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天人境界的強者,在短期內難以大量涌現,此等級別的高手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嶄露頭角。
那些自綜武世界投誠的至強者不在討論之列。
歲月如流。
自從大秦升為運朝以來,已有兩月時光。
這兩個月間,天下對此事的議論逐漸平息。
秦王殿內,
群臣齊聚。
每位臣子皆精神飽滿,意氣風發。
朝堂內外,人人胸懷壯志,以強國富民為己任。
短短數十年,大秦煥然一新,由世俗之邦蛻變為修行之國。
壽逾百年的官員屢見不鮮,更有不少超過千歲的長者。
在這氛圍中,秦廷眾臣怎能不展望未來?
“帝尊駕臨!”
殿內傳來一聲高呼。
嬴遲邁著沉穩的步伐步入大殿。
“臣等拜見帝尊。”
“祝帝尊萬壽無疆。”
滿朝文武齊齊行禮,齊聲祝賀。
嬴遲的身影閃過,滿朝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這樣的威嚴與肅穆,唯有當今秦帝能展現。
在滿朝文武敬畏的目光中,
嬴遲拾階而上,直到龍椅前轉身,俯視群臣,神情冷峻而莊重。
“免禮。”
嬴遲抬手,威嚴之聲回蕩殿內。
...
“謝帝尊恩典。”
滿朝文武齊聲致謝後各自歸位。
“若有奏報,無則散朝。”
趙成立于嬴遲身旁,高聲宣布。
“啟奏帝尊。”
“關于我大秦疆域內的人口統計,臣已編撰完成,登記入冊。”
馮去疾起身稟告。
“嗯。”
嬴遲點頭示意他繼續。
“我大秦主界人口已接近四億,其中炎黃後裔增至一億五千萬,其余部族近兩億。”
“五胡界的總人口達億萬,炎黃後裔四千多萬,其他部族也有數千百萬。”
“綜武界的總人口更是難以計數,炎黃後裔佔半,其余部族同樣佔半。”
馮去疾高聲奏報。
“我大秦人口繁盛,民心歸附,此乃諸位卿家努力的結果。”
嬴遲稱贊道。
盡管如此,嬴遲對大秦世界的人口依然有所低估。
除新納入的綜武界外,大秦與五胡界多年來和平共處,無戰亂之擾,社會穩定,人口自然增長顯著。
尤其是五胡界,炎黃後裔作為大秦根基,被異族殺害的人口已基本恢復,甚至逼近未遇時的巔峰水平。
隨著時間推移,人口還將持續增長。
從長遠來看,大秦諸界終將以炎黃後裔為主。
這始終是嬴遲深切期望的目標。
即便如今異族已被掌控,嬴遲內心依舊對異族保持警惕。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流傳千古,必將深深烙印在炎黃後裔的靈魂乃至血脈之中。
“陛下以雄才大略興國安邦,萬民永記。”
群臣齊聲頌揚。
“大秦疆域更上一層樓,天地間靈氣充沛,昔日無靈的五胡之地也開始孕育靈氣,適合武者精進。”
“朕已頒布修習之法,凡我大秦子民皆可入門修習。”
“然而更深的修為仍由朝廷專管。
若要在民間遴選天賦異稟的武者,必借遍布天下的學宮選拔英才。”
“鬼谷愛卿。”
“學宮的布局如何了?”
嬴遲注視著鬼谷子問道。
鬼谷子躬身奏報︰"陛下,多年以來,老臣遍建學宮,如今大秦與五胡之地皆已廣布,文武兼修,規模初具。”
"今陛下重振綜武界,此地地域廣闊,宗派眾多,學宮建設尚需時日。
且設立學宮還需兼顧各方勢力的平衡。” 鬼谷子恭敬言道。
嬴遲欣慰道︰"有鬼谷愛卿主持學宮事務,朕心甚安。”
"我大秦統領四方,賢才輩出,但仍需深入挖掘,學宮之事至關重要,萬不可懈怠。” 嬴遲對鬼谷子說道。
"若有悖逆之人,當不留余地。” 他補充道,"大秦之下,子民與資源盡在掌控,而人才乃我大秦根本。”
"朕授予你全權處理學宮事務,若遇阻礙,可與武安君商議。” 嬴遲繼續道。
鬼谷子誠惶誠恐受命︰"老臣定不負聖望。”
蒙驁出班奏報︰"啟稟聖上,關于我大秦現有強者,大宗師及以上者,臣已核查完畢。”
此言一出,群臣皆側耳傾听,期待了解具體實力分布。
"蒙愛卿,請講。” 嬴遲點頭示意。
"如今我大秦有大宗師強者二百余名,其中不乏軍中統帥與供奉。” 蒙驁高聲稟報。
"至于天人境強者,則共有二十八位,包括武安君與多位供奉。” 他話音剛落,群臣無不驚愕。
"武安君、獨孤卿等人,已超脫天人境。” 嬴遲微笑道。
此言一出,蒙驁抬頭,眾人皆顯震撼。
白起起身笑道︰"多謝聖上厚恩,我等五人已達破碎境。”
獨孤求敗等人隨後出列,向文武百官致意。
