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輔憤憤地罵了一句。
"對普通百姓而言,和平當然是最好的。
但對于舊貴族來說,秦帝國掌權絕非好事,他們失去權勢,自然難以接受。”
"不過,"
"待大秦徹底平定天下,必然會對那些舊貴族以及心懷復國之念的叛逆采取行動。”
"以太子殿下的才能,那些叛逆只有死路一條。” 王俊冷聲道。
"哈哈,我很期待那一天。”
"我們只需听從太子殿下的吩咐,為他效力即可。”
吳輔也笑了。
兩人邊走邊聊,越過山嶺,來到官道。
然而眼前景象卻是,官道上有幾支騎兵急馳而來,顯得格外匆忙。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是余黨在上黨作亂?"
王俊與吳輔對視一眼,皆滿心疑惑。
"這些騎兵怎麼看都像東宮府兵。” 王俊仔細觀察後,疑惑問道。
"王兄,此言當真?" 吳輔難以置信,"東宮府兵一向只遵太子號令,怎會在上黨現身?"
此時,一隊騎兵停步,靠近二人。
"百夫長!" 騎兵們躍下馬背,激動不已。
"你們為何到上黨?" 王俊愈發疑惑。
"奉大王與太子旨意,前來尋找王後的下落,全郡都在搜尋,禁衛軍與東宮府兵均已參與。” 一名府兵答道。
"尋找王後行蹤?" 王俊與吳輔神色驚異。
"王後娘娘不是……" 王俊欲言又止。
"據情報,王後娘娘並未身亡,八年前假死。
遷葬時,大王與太子發現了這個秘密。” 一名騎兵補充。
"百夫長。” 另一名騎兵詢問,"你是本地人,可知道山橋村在哪里?我們找了許久都沒有頭緒。”
"大王與太子下令,郡內每一村都不能遺漏。” 騎兵繼續說道。
"奇哉。” 王俊微笑,"我二人正是路橋村人,剛從村中回來。
進村只有一條小路,車馬難行,只有騎馬勉強可行。”
"正好百夫長剛離開村子,看看這畫像,看是否曾見過王後娘娘。”
一名騎兵從懷中取出畫像遞給王俊。
王俊接過展開,頓時愣住。
"這……這難道是王後娘娘?太子殿下的親母?" 王俊低語,滿臉驚愕。
此畫像由官府畫師精心繪制,與祖龍所持原版畫像極為相似,若曾見過畫像中的人,必能一眼認出。
王俊想起歸村時遇到的冬兒大夫。
那場景仿若昨日,提到太子之事時,冬兒大夫悲痛萬分,讓王俊心生疑慮,但未深入探究,因其看似毫無關聯。
"王兄,你怎麼了?" 吳輔問道,目光也落在畫像上。
看到畫像中的人,吳輔震驚異常。
"這……這不是冬兒大夫嗎?" 吳輔驚呼。
听到二人的話,眾騎兵頓時興奮起來。
"百夫長,你們見過王後娘娘?" 騎兵們激動地追問。
"見過。”
"就在我們村。” 王俊茫然點頭。
"太好了。”
"百夫長,你們運氣真好,全上黨都在找王後娘娘,誰先找到必有重賞。”
"不曾想王後娘娘在路橋村,大王與太子得知必定歡喜。”
"走,咱們去村里迎接王後娘娘。” 騎兵們情緒高昂地說。
……
"不,莫急。”
"先向大王和太子稟報,這樣更穩妥,否則貿然行動,萬一出錯,我們難以承擔後果。” 王俊冷靜說道。
"對對對。”
"先稟報,再由大王和太子裁決。” 騎兵們思量後一致同意。
郡守府內。
"遲兒。”
"我是不是弄錯了?"
“娘根本不在上黨郡,這些日子竟毫無她的音訊?”
祖龍神情恍惚地說。
“爹,您莫要擔憂,娘定能找到。
上黨郡廣闊,有些村落需翻山越嶺方能抵達,此次未調大營主力,僅派遣了郡兵與府兵搜尋。”
……求花……
“不過一兩天,消息便會傳來。”
嬴遲看著祖龍焦慮的模樣,雖覺可笑,卻也滿心安慰。
畢竟自家這位千古一帝的父親對母親如此掛念,才會這般緊張。
“你怎的絲毫不急?”
祖龍瞧著嬴遲鎮定自如,不禁責怪。
“天意昭然,我急又有何用?”
“既已安排妥當,娘在上黨郡,應不會走遠。
不如安心等待消息。”
嬴遲無奈說道。
此時。
“報!”
李青與辛勝快步入殿,臉上交織著焦急與喜悅。
“如何?”
嬴遲收起輕松,沉聲發問,心中亦充滿期待。
“殿下,”
“王後的下落我們已找到。”
“純屬意外。”
“東宮府兵的一名將士返鄉探親時,恰好遇到王後娘娘。”
李青興奮地說。
“真有此事?”
祖龍驚喜追問。
“速將那人帶來!”
