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

第175章 這是流傳千年的歷史軌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妹仔哈 本章︰第175章 這是流傳千年的歷史軌跡

    “大王,”

    王綰憂心忡忡,“宮外似有變故,如此激烈反應,莫非太子引發民變?”

    此言一出,群臣驚疑。

    若真如此,後果堪虞。

    民憤一旦爆發,難以平息,對國甚害。

    即便一貫冷靜的蒙毅等人此刻亦不安。

    唯祖龍鎮定自若,仿若掌控一切。

    “莫驚慌,”

    祖龍語氣平緩,“局勢明朗,自有人稟報。”

    話語透著對兒子的信任。

    “遵旨。”

    群臣雖疑慮,仍暫拋宮外憂慮,復議。

    然眾人內心仍難平靜。

    喧鬧聲淹沒了一切,淳于越等人神情凝重,無言以對。

    “這就是民心嗎?”

    嬴遲輕蔑一笑。

    “大秦禁衛軍何在?”

    話音未落,辛勝帶領禁衛軍從宮門而出,宮門隨之敞開。

    一隊隊將士疾速沖出,直指宮外那群儒生。

    黑甲軍士迅速形成包圍圈,長矛與長戈齊舉,只待嬴遲一聲令下,便能將這群狂妄的儒生悉數擒拿。

    “淳于越!還有你們這些背叛大秦之人,听好了!”

    “你們觸犯秦律,罪無可赦。”

    “我要取你們性命,也是為了順應民心!”

    嬴遲冷冷說道。

    淳于越臉色慘白,他本想利用民心對抗朝廷,結果卻陷入更深的困境,甚至可能被民心反噬。

    想到後果,他內心充滿了恐懼。

    “給我拿下這些叛賊!”

    嬴遲揮手示意。

    “是!”

    禁衛軍一擁而上,開始抓捕。

    儒生們起初鎮定,此刻卻慌亂不已。

    “莫抓我!我只是進諫,並非叛臣。”

    “太子殿下,我非叛臣,我是為大秦而來。”

    “是掌門派我來的,我等不敢違抗,請太子開恩,以後絕不重犯。”

    “求太子饒恕,我等再不敢生二心……”

    無數儒生大聲哀求,絕望彌漫。

    雖有人視死如歸,但如今背負叛臣之名,與初衷相悖。

    他們不願赴死。

    禁衛軍勢不可擋,儒生們輕易被制服。

    淳于越被兩名銳士制住,重重摔倒。

    “假借民心對抗朝廷,卻無視其真實意圖。”

    “淳于越,你死後,青史將記你為大秦統一後的首名逆臣。

    這些儒生便是你的同黨,你們儒家的未來不容樂觀。”

    “你不僅是大秦的罪人,更是儒家的罪人。

    縱然你身死,你儒家的祖先也不會原諒你。”

    嬴遲嘲諷道。

    這些話讓淳于越羞愧難當,內心絕望恐懼交織。

    “殿下,臣知錯了。”

    “臣不該為私利濫用民心,所有過錯均由臣承擔,這些人都是無辜的,是被臣逼迫至此。”

    “自始至終,皆是臣一人之過。”

    “若有責罰,只加于我一人即可,莫牽連儒家,更莫牽連他們。”

    “懇請殿下寬恕。”

    這一刻,淳于越終于體會到了恐懼。

    他一向自負清高,以禮教自傲,此刻這份驕傲已蕩然無存。

    “一句認錯就能全身而退?”

    “你未免太小覷秦律了。”

    嬴遲冷視眾人,眼中寒光畢露。

    接著,他的目光落在五千多名被俘的儒生身上。

    “參與此事者皆大逆不道,違律悖民。”

    “傳我旨意。”

    “全部處決。”

    “載入史冊。”

    “今日。”

    “儒家觸犯禁忌,圖謀動搖國本,罪無可赦。”

    “秦法嚴懲叛逆,民心亦不容寬恕。”

    嬴遲凜然宣布。

    此言一出,殺氣彌漫。

    “不,不要殺我!”

    “救命啊!”

    “殿下開恩,臣知錯了!”

    “臣絕不再犯!”

    “求殿下慈悲……”

    嬴遲發令後,儒生們瞬間哭喊求饒,絕望與驚懼襲來。

    然而,在皇權面前,這些哀求顯得微不足道。

    他親手制造的大火奪走十余萬生命,引黃河水淹沒城池,致數十萬人流離失所,對此卻毫不在意。

    對這數千儒生來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事。

    這一切,皆因他們的自取滅亡。

    秦帝國初統天下時,人心已亂。

    淳于越挑戰權威,正好利用此事立威,殺一儆百。

    “公子。”

    “還請為太子進言。”

    “只怪我一人,莫牽連他人。”

    淳于越跪地顫抖,滿心恐慌,向扶甦乞求。

    他悔恨交加,為何當初不听扶甦建議,逃離險境?就這樣斷送最後一線生機。

    因他私欲,五千儒生面臨死亡,儒家在秦的未來愈加暗淡。

    “唉。”

    扶甦見狀,雖心痛卻無計可施。

    他實在找不到理由為淳于越求情,畢竟父王和兄長已給予機會。

    見扶甦沉默,淳于越徹底絕望,倒地不起。

    侍衛隨即行動,兩兩一組押送儒生至咸陽城外準備活埋。

    “主犯淳于越,罪不可恕。”

    “本君下令,關押監牢,明日正午刑場車裂,咸陽百姓均可觀刑。”

    嬴遲揮手示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兩名武士立刻帶走淳于越。

    讓祖龍皺眉、群臣束手的儒生危機,在嬴遲這里迎刃而解。

    “坑儒。”

    “沒想到由我完成。”

    “或許不久後,我也要焚書了。”

