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

第82章 這皆因李思自食惡果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小妹仔哈 本章︰第82章 這皆因李思自食惡果

    滿朝文武按文武兩班次序入殿,個個神情莊重。

    而趙遲站在台階上,位置高于群臣,卻左右為難,頗顯尷尬。

    今日祖龍的恩典實屬罕見,幾乎無人能及。

    當然……

    趙遲深知秦始皇的厚待另有深意,一來讓他感恩戴德,二來助其在朝中站穩腳跟。

    趙遲剛回咸陽,雖在外統軍,但在朝廷仍是新面孔,朝中諸多老臣精明得很,若有人暗中算計或針對他,絕非好事。

    祖龍此舉向群臣表明態度︰趙遲剛凱旋歸來,所有人都得小心。

    “今日,”

    “我大秦上將軍趙遲班師回朝。”

    “諸位可有奏報?”

    祖龍環視群臣,語氣嚴肅。

    “啟稟大王,”

    “趙遲上將軍此番立功,理應論功行賞。”

    “此外,王翦、蒙武、李牧三位上將軍以及韓非大人均在偏殿候命,他們為我大秦立下汗馬功勞,懇請大王予以封賞,以安眾人之心。”

    王綰上前稟報,此次回京者除了趙遲,還有王翦、蒙武、李牧及韓非,均奉旨回朝。

    唯有桓漪仍駐守藍田大營,穩固邊疆。

    畢竟朝廷不會召回所有上將軍,以防各地突發變故,需有人留守。

    “相邦所言甚是。”

    祖龍點頭,對趙高說︰“去宣他們入殿。”

    “諾。”

    趙高恭敬退下。

    “趙高,就是此人與李思毀了大秦。”

    “誰能想到,一個宦官竟有這般手段。”

    “秦王在世時,他不過是跑腿的小廝,可秦王駕崩後,他的狼子野心便暴露無遺。”

    趙遲目送趙高離開,表面恭敬,內心卻嘆息。

    也許正因他的隱忍與服從,才贏得秦王信任,但他怎會料到,趙高竟篡改遺詔,做出大逆之事。

    隨著趙高的召喚,眾人相繼入殿。

    蒙武、王翦、李牧、韓非身著秦官服步入秦王大殿。

    蒙武與王翦對此處熟稔,李牧和韓非卻心神不定。

    二人曾分別輔佐韓、趙兩國,與秦為敵,如今歸附秦王。

    “臣等參見大王。”

    行禮後,祖龍含笑回應,並歡迎他們的到來。

    趙遲的到來讓眾人精神振奮。

    蒙武心想,蒙家了解趙遲的身份,若他日後登基,蒙家定會再度興旺。

    “蒙愛卿教子有方,趙遲如此杰出,實在值得稱贊。”

    祖龍說道。

    蒙武謙虛回應︰“大王過譽,趙遲在新軍營的表現堪稱傳奇。”

    “我雍城大營因趙遲屢立戰功,實為老臣之福。”

    蒙武笑意盈盈,話中帶著隱約的自豪,同時看了王翦一眼。

    這意思再清楚不過了。

    “這老狐狸。”

    察覺到蒙武的目光,王翦心中暗罵。

    這不是明擺著在炫耀嗎?

    “趙遲為我大秦建功,連家人也無暇顧及。

    我所知,兩年多來,他的妻兒全靠蒙卿照料,這份情誼,這份恩德,趙某銘記于心。”

    “蒙將軍對趙某恩深似海,趙某沒齒難忘。”

    趙遲嚴肅道,隨後俯身向蒙武行禮,“我代全家感謝蒙將軍。”

    “使不得。”

    “趙遲,你這般客氣,我要生氣了。”

    蒙武急忙制止,語氣溫和。

    “蒙卿為我大秦分憂,能讓趙遲安心在外效力,這是大功一件。”

    “今日,寡人賜你布帛千匹、千金,以表謝意,也是寡人為趙遲酬謝你的照顧之情。”

    祖龍當場頒賞。

    “老臣感激不盡,叩謝大王厚恩。”

    君王有所賜予,蒙武怎能推辭,隨即拜謝。

    “蒙卿,你為我秦帝國培養趙遲,功勞顯著,可還有其他訴求?”

