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

第349章 開放集體經濟副業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江中燕子 本章︰第349章 開放集體經濟副業

    開春的風裹著新翻泥土的氣息,掠過雙河公社的曬谷場。

    臨時搭建的主席台還沾著晨露,竹篾支架被刷了層淡青的桐油,橫幅“嚴肅查處擾亂集體副業行為”被山風吹得獵獵作響,邊角已有些發白——這是公社文書老陳熬了兩夜趕制的,墨跡未干便掛了上去。

    集體經濟副業辦公室主任周永健站在台側最後調整領扣,藏青中山裝的袖口磨出了毛邊,褲腳沾著從村部過來時蹭的草屑。他抬頭望了眼台下黑壓壓的人群,最前排坐著各生產隊長,再往後是扛著鋤頭的社員,婦女們抱著孩子,連蹲在石墩上的老人們都伸長了脖子。

    “同志們!”他攥了攥拳頭,聲音像撞鐘般蕩開,“今天把大伙兒召集來,是要把這陣子鬧得人心惶惶的事兒,掰開了揉碎了說個明白!”

    台下立刻安靜下來。不知誰咳嗽了一聲,驚飛了停在橫幅上的麻雀。

    事情要從幾天前說起。

    那天周永健在調查清楚後,回到鎮上辦公室,江奔宇安排的第二手計劃就來了,通訊員小吳慌慌張張闖進來“周主任,蛤蟆灣榨油坊的老鄉堵過來了!”

    推開門,十多個社員擠在走廊里,為首的江奔宇額角冒汗,手里攥著半袋花生“周主任,您可得給我們做主!有人說上面要關咱油坊,可咱剛買了新榨油機,正打算帶著大伙兒多榨點油……”

    江奔宇現在代表的是古鄉村副業生產隊隊長,別看年紀輕輕,說話時眼楮亮得像淬了星子。他身後跟著個穿藍布衫的婦女,是榨油坊里的油坊師傅周嬸,手背上有常年榨油留下的燙傷疤,此刻正抹眼淚“我家那口子走得早,就指著這油坊副業的工資供倆娃讀書,要是關了……”

    周永健翻開登記本,蛤蟆灣榨油坊是半個月前申辦的,屬于生產隊辦副業,用隊里的閑置土地改的,買了台二手螺旋榨油機,原料主要是社員種的油菜、花生。按政策,集體副業只要不影響集體生產,符合“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原則,就該支持。可最近半一個星期,陸續有社員來反映“听說上面要搞統一管理,不讓私自榨油了。”“國營榨油廠的張干事說要收編咱的油坊,不然就卡原料,聯合其他公社禁止拉來我們的榨油坊榨油。”

    “有沒有具體的人傳這話?”周永健問。

    人群里縮出個穿舊軍大衣的後生,是三合隊的社員“我在鎮上趕集听說的,說是縣里派了工作組,要把各隊的小油坊都關了,歸國營廠管……”

    沒兩天,更離譜的謠言傳開了“蛤蟆灣油坊是資本主義尾巴,周主任要帶著人去砸機器!”甚至有匿名信塞進公社門房,信紙上的字歪歪扭扭“江奔宇私設油坊,破壞統購統銷,必須嚴查!”

    周永健把匿名信拍在桌上“查!但不是坐在辦公室查,得去蛤蟆灣,去油坊,去社員家里查!”

    第二天天沒亮,周永健就帶著副業部的干事小王,往蛤蟆灣趕。

    走山路坑坑窪窪,兩人走了二十里,到油坊時正趕上榨油。蒸汽混著菜油香撲面而來,七八個社員穿著靛藍圍裙,有的往料斗里添花生,有的推著木楔子。“嗨喲——”隨著號子聲,榨油機發出悶響,金黃的油流進陶甕,在晨光里泛著琥珀色的光。

    江奔宇正蹲在機器旁調試齒輪,見周永健來了,趕緊擦手“周主任,您咋來了?”

    “先帶我轉轉。”周永健鑽進倉庫,牆上掛著賬本,記錄著每月原料消耗、人工工分、油坊收入。又看了晾曬場,成袋的花生碼得整整齊齊,都是社員交售的余糧。“原料夠不夠?”“工分怎麼算?”“油賣了多少錢?”他邊看邊問。

    周嬸抹著圍裙笑“上個星期榨了三千斤花生,出了八百斤油。隊里留兩百斤給社員換鹽巴、火柴,剩下的賣給供銷社,掙的錢給隊里買了化肥,給娃娃們添了課桌椅。”

    下午,周永健去了幾個社員家。王大娘家在村頭,兒子在縣里當工人,她攥著周永健的手掉眼淚“我家那五畝花生,以前賣給國營廠,每斤才八分。油坊收九分,還不要排隊。要是油坊關了,我這花生咋辦?”

