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遲暗自思索,對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十分欽佩,自己的地位正是因此而來。
然而,秦始皇的子孫難及父輩,特別是胡亥,若某日秦始皇離世,胡亥繼位,趙遲絕不會屈服。
對于現在的趙遲來說,建立功業、提升威名才是首要任務。
日後即使局勢變化,他的聲望也能左右乾坤。
譬如當前,金瘡藥問世,造福大秦百萬將士,眾人皆知這是趙遲的功勞,因此對他心懷感激。
“宿主已達到先天之境,觸發附屬職業任務。”
系統的聲音適時響起。
“附屬職業?那是什麼?”
趙遲頓時來了興致。
系統提示道︰“煉器、煉丹、布陣、馴獸、銘刻、鍛造……你可以從多種職業中選擇一項。
目前你處于先天階段,可解鎖一項職業技能,具體任務如下︰請選擇你的職業技能。”
“原來還有職業技能可選。”
“每個境界都能選擇嗎?”
“煉器、煉丹、布陣,這些是高武世界獨有的事物,在我的地方可能沒什麼實際用途。
況且我如今只是先天級別,靈力不足,即便開啟這些技能,也未必有用。”
……
趙遲思索片刻,已有決斷。
系統的技能種類繁多,但趙遲一眼便看中了馴獸。
在這個猛獸數量眾多的時代,若能精通馴獸之術,組建一支由猛獸數量構成的軍隊,如同後世所說的虎豹之師,將極具威脅。
此外,此時信息傳遞緩慢,若能馴化老鷹與飛禽,可用作傳遞消息的工具,這對正在擴張勢力的趙遲來說,無疑是難得的機會。
他決心借助這份力量建立自己的勢力。
想到這里,趙遲果斷做出了選擇。
“系統,我要學習馴獸。”
他說。
“指令已接收。”
“發布馴獸職業任務。”
“摧毀趙國,擊殺,即可獲得馴獸技能。”
系統提示道。
“這個任務難度適中,但絕非易事。”
“不過這次,趙偃,我又多了一個必須親手除掉你的理由。”
趙遲嘴角揚起一抹冷笑。
他絕不會錯過擊殺帶來的獎勵。
“接下來只需等待秦始皇那邊有所動作。”
……
秦趙邊境,王翦的軍營內。
自秦王下令滅韓以來,王翦率軍駐扎此地,威懾趙魏,至今已兩年有余。
他依然堅守崗位。
平日無大事,只是不斷訓練大軍,對趙魏邊境施壓,使對方不敢輕舉妄動。
但王翦深知,總有一天,他的部隊會深入趙國,徹底消滅它。
遠觀王翦的軍營,佔地廣闊,營帳整齊排列,四周巡邏的精銳士兵分布均勻。
這支十萬大軍的營地,既能攻又能守,統帥才能毋庸置疑。
軍營深處,中軍大帳內。
“妙極,妙極。”
“趙遲果然沒有辜負大王的期待。”
“南陽一戰,堪稱經典。”
“龐�那個老賊終究死了,而且是死在我們最年輕將領手中。”
“痛快。”
“或許直到最後一刻,龐�也沒想到自己會敗亡于我大秦這般年輕的勇將之手。”
王翦看著軍報,開懷大笑。
帳內其他將領听聞此言,皆激動不已。
函谷關守將龐�屢敗諸國,威名遠播,卻最終死于趙遲之手,令眾人既驚且喜。
“父親,這趙遲實在了得,竟能擊斃如龐�這般老謀深算之人。
如今他已除我秦軍大患,趙遲必將成為一代名將。”
王翦長子王賁點頭稱是,“趙遲此戰堪稱完美,他以一己之力震懾天下,顯我秦軍之威。”
王賁與蒙恬年紀相仿,皆為秦軍中堅力量。
若蒙武卸任,蒙恬將接任上將軍;而王翦退下後,函谷大營主帥無疑將是王賁。
“父親,趙遲何以僅憑一把火便擊潰十八萬敵軍?”
王賁及眾將滿是疑惑。
王翦微笑道︰“趙遲此勝並非偶然。
我與陛下早有謀劃,那所謂的遇刺傳聞不過是他布下的煙霧彈。
他先遣副將佯裝敗退,誘敵深入,再設伏兵,終致韓軍全線崩潰。”
眾人听罷,無不嘆服。
“趙遲年紀輕輕便有此等智謀,實乃我秦帝國之福。”
“成敗的關鍵在于他對兵法韜略的靈活運用。
龐�此次落敗,即便換作是我對陣趙遲,恐怕也難逃逐步陷入其圈套的命運。
畢竟,他的手段實在防不勝防。”
王翦嘆息道。
“確實令人惋惜。”
“若是當初趙遲出自函谷大營,那我的威名或許早已傳遍天下。”
王賁半開玩笑地說。
“倒是便宜了蒙武那個家伙,雍城大營竟孕育出這般猛將。”
王翦語氣間帶著些許羨慕。
作為秦帝國兩大頂級將領,王翦、蒙武與桓漪彼此競爭,暗中較勁,皆欲為國家建功立業。
雍城大營在滅韓之戰中聲名鵲起,也為秦帝國增添了一位新銳名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南陽一役,趙遲功不可沒,大王定會重賞。”
“依大王的性格,趙遲未來或許更可期待。”
王賁感慨道。
“趙遲在南陽的表現堪稱完美,加速了我大秦統一六國的進程。
此戰之後,韓國局勢已基本穩定。”
王翦環視廳內諸將,沉聲道︰“君上已頒下聖旨,授予趙遲上將軍之職。
從此,我大秦再添一名領兵統帥,趙遲被封為少上造,位列十五級,統率一軍。”
此言一出,滿座將領盡皆震驚。
“少上造,即上將軍之職。”
“趙遲竟得此高位?”
