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進一步便至大宗師境,那將是另一番天地。”
“屆時可完全駕馭御空之術,壽元亦能延續千年。”
“位列大宗師,在低武世界近乎無敵。”
嬴遲暗忖。
然而,這並非終點,仙神之境才是目標。
此次出征源于嬴遲怒火,因秦廷推行的十五字國策漸顯成效,一個他理想的武道帝國正在崛起。
建康。
晉廷朝堂之上。
絲竹聲輕揚,舞者翩躚,文武百官舉杯相慶,沉醉其中。
國土破碎,宗族危殆,他們卻不思振作,只知奢靡享樂,令人嘆息。
這是晉室權貴的真實寫照。
“諸位愛卿。”
“共飲一杯。”
司馬睿端坐帝位,舉杯大笑,向群臣勸酒。
“敬吾皇。”
“中原漸穩,異族盡消,皆賴陛下仁德,他日秦帝國必將臣服。”
“確是如此。”
“陛下承天命庇佑,秦帝國別無選擇。”
“中原安定,異族清除,此乃晉國之福。”
群臣皆醺醺然,紛紛附和,令司馬睿喜形于色。
“哈哈哈。”
“諸卿所言甚是。”
“天下之主,唯有司馬氏,若非我輩,何來太平。”
司馬睿得意大笑。
忽而,殿外傳來急報。
“啟奏陛下!”
“荊州告急!”
一名滿頭大汗的將士闖入,打斷了演奏。
“何事慌亂至此?”
司馬睿皺眉質問。
“啟稟陛下,荊州淪陷!”
報信者跪地叩首,聲音顫抖。
“什麼?!”
司馬睿面色突變,猛然站起︰“中原將靖,異族將清,何人竟敢犯我疆域?”
“十萬大軍糧草足撐一年,荊州怎能速陷?”
文武官員皆露懼意。
“啟奏陛下,是北方秦帝國。
他們傾全國之力攻取荊州,守將降敵,秦軍輕易奪城。”
將士戰戰兢兢稟報。
听罷此言,司馬睿癱倒在龍椅上,臉色慘白。
“這不可能,絕不可能。”
“我與秦帝國並無深怨,何以興兵?”
“我待將士不薄,為何反叛?”
司馬睿喃喃自語,滿心不信。
"陛下,荊州為我國門戶,今若失守,則長江天險形同虛設。
當速調長江防線之軍守護建康,否則隱患深遠。”一位朝臣高聲奏道。
"正是如此。”
"朕尚有重兵可用。”
"長江沿線數十萬大軍足以護佑建康與朕周全。”司馬睿稍作鎮定。
"速傳令長江防線軍馬回援建康,並遣使赴秦營,其提出的任何條件朕皆可允。”
"朕唯願求和。”
"聖上英明。”
"只要能退秦師,付出何等代價都在所不惜。”
"此乃緩兵之策。”
"絕不能讓秦軍靠近建康一步。”
群臣齊聲稱是。
這一突發狀況讓司馬睿及滿朝上下盡皆驚懼。
本以為平定中原、驅逐胡虜後可無憂外患,誰知秦帝國動作如此迅速,秦軍已然揮師南下。
晉國原本打算招撫秦帝國,但這想法實屬荒誕。
"風起,風急!"
"大風驟起!"
忽然,一陣凜冽刺嘯席卷整個晉廷。
風聲中夾雜著虎吼,殺氣彌漫。
朝堂顯貴被這突如其來的殺氣嚇得面如死灰,甚至有人癱倒在地。
"怎……何事?"司馬睿神情慌張地問。
守宮門的將官慌忙奔入殿中。
"啟稟陛下,大事不好!秦軍已攻到城下!"
"且皆騎虎而來,領頭者跨一頭血紅巨虎,據傳是秦帝國太子嬴遲。”將領顫抖著稟告。
"為何?為何來得如此迅速?"司馬睿臉色鐵青。
"快!速調城內禁軍與城防軍,趕赴城關御敵!決不讓秦軍破城!"晉國丞相厲聲吩咐,神情焦慮。
建康城外。
八千秦軍列陣于建康城前,嬴遲乘血虎,手執霸王戟,冷眼俯視前方。
攻取荊州後,嬴遲親率邯鄲大營精銳突襲建康,就是要確保司馬氏與那班庸臣無一逃脫。
秦軍巍然不動,虎嘯震天。
雖僅萬余人,卻已讓城頭晉軍膽寒。
"殿下,是否即刻開戰?"李青隨嬴遲身後,恭敬詢問。
"不急。”嬴遲抬手示意。
隨後,他輕拍血虎之首。
血虎疾馳至城關之下,瞬息即達。
"他要做什麼?"
見嬴遲孤身來到城下,守關晉軍雖感疑惑,卻未發箭。
"本君,大秦武安君,嬴遲。”
嬴遲抬起頭,面向城頭上的晉軍說道。
嬴遲之名傳入晉軍耳中,頓時引發一片騷動。
"嬴遲,秦帝國儲君。”
"昔日秦帝國的太子,始皇之子。”
"傳言不虛,嬴遲確實存在,他擊敗了許多異族,大秦並未消亡,依然屹立。”
"關于中原的消息無誤……"
晉軍交頭接耳,眼中滿是對嬴遲的敬重。
"諸位將士,你們同屬炎黃子孫,多數來自中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中原凋敝,毋庸多言,諸位心中自明。
異族侵擾已久,千萬族人遭難,中原之地十室九空,或許親族友人已罹此禍。
然此局面,實因守護司馬氏者所致。
諸位守護的,實乃炎黃共敵。
吾領兵至此,取此城易如反掌,然念及同宗,特予一機。
開城門,棄助惡之舉,吾絕不傷汝等。
大軍至建康,專為司馬氏及其黨羽而來。
若存炎黃血脈,懷良知,即開城門。
嬴遲直言,語畢,城上晉軍互視,神色復雜。
終有一將跪地呼曰︰“殿下之言,末將深表認同。”
中原罹災,族人受苦,吾等早盼北伐,奈何朝堂不容。
今得太子親臨,不然中原族人恐已盡毀于異族。
眾將士齊應︰“吾等同為炎黃子孫,中原百姓皆族人。
吾等出身中原,親人多留于此,或遭異族殺害,或得太子相救。”
今日不再護此昏庸朝廷與無能官吏。
若尚存良知,隨我行動,開城門,為族人謀公道,為遇難同胞伸冤。
話音落,城上晉軍面露憤慨。
出身中原者,怎不知故土慘狀?然皇權在上,權貴橫行,無力回天。
今局勢更迭,中原已變,何須再忠于令人生厭之司馬氏及其官僚?
