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清楚事情的經過之後,嬴蟒看向蒙毅說道︰“我估摸著,不是你口中的那個汪書向干的。”
“能夠在做到如此位置,應該不會蠢到這般地步。”
“汪書想當面提名李斯,被你拒絕之後,在偷偷添加名字,這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汪書向既然當面提名李斯了,他就絕對不會去偷偷添加名字。
他若是打了添加名字的念頭,就沒必要當面提名李斯。
這兩件事,做一件即可。
兩件事情都做,非蠢即傻。
汪書向作為大秦朝堂上的高官,他顯然不可能是個傻子,蠢貨。
嬴蟒說完了之後,蒙毅細細的思量一番,覺得的確很有道理。
蒙毅可是人精,朝堂上的老油條了。
嬴蟒這麼一提點,蒙毅就想明白了其中緣由,因果。
“因為李斯是公子所殺,我又公然反對了添加李斯的名字,所以,他才這麼做的?”
“添加李斯的名字是假,他真正的目的,是挑撥我和公子的關系。”蒙毅恍然大悟道。
嬴蟒笑著調侃道︰“你蒙相的權利太大了,怕是有不少人眼饞,這是想奪你的權利了。”
蒙毅的官職是上卿,但是,在大秦官場當中,大家都私底下叫她蒙相。
因為,蒙毅名為上卿,實際掌握的卻是丞相的權利。
不,蒙毅掌握的權力,甚至,比丞相還大的多。
想要讓蒙毅丟到手中的權利,那麼,就必須要挑撥他和嬴蟒的關系。
因為,蒙毅的權力來源,就是嬴蟒。
嬴蟒是監國公子,按理說,大秦的政務應該由嬴蟒來處理。
偏偏嬴蟒不喜歡處理政務,大秦的政務就交給蒙毅來處理了。
那麼,只要挑撥了蒙毅和嬴蟒的關系之後。
嬴蟒厭惡了蒙毅,自然會找人替代他,到時候,其他人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想明白這一切之後,蒙毅只感覺到一盆涼水迎頭澆來,讓他心里哇涼哇涼的。
此時此刻,蒙毅想高呼,朝堂險惡,朝堂險惡啊!
不過,蒙毅也知道,自己的權利丟不丟,那都是嬴蟒一句話的事。
只要嬴蟒不厭惡他蒙毅,不收回權利,任由其他人在怎麼搗鬼,也都是白費功夫。
“公子就別拿我開玩笑了!”
“官場險惡,這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算計與我!”
“只求公子能夠明鑒。”蒙毅無奈苦笑。
嬴蟒拍了拍蒙毅的肩膀,安慰道︰“蒙二叔,你我之間的關系,怎能被這種下作的手段挑撥。”
“再者說了,這個挑撥之人,也太小看我嬴蟒的心胸了?”
“論對大秦的功績,李斯的確有資格進聖賢館,既然如此,就讓他進聖賢館,又能如何?”
什麼?
听到嬴蟒說,要讓李斯進聖賢館,蒙毅不由的心中一驚。
要知道,李斯可是犯下了造反的大罪。
而且,是嬴蟒親手所殺。
這種情況下,嬴蟒居然還讓那個李斯進聖賢館。
那豈不是在說,他嬴蟒當初殺的不是個叛賊,而是個聖賢嗎?
如果,嬴蟒真讓李斯進聖賢館的話,那麼,小看嬴蟒心胸的,可就不僅僅是暗中添加李斯名字,妄圖挑撥嬴蟒和蒙毅關系的人。
而是,那天參與提名的所有文武百官,都小瞧了嬴蟒的心胸。‘
就連他蒙毅,一樣也是小瞧了嬴蟒的心胸。
“公子,李斯雖然對大秦有功,不過,他晚年也是犯下大錯的。”
“造反這可是大罪,就算是功過相抵,他也沒資格在進聖賢館了!”蒙毅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功過相抵嗎?
嬴蟒神情一肅,鄭重開口說道︰“李斯參與造反,我已經殺了他。”
“他的命,就是造反付出的代價。”
“既然是生命和過錯相抵,自然沒有什麼功過相抵的說法。”
“功是功,過是過,他李斯是有資格入聖賢館的,提名無妨。”
說到這里,嬴蟒提筆在文臣的名單上輕輕一劃,劃掉了一個明顯是陪跑之人的名字。
劃掉一個百分之百不可能入軒聖賢館,明顯是陪跑之人的名字。
加上李斯的名字,文臣也正好是三十個名字了。
看到這一幕,蒙毅心中不由的給嬴蟒豎起了大拇指,暗道︰“公子大心胸,果然是大心胸之人啊!”
如今,名單之上,文臣三十個名字,武將三十個名字。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從這六十個名字當中,挑出二十四個入選的,能夠進入聖賢館之人。
“公子,名單我已經遞上來了。”
“您選一選,看看那些人能進聖賢館?”蒙毅朝著嬴蟒詢問道。
嬴蟒微微一笑,故作高深的反問︰“我選?”
“我什麼時候說過,這入選聖賢館的人選,是由我來選的?”
嬴蟒這麼一問,倒是把蒙毅給問懵了。
聖賢館原本是公子祠,是老百姓給嬴蟒建的祠堂。
按理說,這些祠堂都是嬴蟒私人的東西,誰能進入其中享受萬民香火,這也應該是他說了算的。
放眼整個大秦,除了嬴蟒之外,誰還更有資格來欽點入聖賢館的人選?
如果非要說,什麼人比嬴蟒更有資格欽點,進入聖賢館的人選。
那也唯獨只能是始皇了!
“莫非公子是想讓陛下選?”蒙毅再次試探道。
嬴蟒仍舊是那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微笑反問︰“我可沒說,讓陛下去選?”
蒙毅心想,嬴蟒不選?
始皇也不選?
這兩個最有資格的人都不選的話,莫非是想要文武百官來投票選出?
“公子,莫非是要讓文武百官票選?”
“文武百官可都是圓滑的家伙,讓他們投票選的話,只怕他們未必會願意。”
“到時候,要是都投了棄權票,那可就有些不好了!”蒙毅好心提醒。
從這三十個文臣,三十個武將當中,選出十二個文臣,十二個武將入選聖賢館。
這件事,可是一個得罪人的事情。
選上的那些,他們的後代自然是滿心歡喜。
沒選上的那些,他們的後代絕對高興不起來。
要是票數差的多,差距大,也就罷了。
要是差個三票兩票的落選,那他們的後代就不是不高興,而是怨恨了。
怨恨那些沒給他們投票的大臣,更怨恨那些投了他們祖先前面,只差了寥寥幾票的文武大臣。
喜歡無始皇口諭,不得踏入銀河邊關請大家收藏︰()無始皇口諭,不得踏入銀河邊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