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

第503集︰數據里的幽靈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竹晴園 本章︰第503集︰數據里的幽靈

    第一章 沙箱里的謊言923的置信度陷阱

    審計機房的中央空調嗡嗡運轉,冷風裹著服務器散熱的焦味,在密閉空間里織成一張緊繃的網。林硯之站在沙箱操作區外,看著玻璃另一側的老周指尖在鍵盤上翻飛——距離算法部署完成已過去三小時,第一組測試數據終于要見分曉。

    老周的白大褂袖口沾著咖啡漬,那是他凌晨三點調試系統時蹭上的。他深吸一口氣,將鼠標移到“執行診斷”按鈕上,聲音透過對講機傳到外面“硯之,準備好記錄,輸入的是患者a的 anonyized 影像,病灶邊緣像素微調了15,理論上算法該重新識別特征。”

    林硯之點頭,小陳捧著筆記本電腦,指尖懸在鍵盤上。機房里的時鐘秒針剛跳過“12”,屏幕上的進度條瞬間拉滿,一行黑色宋體字跳了出來【診斷結果肺良性結節,建議3個月後隨訪。置信度923】

    “怎麼會……”小陳的聲音發顫,她飛快調出檔案袋里的原始病歷——三年前,患者a正是憑著這份“良性結節”的診斷報告延誤了治療,直到半年後咳血復查,才確診為肺腺癌晚期。更詭異的是,原始診斷的置信度,也是分毫不差的923。

    玻璃內的老周猛地攥緊鼠標,指節泛白。他反復點擊“查看決策路徑”,代碼流在屏幕上滾動,突然停在一行亮黃色的指令上。老周的椅子在地板上劃出刺耳的聲響,他指著屏幕沖對講機吼“不是重新計算!這算法在調用歷史庫!你看這個路徑——backupdiagnosedb,這是患者就診當月的備份數據庫!”

    操作區外的趙偉臉色瞬間從蒼白變成鐵青,他下意識後退半步,撞到身後的服務器機櫃,發出“ 當”一聲。“不可能,”他聲音發緊,伸手想去搶老周的操作權限,“肯定是系統緩存沒清空,我昨天才做的系統重置……”

    “重置?”林硯之推開玻璃門走進來,手里捏著一份打印好的後台日志,紙頁邊緣被她捏得發皺。她將日志拍在操作台上,指尖點在其中一行“凌晨兩點十七分,有外部ip地址訪問過備份數據庫,還修改了調用權限。趙總監,這個ip段,屬于你們技術部的備用服務器吧?”

    日志上的ip地址用紅筆圈著,後面跟著訪問記錄“操作人ad”——正是趙偉的管理員賬號。趙偉的喉結滾動了一下,眼神躲閃著看向機房角落的監控攝像頭,聲音低得像蚊子叫“是……是我不小心點錯了,不是故意的。”

    “不小心?”老周冷笑一聲,調出沙箱系統的內存快照,“我們在系統里埋了個‘探針’,專門監測數據調用來源。你看,從審計開始到現在,算法一共拒絕了127次實時特征提取請求,每次都自動跳轉去匹配歷史數據庫。這叫不小心?”

    林硯之走到趙偉面前,目光落在他口袋里露出的半截u盤上——那是昨天他插入沙箱系統的加密u盤,當時他說里面存的是“算法配置文件”。“趙總監,”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壓力,“把u盤交出來吧。如果里面真的只是配置文件,我們現在就能核實。”

    趙偉的手死死按住口袋,額角的冷汗順著臉頰往下淌。機房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只有服務器的嗡嗡聲在耳邊回蕩。過了半分鐘,他才慢慢掏出u盤,手指還在微微發抖“這里面……確實是配置文件,只是加了密,我現在就能解密。”

    老周接過u盤插入電腦,解密程序運行了十分鐘,彈出的文件夾里卻只有一堆亂碼文件。“別裝了,”老周關掉窗口,“這種加密方式是‘單向哈希’,根本解不開。你就是故意用亂碼文件拖延時間,好讓我們誤以為算法在正常運行。”

    林硯之拿出手機,撥通了法院技術鑒定科的電話“張科長,麻煩派兩個人來智愈科技的審計機房,我們需要封存他們的備用服務器和所有存儲設備,這里有證據顯示他們蓄意規避審計。”

    掛掉電話,她看向臉色灰敗的趙偉“審計不是走過場,更不是你們用來應付監管的游戲。那三位誤診患者里,有一位才32歲,她本來有80的治愈率,現在卻只能靠化療維持生命。你們為了‘技術保密’,連人命都能不管嗎?”

