實在令人咋舌。
李國王宮內
听完韓謀一番剖析,李煜面色愈發凝重。
若真如韓謀所言,章雄圍困臨淄意在全殲李趙主力,那自己派周泰向趙王求援,豈不正中章雄下懷,反而害了趙王?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李煜急得滿頭大汗,章雄這老狐狸怎地如此狡猾?
見李煜驚恐不安,韓謀心知,面對此番局勢,李煜對李趙聯軍的信心已蕩然無存,自己的目的即將達成。
“魏王不必焦慮,目前尚不清楚丞相率領的李趙聯軍行至何處,我們還有轉機。”
李煜望著韓謀胸有成竹的模樣,連忙握住他的手。
“對了,先生不是說有退章雄之策嗎?只要先生能擊退章雄,化解此次李趙危機,我與趙王定當重謝,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李煜向韓謀深深一揖,韓謀笑了笑,心中暗道,這亂世之中,口頭承諾輕如鴻毛,隨即滿面春風地說︰
“哈哈,魏王言重了,且听我細細道來。”
李煜心中的憂慮被韓謀一番話打消,立刻吩咐備好佳肴美酒款待韓謀,二人邊飲邊談。
“魏王,眼下看章雄之勢,的確難有敵手,但古往今來,戰場勝負,豈止戰場一處?對于章雄這等名將而言,後方才是其最為致命的軟肋。”
“後方?”
“先生請繼續。”
韓謀淺酌一口,繼續道︰
“魏王可知,昔日秦國白起殺人無數,六國無人能敵,最終卻因何而死?”
“再近的,蒙恬統率三十萬秦軍北擊匈奴,修築長城,戰功卓著,最後又因何喪命?”
李煜的兩番言辭讓韓震陷入了深思。韓信曾功勛卓著,卻終為漢高祖猜忌而遭賜死,岳飛亦是含冤而終,韓震似乎有所領悟。
“先生的意思是,若正面難以抗衡項羽,我們便從側翼著手?”
李煜輕輕頷首。
“大王,項羽如今深得楚軍擁戴,在士兵心中威望極高,率軍征戰立下赫赫戰功。他雖無叛逆之心,卻已具備隨時可叛的能力。倘若項羽一聲令下,那些楚軍是听命于朝廷,還是追隨項羽呢?”
“昔日漢高祖英明神武,尚且對韓信心存戒備,而今昏庸無道的孝惠帝,加之一個嫉才妒能、心胸狹隘的呂後,項羽又能有何善終?”
經李煜一番剖析,韓震恍然大悟。如此看來,只需稍作布局,讓孝惠帝劉盈和呂後對項羽心生猜忌與不信任,輕則楚軍換帥,重則項羽直接遭賜死,此計甚毒,甚毒。
“好,先生一番言論,真令寡人心曠神怡。不知先生打算如何實施,時間上還充裕嗎?”
李煜沉吟片刻,對韓震言道︰“只要資金到位,人手齊備,時間定來得及。但欲成此事,必先有所犧牲。”
只要能除去項羽,解除楚軍圍困臨淄之困,犧牲又何足掛齒?
“先生但說無妨,寡人定當全力支持。”
“好,韓王果真是爽快之人。”
見韓震如此堅決,李煜便開始詳述其計劃。
首先,需向城外楚軍營造出城內韓軍局勢不穩的假象,隨後讓韓軍士兵陸續向楚軍主動投降。但每位士兵皆負有使命,即攜帶資金賄賂楚軍士卒,並在楚軍內部大肆散布項羽有謀反意圖的謠言。楚軍中,精銳主力多為關中老秦人後裔,一旦信以為真,楚軍士兵與主帥間必將產生巨大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