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

第329章 正月初一︰年味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江中燕子 本章︰第329章 正月初一︰年味

    1977年的正月初一,是裹著南方特有的濕冷晨霧來的。

    天還沒亮透,霧濃得像化不開的棉絮,把蛤蟆灣新屋的黑瓦、院角的老梅、巷弄里的青石板都蒙了層毛茸茸的白。檐角垂著的冰稜子細得像麥芒,沾著霧水,偶爾滴下一滴,砸在昨夜沒掃淨的鞭炮屑上——那是守歲時剩下的紅,有的卷著邊,有的沾著泥點,被露水浸得發潮,卻依舊艷得扎眼,像撒了一路的碎朱砂。風里裹著兩重氣一是鞭炮燃盡後的淡硫磺味,涼絲絲地刺鼻子;二是窗台上年桔散發的清氣,混著葉子上的露水香,一冷一暖,纏在霧里,成了年初一獨有的氣息。

    秦嫣鳳是被雞叫驚醒的。不是那種扯著嗓子的長鳴,是院外新抓來養的蘆花雞試探著的“咕咕”聲,細弱得像怕擾了這霧里的靜。她摸了摸枕邊的大頭鬧鐘,指針剛過五點——比往日醒得早了近一個時辰,卻半點不困。腦子里轉著的全是“年初一”的老例不能睡懶覺,否則一年都犯懶;要先淨手生火,灶煙要早冒;煎堆要炸得金黃,油角要捏得周正……這些話是以前他媽媽反復念叨的話,如今她長大了,自己也成家立業了,母親如今又不在身邊,她便成了家里記這些規矩的人。

    她輕手輕腳地坐起來,生怕吵醒里右屋睡熟的五個弟弟。身上的碎花棉襖是年前自己裁縫做的,布是供銷社扯的藍底小碎花,棉絮填得不算厚,卻曬過好幾回太陽,裹著股陽光的暖。她攏了攏領口,踩著布鞋下了地,鞋底子沾著地上的碎稻草——那是昨天鋪的,圖個“歲歲平安”。走到外屋,借著窗縫透進來的朦朧天光,能看見八仙桌上擺著的糯米盆,盆里的面團是昨天傍晚和的,醒了一夜,發得又軟又糯,用手按一下,能慢慢彈回來。

    廚房的門是木頭的,推的時候“吱呀”一聲,秦嫣鳳趕緊用手扶住門框,放慢了力氣。灶膛里還留著昨夜的余溫,她從灶台下摸出一把松針和幾根干稻草,攥在手里搓了搓,又摸出火柴——是“廣州牌”的,盒面印著五羊雕像,邊角都磨白了。劃火柴時“嗤”的一聲,火星子跳出來,她趕緊把火苗湊到松針上,輕輕吹了口氣。松針“ 啪”著起來,火舌舔著稻草,漸漸旺了,她又添了兩塊劈好的杉木,火苗便穩穩地竄上了灶膛,映得她臉上暖融融的。

    煙囪很快就冒了煙。那煙裹著霧,白蒙蒙地往上飄,沒飄多高就散在了霧里。秦嫣鳳圍上靛藍土布圍裙——這圍裙是她自己織的,針腳不算密,軟乎乎地貼在身上。她先舀了瓢井水洗手,井水剛打上來,冰得她指尖發麻,卻不敢用熱水——老例說年初一第一遍手要洗涼水,祛晦氣。洗干淨手,她才端起糯米盆,把面團倒在案板上,撒了點干糯米粉,開始揉面。