    趙偉的肩膀垮了下來,他蹲在地上,雙手抱著頭“是陳總讓我做的……他說如果審計通不過,公司就要失去三甲醫院的采購訂單,到時候幾百號人都要失業。我也是沒辦法……”

    機房外傳來電梯到達的聲音,林硯之知道,法院的人到了。她看著蹲在地上的趙偉,輕聲說“保護員工沒錯,但不能用欺騙的方式。你們欠患者一個道歉,更欠行業一個透明的交代。”

    第二章 深夜對峙陳明遠的“商業邏輯”

    晚上八點,黃浦市科技局的會議室還亮著燈。林硯之剛把法院封存設備的回執放進檔案袋,手機就響了——是智愈科技ceo陳明遠的助理打來的,說陳明遠已經從紐約飛回上海,想立刻和她見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見,為什麼不見。”林硯之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讓小陳準備好過度診斷的數據報告,“他既然主動回來,肯定是想做‘交易’,我們正好看看他的底牌。”

    半小時後,陳明遠走進會議室。他穿著一身熨帖的深灰色西裝,袖口別著精致的袖扣,手里拎著一個黑色公文包,絲毫看不出長途飛行的疲憊。剛坐下,他就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燙金封面的文件,推到林硯之面前“林處長,久仰大名。這份是《技術保密協議》,只要你們承諾不公開審計過程中的算法細節,我們願意接受所有整改要求——補充罕見病數據,重新訓練系統,甚至給那三位患者賠償。”

    林硯之拿起協議翻了兩頁,目光停在“保密範圍”那一條上協議要求監管處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算法的核心架構和迭代邏輯,包括後續的行業座談會。她冷笑一聲,把協議推了回去“陳總,你覺得倫理審計是生意嗎?可以討價還價?”

    “當然不是生意,是雙贏。”陳明遠靠在椅背上,手指輕輕敲著桌面,“林處長應該清楚,我們智愈科技的ai診斷系統,佔據了全市37的市場份額。如果審計結果公開,導致系統停擺,多少醫院的診療效率會受影響?多少患者會延誤診斷?”

    “延誤診斷?”林硯之打開筆記本電腦,調出一組柱狀圖,“這是我們統計的近一年數據你們的系統對50歲以上患者的肺癌疑似判定率是68,而行業平均水平只有31。這37的差距,你怎麼解釋?”

    陳明遠的手指頓了一下,隨即又恢復了從容“那是因為我們的系統更靈敏,能更早發現潛在病灶,這是技術優勢。”

    “優勢?”林硯之點開一個病例文件夾,里面是一位56歲大爺的診斷記錄,“這位患者只是普通肺炎,你們的系統卻判定為‘疑似肺癌’,建議他做穿刺活檢。大爺擔心自己得了癌癥,整夜睡不著覺,活檢結果出來後,他因為焦慮引發了心梗,現在還在醫院躺著。這就是你說的優勢?”

    她又點開另一個文件,是智愈科技的內部考核指標“你們給銷售團隊的kpi里,有一條‘轉診率達標獎’——只要通過系統診斷出‘疑似重癥’並轉診到合作醫院,銷售就能拿提成。陳總,這到底是醫療ai,還是你們賺錢的工具?”

    陳明遠的臉色終于變了,他收起敲桌面的手指,身體前傾“林處長,做生意難免要考慮利潤,但我們的初衷是好的。過度診斷確實是問題,但可以整改,沒必要鬧到公開的地步。這樣吧,我們再追加一筆‘倫理建設基金’,捐給你們監管處,用于後續的行業培訓,怎麼樣?”

    “陳總,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麼?”林硯之合上電腦,目光銳利地看著他,“我們要的不是錢,是透明。是讓患者知道,他們依賴的ai系統,到底是基于科學數據,還是你們的商業算計。你剛才說,系統停擺會影響患者,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靠‘過度診斷’牟利、靠‘隱藏數據’規避審計的系統,繼續運行下去,會害更多人?”

    陳明遠沉默了,他從公文包里拿出一支煙,剛想點燃,又想起會議室禁止吸煙,只好又塞了回去。“林處長,”他的聲音低沉了一些,“我承認,我們在算法設計上有瑕疵,但這都是行業普遍問題。你要是揪著我們不放,就是在針對智愈科技,甚至針對整個黃浦市的科技企業。到時候,外面會說你們監管處阻礙創新,這個責任,你擔得起嗎?”