嬴遲下令。
“遵命。”
李青不敢耽擱,隨即離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久後。
王俊與吳輔進入大殿。
見祖龍與嬴遲,忙跪下行禮。
“臣等拜見大王,拜見太子殿下。”
二人行禮結束。
“你們見過王後娘娘?”
嬴遲立刻詢問。
“稟太子殿下。”
“請問王後娘娘是否喚作‘冬兒’,且擅長醫術?”
王俊恭敬而忐忑地問。
“正是。”
嬴遲點頭認同,心中愈加篤定。
“稟太子殿下。”
“我可以確定畫中人便是我們路橋村的冬兒大夫。
這些年,她一直在村中行醫,為村民診治,至今已有近八年。”
王俊激動答道。
太好了!
嬴遲听聞肯定答復,笑著對祖龍說︰“父王,娘的消息已知,您可安心了。”
王後仍在路橋村,未曾離開?”
祖龍激動地問王俊。
“稟大王,王後娘娘一直留在村里,為防萬一,還安排了幾名府兵在外守護,只待大王與太子確認娘娘身份。”
王俊恭敬答道。
“你辦得很好,未曾擅自動手接王後。”
“你表現得很出色。”
祖龍連連點頭。
“你們的姓名與官職是什麼?”
嬴遲盯著二人問道。
“臣乃府兵百夫長,姓王名俊。”
“我身旁這位是吳輔,在邯鄲大營任伍長。”
王俊畢恭畢敬答道。
“干得好,此次功不可沒。”
嬴遲稱贊道。
“此事我絕不會忘。”
嬴遲續道,“李青,擢升王俊為千夫長,調吳輔入府兵,升任百夫長,各升兩級。”
“遵命。”
李青領旨。
“臣叩謝太子恩典。”
王俊與吳輔跪拜,神情激動。
誰能料到返鄉竟獲此殊榮。
“李青、辛勝,召府兵與禁衛軍,前往路橋村。”
“王俊,帶路。”
嬴遲下令。
眾人齊應。
“父王,接母歸來。”
嬴遲轉身對祖龍言。
“好,接你母歸家,團圓一家。”
祖龍淚盈眶,點頭承諾。
久盼之日終至。
……
路橋村。
一如往常。
歇息一夜後。
冬兒草備早膳,而後坐小院研藥。
這些年間……
這般平和日復一日,冬兒不曾厭倦,縱生活清簡亦無怨言。
出身寒微,幼時歷經波折,故覺此般日常雖平淡卻有味。
忽聞村中馬蹄驟響,似千軍壓境,皆戰馬踏地之聲。
突兀喧囂擾村靜。
“冬兒大夫。”
一鄰婦經過門前時招呼。
“外頭何事?是大軍至否?”
“今日非征伐之期罷?”
冬兒抬首,唇角輕揚。
“不知。”
“定有要事。”
“我去瞧瞧,回來再敘。”
鄰婦笑意盈盈,邁步向村口行去。
听此動靜,不少村民聚村口。
雖村遠而安逸,然閑談外界訊息亦為樂事。
今日動靜甚大,必有巨變,眾皆好奇奔赴。
然于冬兒,此無足輕重。
隱于此偏僻山村,只為掩形匿影,避世獨居。
村口人潮涌動,眼前景致令眾驚詫。
千騎黑甲騎兵列陣,每人均氣度凜然,非普通士卒。
“村長,何故至此?又欲征伐乎?”
“天下既定,何須再戰?”
村民疑詢村長。
“我也不解。”
面對村民的困惑,村正同樣一臉迷茫︰“我並未接到官府的消息,也不曾听說軍營有派人聯絡,況且他們一向只派少數將士,怎會如此氣勢浩大?”
“究竟發生何事?”
“這些士兵的模樣甚是怪異。”
“確實如此。”
“可他們的盔甲為何這般像是王家那小子的?”
“難道我們的村子出了問題?”
村民們注視著村口的情景,開始低聲私語。
就在此時,
王俊身披鎧甲,騎馬抵達村口,下馬後站在村正身旁。
“這位大人,我們村是否遇到了麻煩?是來追捕逃犯嗎?”
見到那些士兵,村正立刻恭敬地詢問。
“村正,是我。”
王俊笑著揭下面具。
“原來是王家小子,這是怎麼回事?這般陣仗又是為何?”
確認是王俊後,村正松了口氣,隨即追問。
“大王與太子已至。”
“務必告知鄉親們切勿失儀,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王俊神情嚴肅叮囑道。
“什麼?”
“大王與太子竟降臨我們村?”
“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村並無過錯啊。”
“王家小子,你身為村民之一,定要向大王與太子解釋清楚。”
村正臉色驟變,急切說道。
“村正請安心。”
“此事定是好事。”
王俊輕聲回應。
此刻,
禁衛軍與東宮侍衛讓出通道。
兩道威嚴的身影緩步走來。
當他們望見這二人時,
王俊神色瞬間凝重︰“這是大王與太子殿下,各位萬不可失儀。”
隨後,
王俊深深一揖︰“臣拜見大王,拜見太子殿下。”
提及大王與太子之名,
剎那間,
村口數百村民無不震驚。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