“傳聞他僅十八歲,便已榮登如此顯赫之位,統領三軍?”
眾人無不欽佩。
趙遲不僅是秦朝最年輕的上將軍,更是天下最年輕的上將軍。
“諸位無需懷疑。”
“我大秦向來公平公正。”
“趙遲之位憑戰功所得,絕無舞弊。
君上的認可源于其功績。”
“若有誰為國建此大功,也必將受到相同嘉獎。”
王翦目光掃過帳內諸將,語氣堅定有力。
“末將明白。”
眾將齊聲應答,雖面露驚異,卻毫無嫉妒之心。
正如王翦所言,趙遲的功績皆源自戰果。
這表明,在大秦,人人皆有機遇,關鍵在于能否建功立業。
……
王翦此言意在激勵士氣,同時警示部屬。
趙遲因戰功受封上將,其晉升公開透明,這是每位秦軍將士皆知的事實。
“趙遲。”
“說實話,我從未見過此人。”
“若有機會,定要親眼見他一面。”
王翦心中默默想著。
對軍人來說,統帥的智慧與勇敢是最值得敬仰的品質,而趙遲兼具這兩點,且年紀輕輕,怎能不令王翦好奇?
“父親。”
“趙遲在南陽大捷中擊潰趙魏聯軍,徹底改變了我軍的戰略布局。
君上是否已有伐趙計劃?”
王賁問道。
他早已期待這一刻的到來。
“嗯。”
王翦微微頷首,目光愈加深邃。
帳內諸將亦隨之凝重,眼神中閃爍著期待。
兩年來,駐守邊關,除操練士卒、威懾敵寇外,他們鮮有機會主動出擊。
此刻,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君上已有旨意。”
“命桓漪統領藍田大營五十萬大軍東進,數日後便入趙境,啟動滅趙計劃。”
“函谷大營亦將協同行動。”
王翦低沉而有力的聲音回蕩于帳中。
“好!”
眾人齊聲應和,士氣高昂。
“末將有一疑慮。”
帳內一名年輕將領開口,正是李信。”李信,說吧。”
王翦看向他。
軍中五萬將士,多有青年才俊,皆為王翦悉心培養的悍將。
“趙遲上將軍在南陽大捷,大王是否遣使令其揮師攻趙?若函谷與藍田兩營合力北進,趙國會首尾難顧,陷入困境。”
李信問道。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若有王命下達,前後夾擊,定能奏效。
“此事,王詔未曾提及。”
“朝堂之上,尉繚等亦諫言此策,然大王未派使者傳詔。”
王翦鎮定說道。
“大王之意何在?”
李信不解。
“自咸陽至韓地需時數日,待詔書抵達,良機已逝。”
王翦答。
“或許大王信任趙遲能把握時機,故未下詔。”
王翦補充道。
“趙遲上將軍能否把握?”
李信不甘道,“我秦未與趙國正式交戰,若他破趙魏聯軍後即撤回固守,此機緣豈非虛度?”
如此良機若失,實為可惜。
“換個角度看,若你是趙遲,在無王詔之下,會否主動攻趙?”
王翦掃視諸將。
“父親,我想我會這樣做。”
王賁接口。
“然趙魏近韓邊境,依我所見,當趁勢攻魏。”
王賁續道。
“我也這般想,不過此時優先攻魏更為妥當。
相較趙國,魏國距我更近且勢弱,攻魏必建奇功。”
李信附和。
“如此分析,縱使趙遲未得王詔,即便出兵,也應攻魏而非趙,對我方戰局並無助益。”
王賁嚴肅指出。
“罷了。”
王翦舉手止住議論,語氣溫肅︰“我信趙遲,他定會抓住這次機會,攻趙取勝,令趙國措手不及。”
聲音篤定。
眾人皆矚目于他,王賁疑惑追問︰“父親,何以如此篤定?您從未見過趙遲將軍。”
王翦答︰“雖未謀面,但兩年來他戰功赫赫、傳聞甚廣。
我對他的品行知之不多,卻深知他懂大王之志,明大王之心。”
帳內諸將默然,趙遲能否準確判斷局勢並果斷出兵仍存疑慮。
他們都認為,攻魏顯然更有利可圖,而伐趙風險極高。
若非奉命,趙遲未必知曉秦帝國欲滅趙,貿然出擊恐陷趙國包圍,魏國若斷其後路,更是不堪設想。
王翦听罷微笑︰“讓我們靜觀其變。
趙遲此舉,定會帶來驚喜。”
忽聞帳外急報︰“報!”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