    面團軟得像棉花,揉的時候能感覺到里面的氣孔“沙沙”響。秦嫣鳳的手腕轉得很勻,這手藝是跟著她母親學的,揉出來的面不硬不軟,炸煎堆時才不會崩油。揉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面團變得光溜溜的,她揪下一個個小劑子,搓成圓滾滾的球,丟進旁邊燒著熱油的鐵鍋。油是豬油,不多,只夠炸這一鍋煎堆。油剛熱,面團丟進去就“滋啦”響,油花濺起來,秦嫣鳳用長筷子輕輕翻著,眼看著白生生的圓子慢慢變成金黃,表皮起了細密的小泡,像撒了層碎金。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她嘴里念叨著,聲音輕得像怕被霧听去。這話她母親以前炸煎堆時也念,念一遍,就多翻一下煎堆,仿佛這樣,“金銀滿屋”的福氣就能真的來。案板旁邊的竹篩里,已經擺好了昨天全家一起做的年宵品三角油角裹著芝麻,咬開里面是白糖和花生碎;糖環扭著花,炸得酥脆,踫一下就“ 嚓”響。做這些的時候,秦金蹲在旁邊幫忙 皮,手指上沾了面粉,像抹了層白霜;秦水最調皮,捏了個歪歪扭扭的油角,說是“給灶王爺吃的”,被她輕輕拍了下手背;秦木安安靜靜地遞柴火,秦火踮著腳夠竹篩,最小的秦土趴在門檻上,看著面團流口水,被她塞了塊沒炸的小劑子,吃得滿臉都是粉。

    “姐,煎堆好了沒?”秦火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帶著剛睡醒的鼻音。秦嫣鳳回頭,看見五個弟妹都起來了,穿著一模一樣的的確良小褂——是江奔宇托人從縣城買的,淺藍色,摸上去滑溜溜的,在當時算是頂好的新衣服。秦土揉著眼楮,頭發睡得翹起來一撮;秦水扯著秦木的衣角,催著他往灶台湊;秦金走在最前面,手里還拿著塊干淨的布,想幫著擦案板。

    “快了,再等兩分鐘,炸透了才香。”秦嫣鳳笑著說,用筷子夾起一個煎堆,瀝了瀝油,放進竹篩里。秦土立刻踮起腳,伸手想去抓,秦金趕緊拉住他“阿土,等涼一點再吃,別燙著。”秦土噘著嘴,卻乖乖地收回了手,眼楮還盯著竹篩里的金黃煎堆,像只饞嘴的小貓。

    煎堆炸完,秦嫣鳳開始熱齋菜。菜是昨天就準備好的,裝在一個青花粗瓷碗里腐竹泡得軟軟的,卷著邊;冬菇是去年秋天曬干的,傘蓋厚厚的;發菜細細的,像黑色的絲線;木耳泡開後漲得大大的,邊緣發卷。這些菜在當時都不算常見,腐竹是她用攢了半個月的糧票換的,發菜是江奔宇從老鄉家拿來的,每一樣都透著稀罕。她把碗放進蒸籠,蓋好蓋子,火調小了些,慢慢蒸著。“腐竹是‘富足’,發菜是‘發財’,冬菇像‘金錢’,木耳是‘如意’。”她跟弟弟們解釋,“吃了這些,新的一年就順順利利的。”秦金點點頭,把這話記在心里,秦水卻撓撓頭“姐,那吃了煎堆,真的會有金銀嗎?”秦嫣鳳被逗笑了“只要咱們好好干活,日子就會像煎堆一樣,越來越紅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廚房的窗玻璃上凝了層厚厚的水汽,把外面的霧擋得嚴嚴實實。秦嫣鳳用手掌抹開一小片,露出外面灰藍色的天光。霧比剛才淡了些,能看見對面黃皮村的青石板路上,有不少村民拎著竹籃,慢慢朝村頭的社公廟走——那是去“搶頭香”的。竹籃里裝著香燭和供品,有的是幾個水果,有的是一碟糕點,還有的是自家蒸的年糕。村民們走得很輕,說話也細聲細氣的,像是怕驚擾了神明。秦嫣鳳看見村東頭的李嬸,拎著個紅布包,走在最前面,腳步匆匆的,想搶第一個上香;王伯跟在後面,手里拄著拐杖,走得慢,卻一步一步很穩。

