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智者無數,張豐如此,王重陽亦然。
他們皆為當代翹楚,且為道家修煉者,崇尚順應自然之道。
當年秦始皇于驪山設局,即便少林號召江湖反抗秦廷,這兩方頂尖力量均未卷入其中。
他們與大秦並無仇怨。
然而,大秦並非普通割據小國,秦始皇更是非凡之輩。
他的大秦天下需要獨尊一統,境內只能容納歸順朝廷之人。
否則,如何實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宏願?
武當、全真等頂尖勢力既已領旨,靈鷲宮、峨眉、明教等其余勢力也難逃此劫。
暗影勢力蟄伏已久,遍布各地。
即使最隱秘的宗門,也無法逃脫其監視。
若被判定抗拒大秦,必將面臨大軍圍剿。
掌控天下不僅在于領土的掌控,還包括對領土內一切事務的管理。
無論平民還是宗門,在大秦疆域內都受其約束。
聖旨頒布後,各宗門無不心思復雜,因天下十之八九與大秦為敵,如今忽聞召見,心中難免忐忑。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過多年。
長安行宮內,各派掌門齊聚。
有威名遠揚的天人高手,亦不乏低調潛藏的無名之輩。
此次召集並未依實力強弱排序。
前列之處,兩位老者並肩而立,笑意盈盈。
“老友,你依舊健朗。”
逍遙子望著張豐笑道。
“你也是精神矍鑠,我又怎會先行離去?”
張豐回以白眼。
“久別重逢,你的口才依舊鋒利。”
逍遙子打趣道。
“彼此彼此。”
張豐答道。
“二位盛名在外,這般戲謔怕是惹人非議。”
王重陽開口。
“道士,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逍遙子語氣微冷。
“哈哈。”
張豐放聲大笑。
令人驚訝的是,這三位當世頂尖強者竟似孩童般互相玩笑。
然而,周圍無人敢靠近,三人談笑自如,無人敢擾。
或許,在場的武者中,唯有他們三人心境最穩,無所畏懼。
畢竟實力擺在那里,又與大秦無仇無怨,自然坦然。
“你們如何看待秦皇的實力?這些年傳言他已踏入天人境,不知真假。”
王重陽好奇問道。
逍遙子與張豐思索片刻,眼中皆現深意。
“獨孤那家伙投奔秦帝國了,他一心向武,不慕虛榮,你覺得他會為何而來?”
張豐忽然笑道。
此言一出,王重陽與逍遙子目光一亮,瞬間明了其中含義。
若是其他同階高手入秦,張豐或許不會如此評價,但獨孤求敗不同。
他是二人記憶中最為執著的武者,一心追求武道,無所畏懼。
除非找到新的武道方向,否則絕不會踏入秦地。
眾老者皆是歷經滄桑之人,張豐一句話便讓彼此心領神會。
“如今,或許已臻天人之境。”
“確實可能。”
“那少林那位斷不會隕落。”
“天人之上,誰能取其性命?”
“再者,身為一國之主,不受天罰,修為穩固,足以證明他已突破天命束縛。”
此時,行宮大殿前,
文武官員著官服魚貫而出,多位天人境強者亦現身。
他們釋放的威壓直沖雲霄,令人心驚。
各派掌門察覺此氣息,無不眉頭緊鎖,愈發不安。
眾人在大秦行宮中忐忑不安,不知召見何意。
就在此時,一聲低喝傳來︰“皇上駕臨!”
“臣等恭迎聖上!”
文武官員齊聲高呼。
“恭迎聖上!”
數萬甲士呼應。
所有臣子伏地叩首。
即便王重陽、逍遙子等人在推測嬴遲實力後,依舊不敢怠慢,恭敬跪拜。
在這浩瀚天地間,天人境者已超脫塵世,即便是對凡人,也無需卑躬屈膝,更當以禮相待。
而張豐等人身為天人巔峰,更是卓爾不群,仿佛神龍時隱時現。
昔日他們名震天下之時,各國爭相招攬,卻在他們眼中如浮雲般轉瞬即逝,毫無意義。
然而,面對再度統一天下的秦皇嬴遲,他們怎能輕視。
所有人都目光聚焦于行宮大殿之前。
一位身著冕服、氣度非凡的男子緩步走出。
他一現身,整個行宮便被一種令人窒息的壓力籠罩,仿佛萬物都在他的威嚴下俯首。
“多麼磅礡的氣息!”
“嬴遲果然與眾不同。”
“這般氣勢,恐怕唯有數千年前的秦始皇能相比。”
“我無法看透他的境界,他應該已達到天人之上。”
“真是個可怕的存在。”
嬴遲的身影甫現,武者們心中便泛起深深的敬畏。
當他站于台階之上,環視眾人片刻後,冷聲說道︰“平身。”
“謝陛下。”
大秦群臣齊聲回應。
“謝秦皇。”
趕來參拜的武者也恭敬致謝。
原本還在低聲交談的武者們,因嬴遲的到來而瞬間噤若寒蟬,無人再敢開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呂卿。”
“朕的旨意是否都已傳達?”
