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殺氣可成領域,領域內皆受壓制。”
“殺氣達一定程度,單憑此便能致命。”
“即便我現為巔峰強者,此神通亦將成倚仗。
日後入更高層次世界,遇強敵,必為此關鍵。”
趙遲心中暗喜。
他試圖展現神通,剎那間,血色屏障浮現,四周殺氣凝聚,籠罩數丈範圍。
這片領域內,趙遲仿若殺神降臨,血紅光芒縈繞,令人膽寒。
“實力增長如此顯著!”
“離更高境界不遠了。”
“魏國既亡,接續攻滅齊、楚、燕,成為宗師指日可待。”
趙遲感受體內充盈的力量,內心無比篤定。
“繼續領取獎勵。”
趙遲回過神來,再度命令。
“恭喜主人擊斃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獲經驗,得《魏武卒訓練之法》。”
系統提示︰“恭喜主人擊斃魏王,得海量經驗與《造紙之法》。”
“魏無忌果然不負威名,經驗值堪比魏王。
他支撐魏國數十載,或許在魏人心里,他才是真正的王。”
“當年由吳起組建的魏武卒,如今魏國已失去精髓。”
“今日我趙遲軍中,再現魏武卒英姿,僅改名為秦武卒。”
昔日有冶鐵之法,今又獲造紙之術,系統的饋贈令人震撼。
然我未登王位,需低調行事,待秦末再圖大業。
“這些都是開啟新紀元的珍寶。”
趙遲心中默念。
如今不僅實力倍增,還掌握多項超越時代的技藝︰練兵、胡服騎射等,無一不精。
此時,一只蒼鷹闖入帳內,停在趙遲肩上。
“頓弱有何密報?”
趙遲從鷹爪取下信箋。
當下,趙遲豢養蒼鷹、金雕、信鴿等飛禽傳遞消息,暗影部眾構建起覆蓋中原的信息網。
從前由晉返秦需數日,現借助飛禽,最快幾時,最慢一日即可完成。
“稟告主公,齊、楚、燕等國已退兵,魏地之患解除。
另有,暗影發現一諜報組織潛伏各地,極為隱秘,暗影難以窺破其隙,對方也無法入侵我方。”
“暗影多次與該組織交戰,抓獲其成員,卻發現盡是死士。”
“據暗影調查,主公身邊也有其人,屬下推測,此諜報組織乃秦籍。”
“天下最隱秘、滲透力最強的組織,便是秦朝的黑冰台。”
趙遲注視著手中的密報,眼神略顯深沉。
“傳聞中的黑冰台果真存在。”
“它隸屬秦朝,是一股令人聞風喪膽的力量。”
“我身邊或許有黑冰台的人,難道秦始皇暗中派人監視我?”
“大概如此。”
“但。”
“即便黑冰台再強大,也休想觸及我的要害之地。
我有忠誠系統守護,任何忠誠不足者都不能接近我的權力核心,無論是暗影軍、親衛隊,還是其他地方。”
“讓秦始皇提防去吧。”
趙遲心底冷笑一聲,毫不在意。
暗影諜報組織的可怕之處,不在于刺殺,而在于滲透。
它們如鬼魅般潛入各處,隱藏身份,俯瞰全局。
無論權貴或平民,都逃不過其影響。
趙遲對暗影的謀劃深有體會。
頓弱果然不負所托,短時間內使暗影迅速壯大,並揭露了黑冰台的部分秘密,足以證明他的才智卓絕。
隨後,趙遲取出一塊絹帕,揮筆寫下指令,交付任務後,將指令綁于鷹腿,輕輕撫過它的羽毛。
“啾啾。”
鷹鳴柔和,極為溫順,隨即化作一道黑影消失在天際。
“有鷹隼和金雕助陣,暗影通信效率倍增,信鴿相比之下顯得遜色。”
“但這些信鴿難道只能閑置?或許可以獻給秦王。
即便獻上,我也能掌控其最終權柄,他人難以馴服。”
趙遲凝視那些信鴿,心中閃過新的念頭。
時光飛逝,半月已過。
此時,銳士們正在挖開堤壩排水,大梁城內的洪水逐漸退去。
趙遲佇立于廢墟之中,面前是數萬名戴著面具的銳士,手持各種工具,帶著火油進城清理殘骸。
這一戰……
兩國雖未直接交鋒,但因洪災死亡人數已達數十萬。
這場戰斗異常慘烈。
“只盼局勢盡在我掌控。”
“將此大梁城封鎖,使之深埋地下。”
趙遲注視著城內外忙碌的將士,默默念道。
“趙小輩。”
王翦在親衛護送下來到趙遲身旁。
“王將軍,何事讓您親自前來?”
看到王翦到來,趙遲略顯驚訝。
“你一計便瓦解了魏國主力,如今魏國已無力與我秦帝國抗衡。”
“大軍攻城,大多未戰即降。”
“我無需親自領軍。”
“多年征戰,這次滅國之戰竟最為輕松。”
王翦笑容滿面,話中有深意。
“再過兩個月,魏國必歸于我國疆域。”
趙遲也展顏一笑。
“大梁既然平定,你為何還在此駐守?”