    “我去看看奔宇。”秦嫣鳳擦了擦手,走出廚房。堂屋里,江奔宇已經起來了,正站在八仙桌前,鋪著一張大紅紙。他穿著一件棉襖,袖口磨髒了,變成了一塊塊深色的布,卻洗得干干淨淨。手里握著一支毛筆,筆桿是竹制的,筆鋒有些禿,卻是他使用得趁手的寶貝。桌角放著一個硯台,里面的墨是他剛研好的,黑得發亮,散著淡淡的墨香。

    “寫好了嗎?”秦嫣鳳走過去,輕聲問。江奔宇抬頭,笑了笑“快了,就差最後一個‘吉’字。”他低頭,手腕懸空,筆尖在紅紙上劃過,留下一道端正的筆畫。秦嫣鳳看著他的側臉,陽光透過窗縫,照在他的額頭上,映出細密的汗珠——寫毛筆字是個費力氣的活,尤其是寫這麼大的字,要屏住呼吸,手腕不能抖。

    “姐夫,我來幫你!”秦土跑過來,張開小手,想按住紅紙的邊角。江奔宇把他摟進懷里,讓他坐在自己腿上“好啊,阿土按住這里,別讓紙動。”秦土乖乖地用手按住紅紙的一角,眼楮盯著筆尖,看“吉”字慢慢成型。江奔宇寫完最後一筆,放下毛筆,滿意地看著紙上的“開門大吉”四個楷書字寫得方正有力,筆畫之間透著一股精氣神。

    “姐夫,新年好!”秦土突然脆生生地喊了一聲,聲音響亮得像銅鈴。這是昨天秦嫣鳳教了他好幾遍的,說年初一開口第一句,一定要說吉利話。江奔宇笑得眼楮都眯起來了,從兜里摸出一個紅紙包,塞進秦土手里“阿土乖,新年好!這是利是,拿著買糖吃。”秦土捏著紅紙包,能感覺到里面硬幣的稜角,開心得蹦了起來“謝謝姐夫!我要分給哥哥們!”說著,就跑去找哥哥們炫耀了。

    秦嫣鳳端著蒸好的齋菜走進堂屋,又泡上一壺普洱茶。茶是江奔宇鎮上供銷社用票買的,磚茶壓得緊緊的,泡開後顏色釅紅,喝一口,醇厚的茶香里帶著點苦澀,卻越品越有味道。她把茶杯擺到桌上,五個弟弟已經排著隊站好了,秦金站在最前面,秦土站在最後面,都穿著嶄新的的確良小褂,仰著小臉,等著拜年。

    “新年好!”江奔宇先開口,對著秦嫣鳳和弟弟們鞠了一躬,“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勝意!”秦嫣鳳也跟著鞠躬,笑著說“祝奔宇工作順利,祝弟弟們快高長大!”然後是秦金,他學著江奔宇的樣子,鞠了個標準的躬“姐,姐夫,新年好!祝你們平平安安,身體健康!”秦水平時最調皮,此刻卻也規規矩矩地鞠躬,聲音響亮“新年好!祝姐和姐夫賺大錢!”秦木話少,只說了句“新年好”,卻給秦嫣鳳遞了塊干淨的手帕;秦火跟著秦水喊“賺大錢”,秦土奶聲奶氣地重復“平平安安,賺大錢!”

    一家人圍著桌子坐下來,開始吃齋飯。煎堆還溫乎著,咬一口,外酥里糯,甜絲絲的;腐竹軟嫩,吸飽了湯汁;冬菇的香味很濃,嚼起來有韌勁;發菜雖然少,卻帶著獨特的鮮味。秦土一手拿著煎堆,一手捏著利是,吃得滿臉都是糖渣;秦水狼吞虎咽,差點噎著,秦金趕緊給他遞了口茶;江奔宇給秦嫣鳳夾了塊冬菇“你多吃點,昨天忙了一天,累壞了。”秦嫣鳳搖搖頭“大家一起吃,都多吃點,沾沾福氣。”