“開門!”
“恭迎太子入城!”
將領軍令既下,建康城門迅速開啟。
城中,數萬晉軍列隊兩側,單膝跪地。
嬴遲入城,李青率八千猛虎軍隨之而進。
“恭迎皇太子!”
晉軍齊呼。
雖曾效命晉國,然非本意。
今愧疚與良知使然,做出新抉擇。
“甚好!”
嬴遲大笑,審視晉軍,嚴詞道︰“諸君皆炎黃之英杰。”
“吾以諸君為傲,天下族人亦當自豪。”
中原之亂,異族屠戮,皆司馬氏所致。
今日率眾至此,只為向司馬氏及其群臣討公道。
嬴遲高聲宣告。
“願誓死追隨太子!”
晉軍起身齊應,主動讓路,直赴晉國宮闕。
此乃天下人心聲,亦是壓抑久遠之憤怒與怨恨之爆發。
建康城內,晉軍將士列陣前行,所到之處無不俯首稱臣。
晉室雖失良知與責任,然對華夏子孫而言,此乃難以忘懷之恥。
大殿之中,司馬睿與眾臣面露憂色。
“秦軍為何止步?戰況為何無人報信?”
司馬睿急切質問。
不久,殿外鎧甲聲響,似有大軍包圍。
一將領帶兵闖入,將百官圍困。
“桓溫,你意欲何為?”
司馬睿怒斥。
“奉秦太子之命,為中原枉死者討回公道。”
桓溫咆哮。
“你竟敢叛逆?”
司馬睿臉色蒼白。
“非叛逆,只為族之大義,必要討回公道。”
桓溫語調冰冷。
殿外又有身影浮現。
嬴遲在李青等親衛陪同下踏入晉廷。
“晉國,司馬氏,諸位官員。”
“你們過得好自在。”
嬴遲步入大殿,冷冷掃視眾人,嘴角微揚。
“你是何人?”
司馬睿與群臣驚愕注視嬴遲。
“秦帝國,嬴遲。”
嬴遲簡單回應,步入殿中,冷眼審視這班無能之輩。
“汝……汝……”
司馬睿手指嬴遲,顫抖不已,大呼︰“快來人!保護聖上!”
然而,晉軍無論殿內還是殿外,均無反應,皆冷眼旁觀。
“不必再喊。”
“沒人會救你。”
“你知道我為何能輕易入城嗎?”
“因為你們司馬家和晉國權貴之舉激怒了天下炎黃子孫。”
“百姓恨不得食汝肉、寢汝皮。”
嬴遲冷言道。
此言一出,司馬睿及晉廷文武官員皆面如死灰。
“你們司馬家挑起八王之亂,致中原大亂,異族禍亂多年,眾多族人,罪責全在司馬家,全在晉國。”
“萬物皆有因果。”
“如今償還之時已到。”
“你們的罪行,當以滅族之罪謝罪于天下。”
嬴遲冷酷說完,立即下令。
“救命啊!”
“此乃陛下的旨意,與我等無干。”
“我等僅為臣子,陛下所定之事與我等無關。”
“太子殿下饒命!”
“我等與中原之亂毫無牽連……”
晉廷群臣驚懼哀求。
但嬴遲不予理會。
“桓溫。”
嬴遲開口。
“末將在。”
桓溫出列答道。
“拘捕司馬氏滿門,同時逮捕朝廷內外所有官員及其家屬。”
“立刻在刑場執行 ,一個不留。”
嬴遲沉聲命令,語氣堅定。
此番炎黃之劫,司馬氏為幕後黑手,朝中權貴為其幫凶。
"末將領命。” 恆溫領命即行。
大殿之內,將士們迅速行動,掌控局勢。
朝堂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司馬家。”
"這個時代最大的隱患即將消弭。”
"下一步,"嬴遲心中謀劃著,"這片疆域歸秦帝國所有,派文官治理。”
……
數日後,秦帝國境內。
嬴遲返回東宮,面露笑意︰"任務完成,清除外族,守護炎黃血脈,獎勵︰玄階寶箱。”
任務達成,司馬氏覆滅。
系統發放兩枚玄階寶箱,可隨時開啟。
"打開寶箱。”嬴遲下令。
"恭喜宿主獲得地階高品武技《乾坤大挪移》。”系統宣告。
"恭喜宿主得到《精鋼鍛造之法》,附贈中品靈石若干。”系統提示。
看到獎勵,嬴遲眉間微動。
除卻自修的《九陰九陽》與百步飛劍,這門《乾坤大挪移》亦是地階武技。
若練至巔峰,威力驚人,甚至可超百步飛劍。
因其能轉移敵方全力攻擊反擊對手。
嬴遲原世有傳說,以其之道還治其身,然僅是虛名。
但若《乾坤大挪移》達至巔峰,便能真正達成。
無論敵用何技,皆可反擊。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