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該讓夜兒出手 ……
殿內傳來嬴政的話語,儒家群臣如釋重負,拭去額頭冷汗,忙不迭跪伏叩謝︰“臣等感激陛下寬宥之恩!”
嬴政輕蔑掃視眾人,內心甚慰。這些迂腐儒士,向來多事,總愛干涉朝政。今日終于見他們伏地哀求,實屬罕見。
這一切,都得益于贏子夜。正是他揭露了儒家的把柄,讓嬴政顏面大增。想到這里,嬴政果斷下令︰
“詔告天下!九公子贏子夜此次平定叛亂,功勛卓著,特晉封為鎮國侯,賜長安諸郡為封地。”
眾人驚愕抬頭,震驚不已。贏子夜竟獲封侯爵!自天下統一後,這是首位受此殊榮的公子。即便是長公子扶甦,也難以望其項背。
以後大概率要在贏子夜面前保持低調。
確實如此。
目前來看。
眾公子之中。
贏子夜脫穎而出,深受 信賴。
而且,這位侯爵的稱號含義深遠!
鎮國侯!
鎮國所指自然為秦國。
始皇此舉引人深思。
甚至,大臣們心中已有明悟。
如今種種跡象。
不過是為儲君之位做準備。
此時,文武百官紛紛低頭掩飾神情,各懷心思。
有人嚴肅,有人驚愕,有人陷入沉思。
“還有何事?”
“若無事,今日到此為止。”
始皇嬴政掃視下方群臣,嘴角浮現笑意。
接著揮了揮手,語氣低沉地說。
話語落下,殿內一片安靜。
見此,始皇再度揮手,準備散朝。
然而此刻。
門外忽然傳來嘈雜聲!
報!報!報!
蒙恬將軍從邊關快馬加鞭送來急報!
“嗯?”
嬴政听聞,眼神一凝,隨即帶著笑意問︰
“莫非蒙恬將軍剿滅匈奴又有新成果?”
“今日怎如此多喜訊。
看來,這是大秦鼎盛之象啊!”
“臣等祝賀陛下,願陛下萬壽無疆,大秦永固!”
“臣等祝賀陛下,願陛下萬壽無疆,大秦永固!”
“臣等祝賀陛下,願陛下萬壽無疆,大秦永固!”
……
听見這些話。
群臣默契地跪拜祝賀。
見狀,嬴政展顏而笑。
隨後讓趙高遞上奏折,粗略瀏覽。
可下一瞬!
他的目光驟然冰冷。
氣勢如決堤洪水般洶涌,令人膽寒。
一股令人窒息、極為可怕的殺意彌漫開來。
從他身上透出一股寒意,瞬間大殿溫度驟降,眾人忍不住瑟縮顫抖。以李斯為首的文武百官大氣也不敢出,眼中滿是驚懼,屏息凝神注視著嬴政陰沉的臉色,心中一沉。
“廢物!”嬴政猛然將奏折擲出,怒吼震殿,“無能至極,枉費三軍!”
群臣迅速伏地叩頭︰“陛下息怒!”
雖不知詳情,但他們明白此事關乎邊關,定是大事。嬴政冷笑,令他們查看急報。片刻後,群臣震驚,匈奴傾巢犯境,九處邊鎮告急。此事雖尋常,卻因局勢惡化,讓嬴政雷霆震怒,群臣亦面露駭色。
面對匈奴的進犯,大秦意外落敗,且是慘敗收場,傷亡慘重。匈奴突破防線,長驅直入,燒殺搶掠,肆意妄為。而這一切的背後,竟是長公子扶甦的責任。
按照戰報顯示,蒙恬早已制定好策略︰親自率十萬精銳與敵正面交鋒,邊戰邊退,吸引敵人深入,削弱其後勤補給能力。與此同時,扶甦負責指揮二十萬大軍在外圍布陣,形成包圍之勢,一舉殲滅匈奴主力。
然而事態本應順利發展時,卻因扶甦突發急病,在行軍途中決定讓全軍暫停休整。這一決定不僅贏得了士兵們的熱烈擁護,也讓扶甦更加自信,甚至下令設宴慰勞部隊。結果,耽誤的時間長達半天之久。這延誤直接破壞了整個作戰部署。
戰場之上,戰機轉瞬即逝,稍有遲疑便會滿盤皆輸。扶甦雖然讀過許多兵書,卻忽視了“兵貴神速”這一關鍵原則。他只顧一時高興,卻將蒙恬置于極為被動的局面。蒙恬本就兵力不足,此時更是難以支撐,只能勉力抵擋。
等候扶甦的增援,
然而,歷經整整一天的苦戰,
卻依舊不見扶甦派來的援兵。
終究難逃戰敗的命運。
大秦銳士傷亡慘重,
匈奴借此機會,
突破長城防線,
直入關內。
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此戰,慘敗。
刷——
閱完戰報,
朝堂上眾臣臉色驟變。
“這……”
他們難以置信,
扶甦竟如此糊涂,
甚至令他們覺得匪夷所思!
常言道,用兵之道在于果斷,慈悲之心不可用于戰場。
而扶甦的行為,
顯然已超出了慈悲掌兵的範疇,
簡直是愚鈍至極,誤己誤人!