嬴遲注視呂不韋問道。
“回稟陛下,均已送達。”
呂不韋迅速回答。
“哪些勢力未到?”
嬴遲繼續追問。
“啟稟陛下,未到的勢力有明教、峨眉、神龍教、日月聖教等頂級門派……”
呂不韋立即匯報眾多未出席的頂尖勢力名單。
至于低階勢力,則無需贅述。
“那些抗拒聖命的勢力……”
“理應消亡。”
嬴遲淡淡吐出這句冰冷的話。
“陛下英明。”
群臣齊聲附和。
“臣即刻遵旨行事。”
白起立刻領命。
一句話便決定了這些勢力的命運,十幾支威名赫赫的頂尖勢力即將覆滅。
更多中等及末流勢力也難逃此劫。
縱觀天下,無人敢于違逆。
昔日若是列國君主說出此話,或許會被嘲笑,但如今,統御天下的秦王嬴遲發話,無人敢質疑,無人敢反抗。
在這廣袤天地間,無人能違逆嬴遲。
所有到場的宗門領袖此刻終于松了口氣,至少暫時未被判死刑。
然而喜悅之余,一股更強烈的不安涌上心頭,讓他們感到陣陣寒意。
接下來,
他們不知嬴遲將如何對待自己。
“朕很欣慰。”
“至少你們還懂得遵循朕的旨意前來拜見。”
“不過,你們可知道朕召你們來的理由?”
嬴遲俯視群雄,嚴肅問道。
“臣等不知。”
武者低聲答道,帶著幾分畏懼。
“朕的大秦,朕的江山。”
"一國不容二主,若有力量超出朕的掌控,你們認為朕該作何處置?"
嬴遲冷峻的目光鎖定廳內眾武者。
此話出口,整個行宮彌漫起令人窒息的壓迫感,殺氣彌漫四周。
……
簡而言之,對大秦而言,任何失控因素都不容存在。
而這個世界的宗派勢力便是這種失控的表現,其力量太過強大。
若不加以約束,秦法豈非成為空談?
嬴遲今日召集他們,正是為了徹底消除這一隱患。
以武犯禁,在秦法下絕無容身之地。
在大秦統一天下之前,宗派勢力肆意妄為,部分宗門與奸邪修士依仗實力欺壓良善,掠奪財富,為非作歹。
其他國家對此漠然視之,任由其胡作非為。
但秦帝國不同,秦法不容違背。
天下百姓皆為秦帝國民眾,炎黃子孫更是國家根本。
若隨意濫殺無辜,秦法又有何意義?
廳中武者臉色愈加驚恐,他們深知嬴遲話語的深意。
"武當願意歸順秦帝國,遵守律法,約束弟子,絕不違逆。”張豐率先表態。
"逍遙派亦願遵從秦帝國,遵循律例。”逍遙子緊接著說。
"全真教同樣願效忠秦帝國,尊崇秦法。”王重陽補充道。
此時,現場已有數位頂尖高手表明態度。
隨即,其他武者紛紛附和︰"我等甘願臣服秦帝國,恪守法規,不敢有違。”
"我們唯願听命于秦帝國……"
眾多武者相繼發聲,語氣帶著忐忑。
"朕向來不信只憑一言。”嬴遲冷冷掃視眾人,"大秦容得下百家爭鳴,但各派根基必須置于朕掌控之下。
否則,一切毫無意義。”
"朕給你們一個機會。”嬴遲繼續道,"各派需將武學秘籍交至國庫備案,掌門名冊需上報朝廷,並每年繳納賦稅,以此獲得生存空間,否則別提其他。”
嬴遲居高臨下環顧眾人,再次開口。
此話一出,許多武者眉頭緊皺,內心十分不滿。
對于任何宗門而言,武學秘籍是立派之基,而以賦稅換取生存空間的要求實屬苛刻。
短暫的沉寂後,氣氛愈發緊張。
對他們來說,數千年的自由如今被法令束縛,難免心生不滿。
但即便心中不甘,他們也無力反抗。
"朕不是在與你們商量。”嬴遲冷冷地說,"若有人不願服從,盡管離開。”
他目光如炬,毫不在意眾人的反應。
若有人執意抗命,他定會將其宗門徹底鏟除,所有積蓄皆充歸國庫。
他無意多費口舌。
“頓弱。”
“此事交由你處理。”
“對于那些不願服從之人,如何處置,你應該明白。”
嬴遲轉向大臣頓弱囑咐道。
“臣領旨。”
頓弱恭敬回應。
隨後,
嬴遲毅然離開。
這一舉動讓在場的武者更加不安。
他們已清楚,嬴遲毫不在意他們的態度,這次召集不過是寬容之舉,若不珍惜,宗門終將覆滅。
待嬴遲離去,
頓弱對眾武者宣告︰“四海之內皆屬秦土,秦律通行天下。
冒犯律法者,絕無寬恕。”
“不論強弱,觸犯秦法,一律同罪。”
“今日告誡諸位,大秦已掌控全局,往昔的自由歲月、輕視生命的日子就此結束。
違抗秦律者,無論身份,必受嚴懲。”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