    祖龍含笑問道。

    “大王恩德難以回報,賜臣高位榮耀,臣已無所求。

    然今日承蒙召見,確有一事相告,懇請大王應允。”

    蒙武含笑言道,俯身行禮。

    “蒙卿但說無妨。”

    祖龍微笑點頭。

    “這兩年閑暇時,我去李家村,與趙遲的未婚妻煙言相處融洽。

    這姑娘聰慧懂事,只是有人不懂珍惜。”

    蒙武嘆息一聲,話語中似有深意,目光掃向李思。

    此時。

    李思面紅耳赤,如何听不出蒙武話中的含義。

    李思清楚自己正是蒙武所指之人。

    趙遲未獲重用時,李煙言的身份並未引人注意,但趙遲受到秦王青睞並賜婚後,她的出身成為朝臣關注的焦點。

    原來,李煙言並非普通村女,實為廷尉李思之女,只因住在李家村封地而少有人知。

    然而,她與趙遲私定終身,打亂了李思的計劃,最終導致他對她置之不理,甚至關閉封地宅邸,任其自生自滅。

    若非位至九卿者,恐無人知其詳。

    當下,群臣皆目光齊聚李思,令他倍感尷尬,卻難以辯駁。

    “李思,”

    韓非低聲道,“今日再見故人。”

    李思對韓非並無深厚情誼,對此淡然處之。

    “李思,”

    韓非續言,“我已歸來,且帶來了你最懼之人——韓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此刻始,我與趙遲必將與你一爭高下。

    你對煙言的冷漠及對我的算計,我都銘記于心。”

    趙遲注視李思,初見之際便視其為對手。

    趙遲認為翁婿之誼不過是虛談。

    若李思稍有牽掛,絕不會遣刺客,也不會算計李煙言及其子女。

    這一切皆因此而起。

    若李思當初善待煙言,趙遲亦不會如此怨恨。

    可惜,在李思眼中,煙言不過是一顆棋子,可有可無。

    蒙武之言令祖龍也看向李思,使其更加窘迫,卻無言以對。

    蒙武伏地叩首道︰“趙遲承蒙大王賜婚,實乃趙遲與煙言之福。

    今趙遲歸朝,必為煙言正名。

    煙言現無處可依,恰似失去娘家。

    我特詢煙言意願,欲認其為義女,日後由蒙府為其擇婿。

    今日冒昧懇請大王恩準,以成全我和煙言的父女之名。”

    蒙武再拜後,李思臉色蒼白,眼中閃過怒火。

    “蒙武,你想如何?我是煙言的父親,你認她為義女未經我同意?還要她從你的蒙府出嫁,你把我置于何地?”

    李思質問。

    李思極力掩飾內心的波瀾,卻難以控制情緒。

    若蒙武目的達成,他在朝堂上將陷入極大困境。

    “李思,你有何資格指責我?你將煙言留在李家村十余年不聞不問,她與趙遲訂婚使你困擾,便對其棄之不顧。

    你配當父親嗎?”

    蒙武毫不退讓,直指李思的過錯。

    “即便如此,這也輪不到你這種外人置喙。”

    李思反駁。

    廷尉,自你遺棄煙言那日起,你就與她再無關聯。

    如今煙言認我為義父,便是蒙家的女兒。

    只要我尚有一口氣,必以父親之名守護她一生。

    我蒙武絕非如你這般冷漠。

    蒙武輕哼一聲,全然不理會李思所言。

    今特提此事,一為煙言考慮,讓她能光明正大地從蒙府出嫁;二也為讓李思難堪。

    “你……”

    蒙武的直言惹怒了李思。

    “關于此事,趙卿如何看待?”