    吃過飯,天光已經大亮,霧散得差不多了,露出了藍盈盈的天。江奔宇從里屋拿出一掛鞭炮,用紅紙包著,不長,卻很緊實——這是他托熟人從鎮上買的,當時鞭炮供應緊張,能買到這一掛已經很不容易了。他走到大門口,秦嫣鳳和弟妹們都跟在後面,看著他掛好鞭炮,劃燃火柴。

    “滋滋”的引線聲響起,火星子在陽光下跳著,江奔宇趕緊退到一邊,喊了一聲“開門炮,迎福氣嘍!”話音剛落,鞭炮就“ 里啪啦”地響了起來,聲音震得院角的老梅都落了幾片花瓣。紅紙屑飛起來,像漫天的紅蝴蝶,落在青石板路上,落在院門口的青苔上,落在弟妹們的新衣服上。秦土嚇得往秦嫣鳳懷里鑽,卻又忍不住探出頭看;秦水捂著耳朵,卻笑得眼楮都沒了縫。

    鞭炮放完,江奔宇又點燃了一掛小炮仗,放在門檻邊。“這是崩晦氣的,把不好的都崩走。”他解釋道。小炮仗“ 啪”響了幾聲,紅紙屑散在磚縫里,混著淡淡的硫磺味。江奔宇推開木趟櫳門,“吱呀”一聲,門外的冷空氣涌進來,帶著遠處的鞭炮聲和若有若無的香火氣息。他伸出手,對著巷弄里喊“新年大吉!”聲音洪亮,引得聲音在回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嫣鳳嬸,奔宇叔,恭喜發財!”一個清脆的聲音從巷口傳來。秦嫣鳳抬頭,看見新家對面黃皮村的明仔跑了過來,穿著一身簇新的藍色卡其布外套,衣服上還有沒拆的線頭,褲子是黑色的燈芯絨,腳上的布鞋是新做的,繡著簡單的花紋。明仔跑到門口,停下腳步,學著大人的樣子抱拳作揖,姿勢有點笨拙,卻很認真。

    “明仔來啦,新年好!”秦嫣鳳笑著迎上去,從竹篩里抓了一大把炒米餅、油角和糖冬瓜,塞進他的衣兜。炒米餅是她昨天用自家的糯米做的,撒了芝麻,香得很;糖冬瓜是從供銷社買的,甜滋滋的,孩子們都愛吃。“快拿著,都是自家做的,別客氣。”她又從兜里摸出一個利是封,塞進明仔手里,“這是給你的利是,祝學業進步,越來越高!”

    明仔攥著利是封,衣兜被零嘴塞得鼓鼓囊囊的,笑得露出了兩顆小虎牙“謝謝嫣鳳嬸!奔宇叔,我去給別家拜年了!”說著,就蹦蹦跳跳地跑了,跑出去幾步,還回頭揮了揮手。

    “姐,我們也去拜年!”秦水拉著秦金的手,迫不及待地說。秦嫣鳳點點頭“去吧,路上小心點,見了長輩要問好,別調皮。”秦金領著弟妹們,排著隊走出院門,秦土手里還拿著一個煎堆,邊走邊吃,秦火跟在後面,不停地數著兜里的利是封——那是江奔宇剛才給他們每個人都發的,雖然里面只有五毛錢,卻是孩子們最寶貝的東西。

    看著弟弟們的背影消失在巷口,秦嫣鳳和江奔宇也收拾了一下,準備出去走走行大運。按照老例,初一行大運要出去走走,但不能空手回家,還要跟鄰里交換手信,沾沾彼此的福氣。江奔宇拎著一個竹籃,里面裝著自家蒸的紅糖年糕,用荷葉包著,還溫乎著;秦嫣鳳挎著一個布包,里面放著兩封油角,是準備送給路上遇到的鄰居的。

