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有人的預料,隨著首日票房數據的公布,疊加持續走高的搜索熱度與討論聲量,電影《盒飯英雄》的單日票房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前一天,首日票房是3.72億。
次日,票房即沖破5億大關,創下國產喜劇片單日票房新紀錄。
一周後,《盒飯英雄》的累計票房突破28.3億。
最終下映時,更是以45.2億的總票房收官。
這個票房成績對于喜劇片而言來說並不是最高的,但論回報率絕對是現象級的。
要知道,盒飯英雄的制作成本只有4500萬港幣,即便加上後期追加的1000萬港幣的宣發投入,總成本也不過5500萬港幣。
而對應的投資回報率高達82倍,是近年性價比最高的喜劇片,沒有之一。
當片方團隊歡慶票房大捷時,業內同行也開始剖析盒飯英雄“以小博大”的案例。
《盒飯英雄》的成本是同期上映的《瘋狂公路2》的11,當日票房卻反超5.3倍,同是流量明星擔當大梁,後者還有老戲骨當主心骨。
如此大的票房差異,很難不讓人把這個票房功勞歸功于顧胤身上。
近年來,頭部喜劇片的高成本很多都升至58億,《瘋狂公路2》也是如此。
它的成本受限于跨國拍攝、ip續作特效升級以及演員片酬等因素,不斷升高,以至于從根本上來說,想要回本就比盒飯英雄難上很多。
還有人覺得,就因為港城與內地演員的片酬差異,至少給《盒飯英雄》帶來了2億票房的優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那是因為演員片酬差異真的太大了,盡管兩地演員片酬佔比同樣是約40。
但政策調控後,內地頭部演員單片報價仍超3000萬,流量明星的片酬更是水漲船高。
一部電影里內地一個流量明星的報價,就可能覆蓋港片全劇組演員成本的現象。
不只是內地市場需求升級倒逼制作成本擴容,還有一個大頭在宣發費用上,一個動輒佔總成本30的支出,進一步也推高了項目風險。
內地市場,高成本電影儼然成為了一場高風險與高回報並存的豪賭,一旦票房失利,虧損就能達數億。
而一旦票房達不到資本的預期,行業亂象也將隨之滋生。
在國慶檔影片上映的第三天,《盒飯英雄》依然穩居票房榜首,而制作成本超5億的《瘋狂公路2》則持續走低,單日票房每日蒸發超500萬。
盡管該片排片佔比仍然在20,但票房佔比卻只剩下5,這已經很明顯的排片與票房倒掛了。
單日倒掛可能是偶然,但連續三日的跌幅趨勢,讓片方面臨資本壓力與回本的焦慮中。
再加上影院也發現《瘋狂公路2》的營銷熱度與實際口碑不符,想要快速調整排片。
畢竟,排片應尊重市場選擇,可是行業共識,當一個作品不能獲得觀眾認可,不被市場選擇時,就該遵守平衡協議。
在種種逼迫下,片方只能鋌而走險。
畢竟,數據這種東西,想要還不簡單嗎?
很快,團隊負責人就給到了資本想要的方案。
正如上面所說的,票房失利就會滋生亂象。
上映期間能有什麼亂象?
當然是偷票房來填補缺口啊。
和《盒飯英雄》同期上映的幾部電影中,只有《瘋狂公路2》的票房持續縮水。
要知道,其他電影的排片佔比甚至不及《瘋狂公路2》,但人家上座率高,一旦增加排片,票房表現未必會輸給它。
那麼,憑什麼這部票房與排片倒掛的影片能穩坐排片量第三的位置。
要知道,一個100人容量的影廳,至少需要售出20張票才能勉強覆蓋成本,若是只售出幾張票,放映場次就是虧本的。
明知道,y的粉絲鎖了大量午夜場和早場,來維持排片。
但影院還是陷入了兩難之中的原因。
取消場次雖然有可行性,可停映太多就容易引發事端。
再沒有流量的明星,也總有一批死忠粉絲,更何況《瘋狂公路2》還坐擁流量小生加持,影院也怕大規模的投訴和集體抗議。
所以影院明知道會持續造成資源浪費,明知道《瘋狂公路2》上座率低迷、觀眾購票意願低下,卻依舊不敢輕易停掉場次的癥結所在。
又過了兩天,某電影論壇上,一個爆料偷票房的帖子突然爆火。
【小紅書粉絲大戰又要來了
以下是原貼內容,不是本人說的,不是本人說的,不是本人說的,別狙我!!
偷票房行為?今天中午我和朋友興高采烈去看《瘋狂公路2》,取出來的票根上片名竟然是《盒飯英雄》!