    “焚書坑儒。”

    這是流傳千年的歷史軌跡。

    歷史此刻已然掌控在我手中,我也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目送儒生離去,嬴遲心中波瀾起伏。

    當他回過神來,發現聚集在宮門前未散去的民眾都在注視著他。

    “諸位秦人。”

    “或許,你們對我來說並不完全陌生。”

    “即便身為太子,但在與父王相認之前,我也出身貧寒,在雍城的小村中長大。

    民生疾苦,我深知;世間艱難,我也了解。”

    “作為老秦人,我們的願望是統一六國,止息戰亂,讓天下安定。

    如今心願達成,六國已滅,四海歸一。

    不久之後,秦人將遠離戰火,安居樂業。”

    “為此。”

    “今日我向你們保證,向這片土地上的秦民發誓。”

    “若我攝政,必施行仁政。”

    “若我攝政,必減輕百姓賦稅。”

    “若我攝政,必讓人民富足。”

    “我的治國之道,便是建立天地正道,保障百姓福祉,繼承先賢學問,開創萬世太平。”

    “這是我嬴遲對秦人的承諾。”

    “若有違此言,我絕不登王位,絕不安定秦帝國。”

    嬴遲凝視眾人,以真力傳遞話語,使其響徹宮內外。

    “建立天地正道,保障百姓福祉,繼承先賢學問,開創萬世太平。”

    扶甦听到這番話,驚訝地瞪大雙眼。

    他的熱血沸騰,心跳加速。

    此刻,

    他仿佛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他看向城頭的嬴遲,這位同父異母的兄長,現在的太子。

    不知不覺間,

    扶甦的目光發生了變化,更加尊敬,增添了靈魂深處的仰慕。

    “原來兄長也有仁政之志。”

    “有兄長執掌國政,秦必強盛。”

    “我扶甦才疏學淺,但若能追隨兄長,共建太平盛世,此生無憾。”

    扶甦內心狂喜,心中涌現出前所未有的決心。

    嬴遲的話語。

    淡化了扶甦對師尊即將離世的悲傷,畢竟師尊的行為有違秦的根本。

    這一句話。

    讓扶甦重新明確了人生的追求。

    嬴遲承諾守護秦民福祉,減免賦稅,使人民衣食無憂,他的話雖然深刻難以理解,但百姓本能地感受到其善意。

    于是,無數飽含敬意的目光投向嬴遲,激動與期待的情緒蔓延開來。

    宮內外沸騰,百姓齊聲呼喊︰“大秦興!太子永固!”

    “太子睿智!”

    “誓護太子!”

    眾人情緒高漲,民心所向顯而易見。

    辛勝目睹此景,深受觸動,感嘆道︰“秦有幸得此儲君。”

    但他隨即冷靜下來,快步入殿,打算將此事告知秦王。

    秦王端坐殿內,群臣屏息凝神。

    宮外戰亂不斷,起初刀光劍影,接著哀嚎四起,最終歸于寂靜,眾人都覺得氣氛詭異。

    嬴遲突然發聲,誓言推行仁政,承諾關心百姓、傳承文化、開創盛世,若違背此志,寧願放棄王位。

    他的話語振聾發聵,瞬間傳遍朝堂。

    嬴遲發話,全場震動。

    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宛如驚雷炸響,直擊人心,令人熱血沸騰。

    作為秦廷臣屬,這些胸懷壯志之人無不感慨萬千。

    祖龍尤為振奮︰“遲兒竟有這般抱負。”

    此言既是對天下的承諾,也是對百姓的誓言。”妙哉!甚好!”

    祖龍贊嘆,“有此子嗣,是我的幸事。”

    忽然,辛勝快步入殿稟報︰“淳于越已被太子囚禁,五千儒生也奉旨處斬。”

    此話一出,滿座變色。

    王綰嘆息︰“可惜啊,太子終究沒能阻止這場殺戮。”

    “殺淳于越尚可,但誅殺五千儒生,恐怕會引發天下動蕩。”

    “此非善事。”

    “壓制言論比阻斷河流更難,絕不能完全鎮壓。”

    “此事必須設法平息,否則後患無窮。

    畢竟我秦初掌天下……”

    听罷辛勝之言,殿中眾多文武官員不禁嘆息。

    有人指責嬴遲因沖動而殘害儒生,也有人對他嚴厲苛責。

    辛勝見狀,再次開口……

    章節標題︰確立儲君威望,天下敬畏!

    “陛下。”

    “太子殿下殺淳于越及五千儒生,乃是萬民之心。”

    辛勝高聲奏報。

    “辛統領,何為萬民之心?”

    王綰疑惑詢問。

    “諸公難道沒听到宮外萬民的呼聲?那震天的吶喊?這些都是百姓對處置儒生的態度。”

    “太子懲治儒生,清除不忠不義之徒,一來維護秦律,二來順應萬民需求。”

    辛勝恭敬陳述,並詳細說明宮外的情況。

    听完之後,

    我不禁愕然。

    這場棘手的危機,在萬民推動下竟被嬴遲輕松化解。

    “淳于越確實聰慧,借助民力威脅君王,讓君王不敢動他,但如今太子出手,竟使民眾自行處置了淳于越和那些儒生。”

    “天下以王權為核心,國利為先,萬民之意便是國本。

    若萬民要求處決淳于越與違法儒生,世人不會責備朝廷,反而會敬重朝廷順應民意,贏得民心。”

    “太子此舉,堪稱明智。”

    “樹立天下對朝廷的敬畏。”

    辛勝講述完事情經過,眾人恍然大悟,同時對嬴遲的才能充滿敬意。

    嬴遲的手段實在令人驚嘆。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方便以後閱讀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175章 這是流傳千年的歷史軌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175章 這是流傳千年的歷史軌跡並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