    “阻礙創新?”林硯之站起身,走到會議室的落地窗前,外面是黃浦江上的夜景,燈火璀璨,“真正的創新,從來不是靠欺騙和隱瞞。去年,你們申請‘上海市科技進步獎’時,提交的材料里說‘算法罕見病識別率達95’,可實際審計時,你們的罕見病樣本佔比還不到001。這不是創新,是造假。”

    她轉身看向陳明遠“陳總,我給你兩個選擇要麼,明天之前主動提交所有原始算法數據和訓練日志,配合我們完成完整審計;要麼,我們就把今天掌握的證據提交給市場監管局和衛健委,到時候,就不是整改這麼簡單了。”

    陳明遠看著林硯之堅定的眼神,知道這場對峙他輸了。他拿起公文包,站起身“我需要和董事會商量一下,明天給你答復。”走到會議室門口,他停下腳步,回頭說“林處長,你會後悔的。有時候,太較真,反而會毀掉更多東西。”

    林硯之沒有回應,只是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盡頭。小陳走進來,看著桌上的協議,小聲說“他肯定不會輕易配合,說不定會耍別的花樣。”

    “我知道。”林硯之拿起手機,屏幕上有一封未讀郵件,發件人是匿名的,標題是“智愈科技與康泰保險的合作協議”。她點開附件,一份掃描版的協議跳了出來,其中一條寫著“智愈科技ai系統每向康泰保險推薦一位‘疑似重癥’患者,康泰保險向智愈科技支付101novel.com0元人的轉診分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原來如此。”林硯之的手指劃過屏幕上的條款,“過度診斷不是因為‘技術瑕疵’,是因為他們和保險公司有利益分成。這已經不是倫理問題了,是商業欺詐。”

    小陳湊過來看,攥著鼠標的手微微發抖“那我們現在就聯系康泰保險核實?”

    “先別急。”林硯之關掉郵件,“陳明遠肯定會和董事會商量對策,我們得先固定證據。你明天一早聯系保險公司的合規部,就說我們需要核實合作協議的真實性,同時讓老周團隊分析智愈科技的算法代碼,找出他們故意提高‘疑似率’的程序邏輯。”

    窗外的夜色更濃了,林硯之看著桌上的病例檔案,想起下午趙偉說的“幾百號人要失業”——她不是不理解企業的難處,但再難,也不能突破生命的底線。她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一行字“審計的意義,不是毀掉企業,是讓企業走在正確的路上。”

    第三章 匿名郵件背後誰在撕開利益的口子

    第二天一早,小陳就帶著協議復印件去了康泰保險公司。林硯之則留在辦公室,和老周團隊開會分析算法代碼。剛過十點,小陳就打來電話,聲音里帶著沮喪“硯之,康泰保險的合規部說協議是商業機密,拒絕任何信息,還說我們沒有執法權,不能強制要求他們配合。”

    “我猜到了。”林硯之揉了揉眉心,“他們和智愈科技是利益共同體,肯定不會輕易松口。你先回來,我們再想別的辦法。”

    掛掉電話,老周拿著一份代碼分析報告走過來“硯之,我們在算法的‘風險評估模塊’里發現了問題。這里有一段隱藏代碼,會自動給50歲以上、有吸煙史的患者加權,即使病灶特征不明顯,也會提高‘疑似重癥’的判定概率。而且,這段代碼的修改時間,正好是他們和康泰保險簽訂合作協議的前一個月。”

    報告上的代碼用紅筆標了出來,其中一行注釋寫著“根據運營需求調整權重,目標轉診率≧50”。林硯之看著這行注釋,心里一陣發涼——為了達到“運營需求”,他們竟然把患者的健康當成了籌碼。

    “這段代碼是誰寫的?”她問。

    “署名是‘lio’,應該是前員工李默,他三個月前從算法部離職了。”老周翻出員工檔案,“李默是算法核心成員,當時負責風險評估模塊的開發。他離職時說‘個人原因’,現在看來,可能是發現了問題,不想同流合污。”

    林硯之立刻讓小陳聯系李默,可他的手機號已經停機,微信也顯示“對方已將你拉黑”。“看來他是故意躲著我們。”小陳放下手機,“要不要通過社保記錄找他的新工作單位?”