昔日對扶甦的仁義之感,如今煙消雲散,
只覺此人過于迂腐,
致使這般災禍。
所有人都明白,
一旦匈奴南侵,
大秦百姓將面臨怎樣的劫難。
壯年男子與老者或被屠戮殆盡,
女子淪為奴役,
孩童恐淪為口糧。
因此,
始皇陛下率三十萬大軍駐守北疆,
時刻警惕匈奴。
盡管始皇多次試圖徹底解決這一隱患,
但遺憾的是,
至今仍未成功。
究其原因,
是匈奴騎兵的高機動性所致。
他們生于馬背,弓馬嫻熟,
一擊即退,
令大秦軍隊束手無策。
邊疆將士與普通百姓深受其擾,苦不堪言。
此事起因于六國殘余勢力蠢蠢欲動,意圖叛亂。然而,始皇並未調遣邊關將士回朝平亂,而是維持現狀,專注于國內事務。本計劃待國內穩定後,休養生息,積蓄實力,再圖對付匈奴。然而,這種平衡卻被始皇長子打破。
群臣雖心生不滿,尤其武將憤慨,卻無人敢言。始皇嬴政震怒,痛斥大秦銳士竟遭此敗績。他原以為派扶甦赴邊關歷練可改其迂腐之性,卻不料反受其累。更對蒙恬心生怨恨,認為他有意獻功于扶甦,實屬可惡。此二人罪責深重,始皇言辭嚴厲,令滿堂寂靜。
許久,蒙毅跪地請罪,稱兄長辜負信任,當受重罰。始皇怒不可遏,斥其死罪。蒙毅面色愈發蒼白,深知蒙恬此次難逃重創,雖君臣情誼深厚,但仍難保地位不墜。蒙恬在軍中的威名亦將受損。這些後果令人唏噓不已。
蒙毅深感憂慮,大兄此舉實屬魯莽。扶甦雖需立功,但軍國大事豈容輕率決定?他性情溫和,絕非戰場統帥之材。蒙家此次損失慘重,悔之晚矣,徒留遺憾。
面對扶甦,蒙毅心中滿是無力與絕望。沒有實力者如扶甦,無人可助;而有實力如贏子夜,則無需他人扶持,亦不可輕易撼動。兩者相較,差距立現。
此時,相國李斯挺身而出,諫言道︰“陛下息怒,當前首要任務是擊退匈奴,不如暫令蒙恬戴罪立功。恥辱定會激發將士斗志,必能重振旗鼓。”他繼續說道︰“匈奴已破邊防,邊關危急,亟需調遣援軍穩定局勢,請陛下明鑒。”
朝中眾臣紛紛附和,請求出兵。武將們更是群情激憤,爭相 ,願領軍北上平亂。然而,嬴政听後冷眼一掃,語氣冰冷地說道︰“所謂支援,不過是空談罷了!”
秦王冷眼環顧群臣,語氣中帶著幾分質問︰“你們讓寡人從何處調兵?是任囂、趙佗麾下的百越之師?還是從關中禁衛軍中抽調十萬精銳?不然,就只能從各地郡縣調撥兵力了嗎?”
李斯等人低頭不語,心頭沉重。
如今大秦百萬大軍各守其位,任囂、趙佗率數十萬將士鎮守百越之地,戰事未息。若貿然抽調,百越局勢必生變故。而那十萬關中禁衛軍,肩負著震懾國內叛亂之責,一旦調動,只怕那些蠢蠢欲動的舊六國遺民會趁機作亂。
至于地方郡縣的守備軍,不過是一群維持治安的雜牌軍,戰力低微。若要動用他們,豈不是向天下宣告大秦根基動搖?如此一來,內外交困,社稷堪憂。
秦王的聲音漸漸冰冷︰“寡人三十萬大軍駐扎邊關,難道還擋不住區區匈奴?傳令蒙恬,不必再等援軍,自行應對。若是連這點小事都解決不了,他也不必回來了,就在長城上自裁吧。”
說完,秦王拂袖而去,留下滿心復雜的大臣們。
紛至沓來之事,令人眼花繚亂,恐需時日方能消化。李斯不禁長嘆,心生隱憂。蒙恬若戰敗,匈奴入侵的消息傳出,恐將激起六國殘余勢力的野心。所幸贏子夜近期重創墨家叛黨,或可震懾宵小。奈何局勢復雜,實為多事之秋。
趙高府邸,中車府令歸家後,于室內徘徊,眉宇緊鎖,神情間透著幾分慌亂。掩日等人遲遲未歸,音訊全無,種種猜測縈繞心頭。他們是否因懼贏子夜之威而罷手?或是行動受挫折返?又或是遭遇不測?
正自煩悶之際,一名黑衣人自暗處現身,單膝跪地稟報︰“啟稟首領,驚鯢傳來消息!”趙高聞言,雙眼驟亮,急問︰“速呈上來!”那人恭敬遞上信件,趙高迫不及待,未待靠近便伸手奪過,展開細讀。片刻後,他瞳孔微縮,眼中精芒閃爍,呼吸愈發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