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廷齊聲贊頌。
紙張與活字印刷術的出現,本就是嬴遲推動秦帝國文化統一的計劃。
如今正是良機。
“李思。”
嬴遲沉穩開口。
“臣在。”
李思立刻回應。
“你既創出新體,若用紙張與活字印刷新法推及全國,多久能圓滿實現?”
嬴遲語氣堅定。
“若陛下信任,半年內新體必傳遍天下。”
李思自信回應。
“很好。”
嬴遲點頭繼續道︰“年初確立十五字國策至今已過一年,大秦根基穩固,隱患漸消,正是實踐之時。”
“李思。”
“創新字體,功勞卓著,應升兩級爵位,並專司新體推廣。”
嬴遲聲音響徹朝堂。
“成就統一文字偉業。”
听聞此言,李思深拜︰“臣李思絕不辜負大王與太子期望。”
“一年前,”
嬴遲環視朝堂,“命兩位太傅推行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想必他們已完成使命,此事仍交由他們推進,諸位愛卿相助。”
“臣等遵命。”
“至于錢幣,兩位丞相新幣事宜可妥?”
嬴遲看向馮去疾與韓非。
“回太子,”
馮去疾起身,“因太子收天下兵器鑄銅,國庫充盈。
新幣樣式已報大王,獲批施行。”
“新幣正鑄制,漸次流通,百姓可用舊幣換新幣,舊幣回收再鑄。”
“甚好。”
嬴遲滿意點頭。
這一年,雖處五胡之地,有父王守秦,江山穩步發展。
不知不覺,我定的十五字國策已全面實施。
“諸位愛卿,”
“這十五字國策是秦凝聚根本,徹底施行後,無論外境如何變化,秦炎黃終合一,不再分裂。”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量同衡,錢同幣。”
“開啟秦前所未有盛世。”
“秦必將興盛。”
“諸位愛卿皆為功臣,名垂青史。”
嬴遲語調莊重。
“為秦,我等願盡全力。”
滿廷文武齊呼。
生逢此世,開創新局,是榮幸;創秦千秋基業,是永恆榮光。
“車同軌,書同文,引領潮流。”
系統悅耳聲在嬴遲耳邊響起。
“崇文殿?尚武堂?”
“竟多了這兩項設施?”
“真是意外之喜。”
嬴遲心中微動,隨即嘴角揚起笑意。
系統賦予的獨特建築意義非凡,例如現存的丹塔,內部特質助力嬴遲培養煉丹高手。
新添的崇文殿與尚武堂,相信同樣具備類似作用。
這對嬴遲構建武道霸業至關重要。
對嬴遲來說,他既能通過殺敵獲取經驗,也能借助秦軍精英累積戰功,但這僅限于自身。
屬下卻無法享受相同益處。
若想建立武道帝國,征服更高級別的多元宇宙,僅靠常規手段顯然不夠。
正如嬴遲在五胡大陸上以劍屠戮異族,那些敵人在他面前猶如螻蟻,宗師級力量難以抵擋。
只要真氣不竭,對手在他眼中便是待宰羔羊。
再者,嬴遲持有護佑印信,未達武道境界者無法突破防線,即便達到武道,非宗師級也難以撼動。
可以說,嬴遲堪稱移動的殺戮機器,展現修煉者的強大實力。
但若讓未經武道洗禮的秦軍精銳進入高級多元宇宙,即便面對低階宇宙中的先天或宗師,仍會處于劣勢。
因此,提升手下實力也是嬴遲征戰多元的重要部分。
以往煉丹是一條可行路徑,如今崇文殿與尚武堂的出現,讓嬴遲規劃武道霸業更為完善。
“五胡異族已被清除,多元戰爭就此開啟。”
“或許今日正是讓百官認識全新領域之時。”
系統的警告和五胡局勢的轉變促使嬴遲有所行動,同時借此擴展滿朝官員的眼界。
滿朝官員看來,秦帝國統一後,天下大局已定。
“諸位愛卿,”
“我國滅六國至今已有十年。”
“今日有一問題請教諸公。”
嬴遲忽然開口,目光掃視群臣。
眾人抬頭,疑惑中帶著敬仰望向他。
“這天下究竟廣闊到何種地步?”
“大秦能否掌控全局?”
嬴遲語氣平穩地提問。
此言一出,祖龍內心震動,頓感興奮︰“遲兒終于要為群臣剖析天下形勢了。
此時正好,十五字國策即將實施,大秦統一天下指日可待,遲兒的理想漸漸明朗。”
此話出口,蒙毅、韓非等人皆領悟其意。
“臣啟奏殿下,”
“殿下當年橫掃四海,現今我大秦威名遠揚,除匈奴、百越等異族外,天下幾乎盡歸我大秦疆域。”
“天下即大秦,大秦即天下。”
鄭國出列奏報,語調莊重而誠懇。
雖稍顯奉承,卻是真心。
身為農事長官,他對嬴遲極為推崇。
土豆與紅薯的引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豐收盛景,令鄭國感慨良多。
他深知,從此之後,大秦的百姓擺脫了饑餓之苦,百萬軍士也不再為糧草匱乏擔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鄭大人所言極是。”
“大王、太子開創了大秦盛世。”
“一統六合,前無古人。”
“天下即大秦,大秦即天下。”
滿朝文武齊聲贊頌。
“大秦天下,天下大秦。”
“呵呵。”
面對這些溢美之詞,嬴遲輕笑著搖頭︰“諸位愛卿,你們有所誤解。”
滿朝官員瞬間面露驚疑之色,紛紛注視嬴遲。
“天下廣袤無邊。”
“大秦雖處其中,卻不能囊括全部。”
“即便疆域遼闊,與天地相比依舊渺小。”
嬴遲緩緩道來。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露不信之色。
“諸位難道不信?”