    “先別驚動他。”林硯之想了想,“他既然敢離職,說明心里還有底線,只是可能怕被報復。我們可以先給他發一封郵件,說明情況,告訴他我們需要他的證詞,但會保證他的安全。”

    郵件發出去後,一直沒有回音。直到下午三點,林硯之的手機突然收到一條陌生短信“我知道你們在找我,但我不能出面。陳明遠手里有我家人的把柄,我不敢冒這個險。附件里是我備份的原始訓練日志,希望能幫到你們。”

    附件是一個加密壓縮包,解壓後是幾百個excel表格,里面詳細記錄了智愈科技算法的訓練數據來源和權重調整記錄。其中一張表格里,罕見病樣本的權重被從“08”下調到“0001”,調整人簽名是“陳明遠”,日期是101novel.com24年3月——正是三位患者誤診的前一個月。

    “終于有實錘了。”老周看著表格,激動得聲音都在發顫,“這些日志能證明,陳明遠是故意降低罕見病權重的,不是什麼‘技術局限’。”

    林硯之卻皺起了眉“李默說陳明遠有他家人的把柄,這說明陳明遠早有準備,可能還威脅過其他員工。我們得盡快找到李默,保護他和他家人的安全。”

    她讓小陳根據短信的手機號查歸屬地,發現是郊區的一個臨時基站。“他可能躲在郊區的出租屋里。”小陳調出基站覆蓋範圍的地圖,“這個區域有三個城中村,我們可以聯系當地派出所,幫忙排查。”

    就在這時,林硯之的辦公室門被推開,宣傳科的同事闖了進來,手里拿著一份報紙“林處長,不好了!《黃浦科技報》今天刊登了一篇文章,說你們監管處‘濫用職權,阻礙ai醫療創新’,還說智愈科技的審計是‘ tarted attack(針對性打擊)’!”

    報紙上的文章署名是“匿名行業人士”,里面還引用了“內部消息”,說監管處要求智愈科技公開核心算法,是為了“給其他企業鋪路”。林硯之看著報紙,冷笑一聲“這肯定是陳明遠的手筆,他想通過輿論給我們施壓。”

    “現在怎麼辦?網上已經有很多人在討論了,還有些科技企業的老板在朋友圈轉發這篇文章,說要‘抵制過度監管’。”宣傳科的同事急得滿頭大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硯之拿起手機,撥通了《黃浦日報》的電話“王編輯,我是林硯之。今天有篇關于ai醫療審計的不實報道,我這里有證據可以澄清,能不能安排一個專訪?”

    掛掉電話,她看著桌上的原始日志和合作協議,眼神堅定“陳明遠想靠輿論蒙混過關,那我們就用證據說話。下午的專訪,我們公開部分審計證據——不是為了打擊他,是為了讓公眾知道,倫理監管不是阻礙創新,是保護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

    第四章 證據鏈閉環從算法到利益的全曝光

    下午四點,《黃浦日報》的專訪直播間里,林硯之坐在鏡頭前,面前擺著三份文件原始訓練日志、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協議、過度診斷的病例統計。

    “關于‘阻礙創新’的說法,我想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林硯之拿起病例統計表,對著鏡頭展示,“這是近一年智愈科技ai系統的診斷數據50歲以上患者的肺癌疑似判定率高達68,而經過臨床驗證,這些‘疑似患者’中,真正確診的只有12。也就是說,88的患者被誤診為‘疑似癌癥’,其中有23人因為過度焦慮引發了其他疾病,有11人做了不必要的穿刺活檢——穿刺活檢的並發癥發生率是3,這對患者來說,是本可以避免的風險。”

    她又拿起合作協議“我們還發現,智愈科技與康泰保險簽訂了合作協議,每推薦一位‘疑似重癥’患者,就能獲得101novel.com0元的轉診分成。去年一年,他們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近300萬元的分成收入。請問,把患者的健康當成賺錢工具,這叫創新嗎?”

    直播間的彈幕瞬間炸了,原本質疑監管處的評論漸漸被“原來如此”“支持審計”取代。林硯之繼續說“至于‘技術保密’,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要求公開核心算法,只是要求進行‘脫敏審計’——用差分隱私技術保護商業秘密,同時核查數據完整性。但智愈科技不僅拒絕,還在審計沙箱里隱藏歷史決策庫,故意讓審計變成‘回放’,這不是規避監管,是什麼?”

