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許多人不懂百姓乃一切之根本的道理。原本韓昭以為,秦雷僅憑強大軍事實力才滅掉陳吳勢力,但從方才言語中,韓昭听出了別樣意味。
“古人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始皇至死不悟此言真諦,李斯亦不懂,他認為秦朝應施行嚴刑峻法。如今,天下百姓紛紛響應,亦驗證了其非正道。”
韓昭漸有醉意,而秦雷卻借酒勁向韓昭暗示自己的態度。
“哦?未料兵家出身的秦將軍,對儒家亦如此推崇。”
韓昭反問秦雷,秦雷卻不顧什麼儒家法家。
“不不不,非推崇儒家,而是真理。真理你懂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乃水,舟乃天子。無水何來社稷宗廟?這一點,韓昭你比吾清楚呀!”
壞了壞了
見秦雷說出此言,韓昭心中頓感大事不妙。
他本以為李煜僅是勇猛善戰的將領,直到方才那番言論,韓信才意識到,只要李煜仍站在大秦一邊,大秦便難以根除。
今日,韓信終于對李煜有了全面的認識,他為世間竟有如此人物而欣喜,又為這樣杰出的人物站在帝國陣營而憂慮。
酒足飯飽之後,桌上只剩下空空的碟子,李信與韓信已吃得不能再多,杯中的酒也已見底,兩人的臉上已顯醉意。
“來來來,二位,趁著酒興,我給你們講些從未听過的事情。”
李煜借著酒意準備勸說趙信,此時李信已七分醉,韓信也有五分醉意,正所謂,酒醉之時正是吐露心聲的好時機。
“哦,李煜兄,你有何話不吐不快?”
李信橫躺在坐墊上,相比之下,韓信雖也有些醉意,但並未如李信那般過量。
“好,你們二人都是自己人,我就透露一個驚天大秘密。”
驚天大秘密?
韓信先是一怔,以為李煜已醉。
“告訴你們,其實……秦始皇並未傳位給現今的二世皇帝。”
“咳咳,咳咳。”
李信的三分醉意瞬間清醒。
這李煜究竟在胡說什麼?
韓信也是一愣。
“你們有所不知,我當年奉命護衛秦始皇,我很清楚,秦始皇曾對我說,秦律或許過于嚴酷,陛下自然明白這一點。
但當時帝國,嶺南需鎮守,北邊又有匈奴威脅。當時公子扶甦主張改革秦律,廢除不必要的連坐和酷法,尤其是沉重的徭役和賦稅,他主張對百姓廣施仁義,與民休息。
秦始皇之所以大怒,是因為當時秦帝國外患嚴重。
他將公子貶至上郡協助蒙恬將軍修築長城,抵御匈奴,目的是磨煉公子,讓他時刻銘記北方的威脅。
陛下臨終前,親自告訴我,將來扶甦繼位,定會改嚴苛秦律為寬仁之法,百姓定會擁護。
可惜啊可惜,那奸賊趙高與丞相李斯竟篡改遺詔,立胡亥為帝。你們說,這不是胡鬧嗎!”
李信環顧四周,確認無外人後,起身對李煜一臉嚴肅地說︰
“我說上將軍啊,這話可不能亂說啊,秦始皇臨終前,真的打算傳位給公子扶甦嗎?”
韓風同樣凝視著李穆,他剛剛得知了這個王朝最深藏的秘密,盡管這是李穆基于歷史片段編織的秘密,但對他們兩人來說,這一真相著實令人震撼。
“我早就覺得奇怪,世子龍驤以仁德著稱,為何先皇會突然下令賜死他,原來背後有趙淵和陳璧這兩個奸佞作祟,可悲可嘆啊!倘若龍驤世子繼位,又怎會落得今日這番田地!”
衛戍感慨萬千,眼下的王朝四處烽火連天,朝堂上趙淵顛倒黑白,大權獨攬,局勢之差,無以復加。
“唉,只可惜當時我位卑言輕,手中無兵可用,否則,即便是豁出性命,也要討伐趙淵這奸賊。”
李穆特意觀察了韓風的神色,顯然,韓風臉上也流露出一抹淡淡的哀愁。
這個歷經數百年戰亂才統一的龐大王朝,如今因趙淵的所作所為,即將分崩離析。特別是想到龍驤繼位可能會廢除律法中的嚴酷條款,韓風更覺惋惜。
“但是,現在說這些,終究是為時已晚,龍驤世子已經不在了,上將軍,我們還是要面對現實啊!”
衛戍對李穆說道。
韓風也忍不住插話︰“是啊,兩位大人,眼下王朝已是四分五裂,依我看,就算李穆將軍勇猛無敵,要想扭轉大局,也是困難重重。”
見韓風終于明白了局勢,李穆決定再透露一些信息。
“兩位,我再告訴你們一件事,你們猜猜,我出征前,在長安街頭遇到了誰?”
衛戍和韓風一臉好奇地看向李穆。
“子昭公子。”
衛戍緊繃的神經瞬間放松。
“哎呀,我說上將軍啊,子昭公子他瘋了,這在長安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
李穆面色凝重,看了看韓風,又轉向衛戍。
“如果我說,子昭公子是在……裝瘋呢!”
