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體現了對趙遲的重視,更似將其視作親子般珍愛。
“湛盧劍。”
“還有這枚由和氏璧制成的印璽。”
“趙遲究竟有何功績,竟受大王如此厚待?”
“唉,日後趙遲定會在朝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恐怕會超越昔日的武安君,走得更遠。”
眾人听後無不震驚。
“賜護身金甲一副。”
“賜寶雕弓一張。”
“賜千玉。”
“賜萬金。”
“賜萬匹布。”
“賜奴僕兩千人。”
……
隨後,祖龍的賞賜讓眾人深刻體會到王權的恩澤。
賞賜結束後,祖龍望著趙遲,嘴角含笑︰“遲兒。”
“父親能給你的只有這些。
當年並非有意棄你母子不顧,那時的父親太過弱小。”
“遲兒,待天下統一,我會讓你的母親體面地安葬于王陵,她將成為大秦最尊貴的王後,而你便是儲君,父王會把整個大秦托付給你。”
“到那時,我也能安心陪在你母親身邊了。
我對你們母子實在虧欠太多。”
祖龍注視著趙遲,內心五味雜陳,但這些話無人知曉。
趙遲轉身向殿內賓客行禮︰“多謝各位同僚與鄉親參加我的喜宴。”
“上將軍不必拘禮。”
趙遲成婚之日,滿朝文武皆來祝賀。
在這權力與君恩交織的氛圍中,眾人表面謙遜有禮,實則各懷心思。
“端美酒上來。”
趙遲笑著吩咐。
他拿出一種比宮廷御酒更勝一籌的佳釀——忘憂酒,此酒曾與祖龍在章台宮共飲。
“這小子還說酒少,原來是在戲弄他爹。”
祖龍見狀,有些惱怒。
婚宴之上,秦始皇親自為趙遲主婚,賓客盡興暢飲。
看著秦王開懷的樣子,趙遲牽著新娘李煙言步入新房。
關上門,趙遲輕輕掀開李煙言的紅蓋頭,那絕世容顏讓他激動萬分。
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如今終成眷屬。
雖然“兔子不吃窩邊草”
是一句俗語,在交通不便的時代,近處完婚十分常見。
“煙言。”
趙遲輕聲喚道。
“你真美。”
趙遲溫柔地說。
“遲哥哥,我終于成為你的妻了。”
李煙言淚眼婆娑,滿心歡喜。
嫁給趙遲是她從小的願望。
如今夢想成真,而且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
“莫哭。”
趙遲細心為她擦去淚水。
對趙遲來說,今天實現了四年前對李煙言的承諾,讓他無比滿足。
未來,這世上或許會有許多女子,但在趙遲心里,唯一的正妻、最愛的人也許只有李煙言。
秦始皇賜給趙遲的韓公主、趙公主,即便得以封為妾室,其地位也遠遜于李煙言。
他對她們的需求僅止于此。
這個時代的夜晚顯得格外漫長,尤其對于權貴階層而言,這種消遣方式並不局限于一人。
“煙言,今夜便是我們的良辰吉日。”
“是該休息的時候了。”
趙遲柔聲對李煙言說,無需多余言語,一切盡在不言中。
如今,他們的名分正式確立,婚禮圓滿結束,賓客四散。
蒙武與蒙毅在屋內交談甚歡,不久他們將向祖龍辭行,返回咸陽。
“父親,大王是否知曉趙遲的事?”
蒙毅有些不安地問。
“孩子,你察覺到了什麼?”
蒙武微笑回應。
“大王真的知道?”
“那麼,他對趙遲母親去世的態度如何?”
蒙毅繼續追問,滿面疑惑。
多日前後山的變故依然歷歷在目,若非老夏及時相助,祖龍或許早已追隨趙遲之母而去。
蒙武感慨萬千。
時光荏苒,那段危機仍縈繞心頭。
若非妥善處理,祖龍恐已喪命,大秦基業或將崩塌,諸位公子爭位的局面也會因此改變。
“大王竟有這樣的想法?”
蒙毅難以置信地睜大雙眼,“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如今大王心有所屬,再無輕生之意。”
“正是趙遲和他的兩個孩子。”
蒙武笑容滿面地說。
“大王對趙遲的孩子極為喜愛,前所未見。
也許他對趙遲母子的情感延續到了他們身上。”
蒙毅回想起祖龍對趙遲子女的疼愛,不禁這樣推測。
“當然,他們是大王的親孫女和親孫子,怎會不愛?”
“那麼趙遲的身份呢?大王有何打算?”
蒙毅滿懷期待地追問。
此時,蒙家將所有希望寄托于趙遲。
蒙武認李煙言為義女,並成為趙遲的岳父,兩家關系更加密切。
日後若趙遲獲封公子,蒙家在外人眼中便與趙遲血脈相連。
“大王已有旨意,趙遲將來必為嫡長公子,儲君人選。
待他統一天下,便會為趙遲正名。”
蒙武激動地說道。
“大王真這樣說?”
“趙遲乃大王親子,才智出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宮中哪位妃嬪能與他對趙遲之母的情深相比?況且大王欲追封趙遲之母為後。”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一旦成功,趙遲就從私生子變為嫡長公子,地位將十分穩固。”
“追封為後?”
