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堪稱典範。”
“確實如此。”
“殿下不僅賜予我們高產的種子,更分配了田地。
我家小兒在軍中服役,五級爵位,朝廷賜予十畝田地。”
“你家孩子真有出息,五級爵位呢!我家小子才二級爵位,不過朝廷給了五畝田地。”
“如今大王和殿下對我們這些平民格外仁慈。
過去田地盡被豪族佔據,哪里輪得到我們?想要種地,得支付高額租金,根本難以生存。”
“現在的境況完全不同了。”
“昔日的權貴已被朝廷整頓,所有土地歸為國有。
即便家中無爵位,無法獲得賜地,我們也能以極低的租金向官府租地耕種,比從前便宜數十倍。”
“這都是大王與太子的恩惠。
這樣安居樂業的日子,有地可耕、有糧可食,從前連想都不敢想。”
“可惜朝廷如今停止,不然我定會讓兒子參軍報國,回報大王與太子的恩情。”
“哈哈,我家小子已在軍中效力,只是如今天下太平,難得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我們這些百姓要報答大王與太子,就要努力耕作,繳納賦稅,為大秦盡一份力。”
“正是如此……”
各地傳頌著對祖龍與嬴遲的贊頌,無數秦人對朝廷心悅誠服。
當年嬴遲肅清殘余勢力時,雖有漏網之徒,但在如今大秦一統天下的格局下,那些圖謀復闢的人早已銷聲匿跡。
他們曾引以為傲的民心與資源,如今全屬大秦。
若有人膽敢再提復國之事,必將遭到無數忠于大秦的民眾押送官府嚴懲。
在這樣的民心支持下,大秦江山穩固如山。
沛縣。
“那個慣偷劉季又在作案了。”
“快抓住他,交給官府。”
“如今朝廷已經分配田地給我們耕種,他卻依舊四處偷竊。
今天非把他押到縣衙不可。”
沛縣街頭,眾怒沸騰。
“各位鄉親,請原諒!我只是饑餓難耐,並非真心偷竊,以後我劉季一定改過自新,今日拿走的東西不過是暫借而已。”
人群中,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男子跪在地上,低聲哀求。
“劉季,你這無賴還想騙到什麼時候?”
“像你這樣懶惰成性的人,還想出人頭地?真是痴心妄想。”
“鄉親們,劉季屢教不改,專門行竊,必須押送縣衙,交給蕭何大人處置。”
眾人憤怒地注視著被圍困的劉季,幾個壯漢立刻上前,將他強行拖走,徑直送往縣衙。
無論劉季如何掙扎,都無法掙脫。
很快,他們到達縣衙。
“蕭大人。”
沛縣大堂內,眾人紛紛譴責劉季的偷竊行為。
蕭何端坐高位,听罷案情後,依據秦律判定劉季入獄兩年。
劉季聞訊惶恐求饒,但無人響應。
最終,他在眾人的冷漠中被押往牢獄。
呂府內,呂公對女兒雉兒提及此事,感嘆劉季被捕入獄。
雉兒聞言歡喜,呂公趁機談及她的婚事。
雉兒婉拒,表示尚年幼不願嫁人。
此時,素素走近,呂雉對其態度不滿,斥責她不該有此想法。
"當今天下議論的太子?"眾人莞爾一笑,"這念頭怕只有你們才會萌生。”
"罷了,君王也不再強求。
若哪日太子選妃,或許你們的容貌還能有些許機會。”呂公苦笑搖頭。
……
泗郡淮陰縣,溪水潺潺。
一名身著粗布衣衫的青年正揮鋤耕田。
"韓家小子,難得見你如此勤勉,是不是想明白了?不再痴心妄想做大將軍了?"
"如今天下太平,朝廷連兵都招不上了,你怎麼可能成為大將軍?"