    兩人走在濕漉漉的大路上,青石板路被露水浸得發亮,踩上去有點滑。路上到處都是穿著新衣的人,有老人拄著拐杖慢慢走,有年輕人背著孩子匆匆趕路,還有姑娘們穿著花布衫,笑著聊著天。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笑著說“新年好”“恭喜發財”,聲音里滿是暖意。秦嫣鳳看見李嬸拎著一個玻璃罐,里面裝著糖冬瓜,趕緊走過去“李嬸,新年好!這是我們家做的油角,您拿著嘗嘗。”李嬸笑著接過“哎呀,太客氣了!我這糖冬瓜剛買的,給孩子們吃。”說著,就往秦嫣鳳的布包里倒了大半罐糖冬瓜。

    往前走了幾步,又遇到了王伯,他手里拎著一袋炒花生,殼是紅的,看著就香。“奔宇,嫣鳳,新年好啊!”王伯笑著說,“剛炒的花生,你們拿著。”江奔宇趕緊推辭“王伯,不用了,我們有年糕。”“拿著拿著,自家種的花生,不值錢。”王伯把花生塞進江奔宇的竹籃里,“你們剛搬來,雖然隔了一條河,但以後就是鄰居了,互相照應著。”江奔宇不好再推辭,只好收下,把年糕遞了一塊給王伯“這是我們家蒸的年糕,您嘗嘗。”王伯接過,笑得合不攏嘴“好,好,沾沾你們的喜氣。”

    路上的人越來越多,行大運的隊伍漸漸湊到了一起。大家說說笑笑,交換著手信,炒米餅的香、油角的脆、糖冬瓜的甜、花生的咸,混在一起,成了最熱鬧的年味。秦嫣鳳挎著的布包越來越沉,里面裝滿了鄰居送的零嘴,心里卻暖暖的——搬來蛤蟆灣沒多久,鄰里的熱絡就像這年初一的太陽,驅散了陌生感,讓人覺得踏實。

    “前面有舞獅的,去看看吧?”江奔宇指著前面說。秦嫣鳳抬頭,看見河對面黃皮村口的老榕樹下,圍了一大群人,鑼鼓聲“咚咚鏘鏘”地響著,很遠就能听見。兩人加快腳步,走到河邊的石板橋,看見舞獅隊正在準備幾個後生仔穿著短褂,挽著袖子,有的敲鼓,有的打鑼,有的擦著獅頭。鼓是個舊鼓,鼓面破了個小洞,用布縫補過,卻依舊敲得震天響;鑼是銅制的,表面有些氧化,卻絲毫不影響聲音的清亮;獅頭是用彩布和紙糊的,紅色的鬃毛,金色的眼楮,雖然看著有些簡陋,卻透著一股威風。

    “開始了!開始了!”人群里有人喊。秦嫣鳳踮起腳,看見兩個後生仔鑽進了獅身,一個舉著獅頭,一個披著獅尾,隨著鑼鼓聲動了起來。獅子先在原地轉了個圈,獅頭甩了甩,綴著的銅鈴“叮鈴叮鈴”響;然後後腿一蹬,前腿抬起,像是在向圍觀的人鞠躬;接著又蹦又跳,跟著鼓點的節奏,一會兒躍起,一會兒蹲下,一會兒搖頭,一會兒擺尾,動作雖然不算嫻熟,卻透著一股認真勁兒。

    “采青嘍!”領頭的師傅喊了一聲,手里拿著一根長竹竿,上面掛著一把生菜和一個紅包,舉到了一戶人家的門楣上。獅子看見了,立刻朝著竹竿跳過去,前腿搭在門上,獅頭高高抬起,一口咬住了生菜和紅包。圍觀的人立刻拍著手喊“好彩頭!好彩頭!”孩子們更是興奮,圍著獅子跑,有的伸手想去摸獅頭,有的拿著手里的零嘴朝獅子晃。秦土和弟妹們也在人群里,秦土舉著手里的煎堆,朝著獅子喊“獅子獅子,吃煎堆!”引得周圍的人都笑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秦嫣鳳站在人群外,看著舞動的獅子,看著歡呼的人群,看著手里拎著的滿滿一籃手信,臉上一直帶著笑。江奔宇走到她身邊,握住她的手,她能感覺到他手心的溫度,還有微微的汗濕。“你看,這年味,越來越濃了。”江奔宇輕聲說。秦嫣鳳點點頭,眼楮有點濕潤“是啊,听說比前幾年熱鬧多了。”