蒙毅先是愣住,隨後說道︰“此事不易。
即便大王現在掌控朝政,威名顯赫,但這樣做必然觸怒宗室與權臣,他們定會強烈反對,甚至可能危及國家根基。”
身為九卿之一的蒙毅,怎會不懂朝局?
朝堂如戰場,表面友好,實則波濤暗涌,利益驅動下,朋友亦可能反目。
“因此,”
“大王尚未公開父子之情,當前要務是逐步賦予趙遲更多權力,同時借助一統天下的宏偉計劃,重建禮制,建立不朽功業。
待六國盡滅,無外敵侵擾之時,還懼那些叛臣作亂嗎?”
“恬兒、毅兒,”
“大王決心已定,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助力趙遲獲得更大權勢,在暗中為他積蓄力量。
待天下歸一,趙遲身份公開之後,我們將成為他的堅實後盾。”
“為了趙遲,我蒙家願全力以赴,為其爭取支持。”
蒙武語氣堅定,彰顯家族權威。
“王翦和桓漪兩位上將軍能否爭取到?”
蒙恬詢問,這是關鍵所在。
“確實,父親,”
“我國現有四位上將︰王翦、桓漪,加上父親與趙遲。
他們掌握大部分兵權。
倘若儲位有爭議,雍城大營足以發起攻勢;再得函谷關及藍田大營的支持,趙遲的地位自然更加穩固。”
“日後無論誰與趙遲爭奪儲位,面對我們的強大實力,他人任何暗中謀劃都不值一提。”
蒙毅冷哼一聲。
得知祖龍認可趙遲的身份並承諾儲君之位後,蒙毅心中已無絲毫疑慮。
“王翦和桓漪,”
“他們向來奉行明哲保身之道,只忠于君王,從不卷入紛爭。”
“不錯。”
“這也是我家族能在軍中屹立不倒的原因。”
“然。”
“他們雖不知趙遲的真實身份,卻對他極為看重,視其為我大秦最杰出的晚輩加以培養。
有這樣的聯系,日後無需擔心他們不助我們。”
蒙武嘴角浮現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再說李牧此人,”
蒙恬繼續說道。
“李牧善于統兵,且懷有家國大義,麾下掌控十萬大軍,但剛剛歸秦,必定明哲保身,不會參與朝事,也不會與人結盟。”
蒙武解釋道。
“說到此處,”
“趙遲公子似乎正在謀劃一項策略。”
蒙毅眉頭微皺,像是想起了什麼。
“哦?”
蒙武與蒙恬一同看向蒙毅。
“李牧坐鎮邊疆,屯兵十萬于代地邊境,這難道也是趙遲公子的謀劃?”
蒙毅問道。
“據王翦和桓漪所說,此事確由趙遲一手促成,且合情合理。”
蒙武答道。
“韓非本是韓國公子,忠于韓國,卻被趙遲說服歸秦,如今位居要職,將來必成九卿之一,這是否也是趙遲的安排?”
蒙毅接著說道。
此言一出,蒙武與蒙恬相視一眼,突然想起一些舊事。
“趙遲已經在為未來布局了嗎?”
蒙武驚訝地問道。
“並非如此。”
蒙恬搖頭,“趙遲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大王的兒子,又怎能提前謀劃?”
蒙毅忽而開口︰“趙遲此舉,或許只是未雨綢繆。”
此話一出,蒙毅頓時警醒。
“位居高位卻受制于王權,趙遲能迅速登頂,必深知此中利害。”
“然而他年輕氣盛,豈會甘心完全屈從于權力。”
“他派李牧,遣韓非。”
“不過為將來憑己力保全自身。”
蒙武神色驚懼地說。
寥寥數語間,蒙武似有所悟。
“趙遲公子果真無愧于大王親子。”
“蓄勢自保,這份膽識,實在令人敬佩。”
蒙毅一時啞口無言。
“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作為。”
“若王權輕易動搖,那便不配稱作王權。”
“趙遲暗中布局,于他日後復位有益,也算是好事一樁。”
“況且,他還不知自己的真實身份。”
“他無需爭位,因為他注定將成為我秦帝國核心。”
蒙武微笑道。
“嗯。”
蒙恬與蒙毅隨之附和。
若趙遲非王位繼承人,卻有異心,難免被視為叛逆。
但因身份注定王權歸屬,此行為便不算野心。
“罷了。”
“關于趙遲的事,我們只需銘記心中即可。”
“如今趙遲婚事已定,我們也該向大王辭行了。”
蒙武說。
“是。”
蒙恬與蒙毅點頭應允。
場景切換至趙府正廳。
“臣蒙武。”
“臣蒙恬。”
“臣蒙毅。”
“求見大王。”
三人跪拜于外。
“進來吧。”
祖龍嘴角微揚。
此時,趙鈺琪與趙熙兩個孩童在祖龍身旁嬉戲,讓他倍感家庭的溫馨。
三人入廳,見祖龍對幼童如此寵愛,覺得理所當然。
“大王。”
“臣將與蒙恬返回軍營。”
“蒙毅則回咸陽。”
“特來告辭。”
蒙武恭敬稟報。
祖龍點頭︰“我在雍城已近半月,該回咸陽了。”
“大王所言極是。”
“大王離京期間,多虧相邦料理政務,否則朝廷恐陷混亂。”
蒙毅笑道。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