幾位婦人笑著打趣。
韓信默默勞作,沉默不語。
韓信目光堅定,似自言自語般低聲說道︰"大秦雖無內亂,但外敵終將與我大秦爭鋒,他們都是敵人。”
"太子怎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總有一天,我會入伍;總有一天,我的才能會被承認;總有一天,我會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軍。”
"這一天必定會到來。”
韓信神情執著。
時至今日,天下大變,民心歸于大秦,仁政施行,四方安定。
……
秦王殿內,文武百官莊嚴肅立,氣氛凝重。
高台之上,祖龍端坐王座,嬴遲居于下方稍低處,父子二人俯視群臣。
"臣等叩見大王、太子。”
"願大秦永固,願大王、太子萬壽無疆。”
眾臣齊聲高呼。
即便祖龍尚在位,嬴遲在群臣心中已如天柱般穩固,地位不可撼動。
"諸位免禮。”
祖龍抬手示意,聲音響亮。
"謝大王。”
"謝太子。”
群臣落座後,太監高聲宣示︰"有事奏報,無事退朝。”
"啟稟大王、太子,"
"今我大秦天下已安,新政全面鋪展,殿下所定十五字國策順利實施,文化統一,天下歸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殿下賜予的聖物已遍行全國,百姓再無憂慮。”
"此盛景,由大王與太子共創。”
"當下大秦境內,百姓感念君恩,各地紛紛為大王與太子建祠祭祀,民心盡歸大秦。”
"當今之世,盛世初現,我華夏子孫將享萬世昌隆。”
馮去疾出列奏道︰"臣等恭賀大王,恭賀太子。”
滿朝官員皆面露喜色,齊聲喝彩。
自大秦起兵平定天下以來,歲月荏苒已十有一年,距那場變故亦近四年。
如今的大秦,繁榮昌盛,這輝煌由祖龍與嬴遲共同守護。
百官一心,共襄盛業,盛世之中,人人倍感榮耀。
祖龍听罷這些贊譽,嘴角微揚,余光掠過嬴遲,眼中滿是欣慰。
這盛景的成就,雖由祖龍坐鎮王座,但實則掌控全局的是其子嬴遲。
車同軌、書同文,以及諸多國策,皆出自嬴遲之手。
“天下安定,先輩托付的重任已成。
而今讓大秦更強大的使命,便交付于遲兒。
他執掌大局後,必能統領四方。”
祖龍心中早有定論,今日正是時機,大秦當由嬴遲掌舵。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再無紛爭,民生穩固。
大秦創下前所未有的功業,此功非我所有,乃屬吾兒嬴遲。”
祖龍環視群臣,語氣威嚴,無人敢異議。
自嬴遲執政以來,大秦煥然一新,令百姓安心。
“昔年許諾,天下大定之時,我與遲兒共赴泰山祭天告地。
如今天下已定。”
“承諾之事該兌現了。”
祖龍再次開口。
話音未落,韓非出列稟報︰“大王,泰山封禪事宜,臣已妥善安排,郡守亦已籌備完畢,只待大王與太子登臨泰山即可完成封禪。”
“韓相辦事妥當。”
祖龍當即稱贊。
轉向嬴遲,祖龍問︰“遲兒,何時啟程前往泰山?”
“大秦局勢穩定,隨時可動身。”
嬴遲答道。
泰山封禪乃千秋萬代的大事,嬴遲深知參與其中的意義,也思索系統是否會有獎勵。
千古一帝開創封禪先例後,歷代無不以此為榮,唯外族例外,炎黃子孫皆視之為身份象征,可見封禪對後世影響深遠。
“甚好。”
“五日後啟程前往泰山封禪。”
祖龍下令。
“臣等遵旨。”
百官齊聲響應。
泰山封禪如此盛事,無人願錯過,對朝臣而言,這或許是新時代的開端。
“遲兒,一年前,在十五字國策施行前,你曾承諾若成功便給眾人驚喜。”
“此刻正是兌現承諾之時。”
祖龍望向嬴遲,微笑說道。
“我豈會忘卻說過的話。”
嬴遲輕笑起身,俯視群臣。
“歲月流轉。”
“我所掌最大秘密,也是大秦最大的秘密,該公之于眾了。”
嬴遲沉聲宣布。
“大秦最大的秘密?”
群臣中,修習武道者雖鎮定,其余人卻睜大雙眼,滿懷期待地注視嬴遲。
此番,嬴遲未多言,僅緩緩抬手。
真氣從雙掌奔涌而出,瞬間充盈整座秦王殿。
“乾坤大挪移!”
嬴遲低喝一聲,轟鳴炸裂,殿內似有無形力量激蕩回旋。
隨之,大殿內的桌案開始輕微震顫。
瞬息之間,除了人之外,所有桌案文書竟凌空飛起,在半空中靜靜懸浮。
“這是什麼力量?”
文武百官無不震驚,這般威勢,從未有人見過。
若論相似之景,唯有嬴遲認祖歸宗時顯現的異象能相提並論。
盡管今日景象稍遜昔日神奇,卻依舊震撼人心。
“此乃武道之力。”
“是我大秦立國的根本。”
“勤修武道,可達化境,壽與天齊,位列仙神。”
嬴遲朗聲宣告,聲音如雷貫耳,震徹朝堂,深深刻印于每位臣子心中。
壽與天齊,與仙神並列,八個字令眾人熱血沸騰。
所有人眼中都燃燒著熾熱的火焰。
“待泰山封禪之日,”
“寡人將賜予諸位入門之法。”
“爾等當與大秦共進退,俯瞰諸界。”
嬴遲威嚴地說道。
“臣等願肝腦涂地,護我大秦。”
滿朝文武頓時熱血澎湃,齊齊單膝跪地,高呼響應。
“好。”
嬴遲點頭示意,再不多言。
他望向祖龍︰“父王,可還有吩咐?”
“無事。”
“諸位愛卿。”
“散朝罷。”
“五日後,啟程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祖龍宣布。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