    她展示了沙箱後台日志的照片,上面的ip地址和操作記錄清晰可見“這些證據,我們已經提交給法院和市場監管局。我們的目的,從來不是針對某一家企業,而是想建立一個透明的倫理框架——讓ai醫療既要有創新的速度,也要有倫理的溫度。”

    專訪結束後,網上的輿論徹底反轉。之前轉發不實報道的科技企業老板紛紛刪除朋友圈,有些甚至公開道歉。康泰保險也很快發布聲明,說與智愈科技的合作“存在合規漏洞”,已終止合作,並成立專項小組核查分成數據。

    晚上七點,小陳打來電話,聲音里帶著興奮“硯之!李默聯系我們了!他說看到了專訪,知道我們能保護他,願意出來作證!他還說,陳明遠手里的‘把柄’,是他家人之前在智愈科技的合作醫院看病,陳明遠幫他免了部分費用,現在他已經把費用還清了,不怕陳明遠威脅了!”

    林硯之立刻讓小陳安排見面,地點定在科技局附近的一家咖啡館。晚上八點,李默走進咖啡館,他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襯衫,眼神里帶著疲憊,卻比之前堅定了很多。

    “林處長,對不起,之前我一直不敢出面。”李默坐下後,先鞠了一躬,“陳明遠幫我家人免了五萬塊醫藥費,還說如果我敢泄密,就把這件事捅出去,說我‘利用職務之便謀私利’。我昨天看到你的專訪,才知道你們是真的在為患者做事,不是為了針對誰。”

    他從包里拿出一個筆記本,遞給林硯之“這是我當時的工作筆記,里面記錄了每次調整算法權重的會議內容,還有陳明遠的簽字。比如3月15日那次,他明確說‘罕見病樣本太少,會拉低準確率,影響醫院采購,先把權重調低,等拿到訂單再補’。”

    筆記本上的字跡工整,每一頁都有日期和簽名,其中一頁還貼著會議錄音的紙條“錄音存在家里的硬盤里,我明天就能帶來。”

    林硯之接過筆記本,心里一陣暖流——這半個月的奔波、對峙、輿論壓力,在看到這本筆記時,都有了意義。“李默,謝謝你。”她輕聲說,“你不僅幫我們完善了證據鏈,更讓我們看到,在利益面前,還有人記得科技的初心。”

    李默搖搖頭“其實我早就該站出來了。去年有位患者家屬找到公司,說他妻子因為誤診延誤了治療,當時我就很愧疚。只是我膽子小,不敢反抗陳明遠。現在好了,證據都齊了,他再也不能騙人了。”

    第二天一早,李默帶著錄音硬盤來到科技局。老周將錄音導入電腦,其中一段清晰地記錄了陳明遠的聲音“算法就是用來賺錢的,管它有沒有誤診,只要醫院願意買,只要能拿到分成,就行。倫理審計?那就是走個過場,找個借口搪塞過去就行了。”

    證據鏈終于閉環了——從算法權重的故意調整,到與保險公司的利益分成,再到蓄意規避審計,每一個環節都有確鑿的證據。林硯之將所有證據整理好,提交給法院和市場監管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下午,法院傳來消息正式立案調查智愈科技的商業欺詐行為,同時裁定暫停智愈科技ai診斷系統在全市的使用資格,直至完成全面整改並通過倫理審計。市場監管局也發布公告,將對智愈科技處以101novel.com0萬元罰款,並沒收其與保險公司的非法分成收入。

    陳明遠沒有再露面,他的助理發來一封郵件,說陳明遠已辭去ceo職務,董事會將成立專項小組負責整改。林硯之看著郵件,沒有太多情緒——她在意的不是誰辭職,是這場審計能給行業帶來什麼。

    晚上,她收到一位患者家屬的短信“林處長,謝謝你。我妻子就是三年前被誤診的患者之一,現在她的病情已經穩定了。我們知道,以後不會再有人像她一樣被算法欺騙了。”

    林硯之站在窗前,看著黃浦江上的游船緩緩駛過,燈火映在江面上,像一串溫暖的珍珠。小陳走進來,手里拿著一份《ai醫療算法倫理審計指南》的草案“硯之,根據這次的經驗,我們制定了這個指南,里面明確了‘動態審計’‘利益沖突申報’等條款,已經有十幾家醫療ai企業表示願意試點。”

    林硯之接過草案,翻開第一頁,上面寫著“科技的終極目標,是守護生命的尊嚴。倫理審計不是剎車,是方向盤,讓創新走在正確的路上。”

    她想起審計第一天,老周說“這會是一場硬仗”,現在看來,這場仗不僅贏了,還為行業鋪了一條更寬的路。窗外的夜色溫柔,林硯之知道,這只是開始——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算法困局”,但只要守住倫理的底線,就不怕走偏。

    喜歡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方便以後閱讀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503集︰數據里的幽靈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第503集︰數據里的幽靈並對黃浦風雲之杜氏傳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