    李大爺抽著旱煙“國營廠壓級壓價咱受夠了!前年我家榨油,明明是二等花,偏說三等,每斤少給兩分。蛤蟆灣油坊這邊實誠,過秤時還要多搭半兩。”

    第三天,周永健直接去了鎮上國營榨油廠。干事張亮三十來歲,戴著眼鏡,見他進來,皮笑肉不笑“周主任大駕光臨,是要查我們‘阻撓運輸’?”

    “听說有人以‘統一管理’為名,不讓各隊運原料?”周永健直入主題。

    張亮翻出本子“各隊原料質量參差不齊,統一收購才能保證油品標準。再說了,集體副業得服從國家計劃……”

    “國家計劃是為了讓社員增收,不是讓少數人卡油水。”周永健從包里掏出一沓收據,“這是蛤蟆灣油坊給社員的收購單,每斤比你們高一分;這是周嬸的賬本,三個月給隊里賺了五百塊。你們呢?去年收購了多少原料?利潤多少?分給社員多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張亮的臉漲得通紅。這時,門外進來個穿工裝的青年,是榨油廠的運輸員老趙,壓低聲音“張干事,縣革委會來電話,說有人反映你們私設關卡,不讓生產隊運原料……”

    張亮臉色驟變,摔門而去。

    回到公社,周永健連夜寫了調查報告。縣革委會很快批復國營榨油廠干事張亮因濫用職權、擾亂市場,移交公安機關;黃鐵柱領導下的國營榨油廠存在壓級壓價問題,責成重新核定加工費,廠長黃鐵柱停職檢查;蛤蟆灣等隊辦油坊符合集體副業政策,予以支持。

    此刻站在主席台上,周永健望著台下的江奔宇,對方正用力鼓掌,手都拍紅了。

    “同志們!”他提高音量,“所謂‘強制指定去國營廠’是謠言!真正該查的,是那些想把集體副業變成‘私人提款機’的不法分子!”

    台下炸開了鍋。三合隊的趙大強踮著腳,舉著手喊“周主任,那我們能去蛤蟆灣榨油不?”他四十來歲,古銅色的臉膛,是隊里的種糧能手,去年試著種了半畝花生,正愁沒地方榨。

    “當然能!”周永健笑了,“集體副業要百花齊放!國營廠是主力,隊辦的副業油坊是補充,既能方便社員,又能讓集體多掙錢。管理辦法下周就下發,原料怎麼運、油怎麼賣、工分怎麼算,都寫得明明白白!”

    “那我們隊的棉花能不能也辦個小軋花廠?”後排傳來女聲。

    “只要符合政策,支持!”

    掌聲像浪潮,拍得橫幅簌簌響。周永健注意到最前排的王嬸抹著眼淚,懷里的小孫子抓著她的衣角,也跟著拍巴掌。

    散會時,夕陽把曬谷場染成蜜色。江奔宇攥著周永健的手,指節發白“周主任,我昨天還在油坊轉了半夜,就怕這爐子剛燒起來又要滅……”

    “你做得對。”周永健拍拍他肩膀,“集體副業是咱農民的命根子。你想想這油坊,機器轉的是油,流的是社員的汗,攢的是過好日子的盼頭。”

    兩人往辦公室走,路上遇到幾個社員,硬往周永健兜里塞煮雞蛋。“周主任為我們操心,吃個蛋補補!”“俺家雞下的,熱乎著呢!”

    周永健推辭不過,收了兩個。蛋殼上還沾著草屑,暖融融的。他想起這幾天的奔波匿名信、張亮的冷臉、老鄉的眼淚,忽然懂了老人家說的至理名言什麼叫“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坐在辦公室看材料,永遠看不見曬谷場上的油香,听不見田埂上的嘆息。

    江奔宇和覃龍各騎輛自行車往蛤蟆灣趕。覃龍說話直接問道“老大,這下咱能放開干了?我想把倉庫再擴建點,再買台碾米機,咱也搞糧油加工一條龍!”

    “急啥?”江奔宇蹬著車笑,“先把油坊理順。原料得跟社員簽收購合同,不能哄了人家;工分要跟出勤、技術掛鉤,多勞多得;榨油的錢一半按入股分配,一半按勞分配,讓大伙兒看得見實惠。”

    “老大,我就知道你肚子里有主意!”覃龍拍他後背,“對了,昨兒我去鎮里,見供銷社老李說,咱的油他包銷,還多給兩毛一斤!”

    風掀起兩人的衣角,遠處傳來油坊的機器聲。遠遠望去,蛤蟆灣榨油坊的煙囪正冒出淡淡的白汽,混合著新榨的菜油香,飄向漸暗的天空。

    油坊里,周嬸已經帶著社員開始調試機器。“明兒個起,咱們加個早班!”她擦著機器上的油垢,“多榨點油,讓娃們開春上學能吃上油汪汪的飯菜!”

    蒸汽升騰中,江奔宇望著轉動的榨油機,仿佛看見日子在油香里越滾越旺。這油香,是集體副業的底氣,是社員的盼頭,更是春天的味道。

    喜歡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方便以後閱讀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第349章 開放集體經濟副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第349章 開放集體經濟副業並對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