嬴遲對此早有預見。
當年他對父王提及天下之廣時,連父王起初也是半信半疑。
“父王,您不是一直好奇真正的天下有多大嗎?”
“現在正是時候。”
嬴遲轉向祖龍。
“遲兒,我早就期待這一天。”
“我想親眼看看大秦疆域的邊界,想知道大地究竟有多寬廣。”
“我不想做井底之蛙。”
祖龍語氣堅定。
身為一代霸主,祖龍的雄心壯志世人皆知。
“父王,且看這天下。”
嬴遲點頭,衣袖輕揚,心中意念觸發,由系統賜予的天下地圖顯現。
地圖迅速展開,在空中化作巨幅畫卷。
此地圖長數丈,高懸殿中上方,以無形之力托起。
然而,群臣的目光並未停留于這神奇力量,而是被之前種種奇觀震撼——從嬴遲認祖歸宗的神跡,到天降玉璽、龍騰鳳舞的異象,已讓他們對非凡之事習以為常。
直至地圖浮現,眾人才將注意力集中其上。
地圖上,各國疆界清晰標注,各地名稱一一對應。
秦王殿內,眾人目光聚焦于一幅恢弘地圖。
象征大秦的巨幅“秦”
字位于中央,西接西域,東臨東海,盡顯疆域之遼闊。
即便傾盡一生,朝中文武也難以踏遍每寸土地。
然而……
這份震撼轉瞬即逝,因為文武百官很快發現,這張天下圖上,大秦的疆域遠不及最大國,甚至不足天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這一事實讓滿朝震驚,每張臉龐都寫滿難以置信。
“大秦疆域竟如此狹小?”
“天下之大,遠超想象。”
“難道滅國、定中原便算得上得天下?”
“大秦不過是一隅之地。”
“若非親眼見這幅地圖,絕難想象世間竟有如此景象。”
“這才是真正的天下格局。”
“寡人終于意識到自己的目光何等狹隘。”
“原以為平定中原即掌控天下,豈料仍有如此遼闊之地未曾涉足。”
“天下遠比想象中更加廣闊無垠。”
祖龍凝視著地圖,眼中交織著震驚與雄心。
盡管如今的大秦還未吞並所有土地,但他深信,隨著國力增強,這片天地終將屬于大秦。
“羅馬帝國?孔雀帝國?塞琉西帝國?”
“西方竟有這般龐大的國度?”
“這羅馬帝國的疆域竟然超過大秦?”
“匈奴吞並草原,東胡滅亡。”
“西域仍有諸多小國存在。”
視線從大秦疆域移開,北境、百越、西境等地的小國依次顯現,群臣皆目瞪口呆,復雜情緒在臉上輪轉。
此刻,所有人皆深受震撼,若非時間緊迫,恐怕早已失控。
片刻之後,祖龍再度問道︰“諸公可體會天地之寬廣?”
“是否知曉大秦雖強盛,卻非天下唯一?”
群臣恍然醒悟,齊聲致謝。
“殿下今日所展之景,解答了我等長久的困惑。”
“過往我們如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廣。”
“請問諸位,觀此天下,有何感觸?”
“敢問大王,敢問太子,大秦何時揮師,一統四方?”
尉繚進言,其話語如驚雷般震動朝堂。
瞬間,大臣們眼中都閃過一絲野心。
既然中原非天下全貌,為何大秦不可完全統御四方,清除異己?
“敢問君上,敢問世子。”
“大秦何時發兵,橫掃四海?”
文武百官齊齊起身,高聲吶喊。
百官所言正合其心意,也是秦廷未統一中原時的宏偉抱負。
听罷,祖龍與嬴遲相視而笑,隨即放聲大笑。
父子二人笑聲豪邁且威嚴。
望向殿內懸掛的天下地圖,嬴遲開口說道︰“十五字國策全面推行,華夏統一,便是大秦再次興兵之時。”
“到那時,吾必令秦旗飄揚于每一寸土地,秦軍駐扎于每一片沃土。”
“讓天下唯秦,廣袤土地盡歸秦。”
“讓異族俯首,皆臣服于秦之號令。”
嬴遲語氣冰冷,彰顯其雄心壯志。
“臣等願生死追隨君上,追隨世子。”
“天下。”
“願天下唯我大秦獨尊,大秦即為天下。”
滿朝官員齊聲高呼。
“好!”
“諸位愛卿,還有何事需奏?”
嬴遲沉聲發問,袍袖輕揮間,一幅天下地圖緩緩卷起,收入儲物空間。
“稟殿下。”
“臣有要事啟奏。”
鄭國高聲道。
“講。”
嬴遲回應。
“關中與巴蜀兩地新獲良種,倉廩豐盈,可推廣四方,解大秦糧荒之憂。”
“懇請殿下準許廣布此二種,以濟饑餒之眾。”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