當時工作人員輕描淡寫地解釋說是“機器故障”,還說“不影響觀影,按我網上買的場次進去就行”。
我明明是沖著《瘋狂公路2》來的,現在卻告訴我票打不出來?越想越不對勁,上網一搜才發現,這居然是偷票房的慣用伎倆!
活久見,頭一次遇到這種事,這是赤裸裸地給《盒飯英雄》強行沖票房啊!氣得我立馬去官方客服投訴,結果投訴表單死活提交不了。
行,有人覺得我在造謠是吧?呵呵,反手就打舉報電話,誰有空陪你們耗!】
帖子一出,一大群營銷號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迅速整理出偷票房帖子瘋狂轉發。
在營銷號的推波助瀾下,《瘋狂公路2》的網絡討論量呈幾何級飆升,盒飯英雄偷票房的詞條更是登頂熱搜榜首。
這波輿論不僅吃瓜觀眾看在眼里,顧胤的粉絲也同樣看到了,並立馬警覺起來。
對于電影上映期間的任何負面熱搜,顧胤粉絲向來保持高度敏感。
發現消息後,她們第一時間聯系涉事影院反復核實情況。
在得到影院工作人員“從未發生此類事件”的明確答復後,粉絲們立馬轉戰到發帖人的評論區,質問為什麼惡意造謠。
面對質疑,發帖人甩出四張截圖︰一張是在影廳內拍攝的《瘋狂公路2》銀幕照,一張是印有《盒飯英雄》片名的紙質票根,一張是客服投訴界面的截圖,還有一張是撥打舉報電話的記錄。
唯獨缺少了最關鍵的網上購票憑證截圖。
“y的粉絲是不是玩不起?給《盒飯英雄》打低分還不夠,現在開始造謠偷票房了?”
“你網上購票的訂單截圖呢?”
“要點臉吧”
“我看你是把事情說反了吧?誰偷誰的票房還不一定呢!”
“如果你買了《瘋狂公路2》,真的出現的是《盒飯英雄》,你應該去找工作人員給你安排在《盒飯英雄》的廳,這樣你才不會浪費你兩張票的錢。”
“你這話真的很離譜,我們這小地方《盒飯英雄》基本都是滿座,邊邊角角都坐滿了,有必要偷你主子票房,離大譜。”
“沒見過考第一的要去偷倒數第一的成績單”
“我發現同是流量粉,素質這一塊是真的差別挺大的,這家粉絲是真的毒。”
“類似于年級倒數的舉報第一名作弊抄自己答案,有點好笑怎麼回事,《盒飯英雄》一天的票房可能頂你一周票房了。”
“看樣子是真沒招了,現在已經開始到劍走偏鋒說《盒飯英雄》偷票房了?”
“你沒事吧?同一天上線,《瘋狂公路2》排片在只差《盒飯英雄》10的情況下,票房少了3.02億。
第二天更差,《瘋狂公路2》票房,比《盒飯英雄》少了4.36億。第三天依舊如此,票房比《盒飯英雄》少4.35億。
三天倒掛,三天持續走低,確實也該急了,這不開始造謠了。”
“《瘋狂公路2》是真的差到沒邊了,為什麼在有流量小生的情況下,票房反而比第一部差那麼多,你這流量是虛的吧。”
“說真的...樓上說如果票真的搞錯了,就找影院要求去進《盒飯英雄》的廳,我也想說去換廳吧,y在旁邊干瞪眼的演技,真的很辣眼楮。”
“哈哈哈哈,心疼去看的人”
“樓主,你確定你說的這個票是你的?為什麼我保存了你發的觀看圖,詳細信息顯示的這件圖是1210拍的?而你發的紙質票根,《盒飯英雄》的場次是1350分的?時間線能不能現在給我們捋一捋啊。”
“難怪樓主不發網上訂票的圖,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你好歹p個圖呢,純靠一張嘴造謠啊。”
“要造謠,都舍不得多買一張票,這點成本都不舍得花,就想錘人家,笑死我了。”
“......這集我之前看過了,他家是不是去年的電影也是這一操作....”
“是的,去年y參演的電影,也有這一趴”
“有一說一,《瘋狂公路2》票房不好,不應該怪《盒飯英雄》吧,你連續三日的排片可一點都沒少啊,怎麼你成績差,就怪成績好的人啊。”
“我也想說,這集我看過了,能不能換個新一點的話術。”
“y這一屆的粉絲不行啊”
“快去隔壁貼看,顧胤粉絲在錘《瘋狂公路2》幽靈場了,”
幽靈場這事一出來,討論的範圍又進一步擴大。
但無論如何,照這種趨勢,《盒飯英雄》獲得今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是板上釘釘的事。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盒飯英雄》在觀眾中很受歡迎,口碑和票房都表現出色。
上映四天下來,影片的全部表現基本落定,片方便開始預訂慶功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