“裝瘋?”
衛戍大吃一驚,接著從李穆認真的表情中看出,他沒有開玩笑。
“你是說,子昭公子通過裝瘋……以此來迷惑趙淵,從而保住自己的性命?”
衛戍恍然大悟,連連點頭確認自己的猜測。
“如果是裝瘋的話,那至少說明他,懂得韜光養晦,忍辱負重,這樣的人,往往能成就一番偉業。”
韓風說道,有了子昭這個跡象,韓風對王朝的未來又多了幾分信心。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
衛戍心中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但李穆卻搖了搖頭。
“不可,衛兄,我的意思是,現在時機不成熟,等我平定隴西郡後,出兵一舉消滅趙楚兩國,到那時,我們再待機而動。”
兩位或許不知,在這城中,我已安排心腹,正謹慎守護著子陵公子的安危。
此刻,我手握帝國最強大的軍團,待到時機成熟,我便能憑借始皇遺詔,迎接子陵,鏟除趙檜,修訂秦法,安定天下。兩位意下如何?”
司馬陵听後大驚,他未曾料到,眼前的章 從一開始便懷揣著如此宏圖偉略。
“妙哉!如此,既能保全大秦基業,又能誅除奸佞,擁立明君,百姓亦可擺脫繁重徭役,步入新紀元。上將軍此計,真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司馬陵對章 徹底折服,畢竟章 如今實力超群。
那二十多萬刑徒軍,皆唯章 馬首是瞻,一旦平息叛亂,重返咸陽指日可待。
蕭煜心中思緒飛轉,今日所見,讓他大開眼界。原來,章 早已將天下視為棋盤,只待落子布局。
司馬陵滿心歡喜,若章 之計成真,他便是帝國中興的大功臣,屆時高官厚祿,自不待言。
章 望向沉默的蕭煜,問道︰“蕭煜,可知我為何如此看重你?”
蕭煜微微抬手︰“尚未明了。”
“哈哈,方才所言四策——迎子陵、除趙檜、修秦法、安天下,其中修訂秦法,非你蕭煜莫屬;而我出征在外,後方糧草補給,亦離不開你這等大才。”
蕭煜心中一震,未料自己在章 計劃中竟如此關鍵。
“今日與你言明,意在清晰。蕭煜,你才華橫溢,追隨劉豫,或許能成大業,但只要有我章 在,大秦便不會覆滅。你好自為之,跟隨我,你的理想將更近一步!”
听完章 之言,蕭煜陷入沉思。
越過崇山峻嶺,俯瞰之下,一條河流環繞著一座城池,高牆深壘,氣勢恢宏。
自高空望去,城內建築錯落有致,街道縱橫交錯,城牆上,士兵列隊整齊,嚴陣以待。
護城河環繞城池,唯一連接外界的通道是一座雄偉的吊橋。
此城因城高牆厚、固若金湯而聞名,城內人口眾多,軍隊與糧草儲備充裕,這便是彭城,後世的軍事重鎮徐州。
自秦末亂世至楚漢相爭,彭城一直是風雲匯聚之地。
初地,可視為雲飛揚集團的發軔之處,雲飛揚與李辰在此地共尊燕昭王為主,高舉起燕國的大 ,燕昭王亦在此頒布了分兩路大軍攻伐秦國的詔令。
正是“先入關中者王之”的誓言,激勵著李辰最終攻克長安,終結了秦朝的統治。雲飛揚除去燕昭王後,與眾諸侯共立了十八位王,而他本人則以初地為都城。
時至楚燕相爭之時,李辰統帥五十六萬諸侯聯軍殺入初地,雲飛揚則親率三萬精騎長途奔襲,開創了中原騎兵首次大規模遠程奔襲的經典戰役,最終大敗李辰,重奪初地。
初地,無疑見證了秦末的動蕩,以及西楚霸主雲飛揚的傳奇一生。
初地城下,天高雲淡,風和日麗。
城外的平原上,旌旗蔽日,戰鼓雷動,無數戰馬正朝著城池緩緩逼近。
城牆上,數千名弓箭手挺立,成捆的箭矢被搬運上樓,城牆下的甕城中,上千名百姓正忙著搬運石塊和圓木。
“吁,吁!”
平原盡頭,雄偉的城池映入眼簾,戰騎簇擁之中,數百輛戰車滾滾向前。
戰車間,旌旗獵獵,一面白底黑字的“雲”字大旗尤為醒目。
一輛由四馬拉動的高大戰車上,雲飛揚身披白甲,手持長劍,目光直視前方城牆,一臉堅毅,透露出必勝的信心。
雲家軍在短短一月間,已壯大至十萬之眾,這十萬大軍,絕非趙勝那十萬烏合之眾可比。
楚軍以戰車為先鋒,其後依次為騎兵、銳卒、盾牌長槍混合部隊、步兵,每一方陣均以五百人為單位。
十萬大軍,進退有序,整齊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