"武安君與幾位供奉達破碎境,實乃我大秦之幸。”
"恭喜諸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確是喜事。”
"此乃國之福祉。”
"祝賀武安君及諸位供奉。”
滿朝文武紛紛祝賀。
"多謝諸位。”
白起等人回禮致謝。
"國勢愈強,強敵亦將愈盛,唯大宗師以上方能建功立業。”
"朕盼諸卿勤勉修行。” 嬴遲對群臣說道。
大秦如今已是皇朝,國力鼎盛,標準愈加嚴苛。
隨著力量增長,許多資質平庸的官員或將被新時代淘汰。
嬴遲早已給予每位臣子追求永生與仙神境界的希望。
是否把握住這一機遇,全憑個人努力。
"臣等必不負陛下重托。”
群臣齊聲回應,眼神堅定。
身為朝廷官員,他們自能理解嬴遲話語中的深意。
在這風雲變幻的時代,稍有疏忽即可能被淘汰。
"趙成,宣讀朕的旨意。” 嬴遲對身旁的趙成說道。
"是。”
趙成躬身行禮後,拿起聖旨面向滿朝文武。
眾臣面露疑色,不明嬴遲欲頒何旨。
“皇帝詔曰。”
“大秦興盛,全賴眾臣同心戮力,廣施仁愛。”
“今特賜眾臣雙倍年俸,不論朝中官員、治世賢才,抑或軍中勇士,皆同享此恩。”
“此外,丹塔、尚武場、崇文殿等場所的使用機會亦加倍。”
趙成高聲誦讀聖旨。
滿朝文武聞此喜形于色。
雙倍薪酬,無論軍中將士還是朝中官員,皆一視同仁。
此等恩典實為難得。
對朝廷而言,這意味著大量靈石、丹藥、武器及軍功獎勵的投入;對臣子而言,則是皇帝慷慨賜予的厚禮。
無疑,這是皇帝助大秦臣子提升實力的關鍵契機。
若錯失良機,他們亦無話可說。
“臣等感戴皇恩。”
滿朝文武齊向嬴遲行禮,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嗯。”
嬴遲點頭,威嚴沉穩。
當今大秦,國力強盛,資源富足。
但若依舊按常規發放年俸,對官員與軍隊戰力的提升有限。
于是嬴遲決定加大投入,創造更多修煉晉升機會。
在大秦世界里,晉升後會有大量靈脈、靈石礦等資源涌現,這些都是潛在力量。
而在綜武世界中,也有諸多靈脈與靈石礦,唯有妥善利用才能轉化為實戰能力,否則只會白白浪費。
“朕增發年俸,旨在增強朝廷官員實力,此乃朕對你們的恩澤。”
“朕盼諸位莫負此次修行良機。”
嬴遲聲音洪亮。
“臣等必不負聖望。”
群臣齊聲回應。
“再者。”
“綜武世界武學已歸國庫,朕將在尚武場和崇文殿設藏經閣,依官職爵位劃分閱讀權限。”
“此事交由四位供奉辦理。”
嬴遲目光落于獨孤求敗等人身上。
“臣等遵旨。”
四人即刻領命。
“還有一事。”
“綜武世界勢力不可輕忽,他們實力非凡,武安君可斟酌如何納入麾下,為我大秦效力。”
嬴遲轉向白起。
“臣領命。”
白起恭敬答道。
……
章台宮深處。
嬴遲回朝理政後,九卿呈上的奏章如潮水般涌入章台宮。
2010年
嬴遲出征時,所有奏章皆送至祖龍行宮,由祖龍裁定。
如今嬴遲歸朝,這些事務自然歸他負責。
不過數年後,祖龍即可退位,皇長子嬴熙漸長,祖龍亦在教其治國之道。
未來嬴遲再次出征時,嬴熙便可監國理政,瑣事亦可托付于他。
“這些都是陛下需要決斷的奏章,涉及後宮選秀與為皇長子擇偶之事。”
趙成侯恭敬侍立在一旁說道。
“朕要選秀?”
嬴遲一臉震驚。
“自陛下登基以來,從未在民間或大規模舉行選秀,這在我朝歷代君王中實屬罕見,即便太上皇勵精圖治時也曾多次納妃。
如今此事已得太後與皇後同意,只待陛下批準。”
“此事由誰主持?”
“啟稟陛下,由馮劫大人負責。”
“讓他按情況行事即可,不必太過繁瑣。”
嬴遲說完,在奏章上加蓋鎮國璽印。
“臣領旨。”
趙成恭敬接過奏章,交給寺人傳達旨意。
“所選女子出自哪些家族?”
“回陛下,這些女子由各大家族推薦,再由皇後裁定。”
“有蒙恬將軍長女、王翦將軍孫女,以及韓非長女,個個出身顯赫,容貌美麗且聰慧,各自才華橫溢。”
“皇後既已裁定,此事準了。”
嬴遲點頭同意。
“臣領旨。”
趙成恭敬接過奏章交給寺人辦理。
看著桌上堆疊的奏章,嬴遲繼續審閱,每一份關乎國家民生的奏章都經過他的處理,呈到他眼前的一本本奏章都能直接影響百姓的生活。
如今的嬴遲,真正掌控天下大權,高居眾人之上。
……
皇後寢宮內。
“母後。”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