王翦環顧城內勞作的將士,疑惑問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若處置不當,此處恐成隱患,所以我要留守。”
趙遲目光嚴肅地回答。
“是在擔心瘟疫?”
王翦身為老將,自然明白這一點。
“大災之後,必有大亂。”
“城中數十萬人若不妥善安置,必然引發瘟疫。”
“所以我必須摧毀此城,以防瘟疫蔓延。”
趙遲點頭贊同。
“你說得很對。”
王翦點頭附和。
接著,他輕笑著說道︰“你這次功勞極大,君上必定重賞,不久就會傳來王命。”
“王將軍同樣功不可沒,滅國之功離不開您的協助。”
趙遲微笑道。
“怎能與您相提並論。”
王翦也露出喜悅之色。
“說到這個……”
趙遲感嘆道︰“此戰能勝,多虧王將軍牽制魏無忌。
若魏無忌坐鎮北境,我軍未必能如此輕易擊潰魏軍。”
王翦目光深邃,說道︰“魏無忌一生英名,臨終卻看走眼,錯估了兩人,一個是龐雄,另一個便是你。
他以為你年少可欺,全力對付我,殊不知你的才智遠勝蒙武、桓漪和我,魏國撐不過兩個月,更別說等到齊楚燕聯軍。”
“終究是他小看了你,才導致失敗。”
趙遲聞言謙虛回應︰“王將軍過譽了。”
王翦神情嚴肅道︰“我比你年長,經歷也更多。
你如今地位顯赫,年輕一輩無人能及。
你行事冷靜,未被權力迷惑。
站得越高,跌得越重。
你今日所得,皆因王權,無論何時,都不可觸踫其底線。
成敗榮辱,往往只在一念之間,這就是王權的可怕之處。”
“如今大秦統一在即,大王諸子均已成年,雖未立儲,但日後必為爭奪儲位展開斗爭。
我們這些握有兵權者,自然成為眾矢之的。”
“我和蒙武、桓漪一樣,從未參與內斗,只忠于王權。
一旦介入,將難以脫身,甚至可能毀掉家族,失去一切榮耀。”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話確有深意。”
王翦語重心長地說︰“你還年輕,心智或許還未完全成熟。
那些世家子弟定會想方設法接近你。
我是你的前輩,也是受過你恩惠的人,有一句話必須提醒你。”
“真心話︰切勿卷入皇位之爭,更不可陷入。
明哲保身,方能立足。”
趙遲鄭重點頭,他知道王翦是出于好意。
在任何朝代,內斗難免帶來血腥風雨。
王翦得以善終、家族得以保全,正是因為懂得趨利避害。
而蒙氏一族投身內斗,支持扶甦,最終被胡亥下令滿門抄斬,昔日功績化為烏有,落得家破人亡。
這是王翦對趙遲的忠告︰遠離權力,避免卷入宮廷紛爭。
若非真心關懷,王翦絕不會直言相勸。
趙遲明白歷史趨勢,絕不會參與。
但他也不會停止增強自身實力,他會利用手中的權勢不斷積累資源,直至數十年後,甚至秦始皇駕崩、秦末亂世到來時,他所掌握的力量足以左右局勢。
趙遲對王權毫不畏懼,雖敬重秦始皇,卻對他的後嗣無動于衷,更遑論臣服。
若有人挑釁,他定會全力反擊,即便面臨秦始皇的威脅,也絕不低頭,寧可掀起巨浪,也不妥協。
“多謝王將軍指點。”
趙遲誠懇道,“您的教誨,我銘記于心。”
“秦王旨意到,上將軍趙遲接旨。”
“上將軍王翦接旨。”
就在這一瞬,親衛營後方傳來莊重的聲音。
趙遲立即回過神,與王翦相視而笑,眼中滿是喜悅的光芒。
“聖旨來了!”
王翦帶著笑意說。
“走。”
趙遲笑著回應,隨後跳下戰車,走向親衛營後方,王翦緊隨其後。
不久,他們見到禁衛軍統領辛勝。
“臣趙遲。”
“臣王翦。”
“領旨听命。”
二人同時躬身行禮。
“秦王詔曰︰上將軍趙遲,率軍滅魏,功勛卓著。
以黃河之水毀大梁,使我大秦未損一兵一卒便覆敵數十萬,奠定勝局,且斬殺魏無忌,誅魏王,完成滅魏大業。”
“現晉趙遲爵兩級,封為關內侯,準擴私兵至五千人。
授予趙魏韓三地軍政大權,享先斬後奏之權,並賜封號‘武安君’。”
辛勝雙手展開聖旨,高聲宣讀。
此言一出,眾人無不震驚,趙遲與王翦亦難掩震撼。
“掌控三地軍政,掌握生死大權,先斬後奏,這是何等權勢?”
“再說,上將軍竟獲武安君封號?”
“實在過于豐厚!武安君,不僅是大秦武將的最高榮譽,更是天下人夢寐以求的尊稱啊!當年老武安君白起四十多歲才獲此殊榮。”
所有人以敬意注視趙遲,眼中滿是欽佩。
“秦王竟給了我這個封號。”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