    祖龍轉向趙遲。

    此類家務事,身為君主不便干預,只能由趙遲裁定。

    廷尉大人,感謝養育煙言之恩。

    今日,我願每年獻百金,共十年,另加千金,以表她得以出生的感激。

    趙遲注視李思,緩緩說道,語氣帶著距離,毫無親近之意。

    這皆因李思自食惡果。

    他對煙言所為,趙遲記憶猶新。

    “趙遲,你這話何意?”

    “你是要拿錢換回我的女兒嗎?”

    听到趙遲冰冷的話,李思怒氣沖沖地回應。

    “在你心里,煙言不過是一顆棋子,你真的在乎過她嗎?”

    “告訴你,你不珍惜的人,我趙遲視若珍寶。”

    “這兩千金,是我們母女與你斷絕關系的代價,而且,別逼我揭露你的丑行。”

    趙遲依舊冷靜地繼續說。

    最後這句話讓李思臉色驟變。

    他當然明白趙遲的暗示。

    趙遲提到的是韓地刺殺案以及派家中僕人讓趙遲去刺殺韓非的舊事。

    雖然這些事隱秘且無確鑿證據,但如果趙遲公開,即使不能定罪,也會嚴重損害他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

    這對渴望權勢的李思來說,是最不願見到的結果。

    至此,李思啞口無言,窘態畢露。

    “多謝蒙將軍對煙言的關心。”

    “蒙將軍喜愛煙言,甚至想收為義女,趙遲在此致謝。”

    趙遲誠摯地向蒙武鞠躬致謝。

    “嗯。”

    這一禮,蒙武坦然接受。

    “此事就此決定。”

    祖龍目光一凝,當下決斷,不再給蒙武與李思爭執的空間。

    顯然,蒙武勝出。

    從此,李思與李煙言再無關聯,且將在朝廷成為笑談,其真實面目也被揭露無遺。

    “李牧。”

    祖龍目光一沉,看著李牧。

    “敗臣在。”

    李牧躬身行禮,神色略顯不安。

    “李牧將軍何必如此?何謂敗臣?”

    “依寡人看,李牧將軍實為忠義之臣,怎可稱敗?”

    “若非李牧將軍堅持正義,代地歸降時,代城定會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將軍此舉,令寡人敬佩,大秦敬佩,後世也將仰慕。”

    “得將軍相助,是寡人之幸,大秦之福。”

    “當初代地已有兩位上將承諾效忠于你,寡人自當信守承諾。”

    祖龍一笑,讓李牧緊張的心情得以緩解,也讓他感受到莫大的欣慰。

    “李牧接旨。”

    祖龍嚴肅下令。

    “臣在。”

    李牧立刻回答。

    “寡人封你為上將軍,統領十萬舊部,鎮守代地,守護邊疆。

    封爵少上造,賜上將府于咸陽,安排家眷居住,賜千名家僕,賜萬金,賜萬匹布。”

    祖龍鄭重宣布。

    此話一出,滿朝震驚。

    幾乎所有大臣都沒想到祖龍會對李牧如此優待,畢竟他只是投降的戰敗者。

    祖龍即位後,不僅授予李牧上將軍之職,還賦予他統領十萬大軍的重任,這份恩寵彰顯了他對賢才的包容與信任。

    “果然是秦始皇,這般胸懷,縱使不辨忠奸,也能大膽用人。”

    趙遲听聞此事,雖感意外,卻也覺在意料之中。

    李牧身為趙國名將,才能出眾,掌管代地十萬軍馬,駐守邊疆,讓異族不敢越雷池半步。

    他在代地坐鎮期間,齊燕兩國也未曾輕舉妄動。

    然而,降將的身份讓他只能在秦始皇這里獲得重任。

    “大王,我不過一介降將,何德何能受此厚待?懇請收回成命。”

    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李牧自己,都對祖龍的任命感到震撼。

    他原以為即便留任,也只能做一個普通將領,卻沒想到祖龍如此果斷。

    “滅趙時你是敵人,投降後卻助我平息內亂,保數十萬將士性命,此乃大功。”

    “你的忠誠與信義,寡人敬重。

    你配得上這份榮耀。”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方便以後閱讀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82章 這皆因李思自食惡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第82章 這皆因李思自食惡果並對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