    前幾年,因為各種原因,過年時的許多老例都不能做,社公廟關著,舞獅隊也散了,年初一冷冷清清的,連鞭炮都很少有人放。今年不一樣了,社公廟開了,舞獅隊又重新組了起來,家家戶戶都炸年宵品、貼春聯、放鞭炮,那種壓抑了許久的年味和人情味,終于像春天的草一樣,從土里鑽了出來,頑強地生長著。

    鑼鼓聲還在響,獅子朝著下一戶人家走去,圍觀的人群也跟著移動。秦嫣鳳和江奔宇沒有跟過去,而是沿著河邊往回走。風里的硫磺味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檀香、飯菜香和孩子們的笑聲。河面上飄著一層薄霧,倒映著岸邊的紅燈籠和行人的身影,像一幅流動的畫。

    “明天初二,我們去古鄉村給長輩拜年,手信都準備好了嗎?”秦嫣鳳問。江奔宇點點頭“準備好了,一包紅砂糖,兩封糖環,都是按老例準備的。”紅砂糖在當時算是稀罕物,糖環是秦嫣鳳親手炸的,脆甜可口,是拜年時最體面的手信。

    “等過了年,我想把後院的空地開墾出來,種點蔬菜,這樣我們就能經常吃到新鮮菜了。”江奔宇說。秦嫣鳳笑了“好啊,我跟你一起種。再養幾只雞,下了蛋給阿土他們補身體。”“嗯,還要攢錢給秦金他們買課本,讓他們好好讀書,將來考大學。”江奔宇看著遠處的天空,眼神里滿是期盼。

    1977年的高考剛剛恢復,這給許多人帶來了新的希望。秦金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學習很認真,江奔宇和秦嫣鳳都希望他能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

    回到家時,弟弟們已經回來了,衣兜里裝滿了利是封和零嘴,正圍在八仙桌前,興奮地數著利是。“姐,姐夫,你們看,我有五個利是!”秦水舉著手里的紅封,得意地說。秦金把利是封都疊好,放進一個鐵盒子里“姐說過,利是要存起來,以後買文具。”秦嫣鳳走過去,摸了摸秦金的頭“真懂事。”

    夕陽西下,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蛤蟆灣的巷弄里,炊煙裊裊升起,混著飯菜的香味。秦嫣鳳走進廚房,開始準備晚飯——晚上要吃餃子,是江奔宇說的北方老例,“餃子像元寶,吃了招財進寶”。江奔宇跟著走進來,幫著 皮;秦金帶著弟妹們,坐在門口擇菜。廚房里的燈光亮起來,映著一家人忙碌的身影,溫馨而熱鬧。

    窗外的鞭炮聲又響了起來,此起彼伏,像在為這1977年的正月初一唱著贊歌。秦嫣鳳看著手里的餃子皮,想著白天的熱鬧,想著鄰里的熱絡,想著弟妹們的笑臉,心里充滿了希望。她知道,物質依然匱乏,日子或許還會有困難,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只要這年味和人情味還在,日子就一定會像炸得金黃的煎堆一樣,越來越紅火,越來越香甜。

    這霧里來的正月初一,不僅帶來了新年的祝福,更帶來了復甦的生機,包裹著人們對新一年最樸素、最熱切的期盼,在1977年的南方大地上,緩緩鋪展開來。

    喜歡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方便以後閱讀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第329章 正月初一︰年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第329章 正月初一︰年味並對帶著隨身空間重生70年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